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视野下动物类刺绣针法技艺探析

2022-02-18胡咪娜

纺织报告 2022年1期
关键词:湘绣苏绣针法

胡咪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1 地域视野下的湘绣发展状况

1.1 地域视野下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是指特定地域中,由原住民或生长在湖南的一群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创造的湖南独特民俗、民风和民族性格等。湖湘文化也可以是精神文化,包括湖南境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文精神,如屈原精神、谭嗣同精神、丁玲精神、齐白石精神等[1],这些是湖湘文化重要的人文精神内容,也是湖湘文化的宝贵财富。湖湘文化精神聚集了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经世致用的求真务实精神、博采众长的包容开发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等[2]。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湖南人在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环境中,好食辣椒、性格刚烈,形成了一种“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的“倔骡子”地域性格文化[3]。

1.2 湘绣历史渊源

湘绣浸润在湖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之中,与湖湘文化共生共长,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

在楚汉文化之中、三湘大地之上,早就有了精湛的织绣技艺。1958年长沙楚墓出土的龙凤纹绣品,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二号、三号汉墓共出土纺织品和服饰200余种,其中包含乘云绣、信期绣、茱萸纹绣等精美绝伦的织绣文物。田自秉在《中国染织史》中写道:“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兴起的,据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长沙县志》卷十四《风俗》条记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光绪丁丑(1877年)《善化县志》(善化县即长沙市西南地区,包括湘江对岸的今望城县)卷十六《风俗》条记载:“省会工刺绣者多,乡村习纺绩者众。”清嘉庆戊寅(1818年)《湘潭县志》卷三十九《风俗·女功》中记载:“潭邑妇女居乡曲者,辛操井臼,緂麻索缕;住城市者,勤力针黹营生,至富贵家闺秀,多事刺绣,针神丝绝不减前人。”从相关文献记载不难看出,在长沙及周边地区从事刺绣的妇女众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也形成了一定的风格特征。

在湘绣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李仪徽首创掺针,更新了湘绣刺绣的工艺技法。再有苏州吴县会刺绣的胡莲仙嫁到湖南,从事刺绣劳作销售的活计,还开店自产自销、收徒授业,激活了湘绣市场。还有杨世焯向村妇拜师求艺,潜心研究湘绣,将中国绘画表达方式运用到刺绣题材中,创新了湘绣的绣稿形式,他办学堂、授技艺,培养出肖咏霞这样优秀的湘绣手艺人。肖咏霞又发明了适用于绣人物的“开脸子针”,针路顺着人脸肌肉走向,让人物面部刺绣更加生动自然。湘绣手艺人余振辉,潜心钻研,在掺针和平针的基础上,研发了湘绣最具特色的针法—鬅毛针,适合绣动物毛发,生动逼真,印证了湘绣“绣花鸟声香、绣虎能奔跑”的美誉。

2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湘绣鬅毛针技艺与针法特色

2.1 鬅毛针的技法

鬅毛针是湘绣表现动物毛发的常见针法,是在掺针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据鬅毛针第二代传承人刘爱云大师描述,鬅毛针的用线、施针都有要领。首先,选用湘绣常用的丝线,根据要绣制动物的毛色,配好不同色阶的色线;其次,选择适中的绣针,将丝线劈成粗细不一的程度,用粗线打底,根据动物毛发的走向,暗部铺深色,亮部铺浅色,不宜密集,大致铺一层底色,得到有大层次效果的毛发层次;最后,用较细的丝线进行混色,选择颜色相近的色线,丝线可劈得比第一次细,根据粗线铺好的毛发层次一点点穿插叠绣,不宜过于密集,方便后续画面持续调整。参照掺针的技巧,在施绣中上交叉叠加,一头用粗线、松一点,一头用细线、密一点,使绣出来的毛发虚实结合,毛囊部分厚实沉稳,毛发尾部轻盈蓬松、灵动飘逸,立体感强、视觉效果好,仿佛真的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鬅毛针创始人余振辉先生总结了一套鬅毛针绣制口诀:“一层毛、二层毛、三层四层不加毛,斑纹交错要顺毛。”[4]

2.2 鬅毛针的艺术特点

鬅毛针的创新给当时的业界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批鬅毛针的狮虎题材作品更是震撼了刺绣艺术领域。当时有国内其他绣种前来进修学习,但湘绣鬅毛针的发展与创新受到了湖湘文化这片润土的熏陶和影响,有着深深的地域文化烙印,前来求学的人由于不了解湖湘文化、不了解地域性格,在短短的学习周期内,对鬅毛针的精髓部分领悟不透彻,出现要么学到一些皮毛、要么学不会的局面。

刺绣艺术是一种以针代笔、以线润色的传统工艺,施针的方式、步骤以及绣线的材质、用色的技巧直接影响刺绣画面的呈现效果。在湖湘文化影响下,湘绣鬅毛针在施针技法、表现技巧、艺术特色方面表现出地域特色。

2.2.1 整体与细节

用湘绣鬅毛针绣制动物毛发,远观时整体性强,毛发像从毛囊中自然生长而成,浓密又厚重,蓬松又飘逸,层次感强,仿生感强,视觉效果震撼;近观细节丰富,针路明晰,粗细不一的丝线交织在一起,粗线打底,支撑着大的毛发色块走向,劈不同程度、相近色系的细丝线,层层叠加,施针长短不一,盖在粗线铺好的色块之上,不断打破色块的整体感,用细丝线带出动物毛发的走向,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蕴含规律。

