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有效策略

2022-02-18刘品秀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动作运动

刘品秀

(盘锦市兴隆台区林丰学校 辽宁 盘锦 124000)

前言

初中生活泼好动,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反感和抵触情绪,研究表明,课堂趣味性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1.把握初中生心理特点 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初中生在课业压力上没有达到像高中阶段那么强的程度。他们能够尽情的享受多种体育项目锻炼带来的乐趣,更好的探索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运动特长。但是初中生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文化课程方面,从而忽略了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锻炼个人身心素质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堂上讲解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有力的释放自我、感受美好。比如田径运动的锻炼,主要是通过增强学生腿部肌肉的爆发力,使他们的跳跃动作能够具有更远的距离。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这类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帮助他们完成腿部线条的拉伸,使学生更有自信的展示和面对自己的身体。并试着用有趣的语言,缓解学生间相互了解过程之中的尴尬情景。这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的心理压力,不再成为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沟通能力增强。

2.增加体育文化知识课程深度

初中体育教材当中所记载的文化知识,大多数是对学生的一些体育锻炼动作进行演示,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有必要常识,需要学生在遵循客观规律和个性发育的前提下完成,对体育动作的认真完成和练习。这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使他们认为在体育实践课程方面的演习,才是个体快速提高体育文化知识储备的基础。那些记载在教材中的内容,只有学校考试才会重视。对此,教师要对整个教材当中的文化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为学生讲解当中比较有深度的哲理和必要完成实践的动作,以促使他们在学习体育过程中产生对当中内容的深厚兴趣。比如在为学生演示跳杆动作的过程中,要优先演示教材中记载这部分动作的内容。一是用力学原理解释每个动作的省力程度和完成动作标准要求的具体难度,二是采取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整个动作完成的基本过程,用慢放形式帮助他们解读当中的分体动作。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实际锻炼的过程中,出现对动作要点的不理解或转体动作方向的错误分析,最终导致个人脚踝扭伤、神经纤维错乱等不利情况。并使得学生在学习标准动作的过程中,产生对这类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

3.积极拓展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

学生在认识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观察和参与集体形式的体育项目,来了解当中隐藏的运动知识和动作要领。这让他们首先会对符合个人认知水平的体育项目产生兴趣之后,又会根据个人能否适应项目当中的具体运动需求,来选择是否要对常见的动作进行练习。有很多特别重要的体育项目,在教学当中是需要学生强制来进行参与和学习的。这让他们的体育兴趣有所缺失,没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基础认知能力。因此,教师要拓展一些在课上能够完成的体育项目组织形式,使学生真正由于对某个项目感兴趣,而参与到学习阶段中来。

比如艺术体操这个体育项目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运动员优美的身姿,以及他们在展示每个动作过程当中的神情,很多学生在这样的观察活动中很想要去参与这个项目,但是当他们亲身去体验运动员所展示的动作时,却发现个人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大脑神经运动系统没有那么的强大,而且也缺乏一定的运动经验。这时,教师就可以拓展一些相应的演示教学动作,让学生先尝试着完成在平面上移动的转圈、跳跃等动作,使他们试着发现个人在动作练习方面的特长,逐渐发展能让自己有所进步的学习兴趣。

4.帮助学生尝试简单的体育锻炼

学生练习基本动作,是参与体育课程的基础。而每个动作所代表的体育项目,也存在相对不同的学生学习基本要求。这能很轻易的帮助学生发现个人在体育学习方面的特长,使他们能够更加精准的认识自我,在身体素质方面的成长空间。像一些很少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一般存在薄弱的基础,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虽进步较大,但仍旧存在比较困难的学习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增强,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当中的简单尝试,引导学生更好的去发现个人在某个体育项目当中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发展个人体育兴趣。比如某学生在参与障碍接力赛这一项目中,发展了个人在运动视觉能力方面的特长。教师就可以帮助优先选择具有灵活躲避性的动作,来锻炼个人随着运动是觉得肢体协调能力。以免他出现在练习动作过程中的滑倒,或没能躲避前方物体所导致的错误预判情况。由于人的视觉是随着参照物移动方向而变化的,当学生锻炼个人在移动过程中的肢体能力时,也就随之锻炼了自己在视觉运动能力方面的特长。这有利于他们在锻炼时增强肌肉记忆,灵活躲避可能存在的障碍物。

