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T-4视角下茶文化的英译

2022-02-18尚华珍

福建茶叶 2022年2期
关键词:音译英译茶文化

尚华珍

(衡水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北 衡水 053000)

近年来,CET-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汉译英真题侧重考查对中国经济、社会、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英译,比如2021年6月份,汉译英的主题是茶文化,分别介绍了铁观音、龙井茶、普洱茶,这道题目引起了大学生对茶文化以及相关翻译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分析CET-4视角下茶文化的英译,尤其是英译策略、技巧和方法。同时指出了茶文化的准确翻译能够有效促进茶文化外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当前,大学生对茶文化应有一定的了解。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茶道、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诸多内容、具有传统魅力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在宋朝时达到了顶峰,元明清时期,中国茶以及茶文化传遍了世界。

1 茶文化的英译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茶文化的英译。比如:一带一路视角下茶文化的翻译(周亚娟,2018)、茶文化英译中出现的问题(谢剑华,2020)、茶叶名称的英译(白景璐,2020)、茶企外宣资料的英译(马社林,2018)、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茶文化英译(于一鸣,2019)、传播学视角下茶文化英译(徐子璇,程佳艺,张梅,2021)、翻译补偿视角下的茶名英译(崔姗,2019)等,对茶文化英译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见解。本文拟从CET-4翻译真题的视角,来探索茶文化英译的策略、方法与技巧。

1.1 茶文化的英译策略

茶文化英译的本质是跨文化文本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因此翻译时不仅要关注具体的翻译技巧,更要明确翻译策略。翻译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决定了文本翻译时所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而翻译时主要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茶文化的英译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异化策略,或者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

1.2 茶文化的英译方法

根据学者熊兵在2014年第3期《中国翻译》中发表的“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一文对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澄清和分类,翻译策略决定了翻译方法,而翻译技巧是更具体的翻译方式。归化策略视角下常用的翻译方法有意译、仿译、改译、创译等。异化视角下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零翻译、音译、逐词翻译、直译等。

1.2.1 直译。汉译英中,直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结构和内容,比如2021年6月CET-4第三套试题中提到“龙井茶通常手工制作,其价格可能极其昂贵,也可能比较便宜,这取决于生长地、采摘时间和制作工艺。”其中“生长地、采摘时间和制作工艺”译为“where it is grown,when it is picked and how it is processed”,采用并列句式,保留了原文句子结构,同时符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便于目标语接受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的内容。

翻译活动中茶文化的翻译经常采用直译的方法。比如“普洱茶颜色较深”,其中“颜色较深”译为“darker in color”。

1.2.2 意译。意译不同于直译,而是根据原文的意思,采用灵活的方式将其翻译出来,符合目的语读者语用习惯的翻译方法。因为中西方在文化元素、语用习惯如句法、语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直译往往会造成文化误解。比如:“红茶”译为“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因为“black tea”更符合西方人的语用习惯。

1.2.3 音译。音译主要适用于茶文化中茶名的翻译,茶名体现了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为了便于体现茶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运用音译的方法。例如“铁观音”和“龙井茶”分别可译为“Tieguanyin”“Longjing”.如果把“铁观音”译为“Iron Buddha”则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将“龙井茶”译为“Dragon Well Tea”还会导致误解,因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不同,“龙”在西方文化中有邪恶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有“乌龙茶”。如果把“乌龙茶”译成“black dragon tea”也容易造成文化误解。根据汉语的发音,有学者将“乌龙茶”翻译为Oolong tea,既保留了“龙”的发音,又保留了中国茶文化特色。(魏颖,2021)因此,在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避免引起误解。由此可见,翻译要尤其注意多元文化的差异性,才有可能实现翻译语言的准确性。

从音译的优势来看,它不仅直接、明了,而且也可以避免目的语读者对茶文化产生错误联想。以“大红袍”的翻译为例,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Big Red Robe,则会令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为此,“大红袍”应当音译为Dahongpao,以此突出它的产品特性和中国特色。可见,采用音译的方法来翻译茶名,是比较正确、规范的方法,同时音译作为异化视角下的翻译方法,也最大程度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特色。

因为茶文化英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而很多茶业名称又与它的制作方法、特色、形状、香味等有关,因此有时音译的方法不能表达茶业名称蕴含的深层含义和传统文化,所以需要用音译+注释的方法来翻译。例如,有学者从翻译补偿视角分析过“龙虎斗”茶名的英译(崔姗,2019):云南纳西族的“龙虎斗”茶制作工艺是利用冷酒加热茶,响声清脆,寓意为龙虎相争,如采用音译的方法译为“Longhudou”则不能阐明茶叶名称的缘由。因此译者可以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将“龙虎斗茶”译为“Longhudou Tea”,后面加上对茶叶制作工艺的简介,就能够阐释清楚这种茶名的由来,以此弥补音译法造成的文化缺省。这也涉及到下文提到的翻译技巧:增译。

