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线上教学实践与激励机制探索

2022-02-18郭磊圣宗强杨亚铃

科学咨询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生课程课堂

郭磊,圣宗强,杨亚铃

(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一、背景

线上教学是指基于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实施远程教学的一种形式[1]。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教学师生聚集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应对因疫情防控导致课堂教学停滞,为我国教育事业有序开展起到重要作用。早在年初,我们学校就开始召开了线上教学工作推进会,积极部署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并迎接线上教学对学校软硬件服务能力带来的考验。然而这场线上教学热潮在给普通高校师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向“互联网+教育”的华丽转身[2]。

现阶段开展线上教学条件已经十分成熟,一方面,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进步,为高校线上教学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线上教学如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等[3]提供了优质的开放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因此这一转变顺应了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并使得高校一跃成为线上教育领跑者。

线上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作为传统教学形式的补充,已经在校外商业培训机构蓬勃发展。首先线上教学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居家学习办公,而极大降低教师与学生的成本与精力;其次线上教学能够弥补线下教学无法随时暂停回放、不方便做笔记、容易看不清黑板、听不清老师讲话等传统教学的诸多痛点;最后,极大地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过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由于师生不在同一空间,某种程度上造成教与学的脱离,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察觉学生的听课状态,也很难根据学生听课的效果做出授课调整,这一定程度上要求全体大学生都要具有高度的自制力与学习兴趣。在加上线上教学课堂氛围不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很难相互启发交流,一定程度影响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线上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专业评估。除此之外线上教学面临着新一轮的软硬件设备升级,需要高校在这方面重新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导致长期以来线上教学这一新生事物在高校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与之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根据近几个月线上教学的实践调研情况,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这种新型教学形式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参与线上教学的学习动机大多还是以外部激励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显得尤为必要。另外老师们参与线上教学的热情、投入的时间、对线上教学的把握也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针对线上教学的高校教师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借助于疫情期间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的契机,本文将对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积极性消退这一问题做出分析,并对相关激励措施做出探讨。

二、线上教学教师、学生懈怠原因调研分析

通过座谈会形式,调研学院师生线上教学效果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在线上教学新鲜感消失之后,线上教学积极性开始消退,再加上教师难以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导致学习效果难以把握。那么导致线上教学效果减弱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线上教学视频质量难以保障。一方面,多数视频为教师本人居家或在普通办公室拍摄,缺乏专业的视频制作人员与视频拍摄环境,导致后期播放时出现视频画质清晰度不够、声音音质差、光线效果忽明忽暗等问题。另一方面,后期维护人员的缺失也导致多数教师的课程上线之后,不会对新课程进行更新,并且学生在学习课程后的留言难以得到及时回复,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线上教学来说不如传统教学简单。线上教学过程中视频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对于教师而言,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授课模式,大多数教师都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如果要开展一场精彩的线上教学就需要重新学习,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并重新投入大量精力制作相关课件,在没有额外配套激励措施及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动力不足。

其次,传统课堂氛围的缺失是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产生懈怠的另一原因。线上课堂师生之间处于不同空间,由于缺乏课堂氛围,高校教师面对电脑屏幕进行录播或直播时,无法完全调动自己的全部情感及肢体语言与同学进行互动,更无法像传统课堂一样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有效监管,并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做出适当激励。因此线上教学更多考验着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大学生们而言其授课效果自然会参差不齐。

最后,视频课程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也是影响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知识共享传播的顽疾,即使高校一直鼓励合作分享,但在实际中依然存在有经验的教师只愿意在小范围传播或者根本不愿意分享好的课程资源,不愿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课程资源被别的老师借鉴。网络课程资源的维护、剽窃和监管问题,目前虽然已经写入我国的著作权法中,但是网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实践中网络课程资源的著作权制度难以落实,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除此之外,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晋升通道依然狭窄,且与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紧密度不高,使得教师积极性大幅下降。

