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桌上的进化史 中国食物的演变故事

2022-02-18文火火摄图网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餐桌上主食豆腐

文火火 图©摄图网

建安十八年,曹操夸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认可对方是个贤良晚辈。几年后要讨伐东吴了,便让陈琳做了一篇著名的檄文,骂孙权是个傻子,说他分不清楚豆子和麦子——孙权小子,未辨菽麦。

今天的我们,可以从这骂人的檄文中得知,东汉末年,豆子(菽)和小麦,已经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了。

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纠结于如何选择,似乎已经成了现代人的日常,这不仅标志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也证明了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

若是时间倒流,回到几千年前的古代,那时候的人可没有对食物的“选择困难症”。面对食物,古人的选择很少。

今天中国人餐桌上司空见惯的美食,就像其他事物一样,也经历过漫长的进化。有些本身就出产于中国,见证了各种烹饪方式的发展。有些则是来自别的大洲,譬如玉米,是在明末清初之时,从遥远的美洲来到中国的。

小米,小麦 古中国主食的演变史

“南粉北面”,这一词语生动说明了现今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同的地域分布,造就了人们不同的餐桌主食,如果时光倒回,几千年之前的古代中国,那时的人们餐桌上的主食该是怎样的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句话出自《诗经·魏风》,话里隐藏着古代中国人最早的主食——黍。《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有一次赶路,遇到一位老人,他问这位老人:“子见夫子乎?”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来,这位老人留子路到家中住宿,并“杀鸡为黍而食之”,吃的便是黍米。

人们常说的粟,也就是小米,栽培时间稍晚于黍。粟在先秦时还被称为稷,后来,“稷”和代表土地的“社”连在一起称为“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或许,在这一时刻,黍、粟这两种粮食便不仅仅是粮食。更多地,是中国人对于土地的信仰。

当然,除了黍、粟,古人还有其他主食,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谷”。在中国古代,“五谷”有两种说法,一是“稻、黍、稷、麦、菽”,另一个是“麻、黍、稷、麦、菽”。是的,麻也曾被当作食用谷物之一,只是它的口感不太好,最后被淘汰出局。菽就是豆子,主要指大豆。古人不但将大豆当作主食,还将其与麦子连用。东汉末年,曹操最后一次亲征孙权,发生了“合肥之战”,他让陈琳做了一篇《檄吴将校部曲文》,其中就有“孙权小子,未辨菽麦”之句。实际上,豆子和麦子还是比较好分辨的,形容孙权无法分辨它们,只是想说明这个人实在是昏庸无能之极。

小米、小麦,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种植历史已经有上万年,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它们就是我们餐桌上重要的主食。右页大图,金色的小麦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菽麦”中的麦,种植时间也很长,早在公元前七千年,人们就已经开始种植小麦。小麦原产地在西亚,大约五千年前被引入中国。那时,中国北方地区以黍、粟作为主食,小麦引进之后,很快流行起来,在甲骨文中就能够找到“麦”字。秦汉时期,石磨技术的成熟使人们利用小麦制作的食物品类增多。磨成面粉的小麦,可以制作各种面食。到了唐宋,人们用小麦粉做成炊饼,这类食物也深受民众喜爱。以北宋为故事背景的《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实则就是小麦制作的馒头。

说完中国古代北方的主食,再将视线放到南方,那里的人们食用稻米的历史悠长。1995 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中石器时代,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稻谷。这一证据足以说明,中国长江中下游是水稻的原始驯化地。很早以前,中国南方生活的人们便将稻米当作一种主食。从西晋末年开始,大量北方氏族南迁,因为想念北方的面条,便将稻米研磨成粉,粉条便出现了。之后,粉条也成为了南方最为常见的主食之一。

而那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食物如玉米、土豆和番薯等,并非产自中国本土,而是在明末清初,因为海上航线的开辟,由国外引入的外来物种。它们适应性强,对土地的要求低,繁殖速度快,非常适宜种植。而且吃起来方便,可生可熟,既可充饥又能解渴,蒸、煮、烤味道都很甜美,晾干之后还可储存起来,于是一经传播,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下饭菜,解腻水果 吃饭皆有好滋味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也是著名的美食家。他在《随园食单》中写道:“饭之甘,在百味之上。”还说,懂吃的人,如果饭好,根本不用下饭菜也能吃个饱。大美食家的境界,我们一般人或许无法理解,在平常人的生活中,倘若没有下饭菜,这饭自然会少很多滋味。关于菜,也有太多故事可讲。

中式菜的故事,不妨从豆腐讲起,毕竟中国是豆腐的故乡。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然而,有学者研究过,宋初人陶谷的笔记小说《清异录》中才第一次出现了“豆腐”一词。陶谷生于晚唐,活跃于五代及宋初,从他的小说中可见,当时豆腐已成了一道家常菜。由此推断,至少是晚唐时期,豆腐就已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

