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刻板印象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及消除策略

2022-02-18王洪燕

教育观察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刻板幼儿园幼儿

王洪燕,张 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刻板印象是一个被广为运用的概念。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进行界定,即依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会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1]近年来,学者对刻板印象进行了统一的界定,本文也采用了此定义,即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阶级、体型、种族、职业或年龄等进行社会分类,并形成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2]“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1]由此可见,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便十分稳定,很难发生改变。

由于认知水平和认知经验的局限,加之对成人权威的尊重和遵从,幼儿往往把成人的评价当作自己的评价,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成人对他们评价的简单重复。[3]也就是说,教师对于幼儿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实践场域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往往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干扰,其中最为普遍的便是教师对幼儿性别和家庭背景的刻板印象。如果教师对幼儿持有刻板印象,并在此影响下给予幼儿消极、错误的评价与反馈,便会给幼儿带来负向的心理暗示和错误的行为导向。因此,教师应摆脱对幼儿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以发展、公平、客观的眼光看待幼儿,呵护幼儿成长。

一、教师刻板印象对幼儿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幼儿性别意识的建立

3—6岁是个体性别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能否正确理解并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关系到个体一生的性别角色发展。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在任务角色、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固定的看法,其会阻碍幼儿成为更完善的个体。在这种刻板印象下,教师通常鼓励女孩玩洋娃娃与涂涂画画,但不鼓励跑跑跳跳;鼓励男孩玩积木与卡车,但不鼓励他们玩洋娃娃和表现出求助行为。[4]在幼儿园里,教师进行区域规划时,常认为建构区男孩比女孩多,表演区女孩比男孩多。这是因为在刻板印象中,女孩喜欢做一些安静、文雅的活动,如画画、炒菜、看书等,而男孩喜欢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能够尽情玩闹的活动,如搭积木、玩滑索、爬木梯等。

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可能会影响幼儿未来的性别角色观,甚至产生错误的性别角色认同。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本身在能力上的性别差异很小,其他大部分都要通过其他的原因进行解释。[5]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性别差异,在发挥幼儿不同性别优势的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6]

(二)影响同伴关系的建立

无论是性别上的刻板印象还是家庭背景的刻板印象,都影响着教师和其他幼儿对某一幼儿的整体看法,进而影响幼儿间同伴关系的建立。研究指出,教师接纳水平会影响幼儿对同伴的接纳:那些被教师喜欢、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幼儿比其他幼儿更易受到同伴的欢迎与羡慕;在教师心目中喜欢程度一般的幼儿也比那些被教师讨厌的幼儿所得到的同伴接纳多一些。[7]也就是说,幼儿对同伴有着选择偏好和交往倾向,被教师喜欢的幼儿也会被其他幼儿喜欢,幼儿更倾向于选择与教师喜欢的幼儿玩耍。[8]笔者在见习过程中也发现:班级中的小班长往往能一呼百应,得到全体幼儿的拥护,而教师经常批评的幼儿很少有朋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适应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部分幼儿成群结队、部分幼儿却形单影只的两极现象时常在幼儿园出现。

(三)影响师幼关系的发展

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与教师形成的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也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关系之一,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9]而刻板印象往往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基于刻板印象做出的判断并不都是完全准确的,甚至会因过度概括而偏离事实。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教育场域中,它往往会模糊教师的双眼,使之鲁莽地给幼儿“贴标签”,尤其是性别标签和家庭标签。这些标签不仅阻碍教师更好地判断事情真相,而且会使教师难以真正、全面地了解幼儿。

以性别标签为例,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公正的调解,但男孩往往被期待能更加宽容、善于体谅。教师在调解中基于性别标签的简单判断,如认为男孩应该让着女孩,会让幼儿认为教师并不能真正帮助到自己从而对教师产生距离感。与之同时,教师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幼儿会有较高的教养水平[10],而身处单亲家庭的幼儿则会在社会性上的发展会有所缺失[11]。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家庭标签会使教师忽视幼儿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这两种刻板印象所带来的标签,都会阻碍师幼关系的良好发展。