2.2.2 躁动与韵律

三湘大地,气候湿润,导致湖南民众好食辣椒除湿驱寒,也造就了湖南人的火辣性格。在湖湘文化的浸润下,形成了地域性格,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创新,用火辣的性格攻克各种难题。在湘绣鬅毛针的创新上,更能明显反映,与吴地文化孕育的苏绣在动物毛发绣制方面的表现效果完全不一样。鬅毛针绣制的老虎如图1—2所示。从图1局部看来,针路乍看焦躁混杂,施针不够严谨,长短不一,混色不均,色彩关系表现不够具体;但从图2看来,湘绣鬅毛针绣制的老虎额头部分层次丰富,色彩过渡自然,与老虎固有的毛色层次混色,均匀而透气,仿佛跟着毛发的纹理律动。

图1 《王者归来》额头毛发细节

图2 《王者归来》额头

2.2.3 梦幻与详实

鬅毛针的针法表达不像掺针所呈现的整齐、平顺,而是用长短不一却有规律的施绣技巧,根据动物毛发的走势、结构、质感,用色阶不同的丝线搭配,前后交叉混合而成。近看毛发尖硬耸立,远观有柔和质感,在感官矛盾中呈现真实毛发的样子(图3—4)。

图3 《王者归来》下巴毛发细节

图4 《王者归来》下巴与胡须毛发

3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苏绣施针技艺与针法特色

苏绣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艺术综合,也是苏州特有的地域文化符号,是民间日用品、闺阁画绣和宫廷绣品组成的刺绣品总称[5]。苏绣在技法表现上呈现出“齐、光、直、匀、薄、顺、细、密”的特点,作品总体表现出“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苏绣代表作品《花猫戏螳螂》画面动静分明、技法细腻光洁,运用了苏绣的常用针法—施针。

3.1 施针的技法

施针是苏绣中绣制动物、人物、飞禽的主要针法,在绣制时,根据动物毛发的走势和毛发纹理先用稀针先打一遍底,铺绣时丝线长短不一、针路与针路之间需留有一定的空隙,每排针路距离相等,便于后续根据毛发的质感与走向完成每排针路施绣叠加。其他相近色系丝线的填补,要根据毛发的走势(以图5—6花猫毛发走势为例)、颜色的分布,每一层先用稀针进行铺垫,在此基础上顺着毛发走向混入层层丝线,直至绣完画面。

图5 《花猫戏螳螂》背部毛发细节

图6 《花猫戏螳螂》背部毛发

3.2 施针的艺术特点

吴地文化是指生活在以苏州为中心延伸到太湖流域的广大民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或者地理环境,还有已经深埋在民族基因中的地域性格特征。吴地文化诞生在苏州,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使民众拥有水一样的性格,柔和而坚韧,温柔而豁达,形成了江南特定的水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背景相融合的苏绣技艺[6]。

3.2.1 精美细腻

精细是检验苏绣是否合格的一项考核标准,也是考验绣女的绣工是否合格的标准。在绣制《花猫戏螳螂》作品时,绣女应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画面的笔法、笔触、色彩关系、虚实关系,熟知苏绣针法的运用,在绣制其他部位(如眼睛、鼻子、耳朵等)时,需结合其他针法混合绣制,色线粗细得当,针脚隐蔽、不露痕迹,排针紧凑、缜密、服帖。

3.2.2 光泽柔顺

苏绣与湘绣都使用花绒线,在丝线质感上有一点区别。在丝线厚度上,湘绣丝线略粗,使用前在丝线中部根据需要分成三丝、五丝或者几股;苏绣丝线略细,八丝为一股,从线头劈开。湘绣丝线色阶更丰厚,苏绣丝线光泽感更强,因此,苏绣作品画面色彩鲜艳、光泽感强。

3.2.3 人文画意趣浓

从古至今,苏州汇聚了众多文人墨客。自三国到清末民初,苏州画家人数为全国之首。苏州画坛的鼎盛时期为明朝中期,以“吴门四家”为主要代表。苏绣继承和发扬了宋代绣画的传统,多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构图清新、色彩淡雅、绣工细密、丝理明确,以针代笔,突出针法效果;画绣结合,人文意趣浓厚,又吸取了顾绣和西方绘画的特征,明暗对比强烈,立体效果突出。

4 结语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原始先民先创造了骨针,利用藤条韧力将两块独立的物体连接起来,用以遮挡;后来提取自然界中的原料涂抹在身上进行装饰或者刺在身上;最后将曼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刺绣艺术孕育发展至今,受到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刺绣种类。到了姑苏吴地成了苏绣,在绣制动物题材时,也蕴含了吴地文化的温文儒雅性格,整体画面精美细腻、活灵活现;到了湖湘之地成了湘绣,湘人性格火辣、敢为人先、推陈出新,在表现动物题材时也突破了中规中矩的刺绣针法,用色大胆,粗线打底,细线提质,层次分明,毛发质感真实。总之,刺绣艺术拥有无法取代的地域文化精神,是地域文化财富的显现。

猜你喜欢

湘绣苏绣针法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湘绣短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打造湘绣品牌 擦亮湖南名片
苏绣,“秀”出奇迹
浅谈我国苏绣工艺的特点与传承
湘绣专业教育对行业企业经济推动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