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2-02-18

今天 2022年6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教学质量

张 静

(白银市靖远县第七中学 甘肃 靖远 730699)

近年来,体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且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种新型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了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旨在转变学生的认知,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增强他们的体能,让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此,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授课方案,一方面使得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释放自我,另一方面使之掌握更多安全运动的方法,能够在课堂内外根据需求进行锻炼,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并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进而增强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1.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且双方需要积极互动,通过有效交流来促进知识的流转,并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然而,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学生潜意识认为体育学科并不重要,而且认为体育课程十分枯燥,不仅内容单一、形式较少,还总是在跑步,很难让人感受到乐趣,所以在实际上课时,学生们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排斥心理,不愿意配合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和运动,进而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导致最终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1]。

1.2 教学方法不够多元

要想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采取多元的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在感受乐趣的同时掌握更多运动技巧,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由于体育教学场地和内容的限制,教师们在实际授课时会受到较多干扰,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学生熟悉的几种,且没有依据教学和学生的需求及时进行补充与拓展,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难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鲜感,整个教学过程也会趋于平淡、枯燥,无法对学生进行“刺激”,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心态,不利于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

1.3 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

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以此引导和督促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和锻炼,以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然而,当前的初中体育考评机制依然不够清晰,不仅没有针对课上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标准,也未针对学生的期中、期末表现制定详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多数时候都是教师根据学生当下的表现,有选择性地给出笼统的分值,且会忽视学生的进步、身体素质的变化等,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考评结果缺乏参考价值,难以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

2.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游戏,这一方面可以活跃教学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而推动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可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能,使之准确掌握相关的运动技巧,由此提升体育教学质量[2]。首先,教师可以将球类运动与田径运动结合起来设计游戏,以部编版八年级课本中的《篮球》为例,在指导学生学习运球技巧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接力运球”的游戏,即提前划定好接力跑的区域,同时确定接力的点,然后要求学生6人一组,分别站在不同的起点开展运球活动,且需要在运球期间完成教师指定的动作,如原地投篮动作、跳投动作等,期间球如果滚出赛道,就需要从头开始,而教师可在此过程中为每个小组计时,最后评选出优胜组。其次,教师可以将所讲内容与学生常玩的课外游戏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方案,以部编版七年级教材中的《乒乓球》为例,教师可以将其与传统的民间游戏“击鼓传花”结合起来,将乒乓球作为“花”,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敲击的鼓点,轮流用乒乓球拍传球,且要让球保持在运动状态,不能落地,导致球落地的学生和鼓点停止后正拿着球的学生需要表演节目。此外,教师可以在跳高、跳远运动中引入“跳山羊”游戏,也可以在跳绳运动中引入“花样跳”游戏,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开放的氛围中掌握更多体育运动技巧,并不断强化个人的身体素质,继而顺利提高教学质量。

2.2 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设计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此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各展所长,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以九年级课本中的《武术》为例,由于需要学生掌握的动作较多,但教学课时有限,体育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固定的小组,要求其在组长的统筹安排下进行合作学习,如教师亲身演示相关的动作,或是使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进行演示教学,而各小组学生需要合理分工,各自记忆一段武术动作,并将其“吃透”,经过多次练习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学习。此时,各小组成员需按照顺序轮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边展示边讲解,确保其他成员及时跟练,掌握规范且标准的动作,当每个人都演示结束后,全小组需要合作进行完整展示,遇到未掌握的动作时需及时请教其他成员,从而在良好的互助氛围中更为高效地学习。之后,体育教师可安排各小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通过观察之后给予他们针对性辅导,且可以再次演示,让学生跟着练习,以此巩固他们的认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的主体意识会得到充分激发,也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进行记忆和实践,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保障最终的教学质量。

2.3 重视分层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积极落实整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灵活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以此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使得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与发展。具体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兴趣爱好差异,据此设计分层教学方案。例如,班级中总有身体素质非常好且运动能力很强的学生,体育教师可将其归为第一层次,而那些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符合初中生平均水平的学生,教师可将其归为第二层次,剩下的身体素质较差,或是具有特殊疾病的学生,教师可将其归为第三层次,然后在设计教学目标与任务时展现出层次性,以便对应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锻炼身体,并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从而使得第三层次的学生通过长期学习和运动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让第二层次的学生掌握更多运动技能,同时引导第一层次的学生发展特长。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关注学生的喜好差异,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们开展自己喜欢的运动,且可以从旁辅导,不断强化其技能,以此提升其体育素养[3]。通过分层教学,体育课堂会更加灵动和宽松,学生们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4 创设生动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体育虽然是一门教授各种运动技巧的学科,但教师也可在教学期间创设生动的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其获得直观信息。以部编版七年级教材中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一章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室内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图片、视频情境展示各种食物富含的营养元素,同时分析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此氛围中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习惯,也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巧时,利用视频展示“发力”位置,同时通过语音讲解告知学生如何“发力”,从而避免运动损伤。当天气状况不好时,体育教师也可以实施情境教学,如可以播放大型的体育赛事视频资料,包括篮球赛、足球赛和乒乓球比赛等,要求学生们认真观看,分析运动员使用的技巧,同时学习相应的比赛规则,且可以鼓励学生对比赛进行解说,从而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不断强化其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5 重视科学考评优化教学成果

在每个学期之初,初中体育教师就需公布考评标准,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和每一次考核,从而促进其体育素养的稳定发展,保障学科教学质量。例如,每一次上课期间,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及时给出合理的分数,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对应的运动技巧,同时完成强度适中的锻炼任务,也要关注学生的其他品质,包括意志力、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等,通过综合分析之后给出相应的分数。此外,教师要在自由活动环节观察学生,记录他们主动锻炼的成效、发展体育特长的成效。待到期中环节,教师可将所记录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份表格或报告,详细展示每个学生的表现,同时将不同的考评标准量化,让学生自主对照,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4]。而到了期末考核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综合考核项目,对学生的跑、跳能力进行检测,同时联系前期的考评结果,形成更加完善的结论,以此督促学生正视体育运动,并能够积极参与,辅助提高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意识的职责。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所教学科的重要性,基于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同时灵活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各项运动,掌握对应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在运动中获得良好的反馈,不断优化个人认知,进而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魅力,端正个人的学习态度,由此推动他们体育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助力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