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入手·注重方法·全员参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设计思考

2022-02-18陶晴怡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活动课活动课程

陶晴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实践也证明,“活”而有效,“动”而有得,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理论知识走向实践,从而在一个真实、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观察、测试等多种方式,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因地制宜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周围的环境和资源作为参考,与其紧密结合,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而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活动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比如,根据学生的姓氏开展“姓氏的由来”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根据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开展“遇见·桥”“遇见·弄堂”的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上网调查、观看、访问、聆听、咨询等方式了解具体的内容,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二)指向性、可行性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必备条件

由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关注问题的焦点也不同,在教师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时候,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比较有意义,但是有的问题确实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意愿等开展有指向性和可行性的主题活动,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一些比较有意义、值得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主题。例如:当临近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走访、询问、观察、体验等方式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学习赞美父母、感恩父母的文章,进一步认识到父爱、母爱的伟大,并且通过自己制作小卡片写祝福语、做家务等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从而懂得感恩的意义和方法。这种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也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是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它更多的是在活动当中展现学生的自主性。优秀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研究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让活动具有以上特点,那么这项活动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就是有意义的。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始终将学生放在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设计方案,搜集资料,从而解决问题。例如,秋天叶子凋零是个普遍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秋姑娘的来信”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校园落叶的现象,思考为什么到了秋天大多数树叶就会掉落,叶子落了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查找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解除心中的疑惑。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两棵很大的银杏树,当银杏叶掉落的时候,经常有学生去捡拾。笔者就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在银杏叶上写下祝福和心愿,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参与度低且积极性不高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当中,家长和教师还是更看重学生的成绩。因为小学的语文、英语、数学这三门课程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例较高,所以很多学校在给学生设置课程的时候,更加倾向于语数外学科的设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通常每周只有一节课。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这门学科的知识。而且,很多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课程内容的教学上,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否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导致整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质量比较低。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耐心,和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虽然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程,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实践学习,同时也能更好地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像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给学生一个基本的概念,其余全靠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适合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但是现如今,很多教师在给学生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只是根据教材开展教学内容,或者是设计一些学生不了解的活动主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很多东西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也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结果不尽如人意。还有就是虽然有很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却很少付诸行动,这无疑是纸上谈兵,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降低了教学质量[1]。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且能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对所学的内容运用自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教学条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实践活动的课程,就连书本上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知识点也是从一次次的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组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综合实践课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但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实践活动课程不够重视,总觉得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就能听懂,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很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外,很多学校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学校没有组织实践活动的条件或者教学条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进而导致教师无法很好地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学生也不能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选择主题内容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从而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效。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就是动力,只有选的主题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并且简单、容易操作,他们才会愿意参与实践活动,并从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活动主题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源于学科教学的延伸,来源于社会生活热点问题,来源于学生平时在课堂上所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2]。在指导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研究的问题以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法、步骤等进行分析指导,从而科学、高效地开展活动。最后就是让学生对此次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教师结合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

(二)注重主题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教师在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要注重主题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综合实践课程与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了解到参加主题活动能够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学生设定“探秘新能源”的主题活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通过信息设备查找有哪些新能源,并且思考不同的能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抢答等方式掌握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再通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新能源的概念。

(三)挖掘活动主题和课程的联系

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活动主题和课程的联系,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竞选班干部”主题活动的时候,可以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结合起来,进行情境模拟教学,让学生讨论班级的班干部一般都是如何产生的。然后在班级里面挑出几个可以胜任班干部的候选人,让他们依次上台对自己展开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个人介绍、才艺展示、竞选演讲等内容。当候选人介绍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对这几个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确保学生能够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教师需要强调在投票的时候不可交头接耳、大声喧哗,做到公平、公正原则,然后找一个学生对这些投票进行整理,并且公开票数,根据得票率选出班级委员会。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入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竞选的方法和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进而形成正确的竞选观念,提高学生竞选的品德和意识。

(四)确保实践活动主题的适用性

教师在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要保证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范围之内,确保实践活动主题的适用性。学生接触的东西不多,思维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接受能力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教室我设计”实践活动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留意身边的装饰画,然后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花卉装饰画课件的制作。小组成员课下进行花卉装饰画课件制作的分工,运用互联网查找自己负责课件的那一部分内容,如准备哪些花卉、如何装饰、装饰所用的物品、整体的设计等方面,最终把设计好的花卉装饰画做出来,挂在教室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主题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灵活选择各种主题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设计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灵活选择各种主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就算给学生答疑了,很多学生还是很快就会忘记,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现在部分小学生不愿意刷牙,导致出现牙齿暗黄甚至蛀牙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为“牙齿保卫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牙齿与糖人的战斗开始,让学生先选择要帮谁,并说出为什么,引出牙齿的重要性,再让学生说一说牙齿的作用,数数自己有几颗牙齿,画一画牙齿一家人,观察体验牙医的一天,设计护牙宣传海报等。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会认识到刷牙不是爸爸妈妈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而是自己为了保护牙齿必须每天做的一件事情。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走进植物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学校、小区里的植物[3],逐步提升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总之,教师可以从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等多方面促使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真切的体验和正确的认识。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要在教学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和活动充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提高和发展,从而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活动课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