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力智能:持之以恒,打造高度创新能力
——访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斌
2022-02-18林振强
文/本刊记者 林振强
在激烈的物流装备市场竞争中,唯有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并持之以恒的品牌才能脱颖而出,而顺力智能正是这样一家企业。顺力智能自2005年成立以来不断转型发展,逐步成长为行业内具备独特优势的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与生产制造商。在崛起过程中,顺力智能善于取长补短,融合创新,并努力为客户带来最大价值。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顺力智能将始终秉承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我相信,未来的物流装备市场一定是属于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并持之以恒的公司,而我们顺力智能正是这样的一家企业。
自2005年成立以来,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顺力智能”)从单纯的物流装备制造商,一步步转型为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如今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自动化立体库(堆垛机、输送机、提升机等)、移载机器人(AGV)、仓储货架、供应链管理及配套服务,成为中国物流装备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围绕企业的成长发展和品牌塑造,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斌日前接受了本刊采访,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顺力智能的成功并非偶然。对于客户需求的深挖,对于品质的坚守,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视,对于人才的积累,让顺力智能拥有与国内外企业竞争的底气和实力,而专注本业、持之以恒的心态,则使其在开拓之路上更加稳健和更具生命力。
一、顺力智能的转型发展
回顾顺力智能的发展历程,杜斌认为可以总结为五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5年顺力公司正式成立,当时产品以高位仓储货架为主。
第二个阶段,2013年成立自动化物流事业部,全面建立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与生产自制能力。
第三个阶段,2016年挂牌新三板,成为华南首家具备智能物流系统集成与仓储货架生产能力的新三板上市公司。
第四个阶段,2018年成立移载机器人事业部,在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上补强了柔性化搬运的研发与落地能力。
第五个阶段,2020年跻身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这既是对顺力智能在市场占有率、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认可,也为企业在“十四五”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动力。
近17年过去,如今的顺力智能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最初从货架业务起步,一步步蜕变发展为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正如杜斌所言,伴随不同阶段的演进向前,顺力智能的产品和业务范围在不断拓展,在物流软硬件设备研发制造方面的实力也在持续强化。
在主营业务和产品方面,目前顺力智能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自动化仓储系统设计、物流系统规划咨询、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自动化物流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系统集成、物流系统维护与保养、供应链管理及配套服务,而且还自主研发了堆垛机、两向穿梭车(RGV)、四向穿梭车、激光导航无人小车(AGV)、自动化分拣系统(DPS),以及WMS、WCS、MES、AGV综合管理系统、AGV智能管理系统等自动化物流管理软件,拥有智能化的物流装备产品线。
在服务企业和行业方面,顺力智能成立至今已经积累上万家的客户群体,目前自动化项目已在粮油食品、3C电子、钢铁配件、新能源、定制家具等几十个行业落地运行,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成熟可靠的一体化综合性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
在人才积累方面,顺力智能每年将销售额5%以上的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与产品研发,目前拥有100多名涵盖物流仿真、机械、电子、电气、软件、算法调度、方案规划、动画设计、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多学科技术型人才,成为企业发展中最可依赖的软实力。
二、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
我国物流装备市场的竞争正变得日趋激烈,作为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本土物流装备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不容易。杜斌坦言:“顺力智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经历过成长的困惑与各方面的压力。但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我们的企业愿景和价值观,那就是‘释放工程师红利,高效益快乐交付,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物流’。”
在他看来,顺力智能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成为市场上被同行和客户认可的物流系统集成商,最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在发展过程中及时调整发展步伐、自我反省,以及取长补短。
为了给客户带来最大价值,不仅需要使产品技术参数的稳定性达到用户要求,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的理解与落地层面上能够充分理解客户的想法,并为客户解决实际存在的痛点。为此,在顺力智能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学习和积极调整,尤其是对于“物流”的认知,对于物流工程项目的理解和关注点都在随之拓展。
据杜斌介绍,最初以做仓储货架起步时,对于“物流”的认知曾长期停留在第一阶段,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四面墙”以内,包括从仓库的月台开始,到集货区、前置作业区、存储区等各功能区的布局和建设。
“当我们开始涉足自动化立体库业务,认知进入第二阶段”,他表示,视野变得宽广后,开始进一步思考上游物料的单元形式、拣选逻辑、存储策略是怎样的,要建什么样的仓储模型等问题。随着业务和产品线的再拓展,例如推出AGV产品后,在进行产线物料搬运规划时,还要看投料的部门逻辑关系,包括部门层级、工艺分段、颗粒度,还有楼层、设备布局的关系,以此来串联其产线物流。
