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

2022-02-19杨晨曦徐湘荷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国际经验启示

杨晨曦 徐湘荷

[摘 要]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小学生在学校乃至课堂上滥用手机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滥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健康的危害、社会交往的危害和教育教学上的危害。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及我国都先后通过立法出台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这些政策规定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的时间段、禁用地点、例外的情境、手机在学校里的存储方式以及违规后果。对我国进一步规范手机管理的国际经验和启示有4点:第一,禁用手机政策内容都简单具体,容易操作;第二,禁用手机政策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冲突;第三,避免一刀切,滿足个性化需求;第四,争取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配合、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滥用手机;国际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2)01-0028-08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2.01.005

手机以十几年前人们都无法想象的方式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蓝图和教育图景。技术的快速进步、网络媒体使用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球移动技术成本的下降,导致了中小学生手机拥有率非常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有95%的青少年拥有和使用智能手机,比2014-2015年增长了22%[1]。据法新社报道,在12~17岁的法国青少年中,有近90%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2]。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至于我国的情况,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73.1%。其中,城市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75.4%,农村达67.6%;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初中生达71.3%,高中生达86.9%[3]。在学校里,一方面,手机提供了教育机会和手段,可能会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还可以为中小学生和家长在紧急情况下取得联系提供便捷。但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尤其是滥用也引发了教育领域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从滥用手机引起的上课分心到网络欺凌和隐私泄露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引起了家长、教育者和社会相关人士的普遍担忧。为此,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考虑在学校里禁用手机。最近几年,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都先后通过立法出台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法案或政策。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在2021年1月15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4]。本文通过分析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及我国的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探讨国际视野下各国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内容和特点,为我国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手机管理提供国际经验和启示。

一、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出台的缘由

一些国家或地区之所以纷纷制定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使用手机尤其是滥用手机会对中小学生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一)身体和健康方面的危害

澳大利亚议员乔治·克里斯滕森(George Christensen)认为,手机对年轻人大脑的影响与可卡因的影响类似。澳大利亚学校禁用手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防止中小学生手机成瘾。所谓手机成瘾,是指手机或者其他数字设备在物理上刺激人类大脑的方式与可卡因和海洛因等毒品相同。比如,在脸书上收到一个“赞”会引发大脑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多巴胺。这种强烈的愉悦感会重塑人类的大脑,建立奖励驱动的寻求行为,促使人们重复使用手机或其他数字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就会导致类似于那些与药物成瘾有关的疾病[5]。因此,这种担忧被用来限制或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里使用手机或其他数字设备,就可以理解了。我国的《通知》在前言里就说明是为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6]。更不用说,滥用手机还会导致视力受损,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中有碍中小学生的健康。更为可怕的是,某些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增加患脑癌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将移动电话产生的电磁场列为“可能致癌物”[7]。沉迷于手机的中小学生更有可能出现心理发展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注意力缺陷障碍、抑郁、愤怒和情绪失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列举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理由时,援引了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吉恩·特温格(Jean Twenge)博士的研究成果。特温格博士在201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智能手机一代》(iGen①)的著作,该著作提供了95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认证的电子法律材料,证明美国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的增加可能是青少年长时间盯着移动设备屏幕和使用社交媒体引起的[8]。

(二)社会交往方面的危害

早在2009年的研究表明,李维斯通(Livingstone)和哈登(Haddon)报告了互联网暴露的4个主要危害:商业软件可能跟踪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接触暴力、攻击性和仇恨内容及欺凌或骚扰信息;接触色情内容;对孩子价值观的伤害,例如,鼓励自杀或厌食[9]。有研究者认为,澳大利亚之所以在中小学校里禁用手机不仅是手机具有分散中小学生注意力、网络欺凌的负作用,更是为了防止商业公司搜集学生的私人数据,防止个人的隐私泄露。个人数据信息在很多时候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的,有人在2017年9月做过调查,澳大利亚小学使用的前50个应用程序中,只有一半强调了对数据搜集的知情同意[10]。除此之外,接收暴力、攻击性、仇恨、欺凌或骚扰的信息及接触色情内容对孩子们的伤害是众所周知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教育部长詹姆斯·梅利诺(James Merlino)引用顶部空间(Headspace)的最新研究,称大约53%的澳大利亚年轻人经历过网络欺凌。“通过学校禁用手机,我们可以在学校门口阻止它。”[11]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在列举制定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缘由时都提到是为了防止网络欺凌。人们希望,在学校禁用手机至少能阻止此类行为在上学期间发生。

