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纪录片的“自我讲述”与“他者讲述”
——基于中英两版杜甫纪录片的对比分析

2022-02-18

视听 2022年1期
关键词:杜甫跨文化纪录片

高 姝

一直以来,纪录片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再现现实生活及历史文化的风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外国媒体将注意力转向中国,制作了不少中国题材的纪录片。2020年4月,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单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西方的视角重新诠释了诗歌这个抽象的主题,在国内外引起了热议。而早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就以杜甫为主角,制作过纪录片《杜甫》。围绕着历史人物杜甫,央视和BBC分别以“自我讲述”和“他者讲述”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影像文本叙事及表达。在这样的对比视角下,我们也能够站在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国内纪录片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问题。

一、《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叙事策略的对比分析

(一)叙述视角与叙述对象

在叙述视角和叙述对象方面,央视的《杜甫》面向国内观众,以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展开叙事,在大众对杜甫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展现诗人杜甫背后的故事及其深层的意涵。

BBC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则透过主持人迈克尔·伍德的个人视角,追问和探寻中国的诗歌文化。这种“以小见大”的叙述也是许多外国纪录片常用的方式。在叙述对象上,这部纪录片以科普为主要目的,向西方的观众介绍了杜甫这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由于BBC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许多中国观众也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从国内外观众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不同文化和不同视角的碰撞。

(二)叙述内容和叙述形式

从叙述内容和叙述形式上看,央视的纪录片《杜甫》以诗圣的诗歌作为主题呈现,讲述了杜甫艰辛坎坷的一生,并着重介绍了杜甫与李白的情谊、杜甫青年时代的政治抱负及其在战乱期间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一个立体丰满的诗人形象。纪录片通过实景拍摄的方式还原和回顾历史文化风貌,让观众跟着画面联想杜甫当年颠沛流离的经历。由于是2012年的纪录片,央视的《杜甫》还是沿袭了较为传统的叙述形式,早年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纪录片大多是同样的呈现套路。

BBC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体现的是以西方视角逐步重新发现杜甫的过程。该纪录片的团队从巩义、西安、天水,三峡、成都一路来到长沙,重走了对于杜甫意义重大的几个城市。在这场探索中,主创团队不断追问:为什么杜甫至今依然被人们所爱?迈克尔·伍德以西方人的理解,构建出一个更符合当代价值观的杜甫,杜甫诗歌体现出的品质、思想和情感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传达了全人类共有的经历和精神,包括爱、友谊、家庭、孩子、欢乐、失落等。在诗歌逐渐被忽略和遗忘的现代社会,杜甫的意义通过西方他者的视角得到了一次挖掘。

二、“自我讲述”与“他者讲述”的局限性

(一)“自我讲述”的局限:理想化叙事的问题

在“自我讲述”的纪录片中,总是难以避免理想化叙事的问题。尽管纪录片的制作者已经尽量保持较为客观的立场和谦虚的姿态,但此类纪录片的影像文本几乎都是积极正面的。当我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讲述中国故事时,就不知不觉地怀抱着民族的自豪感,无法摆脱这种“滤镜”的干扰。

在西方人看来,我国纪录片的“自我讲述”无法让他们信服,简单直接的展示也无法让他们消化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内在意涵,他们会产生心理上的反感与排斥。

(二)“他者讲述”的局限

1.隐含的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力

自纪录片诞生以来,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的关系就是不平等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来拍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总是逃不开影像背后潜藏的道德伦理问题。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是一种凝视与被凝视的权力关系,拍摄者无论怀揣着怎样的心态,都能“压制”被拍摄对象。

当拍摄者为西方人,被拍摄对象是中国相关题材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了。除了影像本身带来的权力关系不平等,还夹杂着意识形态的问题。在萨义德看来,“通过设想(东方)与西方制度显然不一致的作为他者的任何人和事,来确立西方的价值观、政治以及经济制度和统治结构”。这里的“他者”(东方)具有参照性,并以此确立自我(西方)的合法性和优越性。他也认为:“建构他者的策略基本上依靠文本,因为有关东方的形象和刻板印象传统上都是通过书面形式表现的。”由此可见,影像文本是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有效路径,暗含着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力的隐性压制。BBC此前拍摄的一些中国题材纪录片就带有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的“含沙射影”。