三、线上教学激励机制的探索

高校政策需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继续认可线上教学这一形式,并对高校师生采取适当激励措施是线上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研分析线上教学反馈情况,本文针对线上教学的激励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立在线课程学分评价机制,将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纳入学分认定和毕业资格审查。只有将线上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放到与线下课程同等地位,线上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才能得到充分重视。为此,可以从一些特殊的小众的课程进行试点。例如,大学存在众多自主选修课程,由于目前高校线下课程都有最低人数限制,经常会出现某些课程选修人数不足,导致学生自主选课受限,一些小众的选修课名存实亡,因此可以适当开放一些本校及外校的线上选修课作为补充,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真正自主选课,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样有时候对于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课程,这些专业课程十分重要而又受限于自身师资力量,如何给学生高质量的教学而又不增加自身的教学成本,这种情况聘请外校专家进行线上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方式,这对于不同高校之间优秀教学资源合理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传统教学形式创新,充分利用疫情期间搭建的线上平台及教师精心制作的课程资源,鼓励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翻转课堂是一种采用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学生提前利用老师发布的在线视频课程进行线上学习,线下过程中师生进行讨论答疑[4]。一些较难的课程内容老师甚至可以再次线下讲解。据调研反馈情况,对于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课堂,传统教学效果较差,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听课不专心甚至睡觉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课不认真,或学生学习不努力,而是因为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在沿用高中学习模式,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而大学课堂知识点密集,没有预习习惯通常很难跟上课堂节奏。翻转课堂的推广,其核心就是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提前在线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提前熟悉课程的难点,带着问题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乐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加大线上教学投入,设立专项经费及相关的课题教研项目,将线上教学的成果与教师职业发展紧密结合。高校资金的投入关系到课程制作质量,间接影响到在线课程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激励教师,通过改革职称制度评定的方式,将在线课程项目、精品在线课程的成果与科研项目、科研论文放在同等地位,让教师们开展线上教学的成果与自身职业发展挂钩,从而调动教师对在线课程质量的重视及积极性。通过制定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方式,将绩效工资紧扣教师工作的实际,并基于项目的参与度、贡献度进行分配[5]。除此之外,在教师职称、教研项目及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方面向取得突出在线教学成果的教师倾斜。

建立版权保护机制,从根本上保护教师的劳动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判断,高校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创作的在线课程作品属于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授课教师,但是考虑到现实中在线课程的制作多数得到高校的物质技术条件协助或者教师与高校通过合同形式约定过在职期间创作的与工作相关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单位,这种情况的在线课程属于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高校享有,高校可以给予作者奖励[6]。虽然法律规定得较为清晰,但是现阶段高校在线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成熟的案例较少,教师与学校之间对于网课著作权归属容易产生纠纷,所以很少会有老师共享优质课件。然而,一旦权利义务归属明确,在教师、学校甚至网课运行平台之间形成良好的利益分成模式,后期将优质的精品网课对社会有偿开放,这将会极大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共赢局面。

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之外,更加强调平时课堂预习、课堂提问留言、小组作业等其它形式。目前我院线下授课已经采取了这种形式,其中课堂表现占30分,期末成绩占70分。当然这种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在线课程的推广,为这一评价机制的转变提供了便利,这些繁琐的评价过程大部分可以搬到网上进行。例如,建立网上习题库,进行自动批改作业,方便老师进行统计讲评,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提问环节也可以变成在线留言形式,既方便教师统计学生的课堂表现,也照顾了一部分性格腼腆的同学。对于学生来说,线上教学的辅助更容易有效监控整个课程的学习进度,利用近似游戏通关的课程进度条设计[7],更容易形成学习的正向反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高校线上教学热潮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诸多优势,正成为信息化时代新型教学模式。为了避免线上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昙花一现,本文对线上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性消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线上教学激励机制的举措,例如,加大在线课程资金支持力度,拓宽教师职业上升通道,鼓励教学创新,保护在线课程知识产权,改变传统教学学生成绩评价制度等,以促进线上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