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谈主持创新研究:情境、偏见与交互
——以《十三邀》为例

2022-02-18李国顺贺翔

视听 2022年1期
关键词:许知远马东姜文

李国顺 贺翔

“从口语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及至今天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各类新兴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传播,人类社会的传播媒介始终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①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放性、互动性的媒体生态系统的融合产品也不断涌现。《十三邀》是一档由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纪实类访谈节目,“寻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这个节目,是许知远对时代做的思考。”②访谈主持人许知远,曾担任《经济观察报》主笔,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始人。自1998年起为《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书城》《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撰稿,文风犀利③。

根据相关调查,自2016年第一季播出以来,《十三邀》就以其独特的节目定位和别具一格的访谈特色在豆瓣的评分一直处于高位:第一季8.3分,第二季8.4分,第三季8.5分,第四季竟然高达8.9分。节节攀高的评分、各种爆款文章的频频出现,使得《十三邀》一时风头无限。情境、偏见及交互式的创新访谈方式是否可以代替公众观看、审视并满足收视诉求,值得讨论。

一、营造情境式的访谈空间

情境指的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④而真实的情境,指人们周围存在的他人或群体。随着媒体的深度融合,传统意义上的访谈节目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有的访谈节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这也为融媒时代的访谈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营造情境式的访谈空间,形成更加生活化、契合化的访谈视角和访谈氛围,才能满足受众对访谈真实性的要求。

(一)生活化的访谈视角

生活化的访谈视角是指在访谈空间及话题设置上,主持人与嘉宾达成共识,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贴近生活,给予受众沉浸式的体验感,也更有利于主持人与嘉宾自然地交流。

以《十三邀》第二季第九期许知远对话李诞为例。节目一开始将访谈地点选择在一家环境嘈杂的烤串店,但在访谈进行过程中,这一空间显示出的弊端暴露无遗。

许知远:“我们换个地方吧,这个环境太嘈杂,聊不出什么东西。”

李诞:“我知道这附近有个地方……”

传统访谈节目往往会选择在一个特定的演播空间或者固定场所进行,极少出现在录制过程中临时更换场地的情况。而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许知远事先选择了一家烤串店作为访谈地点,但后因环境嘈杂在节目录制期间提出更换场地的要求。两人说走就走,在转化访谈地点的过程中,镜头一路跟随两人说笑的背影。这种“临时性”的空间转换营造了生活化的交流场景,为双方的进一步沟通夯实了基础。

以《十三邀》第二季第一期许知远对话木村拓哉为例,两人初次见面是在东京的八芳园的角亭中。

许知远:“看到这个水潭,你在想什么呢?”

木村拓哉:“我在等今天跟我做访谈的人。”

许知远:“是不是等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木村拓哉:“是的呢。”

许知远:“以前常来这个园子吗?”

木村拓哉:“是的。拍戏或是朋友聚会。”

礼貌而又略带疏离的交流,使得节目访谈气氛略显拘谨和尴尬,而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主持人用两句话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许知远:“我刚刚来的时候看你站在这里的背影,就觉得你特别像一个日本的武士,应该穿着武士服拿着剑这个样子,而且我觉得这样的情景下咱们都不应该穿着西装,应该都脱掉扔掉算了。”

木村:“那我们就这么做吧!”

许知远:“好,我们去走一走吧。”

从这段对话中,不难看出主持人许知远为了缓和彼此之间的尴尬气氛,先将木村拓哉比喻成武士,接着提议二人将西装脱掉,并在园子里边走边聊。这一系列的语言和举动,极大缓解了受访人木村拓哉的自我防御心理,从而使二人之间的对话变得轻松愉悦。

(二)契合化的访谈氛围

契合化的访谈氛围是访谈节目嘉宾与主持人可达到的最理想化的状态。在《十三邀》中,主持人许知远的真实和坦诚是促使访谈双方在话语和思想上达成契合的重要原因。

以《十三邀》第一季第九期许知远对话俞飞鸿为例,两人约定在一家茶馆见面。

俞飞鸿:“请坐,许老师。”

许知远:“今天是你来泡茶吗?好荣幸!”

俞飞鸿:“拙劣的茶技,让许老师见笑了。”

看似家常般的聊天,从一开始就消除了彼此的紧张心情。“泡茶”这一话题的抛出,既轻松和谐,又默契自然,契合化的访谈氛围由此形成。正如许知远在访谈前的一段“心声”:“在看了几期节目后,俞飞鸿最终接受了访谈,我感觉我不是去见一位采访对象,而是去赴一段有关美妙记忆的约会。”

茶馆外的徘徊、对茶艺的调侃,也让观众对接下来的访谈内容充满期待。而“期待中的紧张”、话题展开时的契合氛围也为节目增添了真实感和可看性。

再如,《十三邀》第二季十一期许知远对话王小川,主持人与嘉宾的契合感更为显现。

王小川:“我是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

许知远:“太巧了,我是你隔壁同专业毕业的。”

王小川:“那太巧了,咱们可太有缘分了,我得跟你抱一个。”

王小川:“你是喝咖啡还是酒?我这啥都有。”

许知远:“真想跟你喝点,但这个下午还是喝点咖啡提提神吧!”

