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人民网新闻报道和知乎评论的分析
2022-02-18刘婕
刘 婕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020年,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以精准扶贫为代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为扶贫开发事业带来全新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扶贫干部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有197.4万个乡镇基层干部,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驻村干部90.6万人,共计288万名。到贫困村基层组织执行扶贫政策的干部,统称为“扶贫干部”。在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从传播学角度关注扶贫干部报道,研究扶贫干部的媒介形象,具有时代性、新奇性和典范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网是宣传党的主张、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是网民获取权威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平台。在“精准扶贫”“扶贫攻坚”等重大工程中,人民网着力进行主题报道、典型宣传和热点引领,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正能量,为扶贫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知乎是综合类知识问答社区,用户来源范围广且实名注册,所生成的内容多元且综合,真实地反映了公众对特定议题或事件的经历、知识储备、观点和态度。因此,本文选取人民网和知乎2019—2020年对扶贫干部的报道、评论内容,研究人民网关于扶贫干部形象的“媒介呈现”及其形象建构路径;与知乎上用户反馈的“现实”进行对比,考察扶贫干部的“媒介呈现”与“现实”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差异,则为人民网报道扶贫干部群体提供优化意见和创新思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样本构成
本研究前期分别对人民网和知乎评论中关于扶贫干部的文本进行采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民网检索出的1403篇文本进行构造周抽样,最终获得可用于内容分析的有效新闻样本28篇,以“段”为单位,划分为88个分析单位。知乎平台最终采集到133个分析单位。以上每个分析单位的样本均设置固定编号,每个分析单位的样本使用次数不唯一,可以被多次引用归纳议题。所有阅读和编码工作均由笔者独立完成,样本筛选和议题总结的辨识过程中的主观影响相对一致。
(二)研究问题
笔者拟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展开对扶贫干部的媒介形象研究。
1.主题对比:人民网呈现的扶贫干部媒介形象与知乎评论反馈的扶贫干部现实形象主题类别的对比研究。
2.归纳分析:基于主题对比,分析人民网和知乎对扶贫干部媒介形象的建构效果,以及建构倾向性和建构路径。
三、主题对比
(一)人民网主题聚类分析:国家叙事偏向与宏观报道
从聚类效果来看,笔者归纳出人民网上扶贫干部的三类主要形象。
1.形象一:扶贫干部是党和政府扶贫工作中被调配与监督的对象
党和政府对扶贫干部寄予殷切希望,认为扶贫干部是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保障,给予扶贫干部们支持和关爱,对他们充满信心,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扶贫干部的队伍建设,以及工作成效的监督考核。
2.形象二:扶贫干部是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扶贫干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挖掘地方特色,在贫困村引进产业,吸收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改变贫困村的落后状况。
3.形象三:扶贫干部得到群众的肯定与赞扬
扶贫干部始终在群众的立场,从贫困户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谋划措施,为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奉献自己;为了脱贫攻坚工作,扶贫干部往往不顾自己身体的疲惫和伤痛,或者无暇顾及照拂家庭老小,依旧坚守在扶贫第一线。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力军,他们长期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踏踏实实为脱贫工作奉献力量,获得群众的赞扬和理解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二)知乎评论投射的扶贫干部“现实”形象分析:自我陈述与微观聚焦
笔者对133条知乎样本进行逐一分析后发现,其中有73条来自扶贫干部的自我陈述,60条来自他者陈述。因此,在知乎平台采集的评论有助于了解作为个体扶贫干部真实的工作和生活,也能侧面了解到扶贫干部在主流媒体和广大公众当中被遮蔽或者自我呈现的程度。结合知乎样本主题聚类分析,知乎网友反馈的扶贫干部形象有两类。
1.形象一:扶贫干部压力大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扶贫干部需要长期在重压下工作,承受着身体的劳累和心理的疲惫。扶贫干部的待遇问题,也是知乎网友最为关注的。同时,扶贫干部往往需要驻扎在贫困村开展工作,工作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长期远离家庭,家庭也会成为扶贫干部的牵挂。
2.形象二:扶贫干部是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扶贫干部的工作职责是为贫困村找到脱贫致富之路,发展经济,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结合知乎样本可以看出,扶贫干部大多能够完成扶贫任务。对于因疾病、残疾、子女、年老等致贫的情况,扶贫干部利用国家相应政策帮助贫困户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解决就医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对于自然灾害、文化低下或者资源匮乏、缺少项目、缺少资金的情况,扶贫干部判断贫困村的发展特色,结合自身资源,谋求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四、形象建构路径比较
(一)人民网形象建构路径:理性认知下的集体立场和国家叙事偏向
人民网对扶贫干部的报道中存在两个方向的思维特征:一是“上级政策指引方向”的政治叙事,通过报道领导人的会议讲话和精神,衔接政府政策,由顶层到基层,从上到下指明方向,坚定扶贫主体和客体的信心;二是“由内向外”,在时代环境背景下,对典型人物的工作或事件选择性传播,强化人物的政治属性、民族精神、时代特征等,将主题上升至社会乃至国家层面,鼓励和肯定主题人物的同时,突出典型人物背后国家发展的乐观局势,更有利于强化隐性意义建构和观念传播的力度。
在人民网的样本中,新闻报道的生产主体为全国或省市区的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耳目”,主流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引导机制。因此,中央和地方媒体在扶贫干部新闻报道的定位中偏向于集体立场和国家叙事,即着眼于国家层面建设和未来发展等,追求题材的宏大、全面,采用主体性高扬的叙事,侧重表现普遍的、总体的理论和共识,着重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进行典型宣传,支持政府政策,呈现扶贫工作的成就,宏观建构扶贫干部的形象。