二、教师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

(一)认知水平局限

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它是影响人们形成刻板印象的因素之一。认知水平低的人对事物的看法较表面、固定和孤立,也更容易产生刻板印象。赵元璐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在论述某个话题时常基于教育教学经历进行经验性研判及思考。[12]由此可见,受教育水平不高或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难以进行正确、有效的判断。

(二)首因效应固化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依据最初接触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其对后续活动行为和评价的影响。首因效应会加快刻板印象的形成,人们往往会根据第一次见面的表情、姿态、身体、行为、仪表和服装等形成印象。而这种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无形中指导着人们以后的行为。师曙光在研究中指出,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形成对被知觉对象的固定看法,影响到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13]边玉芳也指出,一般人通常根据最初印象而将他人加以归类,然后再从这一类别系统中对这个人加以推论与作出判断。[14]马燕在研究中也指出,社会心理实验研究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15]当前,幼儿园多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因而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名幼儿。为节约时间和精力,教师常会不由自主地依据表面看到的现象和首因效应来解决问题,很多“冤假错案”的背后都有刻板印象的影子。

(三)工作任务繁杂

学前教育不同于其他学段,本阶段教师面对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的认知经验有限,思维也尚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幼儿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直观的、具体的事物进行引导。也正是由于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必须身兼多职。他们不仅要教给幼儿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生活、学习习惯。张晶晶在研究中指出,幼儿园繁重的工作渗透到教师的生活中,占据了他们的空闲时间,影响他们的情绪。[16]工作任务的繁杂也致使很多教师出现情绪不稳定、职业倦怠等问题,也容易为了节约精力而长期基于刻板印象行事。

(四)环境因素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构成了教师的生活环境,三者密不可分。教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在与之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难免受到社会所形成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念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一种固定的认知方式和理解倾向,即刻板印象。

一方面,教师的家庭环境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观念。有研究指出,当父母对性别角色有更传统的看法时,他们的孩子也倾向于用更传统的方式思考;而当父母拥有更平等的性别观念时,孩子对性别的认知则不易刻板化。[17]

另一方面,工作环境对教师也有着不小的影响。例如,幼儿园中的墙面装饰和玩教具的投放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张学而的研究提到,幼儿园在采购幼儿用品、配置儿童玩教具、开展儿童游戏时,往往会强调男女的不同,因“性别”施教。[18]最后,社会环境对教师的观念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让社会上所盛行的错误信息在教师的大脑中先入为主,他们就容易在后续的认知过程中产生刻板印象。崔露在研究中指出,动画设计者关注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往往被设计为弱小者,是需要帮助的对象或者是体现男生强壮伟大的一个衬托。[19]童话中也有类似的刻板印象,如女性出现的场景和相应的道具,以室内尤其是家中居多,而男性则相反,以室外为主。[20]正如卜卫的研究所指出,大众传媒的信息带有严重的刻板印象。[21]而大众传媒在社会中盛行的刻板印象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

三、改变教师对幼儿刻板印象的策略

(一)教师层面

1.拓宽教育视野,提升专业能力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筛选积极正向的信息,打破“有色眼镜”,具有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不以幼儿的家境和性别为判断幼儿性格和行为的标准。其次,应时刻关注教育动态和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通过不断学习,树立以幼儿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尊重、发展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并承认其发展的可能性,全面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和包容幼儿。最后,应通过阅读教育读物、在职培训、讲座、交流学习、研讨会等方式学习关于幼儿、教学的各类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对幼儿活动的现象和问题形成自己的合理看法。

2.注重双性化教育,促进幼儿的社会角色建构

研究表明,开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对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幼儿健康人格,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2]教师应把双性化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异性的优势性别特征。具体做法是:第一,在教育场域中应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言行举止,避免使用含有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语言;第二,在一日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游戏时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让幼儿突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3.创设公正、平等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是幼儿园隐形的教育者,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情感。要创设公正、平等的班级环境,教师就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反思与改变自身既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与家庭刻板印象,并在师幼互动中尽量避免将其传递给幼儿。