再者,过度使用手机还会导致孤独、社会隔离、社交能力不足和沟通能力差等多方面的问题。

(三)教育教学方面的危害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肩负着教育使命。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时候,除了前两个因素的考量,论证最多的还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因素。尽管手机有不同的学习软件,理论上可以增强某些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这些功能并不总是自动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相反,在课堂上不加限制地使用手机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育部长斯蒂芬·莱切(Stephen Lecc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专注于学习,而不是社交媒体。所以,希望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禁止或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来消除学生学习分心的现象,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基本技能,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12]。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门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加拿大人平均每10分钟查看一次手机。年轻人浏览屏幕的频率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平均每小时看屏幕10.1次,这势必会导致学习上的分心。研究还发现,哪怕是把手机关机放到书包里或者桌子底下,只要这个手机在学生视线内或在附近能够得着的地方,都会减少一个人关注和执行学习任务的能力,因为他们的大脑的一部分正在积极做不拿起手机或不使用手机的努力[13]。

而且,课堂上滥用手机还可能影响学生的成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学校禁用手机政策中援引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2015年5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当学校禁止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时,学生的考试成绩比标准偏差提高了6.41%。这种影响主要是由成绩最差的学生造成的。因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因手机的存在而分心,而手机禁用政策是否实施都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学校可以通过禁止使用手机来减少教育成绩差距。因此,“禁止使用手机是减少教育不平等的低成本政策”[14]。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育部在给家长解释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中也引用了英国的这项研究,并解释说学校里禁止手机使用相当于每学年额外增加了5天学习时间[15]。法国共和党官员斯蒂芬·皮耶努瓦尔(Stéphane Piednoir)称:“智能手机是导致中小学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使用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16]这也是法国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排名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表在《交流教育》杂志上的研究也认为,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的学生与使用手机的同学相比,前者比后者笔记多记录62%的信息,回忆起来的信息也更多更详细;在多项选择题测试中,前者比后者的成绩整整高出一个半等级[17]。

因此,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及我国在颁布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时候,几乎都开宗明义讲明了政策的理由和宗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禁用手机政策中提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不受限制地使用智能手机干扰了学校的教育使命,降低了学生的成绩而差生尤为明显,助长了网络欺凌,并导致了青少年焦虑、抑郁和自杀的增加[18]。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声明,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没有不当手机使用(包括网络霸凌)或分散注意力的安全学习环境、在课间休息和午休时间提供更好的社会交往和身体活动的机会。因为研究发现,手机在学校里会扰乱课堂并遭到滥用。课堂上对手机不加限制会降低学生思考、学习、记忆、集中注意力和调整情绪的能力[19]。我国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意在说明,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20]。法国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则是兑现了马克龙2017年竞选总统时的承诺,以帮助法国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减少课堂上日益分散的注意力,避免遭受网络欺凌,同时改善学生的体育活动质量[21]。

二、国际视野下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内容

本文整理了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和我国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文本内容(见表1)。这几个国家或地区中,最早实施禁用手机政策的是法国,其实施时间是2018年8月6日,然后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施时间是2019年9月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生效时间是2019年11月4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生效时间是2020年第1个学期。我国则是在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开始实施的。至于适用对象,除了法国包括幼儿园、小学生和初中生以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都是中小学生。

(一)禁用手机的时间段和禁用地点

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最温和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只要求课堂上禁用手机,午饭时间和休息时间手机不在禁用之列。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规定是学校里禁用手机,如果学生上学时随身携带手机,上课前需把它们关机并放到储藏柜中,直到放学后才能取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是要求禁止学生在学校内使用手机。最为严格的是法国,明确规定上课时间、午餐时间、课下休息时间都不可以使用手机,即在学校大门内的任何地方都禁止使用手机,包括教室、操场、餐厅和厕所。我国则是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进学校,即原则上在校时间都不得使用手机。

