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2022-02-18付同军
付同军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德育能够为个人道德建设奠基,因而是教育的重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受到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这对新时代小学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运用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创新小学德育的方式,使小学生接受正确、健康的德育。
一、新时代小学德育的意义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必须确立目标才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施德育时,必须与其设定的目标相结合,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状况,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以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符合当前思想德育的需要。
二、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教师是学校德育的先导,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思想观念将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当前,一些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在课堂上过分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甚至认为德育会影响学科教学,因此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受这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德育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很难与时代同步。
(二)德育工作模式缺乏创新
一些学校虽然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的学校甚至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手段。经过实践检验,这些方法不但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使他们无法专心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从而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
三、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重视环境建设,加强社会实践
外在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德育要创造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外在环境,才能使学校积极主动地投入德育。真正的教育,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德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在教学中精心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同时,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在探索当代儿童的思维行为规律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更具有感染力和意义的实践性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祭奠烈士,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电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还能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二)密切联系各学科特点,运用多种德育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多种方法,使德育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要拓宽思想德育的渠道,以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学校要经常进行相关的德育,密切联系各个学科的特点,使德育和各种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先对有关教材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要使德育与各学科相结合,就必须将德育与教师的考核相结合,使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提高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
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日益增大,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小学生德育工作绩效评价通常是通过书写测验来完成的,这种方法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与初中生、高中生相比,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德育,提高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依托校园活动,可以使德育工作得到切实的实施,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学校的层面上,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诸如演讲、诗歌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体现德育的价值。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四)因材施教,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开拓新的教育领域
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实施德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征,科学地设计出一套管理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负责班级文化活动的策划,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班级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针对部分学习成绩不佳但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负责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完成学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对小学生的教育、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快速、全面、交互性等特征使其成为德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图像、视频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网上有大量的德育信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同时,一些流行的视频软件也在积极地传播着网络正能量,为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针对目前网上出现的各种不良信息,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帮助学生正确识别,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实施德育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计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德育,提升德育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还处在发育的阶段,在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时,要做到对学生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就会积极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小学生的教育也要一视同仁,确保公平、客观,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能使学生更尊重教师,并主动与教师合作,与教师的关系更加和谐。
(六)强化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在班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优良的学风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发挥班委力量和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使学生在榜样的引导下积极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制定学习目标、誓词和班歌,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歌唱、宣誓。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为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互帮互助,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重视道德情操的培养,促进道德信仰的形成
在德育中,情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只有把情感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德育中,教师必须充分把控自身的情绪,将自身的积极情绪融入学科知识教学中,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感与德育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正面的力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当前小学德育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作为主要的教育工作。学校应竭尽所能,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营造适宜的德育气氛,使德育真正落实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影响和感染其他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砥砺求知、树立信心,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教师需要打开学生的心扉,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自觉培养高尚的品德,形成健康的个性。德育情感的培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条件,只有培育良好的德育情感,才能在德育的沃土上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从而使小学的爱国主义、感恩、诚信等教育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推动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
(八)注重品德的培育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地设定奋斗目标,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克服一切困难,形成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强健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是经过实践的锤炼才能形成的,教师要在学生的实践磨炼中发挥指导作用,使学生在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规律、有步骤地进行指导。
第一,要充分发挥班级凝聚力和模范学生的带头作用。班级是实施德育的基础单元,教育合力常常在班级中得以体现。小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们想要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希望与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在优良的班级风气的熏陶下,小学生能形成坚韧、勇敢、诚实等优良品德。德育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而且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要加强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一个人的意志素质的养成,除了受到环境的影响外,自身的修养和自身的训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德育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在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到始终如一、持之以恒,不断地自我检查、监督、暗示、鼓励,才能使德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效。
第三,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培养策略上要有针对性。德育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而且要注重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新课改要求把德育融入小学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的素质和品德修养全面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加强家校合作,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情况,有必要加强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配合,通过家长会,让学生父母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和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家长群的形式,定期向家长们推荐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内容,同时,还需要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德育宣传。以小学生为对象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尤为重要。这一举措可以促进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有助于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既定目标。
在实施德育的同时,要与学生家长积极配合,通过线上、线下的密切联系,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德育的目的能够得以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确学校和家长的职责和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作用和功能,才能突出德育的整体优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德育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对于有效实施学校德育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把德育纳入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在这一时期开展思想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小学教师如何加强德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小学生处于高度开放的互联网时代,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相对繁杂,在生活、学习中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