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乐悠悠情 歌谣阵阵欢
——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2-02-18蔡黄莺
蔡黄莺
童谣亦称“儿歌”,为民歌体裁的一种,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短小民歌。闽南童谣广泛流传于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华侨华裔居住地,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短小儿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合唱等,具有集体性与变异性的特点。内容多反映闽南地区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及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序、比喻、夸张、联想等手法。词句优美动听,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活泼,体裁短小,主题鲜明,韵律自然,语调诙谐,充满童趣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致分为叙事性童谣、教育性童谣、游戏性童谣,是极富研究价值的乡土文本。2008年,闽南童谣被列入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不仅能拓展音乐教材内容,丰富人文主题,还能巩固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其运用本土方言的能力,还可增加学生对闽南风土人情的了解。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将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探索通过闽南童谣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的适宜有效、灵动创新的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会讲闽南话、会唱闽南歌,培养学生对闽南童谣的关注与热爱。
一、重传承——“闽南童谣融佳节”
传承闽南童谣,渲染乡土氛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1]基于音乐学科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素养,以审美为核心,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有机融合,以传承为根基,结合传统节日、人文礼仪、闽南特色,让学生在实践中表现美、创造美,进而提高综合素养。从带领学生走近闽南童谣,走近传统佳节开始,在将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中,通过闽南童谣的传承学习,促使学生熟悉并热爱我国传统佳节中融入的闽南文化,增强传承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人音版《音乐》教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寻找与人文主题适宜的融合点,结合传统节日、人文礼仪、闽南特色,强调音乐教学内容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将“佳节情·闽南风”融合在日常课程中,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为切入点,以健康、向上、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为载体,在唱一唱、动一动、说一说、演一演中,将与我国传统佳节相关的闽南童谣有效地融入常规音乐课堂,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为依托,以“一节一故事”“一曲一乡情”为主线,共同感受闽南地区传统佳节的风土人情,在多种形式中体验闽南音乐的艺术魅力,为音乐课堂添砖加瓦,并带动学生对闽南童谣的学习兴趣,做一名闽南文化的传承者[2]。
例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将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甜梦”中的歌曲《月亮月光光》与闽南童谣《中秋博饼》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演唱《月亮月光光》的第二课时的过程中,感受中秋月亮之皎洁、静谧、思乡,走进田间,走进闽南古厝,品一颗三色糖,唱一曲闽南歌。补充闽南童谣《中秋博饼》,并进行情景表演。闽南童谣《中秋博饼》旋律优美,朗朗上口,风趣诙谐,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闽南地区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共“博状元饼”的场景,展现了尊老爱幼、欢声笑语、祥和喜庆、其乐融融的画面。这不仅是闽南民俗活动的传承,更是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风貌。引导学生在了解闽南地区中秋节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再演唱《中秋博饼》,并从中了解这一风俗的形成典故。在故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中秋团圆的美好,感受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拓宽对闽南文化的认识,还可以深入了解博饼文化,一举多得,事半功倍,从而培养爱国、爱乡之情。围绕“一节一故事”“一曲一乡情”,还可在腊月最后一天的除夕,融合闽南童谣《围炉歌》,讲述“年”的故事;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融合闽南童谣《元宵月正圆》,讲述汉文帝和元宵节的故事;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融合闽南童谣《扒龙船》,了解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沐兰汤、佩豆娘、斗草、吃五黄、放风筝、喝雄黄酒的风俗,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爱国投江的故事等。
二、立常态——“闽南童谣融课堂”
传承闽南童谣,创立课堂常态。闽南童谣形式多,内容广,演唱内容涵盖时政、育儿、游戏、动植物、民俗、生产等生活知识,展现闽南地区儿童的丰富生活。优秀的闽南童谣是滋润孩子们心田的“营养素”,闽南童谣应有根,而根在课堂。闽南童谣课堂应明确低、中、高年级各学段学生的社会素养目标、学科素养目标、成长素养目标等三个维度标准,创设以“玩”为主线的教学过程,构建以“传”为宗旨的教学目标,构建以“创”为升华的教学追求,探索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三巧三等”实践策略。这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闽南风土人情、激发闽南方言能力、探索闽南艺术文化、培养大方自信表现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体验和音乐实践的养成过程、自我经验的积累过程、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
(一)课前巧分享,等你来展示
以“一课一分享”为契机,从每一节音乐课的课前5 分钟切入,在常规音乐课堂中落地生根。在音乐课前5 分钟,创设“每课一享”环节,鼓励学生提前在课余时间,从多种媒体渠道收集学习和闽南童谣相关的念白、谚语、绕口令等,在此环节和同学交流一首自学的短小童谣,可唱、可念、可跳、可演。以此,学生不仅能提高闽南方言的掌握能力,更能形成良好的音乐习惯。把舞台和时间交给学生,收获更多的惊喜。在常规音乐课堂中,师生共同感受闽南童谣的丰厚底蕴,在分享交流中,强化巩固闽南方言。学生有的以双人答嘴鼓的形式展示闽南童谣,有的分享春分、小满等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闽南谚语,还有的以双簧表演的形式演唱闽南童谣。学生以闽南童谣为契机,可以发现更多闽南童谣的表现形式。
