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探析

2022-02-18王亚莉

福建茶叶 2022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育人

王亚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马列教学部,天津 30035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5000年中华文明中孕育出了灿烂的茶文化,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珍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里。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尤其是她所呈现的精神内涵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重视对茶文化这一宝贵教学资源的利用,发挥好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作用。

1 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思政育人价值挖掘

几千年来中国在制茶、饮茶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现象。尤其是中国茶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交相融合,已形成一种精神特质,映射出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民族精神特质。其巨大的传统文化价值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中国茶文化中的思政育人元素、用优秀茶文化孕育的积极因素教育引导大学生,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是当代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1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抵制不良文化侵袭

制茶、饮茶最早起源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历史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升华的茶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闪烁的耀眼光芒同样照射到其他的国家,使中国茶文化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茶文化的摇篮。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及摩洛哥的茶文化都是对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的茶文化与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融合结出的丰硕果实。这一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文明最有力的诠释,作为源头和摇篮的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并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巨大的文化自豪感。在当今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当下,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地,必须善于识别和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对学生思想的侵袭,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充分滋养学生内心,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助力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古人云“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相对于法律来说,礼仪和道德更有利于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二者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可见,礼仪和道德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说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当今礼仪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涉及的较少,据了解,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礼仪方面的选修课程,这也成为学生获取礼仪知识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选修课程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有效需求。茶文化中的礼仪教育元素诸如泡茶、斟茶、品茶和添茶等都有礼仪规范,如若将其引入思政课教育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让学生在接受茶文化的礼仪教育后增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践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自制力,为良好德行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教会学生内省修身,提升学生道德境界

中国茶文化是广泛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形成对人生特有的感悟,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内省修行”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茶文化中对人的思想境界的有效提升,启发学生主动向内思考,勤于自省,时常审视自己在个人德行、人生目标和方向、与他人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坚持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操守,对自我不满意或有违社会道德准则的方面要坚决予以改正。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让自省成为一种人生习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中达到自我教育。

1.4 诠释“和”的意义,营造和谐氛围

传统的茶文化与中国时代精神相结合,产生出清、静、雅、和的茶文化理念。这其中的“和”字对于当今社会的竞争意义深远,特别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如何看待竞争,如何形成良性竞争更是意义重大。和谐的理念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对“和谐”二字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品味茶文化中“和”的深厚意蕴,消除学生竞争中的浮躁之气,与他人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在集体观念的养成、个人主义的克服,为社会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培养方面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同时,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良性竞争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

2 中国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中国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在传承优秀茶文化,用茶文化助力学生思政教育,培育有良好道德情操的大学生方面,高等院校和思政课教师任重道远。

2.1 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应用少,认同低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优秀精神理念本应作为学校重要宣传教育的内容有效融入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让学生在文化认同,情操陶冶中提升个人道德水平。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茶道本身的专业性很强,偏重于农业的属性,使很多高校未发现其蕴含的巨大教育价值。据笔者调查了解,很多高校目前在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对于茶文化的应用还存在空白之处。在部分引入茶文化教育的高校中,对茶文化的理解、对其内涵的深挖方面远远不够深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由于茶文化这一文化瑰宝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处于边缘化状态,学生对于这一文化瑰宝蕴含的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内化是极其匮乏的,茶文化无法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2.2 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不利于茶文化发挥其应有价值

就目前现有的思政教学而言,虽然很多学校重视课程教学改革,但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讲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对于引茶文化入思政课堂的教学,仅仅讲授茶文化内蕴的精神和价值是达不到优秀传统茶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目的的,茶文化博大精神的思想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对茶道的诸多相互关联的程序中予以接触、品味、认同、内化。茶文化实践教学的引入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的关系使教师必须拿捏得当,学生的实践参与就像一把金钥匙,运动得当,就可以打开茶文化思政育人的这把大锁。

2.3 不良文化侵袭阻碍茶文化进大学生头脑

新时代的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思想不稳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塑造的过程中。特别是他们生长在当今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每天所面对的信息铺天盖地,尤其以网络的快速传播带来超大的信息量为主要特点,其中有些学生根本不去分辨所获得的信息的真伪和优劣,不去筛选对自己有益的信息,一是缺乏这方面有效辨别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他们奉行看见的就是可信的原则,根本不去分辨。在这样的态度下,他们中的一些人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较为严重,这些不良信息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致于接收到这种信息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无视甚至是漠视,更无法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塑造、成长成才方面的重要作用。茶文化作为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得不到大学生的重视。

3 茶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

中国传统茶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政教学的宝贵资源,高等院校要切实利用好这一资源,不断探索将茶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堂和学生实践活动中去的有效途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内心,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理论知识和实践茶文化中,逐步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1 充分重视茶文化的思政引领作用

