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视域下资源建设模式探究
2022-02-17戴丽娜
戴丽娜
(常州大学图书馆,江苏 常州 213164)
在传统平台建设下,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如机构知识库建设、各类读者决策采购、电子资源采购、数据资源建设等,但不同类型资源难以关联,造成众多资源信息孤岛,使得图书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低下,读者对图书馆满意度下降,不断被边缘化。基于上述原因,2009年图书馆同仁为改变图书馆状况,认识到需对图书馆业务进行重组,以避免盲目、跟风建设,并对图书馆平台展开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用户画像技术的发展,下一代图书馆平台建设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图书馆各项建设事业的重要推手。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Next Generation 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LSP) 最早由Breeding[1]提出,以Alma,Sierra 等为代表的国外主流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图书馆业务重组和资源建设的转型升级,国内首家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是由南京大学图书馆与江苏图星软件共同研发的NLSP(Next Library Service Platforms 或NJU Library Service Platforms)[2]为代表的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在各地图书馆得到逐步推广,为传统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1 传统资源建设困境
1) 异构资源隔离建设,图书馆效益低下。以单一资源管理为基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纸本资源、电子资源及数据资源等单独建设,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分别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这就造成了资源重复建设,不同资源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在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下,部分图书馆为了加强数据关联,在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 上开展统一资源检索建设,但依然无法实现众多异构资源有效检索,导致异构资源分散问题无法解决,同时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展不同种类的资源建设,(如机构知识库建设、OA 资源建设、电子资源建设等),造成大量孤立信息资源,资源重复建设、盲目、跟风建设现象严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图书馆效益低下,读者对图书馆满意度下降,虽然图书馆为提高资源服务能力,进行了诸多探索,但是收效甚微。
2) 资源建设模式单一,业务变革进展缓慢。不同资源建设模式对图书馆资源结构及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主要以纸本资源建设为主,平台拓展性、兼容性差,国内图书馆大多使用国产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这进一步限制了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型升级。纸质资源是图书馆馆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纲目选书模式是资源采购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资源建设效率,图书馆开展了读者荐购等资源建设模式,也开展了网上书店选书、“你选书我买单”等各类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建设,然而,由于国产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的限制,无法实施系统、馆际互借、短期租借等相关读者决策采购模式(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PDA),纸本资源PDA 及电子资源PDA 建设进展缓慢,部分使用国外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图书馆开展了电子图书读者决策采购的尝试,因为实施范围较小,所以实施效果不明显,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限制了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型升级。
2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对资源建设的作用
1) 推动PDA 模式在图书馆的应用。在国外图书馆资源建设中PDA 模式广泛应用于资源采访,并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该模式对满足读者需求、完善馆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3],我国图书馆界对PDA的应用范围较小,应用模式单一,这不利于提升图书馆资源建设效率,图书馆迫切需要转变资源建设模式,优化馆藏资源格局。该PDA 模式在我国图书馆的实践研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我国图书馆大多使用国产单一资源管理系统,传统图书馆平台的拓展性差,无法为PDA 模式的广泛应用提供拓展性强的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而限制了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的拓展。而以NLSP 为代表的国产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计算机技术,具有高度的扩展性,为PDA 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平台,这有利于推动PDA 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完善图书馆藏资源建设手段。
2) 实现纸电一体化智能采选。LSP 不仅能对纸质资源进行采编,而且还可以对电子资源进行采选、编目,该平台拥有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两种财产账,可对电子资源进行采购,自动分配财产账号,同时其编目功能可对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电子资源数据库等资源类型进行数据编目,这对于提升资源的采选、统计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国产系统以NLSP 为代表,NLSP 在传统纸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增加电子资源采选,但不同资源类型间可以实现关联,可同时对不同资源类型进行查重。国外下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可对任何资源类型进行智能采选,如Alma,真正实现不同类型数据资源的统一平台管理。