《水浒传》中,宋江因在浔阳楼题了反诗被捉拿入狱,神行太保戴宗奉命向汴京汇报。他在路途上用餐,恰好进了朱贵的店,酒保给他隆重介绍了一道下饭菜“加料麻辣熝豆腐”。戴宗虽然被这道加了蒙汗药的豆腐所迷晕,但对这道麻辣豆腐的味道却是十分满意。这道“麻辣豆腐”和今天的“麻辣豆腐”不太一样。现在的麻辣豆腐多用辣椒调味,但辣椒原产于美洲,明末才传入中国。而戴宗的这碗麻辣豆腐,所用的调味品主要是花椒、姜和茱萸等。它的烹饪方式“熝”是熬煮的意思,而今人们用得最多的烹饪方式无疑是“炒”。

实际上,“炒菜”诞生的时间很晚。古人最早采用的烹饪手法是蒸煮,因为操作较为简单,只要能生火、有炉子便可。后又诞生了其他烹饪方式。《礼记》里记载有“八珍”,都以炮、烤、煎为主。“炒”菜难,主要是“锅”的原因。早期的炊具多以陶或青铜制作,其导热性无法达到“炒菜”所需的标准。直到南北朝时,铜锅得以普及,才使“炒菜”成为可能。唐宋之后,“炒菜”日益常见,中国本土的黄豆芽、白菜、藠头、韭菜、荠菜、竹笋、芥菜等,都可以炒制。

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下饭菜也有很多外来物种,比如西红柿。如果在唐宋时期,想吃上一道番茄炒鸡蛋是不可能的,因为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区,在明朝时才传入中国。黄瓜、南瓜和香菜这些我们熟知的蔬菜、香料,都是外来物种。人们烹饪时少不了的大蒜,也是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中原的。

西瓜是如今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但古人若想实现西瓜自由并不容易。西瓜的原产地在遥远的非洲。西汉时,西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因数量稀少而珍贵。那时,只有皇室贵族才吃得上西瓜。

那时西瓜不叫西瓜,叫寒瓜。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描述过一种瓜:“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到了明代,李时珍认为,这个寒瓜就是西瓜。西瓜之名出现在南宋,唐宋时,西瓜经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中原,所以叫西瓜。相较于西瓜,人们能吃上葡萄的机会更多。中国人很早便发现了葡萄,《诗经·王风》中有一篇《葛藟》,所谓的葛藟,实际上就是野葡萄。但现代人所熟知的欧亚种葡萄却原产于西亚,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将西方葡萄种类带到了中原,但因为经验不足等因素,直到唐朝,中原才开始大力引进葡萄。还有石榴,据说也是张骞引入中国的(但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许多作物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已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了)。石榴很受唐朝人欢迎。比如,中国人形容男孩爱上了一个女孩,常说“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裙正是唐代年轻女孩非常喜欢的一款服饰,之所以叫石榴裙,是因为这种裙子色如石榴之红,不染其它颜色。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年轻时也曾写下“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

除水果外,古人还会吃一些零食,比如奶酪。汉朝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也传入了中原。《世说新语》里有几个吃奶酪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杨修啖酪”: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稍微吃了一点,就在盖子上写了一个“合”字给众人看,没人明白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的时候,他直接打开盖子吃了一口,说:“曹公是让大家每人吃一口,你们还犹豫什么?”

番茄炒鸡蛋,是我们最熟悉的饭菜。但是要知道,番茄原产自南美洲,在明末清初才传入华夏。除了番茄,土豆、玉米这些都算得上是“舶来品”,但现在它们都是我们餐桌上重要的食材。

此外,中国人最有名气的小吃月饼,出现的时间也不早。月饼的雏形出现于宋代。雏形或是北宋时期流行的一种小吃,民间俗称“小饼”、“月团”。这种饼以小麦粉、饴糖、猪油等材料制皮,口感酥甜,饼馅有猪油丁、松子、果仁等。“月饼”一词出现在南宋,宋末元初的《梦粱录》里提到了月饼,并称“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至于月饼与“中秋”的结合,大致是从元明时期开始的。

到了清代,外来的食物种类更多起来。康熙皇帝应该是吃过巧克力的。他曾用传教士送的金鸡纳霜治好了疟疾,因此对西洋药很感兴趣。1706 年,康熙皇帝决定去热河避暑,便让武英殿监造赫世亨向传教士求药,其中就有一味“绰科拉”。其实,“绰科拉”便是西方语言中“巧克力”的音译,不仅可以当零食,还有药用价值。但康熙收到绰科拉后很不满意,因为赫世亨没有介绍绰科拉的作用和疗效,于是,康熙认为绰科拉没什么用处。直到近代以后,巧克力才进入中国,并成为了一种普通的零食。

自古以来,我国都讲究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餐桌上的食物进化史,也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在了人们四四方方的餐桌之中。

猜你喜欢

餐桌上主食豆腐
聪明吃主食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学做豆腐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二战”的胜负难道在餐桌上早已决定?
餐桌上的宇宙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
餐桌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