5.增强体育实践课程的训练强度

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进行的锻炼,主要是增强身体素质以及适应各项体育项目的强度。当他们可以适用日常的各项体育锻炼后,他们就可以进入到一个较强的训练阶段当中,进行个人体育技能方面上的提升。这对于每个学生,存在的意义都有所不同。有些学生更希望能够通过增强日常的训练强度,达到自身肌肉能力的一个提升。有些学生更想要在增强运动强度的学习当中,使个体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能力有所增强。对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增强体育课程训练强度的当堂课实践教学规划。

比如篮球体育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跟腱肌肉进行训练,他们的运动弹跳能力获得增强。这样的训练要求,主要是使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增强,能够根据篮球高度来将其推向更远的距离。并不是要求他们的肌肉能够达到多大的一个强度,因此,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来对他们完成相关动作训练的内容进行实践规划。对于那些更注重个人肌肉能力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他们试着重复跨栏动作,增强学生根尖及腿部肌肉的协调性。对于那些在个人素质及心理方面有所需求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原地起跳动作的训练,使其充分感受篮球动作腾空而起、一鼓作气的精神愉悦感,提高学生适应个人心理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兴趣。

6.宣扬充满朝气的体育运动文化

不管学生是受到学业压力的影响,还是他们本身就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内容不够了解。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就是源于他们不能够在运动文化中,感受到充满阳光的朝气,导致学生以为与他人与众不同的表现,就能够得到他人的赞赏,或直接把拒绝参与体育课程锻炼,当成表达个人兴趣的一种方式。比如游泳这项体育项目的开展,应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经过锻炼后的自信心。而不是由于胆怯或害羞等心理,不能够去接受大胆袒露个人情怀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日里就勇于表现自己,在身体肌肉力量方面较强的学生来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游泳运动,宣扬这种运动具有朝气的文化气息,更能够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勇气,以及他们想要展示个人能力方向上的努力锻炼。教师要鼓舞学生练习游泳动作,并在真实的游泳环境中完成这一项目的体验,使他们产生对游泳运动的浓厚兴趣。

7.关注学生个性需求以及能力

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关注每个学生在个性化发展方面的需求,以及情绪感知之后所发现的个人能力,引导他们认真完成体育实践课程的每项体育运动。比如某学生对足球体育项目产生了兴趣,但他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疲倦状态,总是不能够与身边的人进行项目之中的沟通,导致出现拉整个团队后腿的情况。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及时发现他的尴尬,并了解学生在想要表现自己较强能力方面的个性需求,以及他所存在的情绪感知上的重要能力。先是引导学生通过拉伸运动和参与项目前的准备,逐步减弱可能出现的疲倦状态。之后再让他试着做简单的跑步运动,测试学生能够坚持完成项目的精力值。最后等待学生休息完毕后,再让他们加入到足球体育项目中,观察他们是否还仍旧受疲倦状态的影响。

8.大力传播优秀体育运动精神

当学生出现没有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的基本情况时,教师就应当注意到他们当中已经有人出现了疲倦心理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的疲倦或缺乏锻炼的学习状况。要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注入新鲜动力和可传播的运动精神,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优秀体育运动带来的精神能量。比如排球运动是一项非常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的体育项目。很多学生都是被这项运动的热闹气氛所吸引,但是在参与中却未能够感受到一定的精神动力,甚至会由于他人的过度表现而产生挫败情绪,认为自己是在运动能力方面上差强人意,才导致总是不能够适应团队内部的组织要求。那么教师针对于这类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要让他们理解,团队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大集体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人和他们的运动习性。一方面促使学生去了解一些能够鼓舞自己的优秀运动员生平经历,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认识到优秀体育运动文化精神的存在,形成对整个运动文化体系及体育课程文化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所传达的精神不同,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肌肉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分析初中生缺乏体育兴趣的一些因素,具体展开体育课程各个方向的教学成果,帮助他们确切达到提升个人素质、形成体育兴趣的有效学习。一边传播值得赞扬的体育运动精神,一边做好对学生动作练习的引导,使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及体育文化的学习逐步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动作运动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不正经运动范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西藏高校引入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