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罗南道 一蔬一饭一茶

2022-02-18KrysLee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2年3期
关键词:静观泡菜韩国

Krys Lee

静观师太正在制作莲花茶。

左上起顺时针 木浦的韩屋。/珍岛上的民居。/木浦的艺廊。/木浦的超市。

韩国有句俗语:“食物多得桌子都要塌了。”我看着面前这一大桌菜,开始担心这句话可能会成真。这里是位于韩国西南港口城市木浦的 Dokcheon Sikdang餐厅,有着巨大的鱼缸,整洁而舒适的私人包厢。我尝了尝碟子里长得像毛蜘蛛的凉拌海草,它有一种微妙的味道。还有一盘生的长腿章鱼,像天鹅绒般柔滑地融化在我嘴里。我对这些美味赞不绝口,和我一同用餐的前全罗南道观光局局长金炳柱(音)说:“昨天那些家伙还在泥里呢。”

就像意大利人总说“不到西西里岛就不算尝过真正的意大利美食”一样,韩国人也爱说“要想吃到最好的韩国菜,就得去全罗南道”。这里有曲折的海岸线、一望无垠的茶园、起伏的银色海滩和1000多个岛屿 —— 其中很多岛屿属于多岛海海上国立公园。

一提到韩国料理,大多数人会联想到辛辣的泡菜和美味的烤肉,但全罗南道的料理更精致、更復杂、更新鲜,这里的菜肴中充满了来自大海的礼物。近年来,全罗南道才开始发展旅游,虽然这里距离首尔不到3小时高铁车程,但完好地保留了韩国半世纪以前的慢节奏和社区生活。

韩国人口(5130万)有一半都生活在首尔,首尔是一座奔向未来的都市 —— 拥抱国际化的建筑、美食和文化,全罗南道则在努力保存自己的过去。2018年,木浦被韩国政府评为韩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木浦的市中心就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汇集了1910年~1945年日本殖民时期保存下来的老街道和建筑。在一个干热的下午,我散步经过了前日本领事馆、海关大楼和许多日本殖民时期所建造的两层住宅楼。

这里风景优美,有着平和的氛围,我看见离海岸不远处的那些闪闪发光的岛屿,还有附近尤达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尤达山就像是从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的丛林画上撕下来的一角。我步行登上山顶,俯瞰着崎岖的海岸线和远处蔚蓝大海中的群岛。多岛海海上国立公园的石灰石悬崖、翡翠绿的海水和隐蔽的海湾洞穴丝毫不逊于东南亚的海岸。我的导游将国立公园未经沾染的原始之美归功于它的与世隔绝,但如今,从全罗南道西南海岸的珍岛出发,你就能乘坐渡轮或租游艇轻松抵达那些人烟稀少的岛屿。

在我最爱的观梅岛,道路蜿蜒在遮风避雨的海湾、山茶树和海滩周围,除了偶尔有山羊在悬崖上守望之外,不见一个人影。这座岛只有200人居住,但旅游旺季时岛上的人口会增长10倍。全罗南道的当地人往往不像韩国北部人那么矜持,他们更可能会加入你一起喝酒。

宝城的午餐。

宝城的制茶大师。

在制作酱缸的工匠家中。

在观梅岛,导游朴先生突然问我想不想尝尝当地特产艾叶米酒,出于好奇我同意了。几分钟后,他带着三个邻居、拿着两个塑料瓶和一大碗冰镇的白色泡菜过来了—— 这是他从一户当地人家里拿来的。一位穿着花裤子的女士坚持夹给我又甜又凉的泡菜,她说:“绝对好吃,不吃就不能走!”虽然我们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但她已经像是我的阿姨。

观梅岛的风景和这里的居民一样多姿多彩。就在码头那边,晒干的鳗鱼和带鳍的鳐鱼像棕褐色的花朵散开在晒衣绳上。我们开着车四处转悠,经过绿油油的山谷中的亮黄色油菜花田、19公里长的海滩、有着修剪整齐小草坪的商店,还看到一对腊肠犬正在欣赏风景。这一切都有一种令人神清气爽的美。村子里的屋顶覆盖着蓝色和橙色的瓦片,鸟儿高鸣,高大的常青树树干上缠绕着小兰花,直冲云天。

这里的居民认为每一棵树和石头都是有灵性的。随处可见的引人注目的松树或岩石上的标语牌,讲述着背后的传说。导游告诉我,当地为了房屋防风而砌的石墙也有驱赶邪灵的作用。

第二天,我们开车前往茶山环绕的宝城。一路上,白鹭栖息在稻田里啄食,杏树开满了花。正值初夏,山花盛放。1200多年前,茶树的种子从中国传入韩国,被种植在庆尚南道的河东一带。据说宝城的茶树可以追溯到更早的百济王国时期(公元18~660年),尽管没人知道茶树是如何传入的。如今,宝城是韩国三大茶叶产区中最大的一个,另外两个是济州岛和河东。

宝城最大的茶园 —— 大韩茶园(Daehan Dawon)是从日本殖民者手中收回来的,这里有雪松成排的小径、一垄一垄的茶树和一个观景台。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更精致的 Borim Jaeda茶厂,在著名的美食纪录片《主厨的餐桌》( Chef's Table)中成名的静观师太将 Borim Jaeda视为韩国最好的绿茶生产商。

