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籍里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及启示

2022-02-18王前慧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典籍时空情感

王前慧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继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2021年2月推出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更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全民追捧热潮。《典籍里的中国》以时代空间的交叠、穿越时空的对话、现代科技的运用等多元创新表达手法,勾勒出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缘起和流转传承,打破了观众对典籍晦涩难懂、常被束之高阁的刻板印象,更让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达到了讲好故事、打动人心、传播文化的效果。

一、《典籍里的中国》文化内核的创新表达

(一)聚焦典籍,挖掘中国精神

典籍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传承者。《典籍里的中国》从典籍切入,揭开其背后蕴藏的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以及中国精神。在典籍的选择上,节目组不可谓不认真。

比如在精神文化方面,节目第一期中的《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作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主张的“德治”深深影响着后世。其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思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第六期中的《孙子兵法》是经典兵书,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告诉人们“重战”“慎战”“安国全军”,也告诉人们要“以和邦国”“以和为贵”。在科学探索方面,第二期中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汇集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为百姓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第四期中的《本草纲目》享誉全球,展现了中华传统医学的魅力,达尔文称之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第八期中的《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展现了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每一部典籍都立足民生、家国,展现中国人对自然、人文、科学和未知的求索精神,站位高远,体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安定、幸福、平等、和谐生活的不懈追求和自我发展、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中国智慧。

(二)演绎典籍,故事穿越古今

《典籍里的中国》力求明智选择和大胆创新,采用“典籍+戏剧+时空”的表达方式,在保留典籍极佳的文化内核的基础上,采用故事串联、时空交叠等手法,将典籍背后蕴含的故事和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例如第七期《楚辞》篇,主要聚焦于《楚辞》中的《橘颂》和《离骚》两个篇目,整个故事由“橘子”串联,讲述屈原和楚怀王从儿时的纯粹情谊到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流放屈原这一过程的基本脉络与框架。在现实故事的讲述过程中,选取幼时为更甜的橘子起争执、儿时立志收复商於之地、传授《橘颂》以明报国之志、仕途坦荡受臣子排挤、秦楚相争楚怀王听信谗言流放屈原等情节。不难看出,节目选择演绎的现实故事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关键事件。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地加入《楚辞》的名句,配以音乐,逐步烘托情感,迎来高潮部分。高潮部分主要是梦境式的对话、时空的交叠和穿梭。屈原宛若在梦境中同敬仰的古代先贤和一生的榜样彭咸大夫对话,抒发一心为民、立志报国、九死不悔的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时空交叠之下,梦境之中,屈原和已经离去的楚怀王再次相遇,忆往昔、谈不甘,使情感再次达到一个高潮。最后,屈原穿越时空,看到了刘向、李白、鲁迅、南仁东和中国如今的航天成就,而后潇洒转身,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尾声处,达到了最后的高潮,也即情感的顶峰。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这种影视化的手法,将有着极强文化内核却在情感上较少触碰的典籍讲述给受众,通过故事,告慰先人遗愿,坚守爱国意识,传承中国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二、《典籍里的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情感分析

(一)可视化呈现捕捉亮点

1.文本故事可视化

《典籍里的中国》设置了典读会和专家访谈,通过表演者领读典籍中的重点语句和专家的深入解释分析,让观众首先对典籍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如《尚书》篇中,专家提到了“民本”思想最初就来源于《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并详细讲解了“五子之歌”的故事。之后采用戏剧表演的模式,将晦涩难懂的典籍转变为易于接受的戏剧,如用表演的形式为观众讲述“伏生护书”的故事,讲述《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的具体章节和主要结构等。这样可视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得以由浅入深地了解典籍及其背后的故事。

2.精神文化可视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精神弦歌不辍。它们伴随着诗歌、绘画、音乐等多种载体代代相传。《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故事选择、隔空对话、时光穿梭、音乐烘托等多种艺术手法和形式创新,将典籍中无形的精神文化财富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如《天工开物》篇中,宋应星与袁隆平先生跨越百年,双手紧握,传递出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用科技改善民生的创新基因;《楚辞》篇中的屈原站在庙堂之上高声诵读《橘颂》篇章——“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在老年之时再见逝去的楚怀王又读《橘颂》,传递出立志报国、九死不悔的爱国之志。

