巧用方法让小学生作文更出彩
2022-02-19程静静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振华实验学校256100
程静静(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振华实验学校 25610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写作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巧用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字应用能力。
一、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不断积累好词佳句
想要写出一篇佳作需要具备足够的词汇量,而阅读是积累好词佳句的最佳途径。因此,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意识地摘录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提高自身的词汇量,再加以深刻感知和创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燕子》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乌黑光亮”一词感到不解和困惑,最终将“乌黑光亮”理解为“黑色”这样的颜色类词语,忽略了词语本身丰富的含义。这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字典等工具查阅词语的含义,然后查阅有该词语出现的文本句式并将其摘录下来,最后尝试用“乌黑光亮”造句,深刻体会这个词语的含义以及运用场景。再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应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课文中经典的排比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不但可以突破生字生词,而且可以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这样的阅读积累,不管从词语掌握上,还是从修辞方法的应用上,抑或是作者情感的表达上,都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带来启发。
二、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保证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关键字眼,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命题,如“春天”“脚步”“姑娘”等,先让学生自己联想,然后再进行引导:“我们通常用什么来比喻春天?”“是谁迎着嫩绿的小菜和盛开的花朵向我们走来?”通过这种拟人化的风格将“春天”“脚步”“姑娘”三者的关系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出来。最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创新命题,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可以设置难度不同的写作任务,难度较大的写作任务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创作,在合作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建议,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三、引导学生随笔练习,培养学生写作意识
有些同学口述能力很强,但是落到笔墨上就无从下手,不知道写些什么,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抓住表达重点。针对这种情况,要引导学生进行随笔练习,鼓励学生将一些有价值的素材收集起来,逐渐养成随意随时随笔的习惯。这样学生不仅阅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养成随笔的习惯会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在正式写作中学生可以随时抓取优质素材引入作文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另外,可以提前将写作题目告知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感悟命题核心主题思想,这样在作文中学生写出来的文字会更加打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
四、循序渐进开展教学,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水平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写作训练方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低年级学生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应该以口语练习为主,养成口语表达的习惯,如将自己见到的事或物口述出来,也可以口述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对基础较好以及高年级学生,要锻炼口语表达转化成文字描述的能力,同时文章结构层次要清晰明了、详略得当并使文章主题鲜明。另外,在同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分层设计训练方案,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训练需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练习《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节课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沟通,让学生对写作内容有一个基本框架,这样在写作练习中学生只需要按照之前构思的结构填写对应内容,降低写作的难度。最后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不同的写作任务,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写出符合自身水平的作文,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加强写作方式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文章具体可以分成“头”“身”和“尾”三大部分,文章的开头部分就是“头”,小学作文最常使用的开头写作方法就是点明主题和开门见山,在一开始就交代主题思想,为后文打好基础。除了点题式的开头方法还有总起式和交代式,总起式是指开头总领全文,和文章结尾相呼应;交代式则是指在文章开头就交代文章内容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为后续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作文的主干就是“身”,“身”是作文的主体,要引导学生重点练习,如通过描写人物的形态、对话、外貌等特征反映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在叙事时要抓住典型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尾”就是文章的结尾,好的结尾能够和开头相呼应,起到总结点题的效果,帮助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直观整体的把握和认知。
六、适当放飞学生思维,展示个性创作作品
在传统写作练习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位置,首先给学生展示一篇“佳作”,给学生介绍范文的写作顺序、手法以及修饰词等,然后让学生模仿范文的开头、过程以及收尾,从而使学生的“作品”结构完整。这样写作出来的文章并不是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导致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甚至有些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没有教师的指导就不会写作。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写作应该使用儿童的语言,从儿童的视角分析问题。小学生写作注重的是自身情感,朴实说理,至于谋篇之巧、修饰之工,不必强求。因此,要降低写作的难度,抛开技巧和手法,鼓励学生将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放开手脚和放飞思维,让学生不再有思想负担,用灵性的语言展现自己的个性,创作出属于儿童的好作品。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创新作文教学方案,给学生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