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不确定

2022-02-18杨金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4期

杨金霖

关键词:不确定;掌控感;生涯意识;生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4-0045-04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初中学生需要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有规划意识,能够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并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规划、选择、目标确定、环境变化、挫折等都是初中学生的主题课程,也是具有明确方法策略的课程。初中生涯教育中,还需要将生涯意识贯穿其中,这样学生才能不仅知道,还愿意用到。

在后疫情时期,虽然疫情这个突发事件不再是主要关注点,但生涯教育中,学生对不确定的认识、应对以及在不确定中的自我发展都值得讨论。人们有发展和变化的需求,变化和不确定也可以促进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当学生能够意识到不确定事件带给自身的积极影响时,便会促进生涯意识的发展,进而树立积极的生涯发展观。

本节课,教师带领学生探索不确定性的定义、特点和影响,旨在让学生发现不确定的积极意义,进而探索生活掌控感,发现和发展自身能力。学生对不确定的态度和意识也是发展变化的。第一阶段,被动接受阶段;通过现实问题,学生了解自己需要生活中不确定带来的机遇与发展,但不知道如何消除不确定带来的问题。第二阶段,和平共处阶段;学生通过对掌控感的探索,了解如何面对不确定。第三阶段,主动阶段;学生认识到经历不确定事件能够对自身能力带来具体的影响和促进,进而真正的拥抱不确定。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确定和不确定带来的感受和影响,并理解区分确定和不确定。

过程与方法:体验确定和不确定带来的感受。通过两难选择,思考两者的影响,辩证地看待确定与不确定。明确如何提升掌控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索内控圈和影响圈,进一步认识不确定对掌控感的促进作用,进而拥抱不确定,树立积极的生涯发展观。

【活动对象】

初二学生

【活动方法】

小组讨论、思辨法、小组合作法。

【活动准备】

视频、故事续编创作纸、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

播放视频《可预测的一天》(视频截取电影《土拨鼠之日》男主能够预测风起、狗叫、车鸣笛等生活事件的片段,1分钟)

(一)观看分析视频

师:视频中的人有什么本领?

生:他能够预知未来。

(二)根据现象谈感受

师:是的,他能够预测未来,如果你也有这样可预测的生活,你感觉怎样?

生:很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提前预防,避免意外发生。

师:你希望能够做些什么去改变事情的发展?

生:很无聊,每天都知道要发生什么,没有一点新奇感。

师:这样的生活失去了多样性,对吗?那视频中这个人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心情如何?

生:面无表情,讽刺,无聊……

教师总结: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如果生活都是确定可预测的,会非常无聊。没有感觉无聊的同学,也想做些什么期待产生变化。说明我们希望拥有变化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其实,拥有这样的人生并不难,因为变化和不确定就是人生的本质。

引出课题“拥抱不确定”。

师:什么是不确定?看到不确定,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1:就是不知道会怎么样,比如买彩票不知道能不能中奖。

生2:盲盒,盲盒打开之前,不确定里面装了什么。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棒,不确定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也就是行为或者做完决定之后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确定性正好相反,能够准确知道结果。

我们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我们也喜欢不确定的生活,不确定到底有什么魅力呢?我们看看山小福同学的生活。

二、团体转换阶段:直面不确定

(一)案例分析:呈现案例《山小福的烦恼》

1.学生会换届选举,自己报名了,也参加了面试,却不知道是否能够入选。

2.五一小假期同学约自己出去密室逃脱,不知道爸妈是否同意。

3.这几天上学路上总发生车祸,很担心迟到。

4.老师上课提问抽学号,最近自己学习状态不好,担心被抽中。

师:我们都觉得一成不变的生活很枯燥,又感觉不确定性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山小福为什么还烦恼呢?

生:他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太多了。

师: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烦恼,除了烦恼,你还会有什么感觉?

生1:如果这么多事情赶到一起,我会很焦虑。

师:是的,当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时,就容易焦虑、烦躁,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生2:我觉得我会暴躁,是好是坏来个痛快,这样太难受了。

生3:我觉得还好了,除了被提问那个,其他还行吧,选不上就不上呗,重在参与嘛。

师:同学们有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这是确定和不确定带给大家不同的影响。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探索它们到底带给自己什么影响。

(二)确定和不确定带来的影响

1.每四人一组,可以站起来,但不要离开区域。

2.四位同学按照图示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3.活動共两轮,听清楚要求,积极参与讨论。

第一轮:探索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师提问:如果可以选择生活的机会,你会选择已知确定的生活,还是未知不确定的生活?为什么?

