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2-02-17吴燚盛
吴燚盛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中国元宇宙峰会的落幕,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的爆红引发了广泛关注,翻开了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在此背景下,元宇宙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其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的潜力值得分析和深挖。
1 元宇宙的概念及其主要技术
元宇宙作为形成中的概念还未有公认的权威概念,但其技术支撑已经基本形成。元宇宙技术本就是融合了多种新技术的集合,换言之,只要作用于元宇宙发展的技术都可称为元宇宙技术。支撑元宇宙基本框架的技术主要有6 种,通过对元宇宙主要技术和特征的梳理可以帮助人们揭开元宇宙的神秘面纱。
1.1 元宇宙的概念
在文学和电影行业中,元宇宙属于乌托邦式的科幻概念,一直以来鲜为人知。当号称元宇宙第一家游戏公司的Roblox 上市,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 更名为Meta,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入元宇宙热潮之时,元宇宙成为科技界的热议话题。元宇宙英文为Metaverse,由meta 和verse 组成,meta 表示超越,verse 取自宇宙。《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维基百科把元宇宙理解为描绘未来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三维集体虚拟空间。王文喜等人认为元宇宙是多学科融合的结果,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2]。目前为止,对元宇宙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一种权威的共识,正如元宇宙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一样,它的概念也是不断生成、变化的,不同的参与者也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不可置否的是,元宇宙依托高度发达的科技力量,是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的影射,与现实世界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相互影响。一言以蔽之,元宇宙是融合了多种新技术概念的抽象化表达。
1.2 元宇宙技术及特点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元宇宙技术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元宇宙的关键技术包含了网络及运算技术(5G,6G 网络;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管理技术(能耗管理、资源管理、会话管理及时空一致性管理)、虚实对象链接、建模与管理技术(X 联网、身份建模、社会计算、去中心化管理技术)、虚实空间交互与融合技术(拓展现实、电子游戏技术、脑机接口技术) 等[2]。这些关键技术的成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离不开各种物质基础(包括技术设备) 的研发和应用。实际上,元宇宙的技术内容远不止于此,正如它的概念难以界定一般,随着大量物质基础的铺垫,元宇宙技术将更加清晰可见。一般而言,元宇宙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一是即时性。元宇宙技术的即时性也称为智能动态性。元宇宙世界里的一切都与物理世界同步发生,没有异步性或延迟性,这主要得益于网络及运算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高速无线传输网络能够随时随地接入元宇宙,在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中创造一个数字身份,确保人与人之间能够自由交流互动。同时,物联网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全真顺畅的持续性交互体验。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重架构成为搭建元宇宙的重要基础,也可以视为沟通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世界的桥梁。
二是共创性。元宇宙技术的共创性也称为联结共建性。元宇宙本就是一个多元、开放、共享的世界,每个参与者作为利益个体,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游戏规则,这主要得益于建模与管理技术的成熟。人与人、人与机器共存于元宇宙世界,体现为人类与机器的全面协同。同时,这种共创性含有去中心、分布式、自组织的蕴味。由于人类与机器共处于在线三维集体虚拟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施展自己的个性。但元宇宙并非法外之地,参与到其中的用户需要共同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元宇宙共创性的发展。
三是沉浸性。元宇宙技术的沉浸性也称为沉浸感。元宇宙技术让人们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全方位感受现实世界的真实感,这主要得益于虚实对象链接、虚实空间交互与融合技术的支持。沉浸性最初是为了满足元宇宙游戏发展的需要,但随着VR,AR,MR 等技术的普及,元宇宙的沉浸感已经给游戏行业、影视行业、教育行业等带来了发展灵感。当人们在虚拟世界活动时,可以拥有真人朋友或者AI 朋友,可以和在现实物理世界中一样正常交往、聊天等,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包容开放的元宇宙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使人们沉浸在元宇宙的世界中而忽略其他一切。
2 元宇宙与生态文明教育
元宇宙应用于教育领域是技术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元宇宙与生态文明教育包含了元宇宙+ 教育+ 生态文明3 个主要部分,元宇宙的深入应用必然涉及教育领域,自然要谈及生态文明教育。
2.1 教育元宇宙的出场
元宇宙给我们带来未来世界的曙光,“元宇宙+”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许多行业争相加入元宇宙的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其中,“元宇宙+教育”又称为教育元宇宙,无疑是未来虚实融生的教育发展新样态[3]。显然,教育元宇宙既不是乌托邦式的科幻构想,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理论研究,而是科技与现实结合的典范。
首先,技术创新推动教育元宇宙出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元宇宙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范式,以此推动教育的发展。当然,一项重要技术成果的成熟应用,离不开大量基础设施的提前布局,元宇宙本身就属于一种科技概念,技术在支撑教育元宇宙未来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元宇宙强调开放而自由的社交活动和身心交流,通过元宇宙技术的支撑,教育元宇宙能高效地实现教学场景预设、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双向互动等。其次,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元宇宙的出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旨在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教育元宇宙的出场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使课程结构更具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行合一能力。最后,人的发展推动教育元宇宙的出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呼唤教育元宇宙的出场。教育元宇宙满足了育人需要,在教育元宇宙空间里,每个人都是待挖掘的潜力股,每个人都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平等交流的能力。教育元宇宙支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跨时空交流,满足了人的跨界需要,人们能够在教育元宇宙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丰富的人生。
2.2 元宇宙赋能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于教育元宇宙之中,教育元宇宙的出场为生态文明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当前,环境问题错综复杂,生态文明教育亟需进行改革,人们的生态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表明了元宇宙入场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建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理念之上,追求人与自然的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价值愿景,关注物我相依的生命共同体的建构[4]。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它的最高价值旨归应该是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价值的认同,进而培养生态公民。元宇宙结合生态文明教育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元宇宙技术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应用,它为师生创造了数字身份,在虚拟世界中拓展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教学场所。诚然,元宇宙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能够转变为强大的发展势能,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价值观的建设,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发展。不得不提的是,在各类学科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元宇宙技术的特点无不体现出其强大的兼容性与适配性优势,而高度沉浸性特质才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亮点。沉浸性能够让人沉醉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真实”地感受环境变化带来的种种好坏,召唤人对自然最初的善良。
