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青少年拥有一颗健康的心

2022-02-18王学义

心理与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

王学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群体在学习、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呈现出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和心理障碍患病率上升的趋势。《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发布调查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

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居家和网课带来“紧张焦虑、恐惧,生活节律紊乱等”。因此,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帮助孩子们拥有一颗“健康心”已刻不容缓。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 学习问题:如学习不适应,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上学,厌学、逃避上课,在校期间的反常行为,学习压力问题,承受挫折能力不足,疫情下居家线上课不适应等等。

● 情绪问题:常见的如抑郁、焦虑情绪。就青少年抑郁症来说,据调查,60%~90%的患者可在1年内缓解,其中50%~70%会在5年内再次抑郁发作,且多数患者在抑郁发作间期难以达到完全缓解,常常伴有残留症状或功能损害。此外,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成年后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双相障碍和游戏障碍等,同时还会导致自残自杀行为、逃学、休学、失业、犯罪等社会问题,对儿童青少年的心身健康会产生远期的影响。

● 人际关系方面:如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回避社交,承受挫折能力不足等,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严重者会发展到足不出户。

● 成长方面: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生长发育期,如不及时教育引导,常会产生心理生理冲突、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模糊性等,造成性心理问题、早恋问题等。

● 网络依赖或成瘾:由于儿童青少年好奇心强,而辨识能力又不足,如不及时引导、管理,容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诱导产生不良行为方式;不良的网络使用习惯常易导致身体损害以及网瘾,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等,进而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均不同程度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A个人方面:除遗传等生物学因素外,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在生理、心理层面包括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独立能力、解决问题和应对能力等尚不成熟,在环境因素等影响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B家庭方面:家庭不完整、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婚姻不稳定甚至离异;家庭暴力,父母的不良言行常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让孩子无所适从,只关注孩子成绩,不注重孩子心理感受;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高或过度严苛、过度保护甚至溺爱;经常言语或暴力攻击,打击孩子的自尊、自信心;父母双方忙于生活和工作,忽視对子女的引导、教育等,孩子缺少陪伴,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人格发展问题、情绪问题、社交问题等。

C学校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成绩攀比,超负荷的作业压力,校园欺凌,适应不良,师生关系紧张,教育方法不当,尖锐的批评及言语攻击等,长期让学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没有安全感,人际孤立、过度压力等情景,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D社会环境方面:儿童青少年时期,如遇环境改变,转学、升学、迁址、学习受挫、网络及电子产品滥用,疫情期间学习方式变化,居家隔离、校园封闭管理、网课线上学习等,也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冲击和压力,导致儿童青少年发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部分孩子会出现失眠、躯体不适感,如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便秘等。

如何让青少年拥有一颗“健康心”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

1家庭方面:家长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身作则,注重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教育孩子时要保持一致性,避免让孩子无所适从。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日常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不要把自己未获得的成就、未实现的梦想都叠加到孩子身上。要因材施教,适时地鼓励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良好的行为,杜绝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的心理,不要把一些过高要求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这些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无法逾越的,鼓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验孩子的感受,并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另外,帮助孩子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增加户外运动,加强体育锻炼,转移注意力,保持身心健康。

◆ 创建温暖的家庭氛围:作为家长要善于做孩子的好朋友,而不仅仅是家长;要学会尊重、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和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不过分看重学习成绩,要更看重孩子的努力过程,适时地给予鼓励引导。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情绪、情感等精神世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同理孩子的情绪,建立充分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空间。过分严厉与过分溺爱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鼓励孩子多动手、动脑,增强自信,提高生活的自主性、独立性和适应能力。

◆ 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67%睡眠时间不达标,睡眠时间因学业负担过重、玩电子产品而被挤占。长期的睡眠不足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是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事件。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烦躁、焦虑、注意力下降,一定程度会影响孩子成绩,导致其更多的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学校和社会环境方面

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素质教育,科学做好育人工作。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氛围,构建一个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学习成长环境。

●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倡导心理健康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同社区、校园、各类教育机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及公益讲座,提高家长、老师、儿童青少年和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减少错误的归因,如误认为是思想问题、意志薄弱等,促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提升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 开展早期筛查与评估:将常见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筛查纳入儿童青少年常规的心理检测,早期识别高危风险及疑似人群,针对不同风险的人群给予相应的分层干预,或转诊至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咨询与评估并给予及时治疗。

● 健康责任教育:开展自我健康责任意识教育,让每个儿童青少年树立“自己是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主动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应对能力,遇有心理问题及时主动求助,及时化解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减少心理精神障碍的发生。

3疫情状态下,帮助儿童青少年做好情绪管理

疫情期间学校大多都是以“网课”形式学习,许多孩子不能严格、有效地管理时间,在“网课”之余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延长。部分孩子产生作息规律紊乱,出现学习适应问题,开学后不愿意上学,甚至厌倦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埋怨、责罚孩子,应帮助孩子逐渐适应从居家转换至学校的学习生活,并要求老师帮助孩子走出居家生活的影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帮助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娱乐、运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果家庭环境允许,可以将空间简单分区,如工作区、学习区、家庭活动区等,这样更利于保持作息规律。

※ 尽量减少负面信息对孩子的影响。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告知儿童必要信息。当然,家长首先要从国家权威媒体获取信息,冷静理智地处理信息,不要让孩子受到家长的负面情绪影响。

※ 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让孩子内心有安全感。

注意儿童防护措施,但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保障儿童内心的安全感。

※ 家长应该多陪伴儿童,及时安抚儿童的异常情绪。

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多读书、讲英雄故事、绘画写字、做亲子游戏。

※ 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家长或老师温和耐心的态度很重要,及时解答孩子的问题,了解孩子有何心理困惑,重要的是读懂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想做什么,和孩子做真正的好朋友。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发展和建设的未来,也是民族健康发展的基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希望本文能引起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重视,在不同层面为儿童青少年构建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内外成长环境,促进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体魄;共同携手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赋能出力,让儿童青少年远离心理障碍,拥有一颗“健康心”。

王學义,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心理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北方精神医学论坛副主席;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理事长;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328篇,主编合编著作48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心理小测试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