2.不可消解的文化差异

在“他者讲述”的纪录片里,中国和西方全然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也造成了两者在交流过程中不可消解的文化差异。在美食或是自然风光纪录片中,这种差异不算凸显,但在文化类纪录片里,“他者讲述”就难免带有西方的偏见与想象。

从BBC杜甫纪录片的国内外评价来看,东西方之间依旧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国内的争议点主要是对于翻译的质疑——片中的诗歌中译英破坏了古诗的结构、韵律乃至意境。还有纪录片中公孙大娘舞剑的场景也饱受诟病,片中演员的斗笠与夸张的妆容显然不符合中国风的审美和意境,而是西方带有刻板印象的想象呈现。在YouTube和Twitter上,一些英国亚裔网友发起标题为#DuFuReclaimed的活动。在他们看来,让麦克莱恩朗诵杜甫诗歌完全让人找不到共通的点。为了抗议全剧中没有一位华裔人员朗读诗歌,这些网友在网站发布多个英国亚裔朗读杜甫诗歌翻译的视频。

而在英语世界的文学爱好者这边关注的则是原文文本细读的缺失。I News的编辑芭芭拉·斯碧德认为纪录片的局限性并不在于翻译本身的局限性,而是它并没有解释清楚杜甫的原诗是什么样子。杜甫是依循传统,还是创造新的形式?杜甫的诗歌为何能够引发人们内心共鸣?对于这些问题,在纪录片里只有一些含混不清的回答。

三、国内文化类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路径

(一)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传播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是跨文化传播的立足点和先决条件。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经时代变迁依旧熠熠发光。跨文化传播实践必须坚决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深挖优秀文化资源,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互联网时代,应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专注优质内容的生产,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的强大活力。

当然,继承传统不代表要抛弃现代,文化类纪录片在内容选择上不仅要全面立体地呈现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也要兼顾展现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面貌,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现代价值,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以全新的姿态展现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与深厚内涵。

(二)把握受众需求,拓宽传播渠道

如今,国内文化类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考虑的不能只有本土市场的需求,还有在国际的传播与交流中如何消减文化差异,实现文化输出的问题。文化类纪录片不能只站在自身的立场自说自话,还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从受众视角传播好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因此,文化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增强对海外受众的了解,通过展开一定的调研活动,深层次了解西方受众的审美情绪、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把握受众需求,拉近彼此距离。此外,还要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差异化、针对性地传播好中国文化。

21世纪以来,新媒体已成为我国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其中,社交媒体平台快速成长,也为我国“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社交媒体具有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网状分布式传播的特点,网友们在此互相交流观点,分享兴趣爱好,搭建出相对稳定的虚拟社群及文化圈层。文化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要适应当前的传播环境,针对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选择不同的传播平台,精确把握平台特性,发挥不同社交媒体的优势,进行切实有效的内容投放。

(三)注重柔性传播,实现文化输出

在国际传播中,国内的文化类纪录片应将“自我讲述”和“他者讲述”相融合,调整叙事策略,注重柔性传播。应既体现自我的立场,也囊括他者的审视,避免理想化叙事的问题,努力减轻隐性西方话语权力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面对西方人的质疑和揣测,我国可以通过传播纪录片影像来宣扬中华文化,采取讲述文化故事的方式,包装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将我国文化的普遍性意义植入影视文本,体现传播的价值导向,在影像中构建国家形象以及民族认同。

国内文化类纪录片在价值传达上应把握令人共情共感的部分。虽然东西方在文化环境、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上有着不小的差异,但有一些理念和追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爱、友谊、家庭以及人文关怀等概念。能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理解的文化传播形态必然蕴含着普适性的价值观,所以文化类纪录片需要建立共通价值取向的叙述语境。比起带有明显政治性的权力话语与显性的国家理念植入,这些共情共感的观念往往能跨越民族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传播障碍,在传播过程中不容易招致西方的反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另外,文化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应注重从微观叙事着手,从“平民视角”讲述具有人情味的“中国故事”,注重传播内容的细节性、接近性,拉近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只有足够贴近大众的生活实际,才能把握住人类共通的情感,有效减少宏大叙事主题下的文化疏离感,加深海外受众的认同感和共情力,从而将中华文化传播至海外的寻常百姓家。

猜你喜欢

杜甫跨文化纪录片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杜甫改诗
纪录片之页
杜甫与五柳鱼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绝句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