3 元宇宙技术缺场凸显生态文明教育问题
科技发展的真谛是为了服务人和人类社会。科技的落后阻碍了社会发展的速度,科技的不成熟或者不合理利用也一样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同样,元宇宙技术未能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而有效利用,这样的缺场使得生态文明教育问题显得更加鲜明。
3.1 生态文明教育活力不足
生态文明教育未能结合元宇宙技术将导致教育活力不足的问题。首先,生态文明教学形式单一。教育者延续传统说教式授课方式进行教育,长此以往,生态文明教育也就失去了其教育的特色。其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生硬。生态文明教育通常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配套进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理论教学的桎梏。“高大上”的理论阐释,既定的教材讲解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教育者未能真正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导致学生为了获取学分而听课,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变得毫无生气。最后,专业教育力量欠缺。部分地区的生态文明教育仅停留在环保法规和生态保护知识的口头宣传上[5],没有及时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者或具有生态文明相关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
3.2 生态文明教育张力欠缺
生态文明教育未能结合元宇宙技术将导致生态文明教育张力欠缺。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群体的教育,更不是某个学校某类教师单方面的责任。各大高校虽然设有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也有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教师,但是学校以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待进一步探索,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有待延伸。一方面,教育对象固定化。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属于终身教育的内容,而生态文明教育讨论的对象大多数是大学生群体,忽略了其他阶段的教育对象,更忽略了学生群体以外的其他人群。另一方面,教学主体单一化。生态文明教育对象的固定化必然导致教学主体的单一化。一般而言,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不同专业背景的人难以共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3.3 生态文明教育魅力有限
生态文明教育未能结合元宇宙技术将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魅力有限。生态文明教育的魅力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发自内心认同生态文明教育,并把理论学习和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相结合。但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领域的边缘地位导致教育对象的兴趣和积极性难以调动。首先,生态环保观念薄弱。人们对生态环境恶化没有直观体验,对生态危机没有客观认识,说到底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性薄弱,生态情感缺位。其次,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存在沟通屏障。面对不同的受众对象,生态文明教育者难以协调均衡,更难以及时反馈教学结果。再次,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脱钩,知识停留在课本和宣传材料上,未能较好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4 元宇宙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教育前路漫漫,要抓紧跟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6]。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其具有重大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迫切要求生态文明教育产生变革。针对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痼疾,元宇宙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
4.1 生态文明教育要开辟新路以注入活力
互联网及大数据运算等技术是元宇宙的基础,体现了元宇宙即时性的特点,为生态文明教育注入活力。一是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可供选择。元宇宙技术能够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多种需要,利用5G 实时联动技术,能及时搭建一个平行于物理世界的虚拟空间,并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自由切换,即“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二是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可供挖掘。在元宇宙技术的支持下,教材内容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课本,教育者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不同的教学资源,利用元宇宙实时更新的教学案例和实时课堂监测等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三是方便获取专业的生态文明知识。元宇宙世界里,依托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连接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或直接连接到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跨越了时空的壁垒,方便受众了解到较为权威的环境保护知识,接触到前沿的环境保护动态。
4.2 生态文明教育要拓宽前路以延展张力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 和区块链(Blockchain Technology,BT) 等技术保障了元宇宙共创性的优势,为生态文明教育延展了张力。一方面,拓宽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受众范围。技术构成了元宇宙交融的基础,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不再有明确的界限,虚拟与现实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协同、学校与社会全面联结[7],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边界逐渐消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元宇宙创建的数字身份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创造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元多教学主体。元宇宙世界赋予人们自由创造身份的权利,生态文明教育者不再是特定的某个人或某类人,不同专业背景的教育者可以共同参与,赋能生态文明教育,形成多学科交叉、联合教学的发展模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随时进行角色互换,相互学习交流,利用透明化的数据传输把所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给更多人,共享元宇宙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4.3 生态文明教育要铺设道路以增添魅力
互联网配套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 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 等技术凸显了元宇宙的沉浸性特质,为生态文明教育铺设道路。一是培育科学的环境保护观。将元宇宙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观念的培养上,可在创设的虚拟环境中借助头戴式显示器、耳机、手柄等技术设备,通过对比环境破坏严重地区和生态环境优良地区的场景,让教育对象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价值观的认同感。二是加强课堂交流互动。区块链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能够在第一时间记录课堂活动、开展课堂交流活动。教育元宇宙给人们创造了近乎真实的社会、实践、文化情境[8],以此吸引生态文明教育对象的注意力。三是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魅力。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例如,在元宇宙中创建环境保护工作者身份,在虚拟世界中通过参加预设的植树造林等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对某污染严重地区进行治理。
5 结束语
毋庸置疑,元宇宙的发展及其技术的入场使得生态文明教育充满了活力、延展了张力、增添了魅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元宇宙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究竟还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元宇宙雏形刚刚形成,其技术应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人类,我们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坚信元宇宙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