教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师幼、幼幼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以欣赏和期待的眼光看待幼儿。同时,物质环境创设也需避免刻板印象。在安排幼儿座位时,教师不能将家庭背景作为依据,而要尊重幼儿的选择。主题墙的创设不应使用性别意识过强的角色图案,男孩可以当护士,女孩也可以当警察。色彩搭配也不应固定化,男孩可使用粉色,女孩也可使用蓝色。日常用品与材料的投放要弱化色彩所承载的刻板印象,如通过颜色将男女生的生活用品区别开,这种区分只会再次强化幼儿“男女有别”的性别意识。教师其实可以转而鼓励幼儿用彩笔在自己的杯子上涂鸦,画出独一无二的色彩和图案区分杯子。活动区的设置可以减少将男女孩分开的活动区。例如,男孩活动区通常会设置“丛林激战”等以锻炼幼儿大肌肉群为主的体育类游戏,女孩活动区往往设置“美甲屋”之类以锻炼幼儿小肌肉群和发展精细化动作为主的游戏。而实际上,女孩需要锻炼自己的力量,男孩也需发展自己的精细动作。此外,在幼儿读物的投放上,教师也要多加注意,以杜绝儿童读物中的成人式刻板印象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教师应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4.形成性评价为主,全面评价幼儿

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的类型选择评价方式。为找出更优的评价方式,教师在活动中应更注重活动过程,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及情感体验,并通过他们的行为推断他们的心理活动。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到每一名幼儿的发展状况及需要,然后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幼儿人数较多、很难全部关注到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自身参与,或者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除此之外,幼儿园的区域计划、区域分享和游戏故事也是很好的媒介,教师可通过幼儿的描述和作品重现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指导。只有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教师才能了解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找到适合不同幼儿的教学手段和技巧,避免在对待幼儿时受刻板印象的影响。

(二)幼儿园层面

1.开设性别角色平等教育课程

观念指引着行为,行为反射出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幼儿的认知和行为。幼儿园中存在的刻板印象的负面现象,也反映出教师的平等意识与行为的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学习过相关的课程,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略有欠缺。对此,幼儿园应在教师培训中加入以平等为内核的内容,以预防和改善教师对幼儿产生刻板印象,如性别角色教育、幼儿读物选择、幼儿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幼儿园课程还应融入多元化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发现并反思幼儿园环境、教学活动、师幼互动等方面存在的刻板印象,改善教师盲目的“贴标签”行为,帮助教师引导幼儿树立健康、开放、包容的观念。

2.优化管理制度,创造平等的精神环境

优化幼儿园以往的教师评比制度,为教师创造一个多元、包容、平等的环境,有助于教师摆脱既有刻板印象。首先,幼儿园在评价教师时,应使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从内容上看,幼儿园不仅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还要考核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视野、教育资源筛选能力及对幼儿的态度与方式。从方式上看,幼儿园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以评价的方式监督、激励教师的教育行为,用包容的眼光对待教师,使教师感受到爱与温暖。

其次,幼儿园在岗位聘用、优质课评选、奖项职称评定上要避免刻板印象,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名教师。例如,奖项职称评定的每一环节都应公开透明,使得参与机会、入选机会、获奖机会人人均等。评定规则也应公正公平,提高评定结果的信服力,向教师展示幼儿园对待教师的平等态度。

最后,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订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建议和想法。幼儿园可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也可通过意见箱的方式征集教师的意见。身处这样的良性管理中,教师就会更容易摆脱刻板印象,并用同样的平等态度对待幼儿。

(三)家园共育层面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场所,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家庭资源。教师应及时、定时与家长沟通幼儿的相关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教师消除既有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教师还肩负着帮助家长获得正确教育理念的责任,应通过家长助教、微信公众号、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改变传统观念,建立科学教育观。当幼儿出现情绪问题或其他反常行为时,教师不应采取鲁莽下结论或者忽视的态度,而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找原因并共同商讨对策,以家园共育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家长也应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尽可能地体谅教师,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主动学习教育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刻板印象作为一种认知偏差,阻碍着幼儿、教师以及教育的发展。教师、幼儿园及家庭等主体只有勠力同心,才能消除教师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为幼儿提供一个多元、健康、平等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刻板幼儿园幼儿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中性自由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