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建档立卡与精准扶贫工作研究

2022-02-19郝丽琴

兰台内外 2022年1期
关键词:脱贫致富精准扶贫

郝丽琴

摘 要:扶贫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能够精准分析贫困群众致贫原因,为制订针对性脱贫策略提供最具价值的参考。同时,扶贫档案详细记录群众脱贫过程,也是判断扶贫效果的重要途径,对未来工作有着重要价值。扶贫工作结果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对扶贫建档立卡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能够确保扶贫档案真正成为有效脱贫的工具。据此,本文研究以山西A县为例,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切实发挥精准扶贫的档案价值,为精准脱贫提供最具价值的思路,借助脱贫经验助力乡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扶贫档案;精准扶贫;脱贫致富

2021年全面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帮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整个扶贫、脱贫工作的胜利实现也是全体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我们欣喜之余,也要积极总结相关经验,吸取脱贫工作中的教训,为未来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创建共同富裕社会积累经验。具体到档案工作,在精準扶贫中档案工作发挥了极大优势,为帮助农村地区群众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实际情况看,档案工作在扶贫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些许不足,但瑕不掩瑜。未来我们要紧盯问题,不断优化,从问题出发处理好“建档立卡”与“脱贫致富”的关系,为世界各国脱贫致富提供经验与参考。

一、建档立卡在精准扶贫中的价值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会议中指出,精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与普通扶贫有着较大差别,精准扶贫在识别扶贫对象基础上制订合理扶贫方法与对策,简单来说就是“谁困难就救助谁”。因此,要做到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开展就成为重要基础,扶贫档案记录了贫困者各类信息与致贫原因、扶贫政策特点,为精准扶贫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并将精准扶贫过程记录在案,整理成册,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成为了解贫困群众基本情况、扶贫绩效考核、扶贫政策制定、扶贫经验推广的重要材料。在扶贫过程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记录都可以称之为精准扶贫档案,因此精准扶贫过程中,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有着重要价值。

首先,精准扶贫档案是对扶贫工作的精准记录,为后续乡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原始资料,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性保障。精准扶贫档案可以说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备忘录”,在扶贫工作中需要驻村帮扶人员深入贫困群众家中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困难群众致贫原因、脱贫存在的阻碍。然后因人制宜、因户制宜地制订脱贫计划,对脱贫工作进行动态化管理,将脱贫过程中生活的动态变化记录在案,能够有效减少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发生。

其次,扶贫建档立卡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先决条件。由于我国地域广泛,每个贫困地区都有特殊性,地方生产条件、人居环境、土壤气候等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扶贫政策、针对性的扶贫策略都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前进。因此扶贫建档立卡即是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深入分析导致地方贫困户产生的深层次因素。然后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出符合贫困户的脱贫计划,为其他地区扶贫工作开展提供最具价值的参考材料,最终确保精准扶贫的有效开展。

最后,扶贫档案见证我国社会发展成果,是判断扶贫工作效果、宣传扶贫工作的重要工具。扶贫档案的建立是在进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贫困群众经济状况、家庭劳动力、生活困难等方面进行统计,在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后确定,实现精准扶贫。在扶贫工作完成后,扶贫档案成为见证扶贫工作的真实记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例证,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后续工作中根据扶贫档案贫困群众可以详细了解扶贫政策,积极配合扶贫工作。

二、山西精准扶贫建档规定与工作总结

山西作为资源大省,区域内山峦林立,交通不便,导致许多偏远县区都处于贫困状态。在全国14个集中特困地区中,山西省有2个;全国592个重点扶贫县中,山西省有36个。经过多年艰苦奋战,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1.山西精准扶贫建档政策

山西作为扶贫工作重点省份,从省至县、乡各部门以及企业都积极落实帮扶政策,针对性出台了许多扶贫建档政策。例如,针对因病致贫的群众,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7年发布《山西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众进行帮扶,确保每个贫困群众都有一个家庭医生团队和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政策,基本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问题。2017年12月颁布了《山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规定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建立社会扶贫信息平台。