(二)例外情境

当然,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禁止的是中小学生滥用手机,并非完全禁止使用手机。本文研究的这几个国家或地区都明确公布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的例外情境。

第一个例外情境是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或应对感知到的危险时可以在学校使用手机。法国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规定可以破例的情况之一是在紧急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手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规定遇到紧急情况或可感知的危险情境时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这个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曾经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半途而废的教训。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到中期,美国的许多州就已通过立法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当时的手机非常昂贵,人们普遍认为,拥有手机的学生会利用手机来促成毒品交易。随着手机变得越来越便宜和普及,这种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些州已经废除了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直到1999年4月20日科罗拉多州科伦拜学校悲剧②和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后,人们才发现在紧急情况下手机可以成为救生工具,为警方提供重要和及时的信息。同时,紧急情况下手机还有另一个用途:孩子们可以直接与心急如焚的家長取得联系。所以,学校禁用手机政策要想有效执行,必须考虑紧急情况或者需要的情况下家长和孩子的联系方式。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紧急情况下的豁免,但都考虑到了学校禁用手机后遇到紧急情况或有需要情境时的应对措施。我国要求在学校里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规定,紧急或需要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学校办公室联系他们的孩子。

第二个例外情况是学生出于健康和医疗的需要可以在学校使用手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规定,有此需要的学生甚至不需要执业医生或护士的签字,只要监护人证明即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规定严格些,需要执业医师和外科医生证明携带或使用手机对学生健康或福祉有必要时才可以使用手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则规定,需要将有上述需要的同学记录在案就可以了。我国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医疗和健康的豁免,但是规定“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学校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22],可以理解为包含了这一情况。

第三个例外情况是出于教育教学的目的学生可以在学校使用手机。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宗旨是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防止中小学生学习分心,让中小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所以,本文研究的这几个国家或地区除了我国以外,都明确规定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出于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授权下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当然,具体的操作细节规定略有差异。法国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简单明了,例外情况之一是用于教育用途;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规定是出于教育目的课堂上可以使用手机,但需要遵照教育工作者的指示进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规定则是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属于禁用手机政策的例外情境,条件是基于班级的、记录在案的特定学习活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规定当学校社区、县教育局或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允许学生携带或使用手机时,可以使用手机,但应遵守该教师或行政人员提出的合理要求。

第四个例外情况是个性化和特殊化的教育需求需要学生使用手机的,可以使用手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声明支持特殊教育的需求。美国加利福尼亞州规定,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计划要求携带或使用手机时可以使用手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则规定,有残障或学习困难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或教育方案的可以使用手机,但需要记录在案。法国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这一条内容,但是在其用于教育用途,以及内部法规明确授权的地方可以解读为包含这条内容。

第五个例外情况只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有规定,就是在校外的活动中,考虑到校外管理学生相关的风险,可以使用手机[23]。这些情境包括:在风险评估计划中记录在案的出差和短途旅行;在风险评估计划中记录在案的出游或露营;在风险评估计划中记录在案的场外(非学校场地)和经家长许可的无监督情况;在风险评估计划中记录在案的双重注册或校际旅行。相比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法国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更加严苛,禁用手机也适用于与教育有关的校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或校外体育活动。但法国的禁用手机政策也规定,学校内部规章规定的需要使用手机的课外活动可以破例使用手机。

(三)手机的安全存储

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其实只是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或课堂上使用手机,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并不在手机禁用的范围,许多家长考虑到联系孩子或者日程安排的方便还是允许孩子携带手机上学。这样,手机的安全存储就成了一个问题。法国、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都明确规定,学生携带手机到学校是需要自己承担风险的,包括财产损失及其他费用。但是,这些政策都规定学校有义务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存储设施。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规定,安全存储是指那些未经允许不能轻易访问的存储,建议是可上锁的学生储物柜或者行政办公室可上锁的橱柜,需有专人负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市(San Mateo)的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一个带有磁力锁的小箱子,直到放学后,按下教室前面的解锁装置,学生才能拿到自己的手机[24]。我国的《通知》明确规定,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四)违规后果

