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之我见
2022-02-18孙丽媛
孙丽媛
(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双减”政策作为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从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校外负担的角度来推进素质教育,针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进行全面的揭示。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不仅需要从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校外负担的层面开展研究,同时也需要将研究的焦点放在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更好的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需要引导教育回归本真,让数学教学回归到学生本体,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余时间,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些课余时间中释放天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1]。陶行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称其为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他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主张,认为这才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生产和创造能力的途径。而教学做合一与双减政策不谋而合,两者均是对素质教育所进行的高度概括。因此,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就成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
1.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学生作业方面的负担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进行作业设计,课后占用学生大量的空闲时间;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希望通过高难度作业设计来培养精英。双减政策的提出,针对作业的形式、内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将教学、作业都集中在校内,能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体会到成果的满足[2]。对小学数学来说,双减政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教学质量要求更高
双减政策更为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提出减负的方法并非单纯针对作业数量、难度进行缩减,而是需要在全面满足新课标的基础上,在学校内开展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就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发展。
1.2 教学目标更为多元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长精力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等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减轻。对小学数学来说,课堂教学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不仅需要强化学生基础知识、思想思维、数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去强化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此外,小学数学还应当回归教育初心,落实构建良性教育生态的任务[3]。
1.3 作业设计更为关键
双减政策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来完成,而对于作业的设计,需要全面摒弃传统题海战术、机械作业、惩罚式作业等,使得作业能够契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双减政策的落实,必须要针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针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同时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快乐。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当积极营造具有浓厚趣味的课堂,保障学生都能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可以轻松自如的完成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兴趣爱好,最终达成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但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旧追求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内容仍旧单纯局限于教材、课本方面,并未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以来,学生对于数学课堂会产生消极情绪,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只是单纯的机械学习、机械复习。此外,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开始持续提升教学速度,导致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吸收数学知识。
2.2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终方能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仍旧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中仍旧是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围绕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少有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时间都处于被动状态,逐渐丧失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尽管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教师开始研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但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方法相对较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旧是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2.3 师生互动相对较少
双减政策大力提倡教学要针对学生进行减负,提倡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互动来掌握学生情况,使得学生可以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针对教学进行优化调整,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掌握数学,最终才能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相对较少,互动仍旧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教师仍旧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自然也就谈不上围绕学生实际针对数学课堂进行优化。
2.4 不重视自主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未来学习生涯中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课堂教学中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过多的干预,学生不仅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课后也不会进行主动的学习,不愿意进行主动的探究。自主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进行主动的思考、探究,不仅难以落实双减政策,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2.5 作业管理不合理
作业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是有效巩固知识、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双减政策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来完成,作业管理无疑就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但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管理的过程中仍旧追求作业的量,题海战术、机械作业仍旧是主要的作业模式,认为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才能够强化知识体系。然而,学生课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一些作业内容单调、机械,且存在较大的重复性,不仅导致学生对作业感到机械、厌倦,同时也会耗费学生大量的课后时间。
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建议
3.1 丰富教学资源,奠定教学基础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引入更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然后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选择符合学生喜欢的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从而有效打造品质课堂。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挖掘,充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利用多个途径来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包括相关的书籍、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模板、微课资源等。接着针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调查,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来,在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又能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
3.2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一直以来,教学模式都是广大教师研究的焦点。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避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模式,而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例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微课、课程游戏化等均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倘若长时间应用一种教学模式,无疑会导致课堂变得更为枯燥、单调,制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模式,将教室打造成一个超市,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收银员、消费者,通过游戏的方式去真实感受人民币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进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内容[4]。
3.3 强化教学互动,兼顾体验与效率
互动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互动,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互动,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让课堂真正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学生在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有效提升。这里以《循环小数》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有意识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计算,8÷3,16÷6等算式,让学生去尝试计算。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自己计算的过程中始终都无法除尽,同时对应的数字总是表现为持续重复的情况,心中会充满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教师这个时候提出问题,问大家计算结果如何,发现了怎样的问题,并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什么这些除法总是不能除尽呢?等到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并不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解答,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次尝试去解答问题。等到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分别选取代表发言,进行各个小组意见的汇总,最终顺利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再次通过互动去针对循环小数进行定义[5]。如此,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多元互动的状态,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自主探索、集思广益的过程中获得了答案,最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的体验与效率均得以有效兼顾。
3.4 引导自主学习,拓展教学范围
双减政策提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而这些都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线上平台、微课等进行教学范围的拓展,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养成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在进行课堂教学以前,教师可以主动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有关资源的上传,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去了解这些资源,围绕这些资源进行预习,并将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下来[6]。教师通过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能够结合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能够大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负数》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针对“负数的定义”“正数的定义”“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进行整合,结合学生数学基础进行预习资源设计,学生根据资源开展自主预习,针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而教师则重点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解惑,无疑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7]。
3.5 优化作业模式,提升作业质量
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尽可能避免题海战术、机械作业。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类型的作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保障作业的灵活多元,巩固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设计生活类的拓展作业。陶行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大力提倡生活即教育[8]。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也需要重视生活化内容在作业方面的重要性,教师需要立足课堂教学内容、双减政策要求,尝试将学生现实生活融入进来,让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检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灵活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探索课堂所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课后实践、生活探索去验证课堂所学知识,也可以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针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拓展[9]。其次,设计调查型的作业。探究型作业更为注重实践探索,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针对实际现象、物体等实施调查、推理、计算,在课后全面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不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探究能力。调查型作业的设计可以以学生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解惑的探究过程,享受探究作业的乐趣[10]。最后,设计分层型的作业。因材施教理念下,教师需要针对作业的量、难度进行优化,尽可能考虑各个学生的基础能力,设计匹配的作业内容,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跳一跳就能够够得着”的目标下进行学习,并且还能够完成一些突破型的作业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力。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转变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就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双减政策的落实,不仅在于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同时课堂教学也必须要进行提质增效。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高度重视,从双减政策的要求入手,围绕双减政策针对教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学互动、引导自主学习,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