还发布了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山西省住建厅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扶贫政策。山西省水利厅发布的《精准扶贫档案整理方案》中要求精准扶贫档案要形成文字、图表、音像、实物、元数据等各种材料与珍贵资料,提升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山西省档案馆发布的《山西省精准扶贫档案分类方案》《山西省精准扶贫档案整理细则》《山西省精准扶贫档案验收办法》等精准扶贫档案系列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精准扶贫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这些扶贫政策的落实都是建立在扶贫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贫困群众开展的精准扶贫策略。例如,住建厅的文件中指出贫困户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对象。又如,省政府“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中也是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关照对象,确保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可见,扶贫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扶贫档案的基础上,只有对贫困户、贫困群众进行精准识别,找到致贫原因,才能更好制订策略,帮助群众脱贫,避免返贫。

2.山西A县精准扶贫建档工作现状与经验总结

如前文所述,精准扶贫是建立在扶贫档案的基础之上,要取得良好工作成效,贫困群众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档案扶贫工作成效看,山西A县脱贫过程中档案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在长期扶贫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中,精准扶贫档案形成一系列标准与规范,精准扶贫档案操作性强,为其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取得成效,可提升贫困群众识别的精准性,实现扶贫工作的动态化管理。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中,广大扶贫人员深入群众摸排走访,仔细了解贫困家庭人口、贫困属性、致贫原因等,扶贫工作做到实事求是,确保精准扶贫的开展;三是通过扶贫建档立卡切实帮助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升扶贫工作成效。例如,2012年山西省为206万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涉及57个扶贫县的610个乡镇,为有效落实帮扶措施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从扶贫档案工作现状看,在脱贫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我们进行分析与改善。一是农村精准扶建档立卡工作利用率不高,扶贫档案是制订扶贫政策的基础,但是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员过于重视对档案的收集,却忽视了对扶贫档案的应用。例如,扶贫工作中将工作重心放在贫困户的扶贫、脱贫中,精力投入到发展经济中,却很少主动将扶贫档案与精准扶贫有效联系,缺少统筹规划与安排;二是农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山西省档案馆出台的精准扶贫档案系列规范中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建设进行明确,但在实际走访调查中很多贫困人口、贫困户信息尚未实现信息化录入,只能审核后人工录入至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基层扶贫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甚至出现贫困户信息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信息不一致现象;三是农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精准扶贫档案是识别贫困户、制订针对性扶贫政策的基础。在对贫困户相关信息收集中,部分档案信息主要靠扶贫人员或者村委人员采集,人员档案专业素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精细度,无法将精准扶贫档案与扶贫工作同步进行影响精准扶贫效果。四是在扶贫档案建立中,贫困群众的档案意识薄弱。工作人员进行档案收集与整理只能深入走访,群众收集档案往往是在被动中进行。尤其是扶贫手册之类的精准档案信息收集严重依赖扶贫工作者,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导致扶贫档案出现信息不准确、资料不全面、档案材料缺失等问题。

最后,从整个扶贫档案工作经验角度看,扶贫档案工作道路十分曲折,但结果十分光明,有许多值得我们总结的地方。一是精准扶贫档案系统的建立有力促进扶贫工作开展,扶贫档案是开展扶贫、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留存,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扶贫经验的总结;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基础上,有效避免“边脱贫、边返贫”的情况发生。二是精准扶贫档案对扶贫工作开展起到一定监督作用。扶贫档案是对扶贫工作的真实记录,全面记录了贫困户信息、扶贫措施等内容,也详细记载了国家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

三、提升精准扶贫档案应用与管理水平的对策

目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在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针对精准扶贫档案建立与扶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积极寻找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并予以解决,更好促进档案扶贫工作的开展。结合山西省A县精准扶贫档案情况,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规范