1.2.4 零翻译。零翻译是指在翻译某些特定词汇时,保留该词的原有形式。比如X-ray,翻译成X光。其中X就用了零翻译的翻译方法。再比如,“龙井茶富含维生素C和其他多种有益健康的元素”。其中“维生素C”译为Vitamin C,“维他命”采用了音译,而“C”是零翻译。

2 茶文化的英译技巧

学者熊兵指出,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减译、分译、合译、转换等。而转换还包括词性转换、句法转换,语义转换等。这些翻译技巧同样适用于茶文化的英译。

2.1 减译

减译是指翻译过程中,减去对原文部分词语的翻译,但不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即“信、达、雅”中“信”的标准。比如2021年6月份CET-4第一套试题中提到“铁观音含有多种维生素,喝起来口感独特”。其中“喝起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口感中,因此不必单独译出,所以后半句可译为“has a unique taste”.

2.2 增译

增译是指翻译过程中,根据上下文需要适当增加部分词汇,使得表达效果更好。比如“普洱茶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元素,常饮普洱茶有助于保护心脏和血管,还有减肥、消除疲劳和促进消化的功效”。前半句和后半句暗含“因-果关系”,因此,可将前半句翻译为since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Since Pu’er tea contains a variety of healthy elements,其中“since”就是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而增加的词,这样翻译也更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茶道时,往往涉及到“茶博士”一词。“茶博士”一般指的是在茶楼为顾客沏茶的服务员,因此有学者指出,“茶博士”可翻译为“tea doctor (the person who serves tea drinkers)”,否则很多读者会产生误解。因此在茶文化传播中,译者还可以利用增译的技巧,添加一些解释说明的文字,促进传播受众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徐子璇,程佳艺,张梅,2021)

2.3 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有词性转换、或者句法转换,比如主动句译为被动句,或者被动句译为主动句等。比如“普洱茶深受中国人喜爱”其中“深受...喜爱”为被动结构,翻译时可译为“Pu’er tea enjoys great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 people.”,这是主动语态,体现了句法转换。另外,本句也可用“is deeply loved by...”被动结构翻译。

3 茶文化英译规范的重要性

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对同一个词汇的翻译可能各有不同。上文提到的“铁观音”的翻译,就有几种不同的译法,比如Iron Buddha,Tie Guanyin等,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参考答案是“Tieguanyin”,相对来说,这种译法是最权威,最准确的。因此,有必要统一有关茶文化术语或相关表达方式的标准译法。目前比较可行的实现路径是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学界建立茶文化双语语料库,包括茶叶包装、茶叶广告、茶经等的中英对照语料。一方面,可以促进茶文化翻译标准的统一,避免误译。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便于翻译教学以及翻译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茶文化的标准译法有助于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提升跨文化意识。对于从事茶叶国际贸易的相关人员来说,也能促进茶叶贸易的顺利开展,以及跨文化交际中茶文化的外宣与交流。

4 了解茶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茶是中国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产物,有着养生、保健等功效。而茶文化往往蕴含着清静、和谐、淡泊的思想。当前,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契机,学习、了解茶文化,做好茶文化的外宣与传播,增强文化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2021年6月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茶文化为汉译英的主题,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以考促学,以此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茶叶的分类、制作方法、茶艺、茶道等。比如很多茶名与历史文化典故或者名人故事有关,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充分挖掘相关信息,例如“大红袍”的历史典故,“竹叶青”名称的由来,体会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为茶文化英译的准确性做好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探索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用英语讲好茶叶的故事,助力传统文化外宣。

而英语教师更要对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一定的了解,并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翻译,提升翻译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具体的翻译教学中,要明确翻译的标准:译文力求简洁、达意、通顺,同时符合英语的语用习惯和表达方式,避免文化误解。

本文主要从CET-4视角分析了茶文化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零翻译)和翻译技巧(减译、增译、转换)等。茶文化的翻译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茶文化的学习。二是要拥有良好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并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分析特定语境内不同句子的逻辑关系,合理运用相关的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从而提升翻译质量。三是在“双师型”建设背景下,部分高校可邀请当地茶企翻译人员开展翻译讲座,为学生普及茶文化,并传授相关的翻译技巧,方法等。四是高校可以建立茶文化中英双语语料库,促进茶文化英译的标准统一,同时助力茶文化外宣与传播,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音译英译茶文化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音译规范的韵律学视角探究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鲁迅音译的外国人名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