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道德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内化—外化”机制探析
2022-02-18黄晓燕
黄晓燕
现阶段,在构建“美丽中国”战略中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更是将生态文明进行了更高的定位,将其认定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在解决生态问题的相关思路中,生态教育已成为其重要手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建构包括与此相关的舆论导向,这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的外部环境或外在条件。要使生态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效果,还必须行为主体具备内在素质和进行自觉选择。这里需要的是生态道德在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观念和实践中的“内化—外化”机制,即需要大学生个体及其相关群体自主认同和自觉选择,将生态伦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环境美德,然后把这些道德品质在实际行动中外化到社会学习生活的相关领域。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大学生已成为其发展主力军,更是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措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重视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提高。因为,当代大学生能否很好地学习或加强对生态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的认同和理解,将直接关系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2]。从生态道德“内化—外化”机制入手,加强思政教育,尤其是其中的生态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成为有用之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本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化机制
生态道德规范的各种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等,是否能够在大学生生活中实际的发生作用,或者发生怎样的作用,这不仅取决于生态道德理论本身是否正确、入理、可信,而且取决于这些思想理论能否得到大学生的内心认可、自愿选择与乐意践行。没有后一个条件,自以为再好的理论也是“无根”的,或者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一)利益需求与生态道德价值认同
生态道德价值的主动认同是一种“自出”式的道德形成方式,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对生态体验后,所进行的内在自觉认同,同时,它也是大学生所体现出的一种自主性。大学生在形成生态自觉的过程中,与个人的一些经验、体悟、需求等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态道德价值,可以通过思政教育各环节来进行影响,但是,绝不是靠强制的灌输就能够被学生接受。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将生态道德价值内化于思想情感,理想信念等,在这一内化过程中,大学生也对生态道德价值和内在自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马克思曾说,生存在社会上的人们,都会有争斗,其根源就在于利益二字[3]。大学生在形成属于自己的生态道德价值观的过程中,将会对自己的生态生存和生态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马克思认为,人都有需要或者利益,这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这个人作为自然人时,他会表现出自己所需要的;其二是这个人以社会人出现,这时他会表现出自己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因而,与此相同的是,在大学生群体里,其生态需要同样也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用于满足个人生态的需要,如对个体生态生存环境的追求,生态美景的欣赏,对生态物质的渴望等;另一条是满足“表现为社会生态需要的共同需要”,如生态责任担当、生态环境保护等。大学生的生态需要或利益总是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
(二)生活境遇与生态道德价值认同
大学生虽然较长一段时间学习、生活在校园,但必然要面对各种伦理关系。因此,大学生也同样会面临在相同的生活结构中,所出现的生态道德价值观问题。同时,人类群体间彼此公认的“自然基础”又以相同的生活结构为基础,进而建构公认的生态价值体系。在社会中,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社会群体,是个体与群体存在的相统一。“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又是建立在生活、心里、逻辑思维机制的同构性、同源性之上的,它是人们之间能进行交流沟通的自然前提。[4]”
同时,在同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与成年人群体中,虽然他们会面临同样的社会关系或社会伦理,但是,在关于生态道德觉悟这一块,他们的觉悟还是存在差别的,他们的生态道德境界和生态道德修养水平的可塑性也是不一样。高校思政教育是大学生生态道德要求个体化、内化的重要途径。强化思政教育对学生生态境遇的道德修养目的是使其做一个有生态道德的人,把生态道德要求融化为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之中。
(三)人生体悟与生态道德价值认同
生态道德价值观有其自然形成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则会展现作为人的人性、本质、价值。季塔连科曾经指出,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些观念、理想、道德等东西都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参与到行为的调节当中,进而辩护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论证。而道德方面有关的规定和评价则又会借助这些规则性的调节手段,将他们从精神层面加以释放,获得更多的应用[5]。
在此,人生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是什么”,这里主要对人、人的本质做出了一些解释;第二,“认为了什么”,即人在生存过程中对价值、意义的感悟;第三,“人应如何”,即对人生以后的走向、态度有何看法。这三方面是紧紧相连的。甚至决定了价值选择和确立。因而,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源自其体验和自省。
(四)心理结构与生态道德价值认同