3.传承延续可视化

传承典籍是《典籍里的中国》希望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任何优秀的文化都需要代代相传才能流芳百世。节目中关于传承的理念设计也随处可见。首先,传承理念体现在典籍故事里的传承上,如《尚书》中伏生讲“书”于晁错,《论语》中孔子设讲坛传道授业。其次,传承理念体现在节目穿越时空、隔空对话的创新设计上。如《楚辞》篇中屈原宛若在梦境中见到历代先贤,每一期节目最后走过时空甬道时,徐徐走来的历代名家都在不同时代修撰并传承着典籍。最后,传承理念体现在孩童元素的植入上。如《尚书》篇中,伏生来到图书馆中《尚书》的展览现场,一群小孩子背着书包参观展览,提出诸多疑问,讲解员一一解答,讲述《尚书》以及护书人伏生的故事。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齐诵《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孩童元素的加入更加强化了传承的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跨时空对话引发共鸣

1.沟通层面上的跨时空对话

在整个节目的戏剧表演环节,主持人撒贝宁以“来自未来的读书人”自称,掀开整幅画卷,引发回忆,推动各个故事片段的衔接与发展,同时以现代人的视角发出感叹,表达尊崇与敬意,说出了观众想要表达的情感,连接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保证了整个故事逻辑的完整性。

2.精神层面的跨时空对话

在故事片段之中,主要人物或与次要人物,或与不同时空中的自己进行对话,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表现手法,渲染故事中的情感。比如第三期《史记》篇中司马迁和已逝的父亲跨时空对话,表达子承父业背后的亲情、传承,司马迁坎坷一生中的绝望、痛哭,以及最终决定编撰《史记》的坚定信念与勇气。运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将复杂的感情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受众可以瞬间领会,直击心灵,引发共鸣。在第七期《楚辞》篇的引子部分,屈原和儿时的自己对话,南仁东和儿时的自己对话,时间的穿越、空间的穿越,通过蒙太奇手法展现在观众面前。视觉上的对比和语言上的冲击,让受众领会到屈原自始至终坚定爱国的信念,以及从屈原到南仁东跨越千年传承下来的爱国精神和探索精神,为这期节目奠定了情感基调。

3.传承层面的跨时空对话

在故事的尾声,典籍中的故事人物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现代社会,与现代的人进行对话,看千百年来典籍的传承。这是节目的高潮部分,也是情感的顶点。比如在第二期《天工开物》篇中,宋应星来到21世纪,见到了袁隆平先生,两人都有着相似的“禾下乘凉梦”,都有着希望天下百姓可以吃上饭、吃饱饭的愿望,都在水稻的培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样相似的背景之下,两人双手紧握,先人看到了遗愿被完成,看到了自己的著作广为流传,而观众则看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同一片土地之上相同的愿望和相同的精神。这种情节的设计和视觉的冲击使受众心中的感动、幸福、自豪、遗憾等多种复杂情感达到顶峰,同典籍故事里人物的灵魂产生共振。跨时空对话的手法贯穿始终,既保证了故事叙述的逻辑性,又进一步渲染了情绪,引起情感共鸣。

(三)梦境式表达强调传承

此处的梦境式表达是指在节目的结尾,从古籍中走出来的人物会在穿越时空来到当今社会后,重回过去,犹如经历一场梦境般幡然醒来,回归现实。对于剧情和剧中人物来说,宛若梦境,而对于观众来说,亦是一种梦境,是梦见为美好世界奉献一生的古代先贤看到当今盛世的美好梦境。在每一期节目的结尾处,弹幕上表达最多的就是“若先生真的可以看见多好啊”“这盛世如你所愿”等留言。观众在感动、自豪、欣喜等正面情感的裹挟中,感受到了遗憾美。