3) 促进异构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兼容。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整合异构信息资源,将纸本资源、电子资源、数据资源等进行整合,不仅支持基于CNMARC,USMARC,RDA 等传统纸本资源管理模式,而且支持DC,EDA 等多种元数据格式,同时拥有多种数据编码形式,为不同类型的纸本资源、电子资源、数据资源等异构信息资源提供数据交换,LSP 在图书馆的应用可将图书馆前期建设的机构知识库、OA 资源等,同本馆传统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等进行关联,促进数据整合和数据交换,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打破资源壁垒,真正实现一体化的异构信息资源融合。
4) 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采购。LSP 依托大数据技术、知识发现技术、数据图像技术等,具有强大的内置分析功能,为用户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对基于该平台的各种操作活动进行数据抓取,如采访、编目等传统图书馆业务工作及资源检索、资源借阅等读者信息活动,并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智能关联分析,使得采访馆员可以获取读者真实信息需求,并对已完成的采编活动进行智能分析,以此调整资源建设策略,为建立用户驱动的馆藏资源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同时LSP 可以对传统采编工作进行业务扩展,对字段进行自定义,调整资源信息显示状况,根据不同图书馆采编操作流程进行业务开发,以满足不同类型图书馆的业务需求。LSP 进一步拓展了传统资源采购模式,使得资源采编更为灵活。
5) 电子资源管理。电子资源是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图书馆平台下的电子资源建设分散,不同数据库之间难以实现有效检索,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相较传统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资源类型的拓展方面,可以全面实现对电子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机构知识库、OA 资源、数据库资源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通过对电子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有效打破了不同电子资源间的壁垒,如国产NLSP 在传统资源建设模块的基础上提供电子资源管理服务,将电子资源和纸本资源有效整合,图书馆利用电子资源管理服务模块,对电子资源进行订购、数据库进行编目,对不同数据资源进行比较分析,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对电子资源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资源发现、订购、管理或维护、续订或停订、合同管理等,同时可提供资源分析,进行学科建设等[4]。
6) 转变采编馆员角色定位。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采访馆员主要基于系统功能实施采编工作,围绕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开展资源建设,以纸本建设为主,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弊端使采编馆员对资源建设的创新性受限,而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将图书馆所有业务活动集成在线上,系统集成性及拓展性强。采编馆员可以基于本馆资源建设特色,开发出适用于本馆的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资源活动的中心转移,以系统为中心的资源建设活动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资源活动转移。采访馆员不在局限于传统采编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本馆特色性资源建设服务已成为采编馆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7) 资源评估建设。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统计功能较弱,对资源活动所提供的数据支撑较少,单一资源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对电子资源的评估,对纸质资源也只能粗略评估,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具有知识发现功能,采用COUNTER 等电子资源评估模式,可将厂商COUNTER 标椎化报告导入系统平台,实现COUNTER 报告的自动收割,定期自动生成资源报告,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实现交叉主题的统计[5],为图书馆资源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 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新平台产品推广缓慢,市场份额较低。我国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图书馆所使用的系统大多是单一资源管理模式的传统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系统平台开发中,以Alma 为代表的国外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占市场份额略高,国产系统中以南京大学图书馆和超星联合开发的NLSP 为主,由于价格因素、系统的成熟度及对传统图书馆系统的依赖性,造成大多数图书馆对于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仍处于观望阶段,国内图书馆主要的管理系统仍然是传统集成管理系统。
2) 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排斥新平台的应用。单一资源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已经在国内图书馆拥有20 多年的历史,图书馆员对传统系统和传统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大部分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型图书馆安于现状,不愿意进行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变革,新平台主要在资源集成及资源评估上有重要应用,中小型图书馆以纸质资源为主,电子资源比重较低,不需要也不愿意应用新的技术平台。
3) 标准化建设、数据迁移及平台安全性问题。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对异构数据资源进行获取、转换、清洗等,不同厂商为了自身商业利益采用不同资源建设标准,这限制了跨平台的数据交换,不利于新平台的发展。系统数据迁移需处理大规模数据,新系统提供资源发现服务,系统更换周期较长,因此新系统后续的管理与部署较为困难,同时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提供云服务,基于云端的数据服务可能存在安全风险[6]。
总而言之,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中心,随着大数据、人脸识别、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得到迅速发展,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多租户、云计算环境的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7],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变革有重要作用,能真正实现图书馆所有业务的线上整合,关联信息孤岛,推动图书馆资源建设及服务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