1.小组成员说明选择的理由,A同学负责记录。

2.将理由按照表1进行分类。

学生分享表1内容。

师总结:不确定带来新奇、机遇,确定性可以带来安全感。老师在想,能不能同时拥有呢?

第二轮:我是编剧

假如你是编剧,你能控制这些事情的发展,请你给山小福编写一个“鱼和熊掌可兼得”的人生故事。

小组四人选择一件事情续写,要求:

1.故事体现出事情的发展结果以及影响,过程体现出主角的情绪、行为和心理活动。

2.故事结局要圆满,但需要符合现实,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创作时间5分钟。

4.小组同学分工撰写:A负责记录;B写事情的发展结果;C写伴有的情绪和行为;D写心理活动。

学生思考:故事中,情绪、行为和心理活动有哪些表现,才能让我们应对不确定?

学生编写举例:

结果:没入选;

心情:有点失落;

心理状态:虽然失落,但还可以,之前面试完就没再关心过,参与就不后悔;

行为:继续生活,为了回答老师上课提问而好好学习。

生1:做最坏的打算,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就不参加。

生2:做好情绪调整,可以应对不确定。

生3:爸妈不同意没关系,多一个准备。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得太棒了,同学们提到的都属于提升控制感的方法。其实,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是一种失控感,而视频中的确定性人生,无论做什么,结果都不会发生改变,让人抓狂,也是一种不可控。所以,既能获得不确定带来的机遇和发展,又能拥有内心的安宁,需要我们获得控制感。

三、团体工作阶段:提升生活控制感

师:控制感又称掌控感,是指事物的走向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如何提升我们的控制感呢?我们继续探索。

规则:

1.汇总编剧给出的对结果有促进作用的情绪、行为和心理活动。

2.将汇总的内容,按照表2进行分类。

3.对于没有内容的分支,结合生活实际案例,讨论具体方法。

学生分享。

师提问:看见表2的时候,大家有什么联想?

生:老师,这就是提升控制力的方法吗?

师:是的,大家控制能力如何呢?问一问自己在生涯能力、生涯管理、生涯意识三个方面的分支中,哪些是自己拥有的?哪些是没有的?

生1:规划能力、决策能力、压力管理、目标管理等都是自己拥有的,但行动意识在剛才编故事的时候想到的,还有系统建构的能力,不仅没有,也没有意识到。

师:我们看着这张表格,正如同学们所说,有些方面,是自己没有也没有意识到的部分。

四、团体结束:拥抱不确定

师:心理学有句很神奇的话——“当你意识到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想要提升生活掌控感,就要继续提升已有能力,弥补不具备的能力,学习管理策略,改变生涯意识。我们接纳生活中的不确定,就会主动吸纳知识和智慧;经历的不确定越多,眼界也就越开阔,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办法也就越多,应对不确定性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不确定是人生最大的确定,拥抱不确定,和不确定共舞,提升掌控感才能拥有稳定幸福的人生!

【活动反思】

不确定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它既不是规划后的变化,也不是挫折、失败,更不是突发的危机事件。不确定是未来导向的,而变化、挫折、危机事件等是结果差异导向的,所以,在本节课设计方面,不确定事件举例,都具有扔硬币性质——不知道结果如何。本节课的内容很多,提问部分,不建议自由发挥,因为问题的设置都是围绕“不知道结果如何”设计,避免了跑到应对变化、面对挫折等某个点上。

本节课带领学生澄清不确定的概念,了解面对不确定的掌控感以及提升掌控感的方法,有很多心理知识,也加入了很多心理教育的内容。

心理活动课注重体验,而本节课拥抱不确定、提升生活控制感,是一个整合性的课程,也是树立学生积极生涯发展观的一个课程。它是非常宏大的,不是简单的技巧能够概括,所以,本节课的心理体验少一些,思维认识方面的参与多一些。让学生从感性拥抱不确定到理性拥抱不确定,感性容易让人感情用事,马上行动;理性才能让人的行动坚持下去。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