这种遗憾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观众一种心理暗示——先贤已逝,但典籍不老,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历代先贤梦想中的时代,希望真的有这样一个时空隧道,让他们看看现在的世界。节目让观众看到了先贤穿过时空隧道的场景,这种想象被满足的愉悦和现实中不可能被满足的遗憾之间的强烈对比,让观众内心产生巨大的空虚感,进一步加深了心中的遗憾。而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将承载先贤思想的典籍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典籍和它背后的故事。这才是“遗憾美”所要达到的强调传承的目的——不要让这些灵魂由于传承不力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典籍里的中国》给文化类综艺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带来的启发

(一)创新表现手法,贴近受众需求

自《国家宝藏》以来,“戏剧+”的表现手法广泛运用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环节中。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以典籍中的重要节选部分作为主体,在保证文化内核的基础之上,将“戏剧+”的手法贯穿其中,打造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引发共鸣。

《典籍里的中国》搭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舞台,构造出多空间的“故事场”,打造出穿越时空、全景式的独特舞台。一号舞台作为主戏剧呈现舞台,主要用于呈现典籍叙事中的大场面,如《史记》篇中黄帝收复炎帝部族。二号舞台作为节目核心人物的主场,主要呈现与主角有关的小场面,如《尚书》篇中伏生的书房。三号舞台包括上下两层戏剧空间,通过楼梯相连,与一号舞台交错相接,共同讲述书中的故事。同时,上下两层的舞台设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使不同阶段的人物隔空对话。如《本草纲目》篇中,在二层舞台上,不同人生阶段的李时珍直言学医的志向,而在一层舞台上,李时珍的父亲与其隔空对话,劝他考取功名。三面舞台由时空甬道相连,典籍里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交错展开,观众席也随着三面舞台上戏剧的相继上演而转换方向。结合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通过音乐起伏、灯光变幻等多方面元素的配合,向观众展现了典籍中蕴含的千年中华文明的诞生源起和流转传承①。同时,节目组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使大小屏联动,设计衍生微型综艺、新媒体互动产品、短视频等多元化传播模式,在网络上掀起阵阵“典籍热”。

(二)文化走进现实,削弱时代鸿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一文中说道:“晦涩难懂的许多典籍,通过时尚新颖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②《天工开物》篇中的“乃粒”和袁隆平团队的第三代高产杂交水稻;《楚辞》篇中屈原叩问天道和中国人发射“天问”“祝融”,将浪漫写进宇宙;《论语》篇中孔丘开设讲坛传道授业和当今社会孩童背诵夫子之言,人人可读书,人人可接受教育……这些场景的设计、情感的共通,让千百年前的情感、精神得以延续,使得观众在当今社会感受到典籍带来的现实意义。观众在了解典籍故事的基础之上,窥探到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何以一脉相承,社会制度何以一步步建构,社会问题何以被发现、解决,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如今的社会,真正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三)优化文化内核,增强价值引导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所独有的重新使用的文本、图像和礼仪,它是集体共同拥有的关于过去的知识,群体将其一致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建立在这基础之上。”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沉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诗歌、民乐、戏曲、绘画等不同外在形式承载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对于传递规范和价值、构建身份认同、凝聚群体认同具有重要意义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④在文化冲击日益强烈、泛娱乐化趋势日趋明显的社会中,媒体有责任以民众更加喜闻乐见且更加适应当下传播环境的方式弘扬本土的传统文化,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仅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而且肩负着为激发广大群众文化自信而进行媒体创新探索的使命。

四、结语

典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选择典籍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让观众知道我们从何而来,为何如此,又应到哪儿去。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传统媒体人依旧身负重要的使命,作为主要且重要的传播阵地,要用电视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国人再次爱上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弘扬中国精神。

注释:

①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典籍里的中国》全景舞美,360°沉浸演绎多空间的融古通今 “故事场”[EB/OL].崇真艺客网,2021-03-03.http://www.trueart.com/news/403499.html.

②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J].中国广告,2021(04):99-100.

③张爱凤.原创文化类节目对中国“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与价值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5):85-90.

④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10-14.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4/c64094-25827156.html.

猜你喜欢

典籍时空情感
跨越时空的相遇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镜中的时空穿梭
情感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