(二)课中巧结合,等你来学习
以“一歌一乡音”为主线,构建适合低、中、高学段课堂实践的可操作、可借鉴、实用性强的教学实践,在不额外增加课时、不影响常规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学习实际,融合每单元主题内容,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为指导,从音乐元素入手,灵活适宜地在低段每学期补充3 首闽南童谣、中段补充2 首闽南童谣、高段补充1 首闽南童谣,使得教学内容不仅有传统闽南童谣的延续,更有现代闽南新童谣的更新。这不仅是学生从中深入了解闽南风土人情、激发本土方言能力、探索闽南艺术文化、培养大方自信表现的过程,更是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融入音乐实践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闽南童谣的关注与探索。探索闽南童谣的博大精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音乐课堂拓展媒介、提升学生音乐能力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以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故乡”为例,当学生聆听了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感受到海外游子有家不能回的乡愁之情,演唱《故乡的小路》 后,在第二课时中,再补充闽南童谣《雨夜花》。伴随着婉约、柔美的旋律,这首童谣所蕴含的思念故乡、无依无靠、前途缥缈的情境就会深深刻画在每一位学生心中,同时,爱国、爱乡之情也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更深一步地探索,加入三角铁、碰铃等小型打击乐器和多声部的肢体声势律动进行伴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二度编创,丰富学生多重感官的互动。此外,还可以拓展学习闽南新童谣《开汽车去倒落》,在优美的旋律中,开着小汽车,一起走进美丽的“鹭岛”厦门,共同游览美丽的厦门风光,感受新时代的厦门风貌。厦门有山有海,还有白鹭鸶和道不尽的温暖。
(三)课后巧创新,等你来挑战
以“一歌多演、一词多唱”为主线,在常规人音版《音乐》教材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目标和特点,进行课后的拓展和编创。对于一首学过的歌曲可以让学生尝试将其改编成闽南方言进行演唱,对于一首闽南童谣可以让学生尝试采用教材作品的旋律进行填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闽南童谣的创新与热爱。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灵动与多元,从而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以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芬芳茉莉”为例,让学生聆听江苏民歌、东北民歌、河北民歌等三种版本的《茉莉花》,感受同一音乐主题在不同区域中形成的不同表现风格,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共同编创闽南风格的《茉莉花》,形成鲜明有趣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茉莉花》也是一种音乐体裁。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作品的学习,还可以升华《茉莉花》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纯洁、高雅的形象。同时,还可采用江苏版本《茉莉花》旋律,让学生填词编创闽南童谣,在熟悉的旋律下唱自己编创的《三角梅》《百合花》《向日葵》等童谣,通过闽南童谣的多元表现激发学生的自信与愉悦之情。
三、勤锻炼——“闽南童谣融平台”
传承闽南童谣,构建交流平台。在活动中锻炼,在赛事中提升,在实践中收获。除了将闽南童谣引进校园,走进课堂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为传承闽南童谣发一分光,出一份力。厦门市民立小学作为“厦门市首批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将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音乐能力实践,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构建展演、比赛等活动拓展与辐射,积极参与海峡两岸“读册歌”广播电视大赛、厦门市“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拓宽眼界,在比赛中坚定对家乡艺术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一)校内小戏台,每周一精彩
实践锻炼是构成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渠道之一。每周一的校内升旗仪式、校内阳光小戏台的加入为立德树人创设更具体的空间。阳光小戏台,赋予少先队爱国、爱乡教育更深厚的内涵。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为各班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结合歌唱、戏曲、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将高甲戏、答嘴鼓、闽南童谣进行淋漓尽致的诠释。学生代表还在小戏台上向全校师生教授一句和文明礼仪相关的闽南方言,带动全体师生一起学方言。这不仅是一扇“艺术之窗”,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小公民核心素养的“文化之窗”。一个个多才多艺的少年,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舞台。一方小戏台,打开闽南民间艺术天地的大门,为学生创设实践、展示、交流闽南文化的平台。
(二)校外大舞台,每期一收获
立足国情、校情、学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闽南童谣节目编创。厦门市民立小学每年开展一届“家乡情·闽南风”校园闽南文化周活动,结合书香校园、抗击疫情、校园新风等主题,与时俱进,活学活用。编排《毛笔字》 《算盘》 《文明斗阵行》 《抗疫歌》等高质量闽南童谣节目,多次参加海峡两岸“读册歌”广播电视大赛并荣获佳绩,获邀参加厦门市青少年戏曲等展演活动,在各级各类比赛、交流、展演中硕果累累、深受好评,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大大提升。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多声部音乐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中实践,在实践中收获,将闽南童谣引进校园,让闽南童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在玩转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与日常音乐课堂、社团、学校展示等多渠道紧密融合,将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闽南童谣根植于学生心田,积极传承闽南童谣等闽南民间艺术文化,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引导学生热爱闽南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做一名家乡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