在那里,我和 Borim Jaeda的主人林光哲(音)和徐熙珠(音)夫妇一同品茶。从那间极富设计感的会客室里可以看到茶园的全景,无数韩国古董与来自日本和印度的茶壶随处可见。林先生说话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也在模仿他的举止和温和的说话方式,大概是因为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林先生深表认同:“在品茶的时候,你会同时感受它的形态之美和滋味。如果你遵循饮茶的习惯和仪式,假以时日,你会变得更加专注和敏锐。”

在郁郁葱葱的茶园里散步也是一种相似的反思体验。我看到茶是如何从农场被传到餐桌上的,我咀嚼着茶树的嫩叶,然后来到一座能俯瞰茶园的玻璃构造的冥想建筑里,品尝发酵的绿茶。“我父亲说制茶的人不算是农民,而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徐女士说。我开始明白静观师太推荐 Borim Jaeda的原因。这是一个家族已经传承三代,并致力于保护传统的地方。

都离山展望台看出去的风景。

宝城一户人家家中。

在海边处理海草的人。

在澄光文化制作泡菜坛。

珍岛上的炖蟹。

后来,我在澄光文化(Jingkwang Culture)见到了韩师傅,他因为制作酱缸的手艺而成为一位国家工匠。这个设计漂亮的地方能看到宁静的丛林,有一个咖啡馆、一座巨大的传统窑炉、一间画廊和商店,再往前一点就是韩师傅的工作室。就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几分钟之内他就在拉坯机上做出三个完美无瑕的无釉陶罐。他看着我惊讶的表情说:“很简单。你只管做就是了。”

制作酱缸是一门正在消失的手艺,这种容器曾是韩国家庭的必需品,用来以低温储存泡菜和大酱。但是,现在一半的人口都住在公寓里,酱缸已经很大程度上被泡菜冰箱所取代,在市中心已经很少见了。

全罗南道最令人难忘的地方应该是静观师太的住处白羊寺天真庵,它位于内藏山国立公园内,内藏山的名字意为“隐藏的无限”。我沿着悬崖峭壁和波光粼粼的小河来到白羊寺的主寺。在韩国,山是泛灵论和萨满教的圣地。大多数佛教寺庙尤其是古老的备受尊崇的寺庙都藏在深山之中,庙里都供奉着山神。

我参加了白羊寺的寺庙住宿体验,许多韩国人借此逃离城市生活,重新发现真实的自我。在《主厨的餐桌》拍摄静观师太之前,白羊寺还不为人知。现在,美食家、心灵学者、米其林三星厨师都前来朝圣、学习烹饪。

这里有数不清的小径和一座佛教博物馆,但真正吸引人前来的还是静观师太本人。从白羊寺走15分钟就是静观师太住的天真庵,这里群山环绕,旁边还有一些传统的韩国民居。

附近潺潺的溪流与静观师太准备晚餐时的忙碌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在齐腰高的装满自制大酱、辣椒酱和酱油的大缸之间来回穿梭。静观师太说她6岁时就会做面条,从那时起就迷上了邻居和家人品尝她做的食物时的开心模样。我能看出,她依然对别人从她的美食中获得快乐而感到满足。

当下午的阳光渐渐变成琥珀色时,她盘腿坐在屋外的竹席上,四周都是山峰,溪水潺潺,山谷在夕阳的余晖中尽收眼底。她熟练地把西葫芦里面掏空,然后填上豆腐泥。大山的味道是静观师太的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还用附近灌木丛里的鲜花和叶子来装饰菜肴。稍后,她在蘑菇上点缀了小小的黄色花瓣。她说:“我在这里学会了栽培植物。如果没有全罗南道丰富的食材 和肥沃的土壤,我的食物就会不一样。这就是我不能离开这儿的原 因。”

洞穴般的咖啡馆。

静观师太创作的美食。

Spring Cloud CW韩屋的主人收集的古董和石头。

为了强调这一点,她又指了指外面的风景,或者用她的话说她的“户外厨房”。在客人的注视下,静观师太在充满阳光的现代厨房里穿梭,那里面摆放着她收藏的陶器。她刚在菜园里找到了西红柿,决定用它们来做点什么。“我没有食谱”,她坦言,“我只是现编现做。”在敞开的大窗户外,鸟儿在山谷里飞来飞去,远处寺庙的钟敲响了。当她“怂恿”我们尝试她的新发明时,我问这道菜是否如她期待,她像个孩子一样喜笑颜开。

静观师太的烹饪方法是将简单的食材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復杂的风味,感觉就像变魔术。她的饮食哲学同样令人感动。“吃不只关于食物,也关于思考,所以在我们的生命里一直都在吃东西。”她一边搅拌蔬菜一边说,“食物是将冥想的身体与心灵连接起来的媒介。”在我们品尝她当天采摘的香菇之前,她提醒道。这汤美味得令人惊讶,似乎充满了我的身体和心灵。

那天下午,长长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安静,一群陌生人一起分享这顿晚餐。我开始明白这也是一种精神体验。我们先品尝泡菜,然后是炖菜,谈话只在一道菜和下一道菜之间发生,那是一种愉快的低语。要真正走进山的精神核心,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去欣赏风景,更需要改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学习一种更本质的生存方式。正如静观师太在晚餐结束时所说:“当我们吃着山上产的食物时,我们就与山合而为一了。”

猜你喜欢

静观泡菜韩国
秋高
雪花泡菜
书法
诗情画意
朱昱臻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