相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人生道路,主持人与嘉宾一开始就有了彼此相互了解的意愿,谈话的契合点也由此产生。加之在“饮品”的选择上,主持人“好酒”的个性特点也与嘉宾不谋而合,这也就为接下来的访谈创造了和谐而契合的氛围。

二、善用“偏见式”的访谈技巧

“偏见”是《十三邀》节目的主打词和基本定位。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许知远展现了一位不拘小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对时代浮躁的不满,他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他带着“偏见与期待再次出发”的节目宣言,以及在访谈之前对嘉宾的预设和期望、渴望与嘉宾背后的群体相对抗等,这一系列的“精神冲突”所呈现出的“言语锋芒”也恰恰成为《十三邀》独树一帜的特点。

(一)从“矛盾”到“共鸣”

所谓“矛盾”,是指两个概念互相否定或者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关系,而“共鸣”是指对事物或者观点的理解达到某种契合相通。在节目进行过程中,访谈双方通过“挑起话题”引发注意,再到深入交流“达成共识”,从而由“矛盾”转向“共鸣”。

以《十三邀》第一季第一期许知远对话马东为例。

许知远:“到了2013年,互联网文化开始兴起了,你认为(当代文化)会有一种还是很显而易见的一个粗俗化的趋势吗?”

马东:“粗鄙化? ”(沉默)

马东:“我明白你的出发点,然而我想问你的是,我们的文化曾经精致过吗?”

马东:“我们每个时代都向往精致,但我们从来没有过。”

提问是尖锐的,对话却是严肃的。当代文化是“粗鄙”还是“精致”?许知远尖锐直白地发问,马东直抒胸臆地阐释,共同促成了这次高质量谈话,并引发了关于“文化与时空”的问题。

许知远:“文化是不是会有时代的质量不同?比如说李白是流行的,梅兰芳是流行的,但他们的流行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马东:“那是结果,梅兰芳与程砚秋就是刘德华和周杰伦。”

许知远:“你不承认时代之间的差距,有的时代就是更高级。”

看似“偏见”的“文化高级论”引发了嘉宾略带攻击性的争论,这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访谈过程呈现的效果就是:双方直接表达最真实的想法引发“矛盾”;有冲突的对话制造出了看点;面对“攻击式”的问题,引发的结论更有深度和意义。

许知远:“你不抵触这个时代吗?”

马东:“不抵触。”

许知远:“为什么?”

马东:“我没这么自恋。”

一句“我没这么自恋”打破了看似僵局的对话,而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两人默契地找出了达到“共鸣”的问题——“我们应当追求精致吗?”,并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的思想交汇。

(二)从“偏见”到“正视”

“看世界,带着偏见”,这是《十三邀》的节目定位,也是主持人许知远思考人生、“不走寻常路”的思维和话语模式。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没有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就根本没有看待方式。”访谈以“偏见”为基础视角,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回归“正视”世界。这既体现了独具特色的访谈过程,也是《十三邀》节目的精彩之处。

以《十三邀》第一季第四期许知远对话冯小刚为例。

在嘉宾未出场时,许知远说:“90年代时,关于他(冯小刚)的论文都是把他描述成一个反叛者,一个被封杀的、被压抑的反叛者姿态。”他还回放了冯小刚导演在发布会上炮轰记者的事件。

许知远在访谈前还向观众表示:“也许这场访谈并不会轻松而愉快。”这种主观性的“偏见”几乎贯穿了整期节目。

许知远:“你是什么时候感受到酒精的乐趣的?”

冯小刚:“八九十年代吧,那时候就在工会每天下了班凑几块钱买点酒找几个女孩来跳跳贴面舞什么的。”

对话是平实的,交流是顺畅的。这种由“偏见”到“共鸣”的过程,带给观众的是真实而有温度的转变,而情感也在这种转变中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许知远:“他(冯小刚)保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审美观、情感方式,他中间有很多的挣扎与探索,然后继续挣扎,继续探索。这个东西无形中造成了一个景观,也是非常美好的一个结果。”

这种种思想和认识的碰撞、从“反叛者”到“挣扎与探索”的过程被诠释得合理而又饱满,最后的总结饱含深情又充满哲理,与节目开始前的“偏见”论点形成反差,彰显了节目的张力。

在《十三邀》第二季许知远对话姜文一期节目中,许知远对姜文的“偏见”也是先入为主的。

许知远:“你怎么看待你身上的反叛的特性呢?”

姜文:“我有吗?”

许知远:“你觉得呢?”