(二)知乎评论形象建构路径:主流旋律下的他者塑造
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社会团体所认识的过程。”①实际上,社会上的人们都需要努力争取表达机会,因为只有依托话语,才能获得社会关注,确立一定的地位,从而获取社会认同。
在人民网获取的样本中,叙事主体皆为记者。记者通过第三方视角向公众报道扶贫干部的状况,因此,扶贫干部只是一个被记者观察、描绘和评论的对象,处于被他者化的境地。在这种不对称的话语权力结构中,扶贫干部自身缺乏表达的自主权,社会形成了扶贫干部舍身忘己、社会“帮扶者”的共识。
(三)研究结论:扶贫干部的媒介形象与“现实”部分吻合
叙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环境中产生,新文化并非“一尘不染”,而是始终被建构的话语。因此,新闻呈现的内容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背景下,基于特定报道立场,经过编辑“选择”和“拼接”塑造出的产品。在我国,“准入制度把新闻生产纳入国家行政权力控制之下,使媒体组织成为各级权力的‘舆论机关’”。政治权力作为外部力量介入或者直接干预新闻生产,新闻机构作为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在生产新闻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②。为了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舆论氛围,人民网和其他主流媒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站在集体和国家发展的立场上,报道扶贫干部的典型形象以及脱贫工作取得的成就。
总的来说,人民网根据脱贫攻坚的政策要求,着眼于扶贫工作的积极进展,呈现的扶贫干部形象中,部分与现实相统一。
五、扶贫干部媒介形象建构的发展建议
本研究通过分析人民网和知乎上有关扶贫干部的相关文本,归纳出人民网对扶贫干部媒介形象建构的路径,发现其呈现的扶贫干部形象大部分与现实吻合。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人民网也部分忽略了扶贫干部生活和工作困难的呈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媒体在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也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反映群众意见,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③。
(一)扶贫报道应长期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脱贫攻坚是我国的一项政治任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政府、社会和群众同心合力达成目标。因此,对扶贫干部群体进行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引导仍然是必要的。只有进行适当的正确的舆论引导,强化扶贫干部的政治属性,鼓励与肯定扶贫干部身上反映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促进社会思想积极、健康地发展,才能确保意识形态的稳定④。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依法管理相结合的舆论引导机制,是党中央确立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宏观性的、提纲挈领的方针政策。经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正面宣传与新闻管理结合的机制符合我国国情,能够维护国家意识形态,而坚持党的领导,能保障社会的最大利益。
在扶贫干部的相关报道中,人民网刊载的正面报道是在时代背景下对典型人物的赞扬与宣传。此类报道能够坚定社会和扶贫主客体的脱贫信心,并且展示国家发展的乐观局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重视扶贫干部在新媒体平台表达的情绪
在新闻业,中立、公正和客观一直被视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要义。但必须承认的是,新闻报道并不是在真空环境里,而是受多种条件的约束,与周边的环境息息相关。目前,新闻从业者一直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约束自己的情感进行报道,但是具有感染力和人情味的叙述方式才会更受公众欢迎。扶贫干部会选择在新媒体平台分享经历,排解负面情绪,在与网友的互动中获得认同,释放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新媒体平台的话语具有较为明显的情绪化特征,公众的表达中夹杂着强烈的怨怼情绪⑤,如果不注意适度释放与纾解,容易威胁社会安全和公平。而网络社区、新媒体平台上聚集了大量有情绪的民众,往往会成为情绪发酵的源头。
这提示主流媒体在选题和素材收集过程中,应该在网络上投入更多的目光,对网络上的情感进行引导,在情感与理性中寻找一种动态平衡。如“议程设置”一般,进行“情绪设置”,采取恰当的情绪传播模式,满足公众情绪偏好的同时,达到高传播效果⑥。
(三)借势新平台,调动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政治参与是普通民众进行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活动⑦,被认为是社会民主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民众除通过制度化渠道如投票、参与选举等方式参与政治之外,也可以通过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表达意见,获得关注,引发舆论,实现政治参与,即互联网政治参与。
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与社会的福祉紧密相关,同时需要调动全民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进来。近年来,诸多官方政府机构都打造了“两微一端”平台,用来发布政策、与民众互动。调查显示,公众接触官方新媒体的渠道较为丰富,对官方媒体的信任度相应增强。民众在官方新媒体上看到全面、及时的信息时,会获得“免疫”,假如再经由自媒体获取到题材更加广泛、话语表达更加活泼、内容更加多元的信息时,“免疫”就会起到作用,进而促使民众对官方形成诚恳、全面、可信赖的认知印象。
注释:
①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②柳斌杰,郑雷.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管理与舆论引导问题、趋势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9(02):6-19.
③④人民网.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02-20.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220/c64094-28136289.html.
⑤郭小安.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J].国际新闻界,2019(01):115-132.
⑥徐翔.新浪社会新闻传播中的“情绪偏好”效应与特征研究——基于新浪社会新闻的网络挖掘与实证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7(04):76-94.
⑦黄河,王芳菲,邵立.公众新媒体接触行为对政府形象构建的影响——基于北京市居民的网络调查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7(05):1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