“通过在市场中不断摸爬滚打,我们也会发现以前的一些看法和认识是有失偏颇,甚至是狭隘的。”杜斌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站在客户角度对主要需求和运作流程进行整体梳理,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适合的物流解决方案。
我们看到,顺力智能在发展中持续进化,并始终围绕客户需要进行开拓创新,这正是其能够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
三、注重研发创新和专利打造
工信部在2020年认定并发布了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顺力智能名列其中。据介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也是推动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顺力智能的成功入选,与其多年来注重研发创新与专利打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杜斌介绍,顺力智能迄今已参与了3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和2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制定,并拥有8项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申报中专利122件。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顺力智能同样硕果累累。例如,“2021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结果日前刚刚出炉,顺力智能凭借近年来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突出成绩及示范效应,被授予此项权威评定。这既是业界对顺力智能在知识产权创新过程出色表现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顺力智能的专利打造和知识产权工作再攀新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能仓储高货架的市场需求激增,仓储货架企业对货架力学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承载力的安全性、货架的截面和形式、结构的材料性能参数,以及地震和意外撞击等情况下的计算分析都对货架的使用带来重要影响,而长期使用的通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则逐渐显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之处。在这种背景下,顺力智能为满足现行设计标准要求而开展了新软件的研发。
2021年12月10日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组织召开《顺力智慧仓储货架结构分析软件》(简称“SSStructure2020”)科技成果专家鉴定会,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质询和交流。经专家鉴定委员会讨论,最终认定SSStructure2020软件达到了国内仓储货架类结构计算分析领先水平,实现了自主计算软件替代SAP2000分析软件,填补了国内细分领域专用计算软件的空白,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杜斌表示,组织科技成果专家鉴定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方法,也是助力搭建顺力智能与广东重点高校、专家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顺力智能将以本次鉴定会为契机,积极贯彻国家科技创新精神,践行“专精特新”,勇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中国物流装备市场同质化、低价竞争的时代正渐行渐远,唯有尊重知识产权、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的企业,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杜斌表示,在未来的五年发展规划中,顺力智能将依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政策优势,继续强化技术实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并成为行业内具备独特优势的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与生产制造商。
顺力智能正蓄积实力,迎接智能物流新时代
四、蓄力发展,迎接智能物流新时代
随着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的引导促进,加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智能物流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风口期。杜斌表示,作为行业的一分子,顺力智能感到无比激动,也面临巨大压力。他相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多圈外资本的进入,也会让更多跨界者涌入赛道。
“对于像顺力智能这样创立多年的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杜斌对于行业发展的现状有着清醒认识,也满怀着信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顺力智能将始终秉承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我相信,未来的物流装备市场一定是属于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并持之以恒的公司,而我们顺力智能正是这样的一家企业。”
据介绍,以“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目标,顺力智能抓紧进行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在人才与产品研发上加大力度,抓住行业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企业的真正价值。为提升人才软实力,顺力智能已与国内多所高校签订人才引进合作意向书,为公司提供最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同时与广州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进行过产学研的合作,并已有很多高附加值的成果输出。
2021年9月5日,顺力智能与景德镇学院举行“和顺奖学金”设立协议书签订仪式,成为其产学研合作方面又一新举措。谈及此次合作,杜斌表示希望通过更多维度与高校合作,而未来将通过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人才梯队培养能力为高校培养一批更接近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提前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在后期为顺力智能新的人才队伍建设输送更多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