生态道德价值的认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该过程形成的要素与人类心理结构非常相似。从中我们可知,生态道德价值形成的某些客观条件。“就心理机制而言,在社会中,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间都是彼此相连,相互作用的。他们会形成一种彼此适用的精神需要,依次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形成心理常态,既认同他人的观点,也渴望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而这一切的根源则来自于人的社会性和合群性。[6]”而纵观古今,之所以存在一些生态道德规范被个体普遍认可并遵守,正是源于此。
二、生态伦理的外化机制
生态道德要想真正地发挥作用,首要就是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而大学生对于选择怎样的生态道德价值观、生态行为,其本质就是表现出对生态道德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认同。因而,思政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大学生内在自觉认同的渠道,也要重视大学生外部认同的机制选择。外部机制主要包括:
(一)教育机制
对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而言,其影响力莫过于形成一种生态道德信念。在社会中的各种生态道德教育,一般都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理想目标;二是理想目标的论证或者是义理上的有关说明;三是表现为生态道德价值的可操作性方面。而大学生接受生态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子系统来实现,即社会生态教育、家庭生态教育、学校生态教育。其中,社会生态教育主要是由党和政府为组织主体,有计划地对公民实施的活动。家庭教育是每个个体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始起点,其中父母的言行举止等都是孩子最初的启蒙,对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价值体系系统形成的重要场所,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舆论机制
生态舆论机制对于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宣扬有着积极效应。如在生活中,对于某些能够自觉遵守、积极拥护生态价值体系的先进个人或事迹能够进行最及时地报道,并加以鼓励和表扬,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而对于破坏、反对生态系统的某些行为、言论又能及时的予以揭露,进给予处罚、谴责等,使其减少对生态道德价值的败坏,进而维护生态道德价值体系。从而影响广大学生对生态道德价值观及行为选择做出最恰当的选择,使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熏陶生态道德价值体系,进而生成个人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行为方式。生态舆论通过影响个体的尊严、荣誉、面子而发挥作用。
(三)示范机制
示范就是以实际的行动来演示给人们应该怎样做。大学生虽已初步形成独立的思维和判断,但是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模仿、学习心理。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也大都是通过媒介、生活、学习等途径中汲取。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几十年来,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锄禾日当汗”的勤俭节约精神等,对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指引和对生态道德生活的引领作用,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如今,即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也不乏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他们无愧是高瞻远瞩、建设美好家园的模范。这些模范生态环境对大学生的就业、生活、工作等选择都有极大的影响。
(四)赏罚机制
社会赏罚是社会组织以一种以物化、量化的形式所实施的报偿,主要依据是社会成员是否按照社会价值标准或组织形式履行社会义务,如按标准履行了义务则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如没按标准履行则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制裁[7]。这样的方式对于那些处在他律阶段、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和精神自律的人而言,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生态道德赏罚之所以能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一在于学校思政教育的引导,二在于可以引进的利益机制。在市场经济时代,个体利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而,必须建立一个良性机制,该机制的内核应包含奉献和回报的内容,并对保护生态道德的行为给予奖励,对破坏或者违反生态道德的行为予以惩戒,要使有道德的人获得利益,而失德的人损失利益。其中,我们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奖励或赞扬品德较为高尚的人,最好能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磁场,吸引更多的人向这个磁场靠拢;通过约束机制对道德败坏的人进行惩处,让他们对此感到畏惧,减少该类行为。
三、生态道德的实践模式
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是一个生态德性不断内化和外化的过程,该过程使生态道德不断实现“德性—规范—德行”的互融与统一,不断自足和完善的过程中。
生态道德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的提升,在于使其逐步树立起一种环境美德。这种环境美德包括生态伦理德性和生态理智德性,因为在环境美德中,德性和知识、德性和理智是浑然一体的,而且更追求践履过程,都把自律作为最好的生态道德选择。但是自律的生态道德行为如何保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生态道德内化—外化机制融合实践的过程,是对这一问题做出的有效探索。这种生态实践模式理念符合儒家主张的“知行合一”以及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生活”要表达的德化过程实质。
生命本体存在于社会中,则会经历各种善恶、美丑、生死的悖论和冲突,这时,应注重德化对生命的实践,使其完成人性人格的完满与自足,达到最终目标。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意识到个性生态人格完整的重要性,并践行个性生态人格完整的过程。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是不断地由自觉走向自愿,最后到达自足的完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