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建构+思维发展的双赢: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训练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2-19邵存霞甘肃省张家川县刘堡学区中心小学7415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内容

邵存霞(甘肃省张家川县刘堡学区中心小学 741500)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虽然低段和高段的表达与交流部分的教学要求各有所侧重,但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课程学习中进行有效表达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利用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丰富口语表达训练素材,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模式。这也契合了陶行知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该理念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个基本观点,其根本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生活教育理念已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证明了其所具有的科学性、独特性、前瞻性、创新性和指导性,它也能够成为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模式有效探索的方法论指导。

目前,在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训练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作用发掘不足、实践应用性不强、教学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笔者基于以上问题,探索提出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训练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研究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经梳理,人教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板块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设计了47个口语交际话题,涵盖了交流类、介绍类、独白类、表演类四种不同的口语表达类型,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教师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内容、课程实施、学业质量等要求,深入研究该板块教学内容,将培养学生不同类型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让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目的性。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时,教材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向别人请求帮助,包括使用礼貌用语、准确表达自己的需要等,教学目标则是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的进一步细化:一是让学生学会在面临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要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有礼貌地与别人沟通,三是要准确表达自己需要的帮助内容是什么,由此锻炼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目标也是在培养学生比较简单的交际能力,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口语表达训练则相对复杂。以五年级下册《怎么表演课本剧》的口语表达训练教学为例,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选课文、分角色、怎么演等方面讨论如何表演课本剧,学生要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是一堂内容充实且相对复杂的口语表达训练教学课,需要教师把控课堂讨论节奏、引导讨论方向、调节讨论氛围等。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一是让学生勇于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观点看法;二是让学生发言前注重思考,提高发言内容的条理性;三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培养不打断、不插话的好习惯;四是学会抓住对话、讨论的重点内容,能简单转述,锻炼总结提炼能力等。做好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应当转变有关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活动的理念,将其作为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增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生活应用性,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二、将口语表达训练融入日常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作用

虽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板块,提供了类型多样的口语表达训练话题,让口语表达训练成为教师和学生看得见、学得到的课程内容,但并不能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此版块内容,而是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将口语表达训练贯穿于小学语文日常教学活动始终,充分发掘教材作用,随时随地选择合适的话题,为学生创造口语表达训练机会。教师在选择口语表达训练话题时,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教学效果,要根据口语表达训练教学目标,结合口语交际板块教学实际,提出相关性较高的话题,让学生在相似话题的表达训练中学会迁移运用,较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实现教材内容使用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达到教材内容活学活用的目的。

例如,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话题《小兔运南瓜》是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思考想出小兔子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南瓜运回家。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研究、设计教学方案时,发现《乌鸦喝水》与《小兔运南瓜》主题相一致,都是“小动物通过什么方法做了什么事情”。因此,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三张图片,内容分别是乌鸦与细口水瓶、乌鸦飞着往瓶子里扔石子、乌鸦喝到水。教师请学生分别描述这三张图片,并使用课文内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准确表达图片内容,之后进行课文讲解。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熟悉描述图片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为《小兔运南瓜》的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打下了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写作训练和阅读教学进行口语训练活动,无论是声情并茂朗读自己的习作,还是归纳复述阅读内容,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良好途径。

三、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与其自身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托口语交际话题内容,创设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让口语表达训练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性。

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直接“搬到”课堂教学中,这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应用更加普遍。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打破课堂教学环境的单一性,根据口语交际话题,模拟学生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依托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达交流,教师则在旁观察指导,发现并帮助学生改正问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语表达方法。这一方式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直接有效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处于规范用语的一、二年级学生而言,教学效果最为明显。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节口语交际课《我说你做》时,让学生模拟在家中和爸爸妈妈做摸眼睛、抬胳膊、眨眼睛等游戏的场景。这都是学生与家里人玩过的互动游戏,将这一场景在教学中重现,能够唤起学生玩游戏时的快乐心情,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话声音太小,有的不会使用“请”,有的则不能准确使用表达动作的词汇等问题,教师则会在旁随时进行指导、更正,帮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准确、大声、规范用词。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音视频等课件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的音视频画面,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多个不同场景随时切换的功能,能有效满足内容较为复杂的口语表达训练主题要求,这种具象呈现方式也符合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具象观察为主的认知方式,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在进行五年级下册《我是小小讲解员》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时,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前分别完成以校园代表地点、博物馆汉字文化和社区垃圾分类讲解为主题的口语表达训练作业,并制作这三个主题内容的多媒体展示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主题内容的口语表达训练,播放不同内容的课件,为学生创设一种真正走在校园里、徜徉在博物馆中、活跃在社区中的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四、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口语表达训练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即时性的评价,这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在语言表达上需要进行规范指导,其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就容易受到影响,教师及时进行正向肯定评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发挥教师作为最主要评价主体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指引;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尝试进行自评,教师要将评价标准提前告知学生,如“完成一张图片内容的说明”“向同学借了彩笔并表示感谢”等。在口语表达训练结束后,教师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了吗?你们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由学生自己做出回应,完成评价;此外,家长也应当成为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训练活动的评价主体,教师要通过家长会、线上交流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关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肯定学生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改正。通过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口语训练教学中,教师要以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要求等为指导,深刻认识加强口语表达训练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研究当前小学口语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教材作用、创设教学情境、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小学口语训练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教学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内容
情景交际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交际羊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主要内容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