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途径分析

2022-02-18董小莉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统计图延时错题

董小莉

(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甘肃 陇西 748100)

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作业,但作业的设计一直都是学生、教师、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基于“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在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不应该对纸质版的作业进行布置,而教师在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教师为学生设置的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应在一小时内。因此,教师既要对“双减”政策的要求进行遵循,也要对作业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得所设计出来的作业能够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1.注重课堂训练

有众多的练习题存在于小学数学的教材当中,有些教师会将练习题以作业的形式为学生进行下发,而不是将课堂时间给到学生,促使学生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完成,但教材当中的练习题与练习册当中的作业题会产生重复,导致学生既要对教材当中的练习题进行完成,又要将练习册当中的作业题进行完成,这无形之间就给到了学生极大的压力[1]。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当中为学生腾出一小部分时间,促使学生能够对这部分时间进行充分地利用,进一步的对课后作业进行完成,以便于学生的课后作业量有效得以减轻,又能够使得课堂提质增效的目标充分得以实现,随后,教师便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走动性管理以及批改反馈。从而教师要将数学课堂的当堂训练更加的重视。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法”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习题以课堂练习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完成,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还能够对学生进行辅导。比如说,练习一当中的第一题是计算题,这一题要求学生能够用竖式对0.19*40、3.3*16、0.86*7、12.8*42 的算式展开计算,学生在展开计算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实施走动式管理,教师绕了一圈之后发现学生基本都可以将3.3*16、0.86*7 的算式进行计算正确,而对于0.19*40 与12.8*42 的计算正确率就比较低了,尤其是学生在对0.19*40 展开计算时,学生通常会拉下40 后面的“0”,导致结果错误,而12.8*42则是因为计算量的增加,导致学生并不能够计算正确。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对12.8*42 展开计算时,教师首先就应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促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将计算错误的地方进行找出,同时,学生之间还能够对彼此的计算经验展开交流,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而对于0.19*40 这道题,教师就可以对涉及带0 的计算展开集中性的讲解,教师可以先对算理进行讲解,即能否将0.19*40看作是1.9*4,理由呢?又能否将0.19*40 看作是40 个0.19相加呢?然而40 个0.19 相加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又能否将0.19*40 看作是40*0.1+40*0.09 呢?教师采用多种思路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为深刻地理解,以便于使得学生的计算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因此,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当堂训练,但教材当中的练习题与练习册当中的作业题会产生重复,此时,教师就应该在课堂当中专门腾出一部分时间,以便于学生展开当堂练习,教师在走到管理当中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效得以提高。

2.作业师批生改

作业评改过程当中最为常见的思路便是师评师改,即教师将学生所做的作业收集起来,进一步的教师对作业进行评分批改,整个过程都由教师进行独立完成。除此之外,还有家批家改的情况,也就是家长帮忙对学生的作业展开评改,评改完毕之后,家长要将自己的签名写到作业的末尾处,等来到课堂当中,教师在对其进行检查。这两种方法与“双减”政策的要求都不符合,教师就应该对以往的作业评改思路进行转变,从而将师评生改的教学思路引入到课堂当中,促使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业评改的过程当中,以便于使得作业的有效批改充分得以实现[2]。

师评生改的教学思路与“双减”政策的要求极为符合。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两道习题为学生进行布置,(1)已知“新编童话集”总共有四本,24.8 是其总售价,请你算出每本的价格为多少?(2)妈妈总共给舅舅打了23min 的长途电话,查余额发现总共花费了8.4,请你算出每分钟所花费的钱为多少?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发现更多的问题。有些学生对于题意并不能够达到正确的理解,从而学生运用乘法来计算此道题,还有的学生虽然用对了除法,但计算结果又出现了错误。此时,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进行点评,进一步地要求学生根据点评内容进行及时的修正,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修改,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3.注重错题整理

小学数学教学的常规思路便是错题整理,基于“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整理出每日的作业错题来,以便于学生能够有效地对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展开分析,进一步的学生可以做到反思,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之上,使得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得以实现[3]。

学生在作业设计过程当中的重要内容便是错题整理,学生可以整理的内容如下:(1)将本单元的错题摘录到错题本上;(2)对自身极容易犯错的点进行归纳总结;(3)对“少出错”的练习计划进行制定。促使学生的错题整理习惯有效得以培养,以往的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将出现的错误直接改正过来,这样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整理在课堂当中所出现的错题,并将其在错题本上摘抄下来,随后是摘抄课后作业当中的错题。在此过程当中,学生并不能够对其进行简单地修改,而是需要再次整理错题本上的题,从而将问题进行找出。然而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学生都要整体分析一遍所整理出来的错题,促使学生对于错题的汇总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4.作业延时服务

基于“双减”背景之下,小学教育的一大亮点便是作业延时服务。小学数学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一项重要学科,教师应该争取进行每周一次的服务计划,进一步的通过作业延时服务,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促使学生的写作业效率充分得以提高,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效得以提高[4]。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本节课的重难点学习内容便是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此时教师就可以申请为学生展开课后延时服务,专门辅导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展开学习,并对相关的作业为学生进行布置。在作业延时服务当中,教师首先可以提供给学生历年的小升初考试当中所涉及的组合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成。学生在做完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站上讲台并对自身的解题思路进行展示,其余学生则可以为其进行补充,从而通过相互交流,促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找出,以便于使得学生的数学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对作业的延时服务进行充分地利用,促使学生能够对做作业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效得以解决,以便于使得学生的作业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促使作业的延时服务能够在课堂当中得到有效地实施。

5.设计探索性作业

基于“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应该对实践性、探索性较强的作业为学生进行设计,因此,教师在展开具体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对数学知识应用性的内容进行增加,促使作业设计的实效性逐步得到增强,以便于探索性作业的优势充分得以实现,以便于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统计”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这一部分的重难点学习内容便是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选择与应用,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对实践性以及探索性较强的作业为学生进行布置,促使学生能够对实际生活当中常见的数据展开调查,并用表格的形式对其展开分析,从而对统计图进行制作。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行进行完成,由于此项作业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样学生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此过程当中。学生在对数据进行采集的过程当中,学生首先应该做好数据表,随后根据表格当中的内容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形式进行呈现。学生在对统计图展开制作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将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进行找出,从而更为深入的对此内容展开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对实践性、探索性较强的作业为学生进行设计,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效得以发展,以便于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的兴趣充分得到激发。

6.分层设置作业

由于学生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此时,基于“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就应该对分层作业为学生进行布置,促使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以满足。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将分层作业的优势进行抓住,进一步的通过作业分层,使得知识的有效应用充分得以实现,以便于使得作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有效得以增强。

例如,教师在对“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作业为学生进行设计,即拓展作业、普通作业、基础作业。基础性的作业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普通作业主要是对知识的应用更加地注重,基本都是以公式的套用为主;而拓展性的作业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更加地注重,主要强调的是公式的灵活应用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选取,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三项作业都做,以便于学生都能够逐步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基于“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应该贴合学生学习习惯的对作业进行设计,并对作业设计以及优化工作进行积极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对作业进行调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业设计的过程当中,以便于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步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统计图延时错题
『压强』易错题练习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笑笑的错题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宋湘延时答妙对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