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究

2022-02-18贾进鑫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高中化学化学

贾进鑫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展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精神,并且对高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个高中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中需要具备的。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一)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创新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推动高中化学教学创新。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并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促进未来高中化学教学发展。新时代,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得到了拓展,利用网络学习是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未来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一定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可以使高中化学教学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推动高中化学教学创新,使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更加高效地开展。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现代化

现代化教育教学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如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教育领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拓展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能有效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现代化进程,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创新,对高中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学习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应用,但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提高重视,在具体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案,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奠定基础。

(一)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

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和作用没有得到全面发挥,这是因为一些高中化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无法灵活应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还有一些教师不够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符合班级学生学习特点,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1]。在这种教学思想下,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导致高中化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对网络课件的重要性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认为网络上的课件资源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不重视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这会影响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也会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因此应着力解决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没有进行分层教学

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并没有开展分层教学,比如制作的课件内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还有一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经过教师的筛选和总结被上传到教学平台。教师利用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2]。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达到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成为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进行分析,以促进高中化学改革创新,实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通过信息技术对化学内容进行宏观讲解和微观探析

因为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的特点,所以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讲解一些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微观探析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知识点的宏观讲解,使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和微观探析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这样的话,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对知识进行宏观学习和微观探析,从而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开展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金属物质的分类,让学生对不同的金属物质产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探析,培养学生的宏观学习和微观探析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实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化学这门学科本身比较抽象,内容庞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原本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轻松走进化学世界,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化学意识,提升化学学习的效果。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或者一些化学物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计算机观看物质内部的构造和相关的化学成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采用项目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化学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推理,并且在推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化学模型,从而实现学生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的培养。模型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在进行高中化学“玻璃、陶瓷和水泥”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玻璃、水泥、陶瓷的化学特性,让学生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的内容进行推理,并在推理的过程中建立化学模型,使学生对玻璃、水泥、陶瓷的化学特性产生深入的了解,以此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实现高中化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达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目的。在进行高中化学“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展示项目研究目标,并提出一些问题:金属的防护方式有哪些?金属为什么会生锈?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内容。接下来,学生需要进行项目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证实理论知识,这能实现对高中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让学生构建化学模型,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引入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著名化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学习著名化学家身上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入化学家的故事也可以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化学知识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讲述瑞典著名化学家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的故事,讲述他经过无数次化学实验和失败最终发现了硅元素的故事。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是现代化学命名体系的建立者,是硅、硒、钍和铈元素的发现者,提出了催化等概念,第一次采用现代元素符号并公布了当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教师讲述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的故事可以使学生学习这位化学家身上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严谨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创新。在化学课堂上引入化学家的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对此要高度重视。

(四)借助化学前沿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科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比如,在进行高中化学“正确使用药物”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目前新研发的特效药物,并且讲述这些特效药物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的积极作用与影响。在课堂上引入这些化学前沿研究成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为攻克疾病努力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达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3]。

(五)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案例

化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也可以使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从而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实例,以此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化学知识。例如,在开展高中化学“合理选择饮食”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饮食习惯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饮食习惯对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饮食习惯相关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保障自身健康,达到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总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了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现代化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4]。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应用,但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没有进行分层教学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化学内容进行宏观讲解和微观探析,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可以采用项目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可以引入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可以借助化学前沿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应促使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现代化,推动高中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高中化学化学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