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教学的另一扇窗让小学数学复习走向精彩

2022-02-18谢锦梅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整理三角形数学知识

谢锦梅

复习学习是学生深化知识理解、积累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开启教学的另一扇窗,采取灵活的策略及智慧的引导,促使学生与书本对话,与练习对话,对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理想的认知模式的建构,为他们的高效复习学习提供助力。同时,这也让学生在复习学习过程中掌握复习学习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以及有效的学习反思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持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复习情境,激发复习学习兴趣

数学复习课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学课型,是学生不太乐于学习的课型,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有部分学生一提起复习学习就会心生恐惧。因此,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构建富有趣味性或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复习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投入学习,从而在数学学习方面达到一个理想的境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朝着更深层次的方向推进。

(一)设计趣味性问题,引发复习学习思考

在“多位数加减法计算”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让学生自发地进行复习学习与知识唤醒,为他们顺利研究问题提供助力,也为他们有效地整理多位数加减法计算知识提供支持,最终使他们复习学习的效果得到提升[1]。

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琳琳准备去图书馆借一些图书,她可以从家走256米到学校,再从学校走432米到图书馆,也可以选择另外一条路,即直接从家走609米到图书馆,那么琳琳究竟会选择哪一种走法?通过这种生活化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复习加减法知识的兴趣,无形之中也会增强学生复习学习的活力,激发学生自主复习学习的自主性,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二)开展有效性复习,促进复习质态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为其预留一部分时间,让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唤醒他们的学习记忆,从而有利于他们多位数加减法计算学习效果的提升[2]。

以上文提到的问题情境为例,经过学生的自主分析与研究之后,他们就会发现,要想选出正确的路线,就需要对这两条路线的长度进行比较,从而选择一条距离较短的路线。这样,学生在复习、思考和交流分享等活动中就能较好地理解多位数加减法问题研究的基本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习实效性得到提升。

创设适宜的复习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研究中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学习运用已有的经验、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开展单纯的练习或者纯粹的复习要有意义得多,会激发学生复习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复习学习更具自主性,更能释放出主动学习的活力。

二、搭建探究平台,积累复习学习方法

搭建适宜的复习探究平台,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复习学习,助力他们积累较好的复习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搭建复习学习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复习学习的挑战性,体会到复习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复习,增强其复习意识,让他们的复习质量不断攀升,让教学活力绵绵、智慧闪烁[3]。

(一)搭建自主复习学习平台,促进复习方法应用

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课题搭建复习学习探究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与互动复习,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相关知识的复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让他们在复习学习中更好地感知复习学习方法,以及其价值,为他们有效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反思复习学习平台,促进复习方法积累

新课教学是对整个单元内容或阶段知识进行拆分,使其变成一个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新知识,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数学知识板块。而复习课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需要学生较好地梳理单元或阶段学习内容,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望,让记忆和理解变得更加深入,而且还超脱于一般的整合概念,高于原有的知识框架,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升级[4]。

如何才能达成这一愿景呢?搭建反思复习学习平台就是有力的举措,也是促进小学生数学复习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会让学生在复习中积累起较为理性、有效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从而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

三、优化复习练习,提升复习学习效果

为促进小学生投入数学复习学习,提升复习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整理好复习学习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情况,对复习练习活动进行深度思考和周密安排。为此,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思考的侧重点放在复习效率的提升上,也需要高度重视复习课中的练习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复习教学中既有回顾整理的内容,又有训练的内容,让“想”和“做”形成完美的融合,成为小学生高效数学复习基本策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升,助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5]。

(一)依托生活,优化复习练习设计

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开展数学复习,会让小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更具生活味,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数学复习题,让他们在问题研究中更好地梳理知识,激活经验、方法,让整个复习学习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二)关注思维,助推复习高效开展

在“复杂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复习中,教师就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设计:鸣鸣的妈妈去水果超市买水果,如果只买苹果可以买10千克,只买橘子可以买15千克,但实际上鸣鸣的妈妈买了苹果6千克,这样她还可以买到橘子多少千克呢?当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时,他们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经验,进行对应的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有学生提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先进行假设,把苹果的单价设定为6元,这样就可以算出总价和橘子的单价,进而很容易解决问题。也有学生提出:鸣鸣妈妈的总钱数就是1,单价分别是1/10、1/15,这样就变成了分数问题,和工程问题很相似。在这样开放式的复习探究中,学生就能对运用假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更好的复习,也对工程问题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激活。

四、细化复习整理,助推复习学习深入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是开展有效复习学习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数学复习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环节,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让他们更清晰地掌握整个知识脉络,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感悟变得更深刻,从而顺利建构数学认知,让复习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也有力地助推整个课堂学习深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整理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本内容的领悟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概念、公式,它们都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推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这些数学知识,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整理学习活动,在整理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的由来有一个整体把握,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领悟,使数学学习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比如,在“三角形的认识”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三角形的概念进行回顾。在此环节中,学生就会从看三角形、做三角形、分析三角形和提炼三角形概念等活动中更好地厘清关于三角形的相关问题,提炼出三角形的概念,真正明白“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从而形成扎实的三角形学习记忆,使脑海中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变得更加稳固。

(二)整理学习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同样在“三角形的认识”复习教学中,教师在复习整理环节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学习过程,更理性地解读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学习建构,让他们的复习学习成效不断攀升。

比如,在“三角形高的认识”复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整理学习过程、促进学习理解更深入的环节,让学生在回忆中更好地体会三角形高这一概念,明晰三角形高与点到直线距离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学生对三角形高的认识建构更科学。随着学习整理活动的深入,他们终于明白三角形高的本质就是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且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所以可以对应画出三条高。在这样的复习中,学生对三角形高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五、引导复习反思,发展复习学习能力

复习本身就包含着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正因为反思的存在,才会让小学数学复习学习质量得到较好的提升。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复习反思的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反思,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对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反思也会让学生的复习学习质量得到提升,也使他们复习学习的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一)引导反思错误,深化复习理解

比如,在“相遇问题”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解答呈现在屏幕上,利用部分学生的解答来引导其他学生对“相遇问题”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复习。教师可以出一道习题:李明和张华从相距1400米的两地相向走来,李明每分钟走68米,张华每分钟走72米,经过多少分钟后两人之间能相距280米?呈现在屏幕上的解答是(1400-280)÷(68+72)。然而,在这份作业的旁边,学生能清晰地看到一个省略号和一个问号。对此,很多学生都感到不解。

(二)引导反思困惑,发展复习能力

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复习学习的引导,让他们去回顾相遇问题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画图或是模型推演等方法寻找到答案,以便消除心中的疑虑,也真正地理解和消化相遇问题,建构相遇问题的数学思维模型。经过学生的回忆与反思,他们终于明白,对“相距280米”的理解,既可以是一共走了1120米,又可以是1680米。

从中可以看出,把解读学习问题、反思学习错误有机地融入复习学习,是明智的教学行为,也是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升的有效举措。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学习问题,或是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适时呈现在复习课的课堂上,使之成为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资源,让学生学会反思,从中吸取教训,获得学习经验。

数学复习课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课型,它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完全等同于练习,而是把训练与思考进行有机结合,既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又给学生思考和整理的机会,促使学生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串珠成链,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因此,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搭建有助于自主复习、自主反思的平台,促使学生更好地整理已学内容,梳理知识要点,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思考方式,让小学数学复习课走向精彩,也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整理三角形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