姜文:“我觉得我很正常。”

访谈一开始,主持人与嘉宾就以“提问”“反问”“再反问”“再回答”的方式展开了“你来我往”的舌战。从访谈者许知远对嘉宾姜文“反叛特性”这一“偏见”切入,引出姜文所提出的“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一切都是误读”的论断,而姜文畅谈“传奇”的性格特征也在访谈过程中再次得到体现和还原。

三、创变交互式的访谈模式

交互,顾名思义就是交流互动。《十三邀》中的主持人和嘉宾一改传统访谈节目中“你问我答”的交流方式,打破了固有的受访者与被受访者之间的角色差异,甚至身份互换。这种交互方式使得访谈双方在思维的碰撞、言语的拼凑、结论的交织上,对所探讨的问题做出了全新而深层的诠释。对待受访者,通过非书面的表达,运用非专业的提问,提出非常理的问题,探究非众所周知的本质,重塑非媒体给予的人设,达到非比寻常的访谈效果。

(一)主持“嘉宾化”

主持“嘉宾化”指的是访谈主持人打破固有的身份,在节目中也会成为采访对象,承担“访谈嘉宾”的角色。在《十三邀》中,主持人许知远和嘉宾都是叙事者,也都是观点的提问者和回答者。

在《十三邀》第二季与李诞的对话中,许知远问李诞最喜欢的偶像。

李诞:“人没有偶像是可悲的,我特别羡慕那种像您见到白先勇,我很羡慕那种激动啊那种感觉,我从来没有过,我可能见到佛祖有,但是也未必……”

李诞:“您想过信教吗?”

许知远:“我没有,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我相信人有寻觅本身价值的系统。”

李诞:“是一种文艺复兴对吧?”

从“我问你答”到“你问我答”,主持变嘉宾,嘉宾变主持,角色互换,模糊了主持人与嘉宾的界限。

在《十三邀》第四季许知远对话陈冲的节目中,访谈双方的开场白就充满了“反客为主”的谈话氛围。

许知远:“我觉得这个雨都快停了。”

陈冲:“你希望它停还是不希望它停啊?”

许知远:“还是别停了。”

……

陈冲:“我听过一些,看过一些你的采访。”

许知远:“没什么可看的,我都是瞎弄的,但我很早看你的电影。”

陈冲:“瞎弄就能弄这样,很好了。”(笑)

在这两段的访谈中,嘉宾陈冲时不时地向许知远反问,看似无意为之,却使得整个访谈模式由单向提问变为双向交流,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倒挂”效果,也丰富了谈话的内容与交流的内涵。

(二)淡化“距离感”

“距离感”泛指空间上相隔的长度,而访谈交流中的距离感更多指的是心理上的距离,这种距离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交流的节奏和谈话的氛围。

以《十三邀》第一季第二期许知远对话姚晨为例,许知远在姚晨的邀请下来到北京三里屯街头,体验明星的日常生活。

许知远:“三里屯的经验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笨拙的,有点不知所措的。”姚晨:“谁会这么喜欢有一堆人天天跟着一直拍呢?”许知远:“对,我得一直低着头走到那去,真的别扭,烦死我了。”

亲身体验、淡化距离,使主持人与嘉宾忘却彼此的职业身份,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了解,这是《十三邀》访谈的又一特色。

在《十三邀》第四季许知远对话薇娅的节目中,许知远于2019年12月10日来到薇娅的北京分公司,并第一次见到她。

许知远:“我说我感觉来到了宇宙中心一样……这办公室多久了,几年了?”

薇娅:“其实一开始是在广州,后来就是开了机构以后到杭州,北京这边艺人直播偏多。最近活动多,我就在这边直播了……”

实地采景,就地取材,《十三邀》将访谈空间安置在被访谈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淡化了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感”,而且将这种“距离感”淡化的全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真实地还原出交谈双方或彷徨不安或泰然自若的状态。这种真实而强烈的内心感受和视觉冲击使接下来的访谈交流更加默契生动。

四、结语

“传承与创新是当代播音主持艺术面临的两大基础性命题,这实际上也是当前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⑤融媒体时代,《十三邀》凭借创新的节目形式和耐人寻味的节目内涵,赢得了受众的青睐。传统访谈节目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出固有的窠臼,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节目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内容的创新,而作为节目灵魂的主持人、访谈者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或许能从《十三邀》、从许知远的主持访谈中得到一些启示。

注释:

①彭晓燕.电视节目媒介融合传播进路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08):56-58.

②豆瓣电影.十三邀第一季[EB/OL].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801784/.

③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许知远.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814.

⑤张浩.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方式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07):111-112.

猜你喜欢

许知远马东姜文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与保养技术
幻城(油画)
书生直播带货,让流量向知识靠拢
书生直播带货,让流量向知识靠拢
游荡者许知远
游荡者许知远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马东生 作品
课间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