针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中精细度不够的问题,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强化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录入的规范性,明确精准扶贫档案资料归档范围,确保精准扶贫档案资料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安全性。首先,是对精准扶贫档案文件收集。2016年国家档案局与国家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对精准扶贫档案文件资料收集范围进行明确规定,指出精准扶贫中产生的图表、音像、电子数据等档案载体都属于收集范围。但实际情况是精准扶贫档案纸质材料较多,应做好纸质材料的整理和电子数据的采集。其次,在精准扶贫档案归档整理中,需要根据贫困特点、扶贫政策等进行归类,提升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水平。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部署,根据新堡村贫困户实际,建立贫困户档案。对贫困户的原因进行分析,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例如,在脱贫户档案整理中按照“一户一档”原则进行归档,同时对脱贫过程中产生的照片、录音、录像等特殊载体进行归集整理。做到有序收集、规范整理,确保提升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水平。

2.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精准扶贫档案质量

针对精准扶贫档案建档立卡中资料缺失、信息失真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强化人员专业素养,进而提升精准扶贫档案质量。例如,在许多村镇精准扶贫档案资料收集中村干部承担部分建档责任,如果缺乏专业档案人员的引导,那么必然会影响建档质量。尤其是在某些人力资源不足地区,建档立卡人员临时受命,人员不稳定,导致建档立卡工作衔接不到位,信息不充实等问题,影响精准扶贫质量,所以加强建档立卡人员专业素养提升就显十分重要。首先,针对建档立卡人员的培训要形成系统性,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训系统,层层递进,扎实落实建档方法与步骤,使各级部门能够熟练掌握扶贫建档工作程序,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各级建档人员的业务素质。其次,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肩负起人员培训责任,主动与扶贫人员对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完善的扶贫档案工作体系。同时,通过培训让基层人员、村干部等意识到扶贫档案的重要性,将档案管理部门任务下移至基层,尽可能为基层精准扶贫建档创造便利条件,帮助提升基层档案工作质量。

3.档案与扶贫深入融合,提升扶贫档案利用成效

针对精准扶贫档案利用成效不足,重视建档立卡却不重视应用的现象,在未来工作中必须清晰认识精准扶贫档案的重要性,将档案与扶贫工作深入融合。不能让建档立卡成为扶贫工作的拖累,更不能因噎废食,过于重视扶贫而忽略建档立卡。首先,档案与扶贫工作融合中需要扶贫部门与档案部门的通力合作,由扶贫部门对贫困户资料进行走访、调研,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则需要配合建档,对每一户扶贫项目、扶贫措施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同心协力帮助收集、整理文件材料,形成丰富的文书档案、基建档案、实物档案,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针对不同贫困属性的地区,要考虑精准扶贫的差异,缺乏建档立卡地区的工作人员要提升精准扶贫档案精确度,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避免“人造档案”的出现。最后,精准扶贫档案的使用要具有动态性,如某些群众家庭劳动力不足导致贫困,后期也可能出现因病返贫现象。所以档案工作也要跟进,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调整扶贫政策,在动态化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确保贫困群眾帮扶有落实、返贫有对策。

四、结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扶贫工作是新时期的万里长征,涉及我国十多个省市的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这也是贫困群众和全国扶贫工作者上下一心努力的成果。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扶贫道路上以优秀的水平实现对贫困群众档案进行完整、专业地收集、登记与管理。贫困地区扶贫档案工作对于精准扶贫的实施有着重要价值,我们在看到扶贫成果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吸取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强化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规范,强化档案人员专业素养培养,为后续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工作提供资料支撑,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雪.县域范围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20

[2]费紫琦.加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9

[3]王洪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质量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19

[4]刘大勇.建立精准扶贫档案的措施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8

[5]谢小红.基于“精准扶贫”的扶贫对象档案建设探讨——以湖南为例[J].兰台世界,2017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水县项目推进中心)

猜你喜欢

脱贫致富精准扶贫
发力农业产业化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浅谈山区小康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
关于河南省产业扶贫法律问题的研究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