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险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向低碳转型
2022-02-19
陈 贤 本刊记者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自党中央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日,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与新华社快看联合发布《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低碳时代的绿色保险产品》(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保险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碳排放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更低的社会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报告认为,传感器、5G、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数字通信技术正在改变社会经济中能源的使用与消耗方式,产业积累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奠定了绿色保险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基础。
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王敏表示,对于绿色保险,保险公司一方面须借助于新兴技术,来提升承保解决方案风险定价的精准性与可扩展性,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建立伙伴关系,应对绿色转型带来的风险管理挑战,帮助保险客户把握绿色经济的发展机遇。
创新提升保障能级护航能源领域转型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碳中和”路径的设定取决于该国碳排放的来源及结构,而对碳排放来源结构的治理及转型涉及一个国家能源结构的改变,不仅需要从气候政策角度去引导与规划,更涉及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及经济发展政策。不同的是,由于世界各国存在碳排放及能源结构的差异,因此减排路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从碳排放来源结构来看,我国电力行业(主要为发电环节)碳排放占比最高(43.83%);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20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报告指出,从各国实践看,低碳到零碳能源的实现,一是依靠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从我国2019 年各类发电新增装机结构来看,除火电之外,风电、光电和水电是清洁能源发电的最主要方式,在“双碳”的背景下,清洁能源发电的占比将会进一步增大。因此,从供给层面优化能源结构也是我国“碳中和”的长期核心目标,光伏及风能发电行业的长期增长性十分可观。
同时,在经济向低碳转型过程中,如何管理风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报告认为,当前,各界已经关注到绿色保险在促进低碳转型、提供风险保障方面发挥的独特杠杆作用。
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保险机构在实现精准风险定价、创新产品或服务等方面,更为充分且积极地应对“双碳”目标过渡期间的各类风险。当前,已有保险公司尝试推出针对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天气指数保险,包括瑞再与鼎和财险合作推出的降水发电指数保险、与永诚财险合作设计的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产品和风力发电指数保险等。未来,保险业还将继续在产品供给、保障覆盖广度与深度、风险数据积累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需求。
新能源车险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降碳减排
全球交通部门超70%的碳排放量来自道路车辆,新能源汽车则是交通减排的重要抓手。据高盛预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道路运输总车辆的渗透率将达到20%,2040 年渗透率接近70%(数据来源:高盛Carbonomics:China Net Zero:The clean tech revolution)。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我国已是,也将继续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报告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变革将对车险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让保险公司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保险企业,能够建立数字化优势,创新开发具有特色的新能源车险产品和服务,并进行全业务链条的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特点将帮助保险公司建立包括行驶里程、剩余电量SOC、充电行为等多因素在内的保险产品定价模型。核保方面,行驶里程等车辆动态因素将会对车辆的残值评估产生巨大的影响。产品创新方面,通过用户的积极反馈,可以及时改进迭代产品,带来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明确将“三电”系统及新能源车电力相关的起火燃烧、电网故障、充电桩等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同时明确了免赔责任。
报告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在专属保险产品保障下蓬勃发展,打造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财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指导之下,也将开启新的赛道,在综改后车险保费下降的局面之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不过,包括主机厂、保险公司、电池制造商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金融价值链的分工与协同仍待构建及完善,它们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机制仍待构建,保险公司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定价经验仍待积累。报告建议,保险公司、电池制造商、主机厂等价值链主体需共同行动,通过发起行业倡议、由相关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等多种方式,推进各方在低碳出行的总趋势下携手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气候保险平抑低碳转型发展风险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全球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呈现出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发性突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重等特点。2013年至2020年,我国发生10 亿元以上巨灾损失事故共6起,单笔最大台风损失达36亿元。气象灾害发生时,陆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得森林、农田、灌丛等核心碳汇资源流失。与此同时,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将重新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间接增加碳排放。
面对气象灾害带来的威胁,天气指数保险、巨灾指数保险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工作自2007 年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首次试点开始,2007年至2013年处于试点初期阶段,发展较为缓慢,2014 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区纷纷推出天气指数保险进行试点。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相继推出了近50种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主要承保对农业影响最大的降水和气温两类天气风险,保险产品涉及的领域也随着农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由种植业扩展至养殖业、畜牧业等更多领域。此外,从2014 年开始,我国开始尝试安排巨灾保险,对因发生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进行经济补偿。
不过,气候保险的核心要求是对标的种类、灾因、触发阈值、赔偿结构等进行合理的测算和设计。因此,气候保险的发展也正面临着一些技术困境,如缺乏降水量、台风等级、地震震级等历史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和受灾损失金额之间的关联。报告认为,保险公司可以与气象局、气象科技公司等相关方加强合作。气象局通过气象观测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确保监测范围更为广泛、精准地覆盖;气象科技公司则可将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天气监测,帮助保险公司设计出定价更为精准、承保范围更为广泛的保险产品。
绿色可持续性发展已迅速成为保险业的语言与文化,也是重要的最佳业务实践的一部分。在数智技术及环境技术的赋能之下,保险业可以更好地通过创新产品服务、制定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战略等积极布局绿色保险和重点风险管理计划,全力助推社会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