至于违反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处罚方式,除了原则性的规定,一般自主权都留给了各个学校董事会或各个学校。法国规定,违反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条款会导致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或监督人员没收设备,具体没收和返还方式由内部规章规定。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规定,辖区各个学校要根据现有的禁用手机政策来制订惩戒措施,如果学生没有遵守当地学校的禁用手机政策,或者拒绝将手机交给学校工作人员时,学校可以没收学生手机,但放学后应将手机交还学生或家长。当然,如有严重滥用手机的情况,例如网络欺凌,根据第1125号部级令可以给予停课的处罚。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定,违反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纪律处分均由当地学校董事会或学校政策决定,但要和《省行为准则》(The Provincial Code of Conduct)、《学校董事会行为准则》(School Board Codes of Conduct)及 《渐进纪律和促进学生正向行为准则》(Progressive Discipline and Promoting Positive Student Behaviour) 保持一致。

三、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国际经验和启示

(一)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明确、具体且易操作

本文所分析的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中对政策的生效时间、适用对象、禁用时间段、禁用地点、什么情况下可以破例使用手机、需要怎样的授权可以破例使用手机、携带手机到校怎样存储、万一手机损害责任和风险承担及违规后果等都规定得一目了然,容易操作。相对来说,我国的《通知》则是一个纲领性指南,只对学校手机管理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这就要求各个地区或学校在制定本地或本校禁用手机政策时要细化和具体化各项内容。比如《通知》规定“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学校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什么样的情况算是“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学校需求的”?各个地区或学校在制定自己的禁用手机政策时,可以参考国际经验做出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规定,避免规定模糊或模凌两可所可能导致的学生无所适从,或者心存侥幸。

(二)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冲突

本文所分析的这几个国家或地区除了我国以外,都明确规定出于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可以访问教育网站,浏览学习材料。可见,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并不是完全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或者课堂上使用手机,更不是禁用教育信息技术或者阻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但手机很容易从课堂学习工具变成课堂干扰,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教师在监控中小学生接触到的材料方面存在困难。所以,非常有必要出台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来规范手机的使用,确保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是为了完成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任务。这条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也需要考量教育教学情境,因为出于教育教学情境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具体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教育素养,养成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使用信息工具获取资料的方法和技能,发展学生评估和反思所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在信息时代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怎样保证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学校里出于教育教学的需要正当、合理地使用手机而不是滥用手机,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各个学校吸取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国际经验来进行智慧决策。

(三)避免一刀切,满足个性化需求

个人移动设备和数字技术的优势就是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不能抹杀数字技术的优势。以上的禁用手机政策都明确规定支持有个性化需要的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这种个性化的需要可能是医疗和疾病的需要,可能是心理的需要,也可能是个性化教育的需要。我国的《通知》规定“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学校需求的”可以理解为个性化需要的概括性要求。所以,各个地区或学校在制定本地或本校禁用手机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学生具体的、特殊的需求,避免一刀切,尤其是出于医疗需要、心理需要和个性化需要的。比如有的同学因为疾病的原因需要定点利用手机监测血糖或者其他的身体情况,又如有的同学因有特殊才能或者学习障碍其作业任务和班级要求不同步需要手机支持,这些情况可以考虑破例使用手机。