针对于目前高校中将茶文化边缘化的倾向,需要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及思政教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高校要从大局方面谋划如何让茶文化走进师生,组织校外专家开展茶文化的讲座,宣讲茶文化的思政教育意义。让教师充分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茶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蕴含的清、静、雅、和等多重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思政课的教学旨意存在高度的契合,高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政大有裨益,引入茶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教育意义非同一般,在学生个人品性的修为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方面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能够极大的拓宽思政教育途径,丰富思政课堂知识库和资源库,吸引更多的学生的参与,是学生思政教育的宝贵教学资源。

3.2 积极推进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知识的讲授是基础性的工作,思政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课程的研究、课堂知识讲授内容、讲授方法和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教师要研究茶文化引入思政课堂中,茶文化与各门思政课程的结合点所在,绝不是生硬的插入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而是要考虑思政课程原本的讲授内容与茶文化如何更好的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对茶文化知识和内涵做到十分的熟悉,不仅熟悉茶文化的理论意义所在,更要对茶道、茶艺等有关的实践知识做到熟知。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专业知识培训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保证。只有教师通过系统培训,深悟茶文化内涵的博大精神,领会其精神要旨,才能将茶文化的精髓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离不开教师对思政课程的精心打磨,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比如精心组织一堂示范课,充分参与研讨,广泛收集课程指导建议,一遍遍的反复进行课程研磨直至最终满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打造专门的茶文化交流中心,组织思政教师茶文化教学研讨,既可以研讨茶文化精神的深刻内涵,育人环节,更可以组织教师在茶文化交流中心亲身实践茶艺、茶道,让教师对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心领神会。

3.3 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茶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开辟了广阔的路径。各种微平台的使用使学生获取知识更加方便快捷,学校可以将茶文化的资源上传到微信、微博、公众号这些平台,同学们可以进行实时互动,在观看平台内容的同时发表个人学习心得,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发送的内容,并可以在平台上与学生时时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发挥平台的最大利用价值。思政教师可以打造微课平台,平台上既可以展示教师的茶文化融入后的思政微课,更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录制思政微课,学生亲身参与课程的录制,思政教师严格把关。微课的录制可以综合锻炼学生多项能力,不仅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更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带动学生整体融入传统茶文化的文化氛围,在自我建设和参与中达到良好的思政育人目的。

课堂讲授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离不开学校的鼎力支持,比如利用VR成像技术,让学生们通过佩戴3D头盔或眼镜沉浸在设备中存储的茶道表演中,带给他们全新的感官刺激,这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教学手段的创新作为茶文化育人的载体,思政教师要谨慎的考虑,一切教学手段必须紧紧围绕茶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不可偏废,要注重学理性的阐释,避免泛娱乐化现象,更不能形式大过内容,决不能以眼花缭乱的形成造成喧宾夺主之势,淡化思政课本身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3.4 拓宽学生茶文化实践渠道

思政课堂是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战场,而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绝不能只将目光紧紧盯在课堂上,茶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更多的是需要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获得体悟。丰富的课后实践活动是学生实践参与的主要形式,它一方面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进而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另一方面是使茶文化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茶文化交流中心亲身体验茶艺、茶道的魅力,品味茶文化散发清、静、雅、和的独特香气,浸润在香气中,让学生切实感受亲身实践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改变,是一种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转变。

茶文化的实践活动还可以依托专门的学生社团,教师作为社团的专业指导和思想指导人员,主要工作则由学生亲自策划和实施。可以开展茶文化座谈,同学们围坐一起,彼此交流学习茶文化后的心得体会,在互取切磋、各取所长中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可以开展茶文化的宣传海报的组织评比,优秀的海报可以获得在学校公寓、教学楼等学生聚集的地方进行展出的机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茶文化的有关知识竞答、茶文化知识的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寓教于乐,在浓重的茶文化氛围中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组织学生开展茶道、茶艺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是以上各项活动评比的优胜者,对他们的积极参与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学校聘请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习得茶道、茶艺精华的同学可以做各种适合场合的茶道展示,比如将学生的日常展示搬上校园节日的舞台、迎新送老晚会的现场,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学生们的突出才艺,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信心,扩大茶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更多的是让师生在艺术欣赏和陶醉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价值引领作用。但目前在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依然困难重重,遭遇到了茶文化被边缘化、价值认同度低、传统教学模式和不良文化的侵袭等多重困境。发挥茶文化的思政教育作用就需要破解难题,冲破困境,一一化解茶文化在融入思政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难题。高校要不断探索茶文化有效融入思政的各种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茶文化思政育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