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现状研究
——以沈阳地区图书馆为例

2022-02-18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21期
关键词:沈阳市公众特色

潘 涛

(黑龙江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0 引言

微信作为公共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构成,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微信公众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是公共图书馆投入精力最大的新媒体服务平台。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并在该平台上开展数字资源服务。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开放性、共享性、虚拟化的数字资源服务能够适应互联网环境发展的需要,提高人们信息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还能开辟阅读新方式,引领阅读新潮流[3]。

本文以沈阳地区图书馆为例,调查和分析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现状。

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辽宁省沈阳市下辖区(县、市)公共图书馆以及沈阳市图书馆和辽宁省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其微信公众号服务进行实例研究。经搜索,沈阳市下辖的13个行政区(包括10区2县1市)的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共15个公共馆均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其中只有“沈阳市辽中区图书馆”和“新民图书馆”没有认证事业单位,且没有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故在下文的分析中不包含上述两个图书馆。

笔者逐一浏览13个微信公众号的主页面,查看其数字资源的服务现状并进行统计调查,具体包括:数字资源系统稳定性、是否可以登录个人账号、数字资源的命名与层级、数字资源的内容、数字资源的来源。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数字资源系统稳定性

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手机客户端或PC端查看数字资源,因此,数字资源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由调查可知:沈阳市和平区图书馆部分模块无权限使用;沈阳皇姑图书馆的“红色讲坛”无法登录及使用;沈阳市铁西区图书馆“铁图党建微刊”板块无法查看,且出现乱码;法库县图书馆中“e博在线”无法打开该页面。此类问题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用户体验,且购买的资源还会由于用户不能查看而导致浪费。

2.2 数字资源系统登录服务

登录个人账号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定制不一样的个性化服务。调查显示,13个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图书馆均可登录个人账号。登录个人账号可以收藏、点赞、分享资源;添加历史书签;记录阅读时长;签到打卡得积分换取奖励;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推荐资源等。登录个人账号能够识别用户的差异性,图书馆公众号根据用户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私人化的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2.3 数字资源的命名及层级

通过查看微信公众号界面,笔者发现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的命名略有差异,如“数字资源”“云悦读”“数字阅读”等。根据调查情况将数字资源层级划分为两级:第一级是进入公众号界面就能明显看到“数字资源”含义的字样,将其划分为单独一栏;第二级是指数字资源需要点开公众号页面的栏目,才能看到类似字样,包含于第一级。有8个图书馆公众号将数字资源栏目设置在首页一级目录,只有2个图书馆公众号设定在二级目录下,其余的图书馆公众号分类模糊,没有将数字资源单独归为一类。

2.4 数字资源服务内容

有声阅读打破了传统,借助恰当的背景音乐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原本枯燥的阅读文本转化为生动的语音[4],能帮助人们在阅读时解放双手和眼睛[5]。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调查对象都提供听书、朗读等新型数字资源服务。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阅读的主要场所,应主动履行宣传、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义务[6]。因此,红色数字资源服务比较受图书馆重视,13个公众号均提供了如“红色讲坛”等红色资源供用户使用。数字化少儿阅读能有效提高少儿书籍的查找效率,康平县图书馆设有“新语少儿听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铁西区图书馆也有此类资源。

此外,沈阳市图书馆还提供线上展览和“图小法”普法+问答小程序。线上展览的形式较为新颖,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任何地点看展;“图小法”小程序可以实时解决用户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为生活提供便利。沈阳市铁西区图书馆将博物馆搬到了网上,形成数字化的互动全息博物馆,该博物馆能超越时空限制,给小朋友们身临其境的体验。

2.5 数字资源的来源

博看网、超星、读联体阅读是大部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和这些公共馆共享资源平台,如可以从沈阳市沈河区图书馆等入口进入其中使用数字资源。除此之外,“仁仁阅”“听游湖南”“新语听书”等平台也为多个图书馆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与中创文教、腾讯、若存文化、雅昌艺术、中华连环画数字图书馆等都有合作。

3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数字资源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上文可知,以沈阳地区为例:沈阳市辽中区图书馆和新民图书馆不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一些图书馆数字资源种类较少;还有的图书馆公众号界面不稳定,出现乱码等情况。总体来看,研究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因服务侧重点、服务内容及服务模式等不同呈现出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较为全面,质量也相对较好,沈阳下辖的区(县、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质量则差距较大。

3.2 缺少特色数字资源服务

在13个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中,只有沈阳市铁西区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有特色数字资源。缺少特色数字资源服务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财政投入较少,难以建设特色数字资源体系。沈阳市图书馆作为市级图书馆,相对投入较大,特色数字资源服务建设相对较好。二是一些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字资源上意识还比较薄弱,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半途而废的情况。

3.3 数字资源维护有待加强

调查发现,虽然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比较丰富,但有4个图书馆公众号的数字资源服务系统稳定性存在问题,还有一些图书馆资源更新较为缓慢。数字资源不仅需要构建或购买,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维护。在当下这个信息更迭速度很快的时代,数字资源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科学地维护数字资源能够保障数字资源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为用户提供安全放心的访问环境,用户也能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

4 提升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对策

4.1 馆间协同合作,均衡数字资源服务质量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强数字资源服务建设,使知识高效传递,这需要馆间协同合作,共建共享,均衡数字资源服务质量。图书馆图书采购资金有限,如果重复购买,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制约数字资源建设。因此,应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图书馆要形成统一的协同合作关系,共享数字资源,使数字资源的使用不局限于单一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参考服务[7],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4.2 结合自身特点,构建特色数字资源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都缺少特色数字资源服务。特色数字资源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图书馆向外界宣传、展示特色馆藏的重要渠道。建立特色化馆藏数字资源是图书馆特色化的基础[8]。因此,未来要加大对特色数字资源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建设特色数字资源。图书馆应善于利用体系化思路与整合方法,根据本馆的特色,建立特色数字资源,以供更多的用户参考。特色数字资源的建立要形成统一标准和评价机制,还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整合,设计良好的检索功能,优化用户体验。

4.3 制定合理方案,加强数字资源维护

为确保用户能够及时获取和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应制定详细、合理的方案,加强对数字资源的维护,并对陈旧的资源进行界面和内容的升级。图书馆可选择合适的软硬件技术环境,将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内在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比如,在出现网页加载错误、无法浏览或网络繁忙时能够快速应对,若不能及时恢复可以采取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的方式告知用户,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9]。此外,图书馆还应该注意实时更新数字资源内容,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最新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维护”现象。

5 结语

本研究以辽宁省沈阳市下辖区(县、市)公共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和辽宁省图书馆等15个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的数字资源系统稳定性、账号登录、命名与层级、内容和来源等展开了详细调查。分析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尚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少特色数字资源服务和数字资源维护有待加强等弊端,并提出各图书馆要联合起来,实现协同共享,均衡数字资源服务质量;加快构建特色数据库和加强数字资源维护等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在不断提升数字资源服务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体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沈阳市公众特色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