(四)争取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其实,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最困难的是执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2015年,美国纽约市市长比尔·白思豪(Bill de Blasio)废除了2006年生效的纽约公立学校禁用手机政策,部分原因就是这个政策引起了家长的焦虑不安,白思豪称家长更希望与孩子保持联系[25]。的确,相比手机对孩子发展的负面影响,家长们更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以,20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第一个例外情况就明确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和可感知到危险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家长的担心和焦虑。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上,除了用英语外,还使用了法语、西班牙语、简体中文、土耳其语、越南语等11种语言,详细解释了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宗旨、目的、具体内容及在紧急情况下家长联系孩子的方式,并且援引了一些权威研究让家长了解孩子们过度使用手机的风险。加拿大安大略省则用问答的形式让家长明白学校禁用手机政策的缘由、执行方式、例外情况和违规后果,表达得简单明了。我国则明确规定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26]。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因为这不仅可以降低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执行的阻力,而且也是一种非常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教育手段。

注释:

①iGen是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5年及以后、第一代在智能手機时代度过整个青春期的人。

②科伦拜校园悲剧是1999年4月2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伦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两名科伦拜高中学生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携带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13人,并造成24人受伤,随后两名肇事者在现场开枪自尽。

参考文献:

[1][14]New Law Asks California Schools To Ban Smartphones In Classrooms.CBS Sacramento News[EB/OL].https://sacramento.cbslocal.com/2019/07/08/californiaschoolsmartphoneban/,2019-07-08.

[2]Shawn Knight.French Law makers Ban Smart phone Usage in Schools[EB/OL].https://www.techspot.com/news/75767frenchlawmakersbansmartphoneusageschools.html,2019-05-20.

[3]季为民,沈杰,杨斌艳.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EB/OL].https://www.ssap.com.cn/c/2018-09-10/1071885.shtml,2018-09-14.

[4][6][20][22][26]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2101/t20210126_511120.html, 2021-01-18.

[5]Children are tech addicats—And schools are the pushers.The Guardian.[EB/OL].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8/jan/26/childrentechaddictsSchools,2018-01-26.

[7]An Electronic Silent Spring: Facing the Dangers and Creating Safe Limits[EB/OL].https://www.electronic silentspring.com,2014-01-30.

[8][18]Assembly Bill No.272.California Legislative Information[EB/OL].https://leginfo.legislature.ca.gov/faces/billNavClient.xhtml?bill_id=201920200AB272,2019-07-01.

[9]Livingstone,S..& Haddon,L..Kids Online:Opportunities and Risks for Children[M].Bristol:The Policy Press,2009:127.

[10]Ban smart phones in schools.Not because they’re disruptive but because of this[EB/OL].http://www.aare.edu.au/blog/?p=4307,2019-08-12.

[11]Mobile Phones To Be Banned Next Year In All State Schools [EB/OL].https://www.premier.vic.gov.au/mobilephonesbebannednextyearallstateschools,2019-06-26.

[12]Ontario to ban classroom cellphone use starting November [EB/OL].https://www.itworldcanada.com/article/ontariotobanclassroomcellphoneusestartingnovemeber/421426,2019-8-30.

[13]Ontario to ban cellphones from classrooms next year [EB/OL].https://globalnews.ca/news/5046747/ontariobancellphonesinclassrooms/,2019-03-12.

[15][19]Mobile phones in schools[EB/OL].https://www.education.vic.gov.au/parents/goingtoschool/Pages/Mobilephonesinschools.aspx,2020-10-08.

[16][21]杨光富,陈宏友.法国校园禁用手机法案的成效与争议[J].比较教育研究,2020 (01): 33-38.

[17]Jeffrey H.Kuznekoff.& Scott Titsworth.The Impact of Mobile Phone Usage on Student Learning[J].Communication Education,2013 (03):233-252.

[23]Mobile Phones—Student Use[EB/OL].https://www 2.education.vic.gov.au/pal/studentsusingmobilephones/policy?Redirect=1,2020-05-26.

[24]New California Law Bans Cell Phones in Classrooms[EB/OL].https://mdsafetech.org/2019/09/29/newcalifornialawbanscellphonesinclassrooms/, 2019-09-29.

[25]As Schools Lift Bans on Cell Phones,Educators Weigh Pros and Cons [EB/OL].https://www.nea.org/advocatingforchange/newfromnea/schoolsliftbanscellphoneseducatorsweighprosandcons,2015-02- 23.

(責任编辑:刘丽)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国际经验启示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国际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对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国际经验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