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2022-02-17马东泽周昕赵培棉关沛雯
马东泽,周昕,赵培棉,关沛雯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北京 100029)
近十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同比增加35万,总量再创新高。现阶段“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应运扩大,逐渐成为现阶段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重要途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必然是高校新形势下开展就业工作的不二选择,高校应充分做好就业工作预判,不断拓宽“特色化”就业市场,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在顺利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以此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的专项举措,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思想上、行动上引导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外部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及“就业”一词,“保就业、稳就业”成为近年政府工作主线。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要从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形势,从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方向,从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新要求。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也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近些年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各级地方政府政策举措应出尽出,增设乃至特设了一批政策性岗位,部分大型国企也增加了招聘名额,高校应该提前感知各项举措的出台对于今后毕业生求职就业外环境的波及。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海外项目受到国外经济形势影响,个别板块呈现效益低迷态势。因此,更需要高校发动各方力量,千方百计拓展岗位,力促多元供给;优化调整供需对接方式,力促提质增效;精心细心做好教育指导,促进服务升级,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一)二次考研人数增加,“待就业”问题凸显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考研失利学生选择二次或者多次考研,追溯学生重复考研原因,第一,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现阶段社会对于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不断增长,企事业单位为应届生设置的招聘岗位学历要求有所提升,地方及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反映在未来的发展上,因此部分岗位招聘学历的提升驱动着学生考研。[1]第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认知偏差。部分学生不了解当下的本科生就业市场情况,存在认知偏差及误区,认为大部分人选择考研是因为不考研找不到好工作,认为本科学历不足以支撑自己找到心仪工作,招聘本科生的岗位往往都是交通不便利与市中心相距较远的单位,岗位设置也均是“基层艰难”岗位,而恰恰相反的是,在校园招聘开展过程当中,部分用人单位反映很少见到甚至没有本科生投递简历,因此导致部分专门为本科生设置的优质岗位招不到合适的本科生,造成“职等人”的尴尬局面。第三,家庭期望值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家庭对教育投入比例的增大,学生以及家长对学生本身寄予期望值在不断攀升,部分学生家长也存在“从众”甚至是“攀比”心理,不断为学生灌输考研思想,同时家长为了让学生在找工作时更加凸显自己的学历优势以及就业优势,因此选择继续攻读,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读研而读研”。第四,学生存在逃避求职心理。在多代长辈庇护下成长的学生,个人抗击风险直面风浪的能力相对较差,当面临求职选择时会出现逃避心理,会为了不工作而选择考研,逃避面对现实。多重效应叠加下,第二次考研人数会有小幅度增长,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更应加大力度、开足马力做好就业引导工作,为考研学子“敲警钟”,让学生知晓“考研并不是唯一出路”,鼓励毕业生抓住招聘黄金时机寻找合适岗位。
(二)学生缺乏明确规划,“盲就业”问题显著
通过调研发现,较多学生反馈当自己面临考研还是就业选择时,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追根溯源是学生缺乏“私人订制”的学业职业规划,这必将会导致出现更多“随大流”考研的学生群体,为此高校应着力打造一支“3+1+1”就业指导专家团,为在校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梯度、多模块的就业指导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专家团应包括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院辅导员教师、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企业HR教师以及校外机构专业咨询教师五大类教师群体,三类校内教师分别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运用转化、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确立、正确良性就业观的树立三个角度出发,为学生求职打好坚实基础;企业HR教师主要负责让学生了解职场,教授学生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利用“CD(职业发展)模型”等工具教会学生尽快完成职业适应,更好地做到“人职匹配”;校外机构专业咨询教师负责通过专业课程训练提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以及入职前期的面试技巧及办公技巧讲授,多方面提升学生求职软实力与硬实力,五力齐发教会学生职业定位及职业适应,全面提升学生求职就职能力。
三、新形势下高校就业部门工作重点
(一)调动全校各方力量,压实就业工作职责
高校应坚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学院领导、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共进的就业工作模式,层层压实各方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争取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全周期”“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优化工作流程,实现毕业生“少跑路、不跑步”办理就业手续,为毕业生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与此同时,打造学校专属极具产业学科特色的“就业助力应援团”,不断丰富校企合作菜单表,促进精准、高质量就业。
第一,联动校友会积极联系校友企业相关负责人,搭建校企对接“快车道”。加大日常工作中的校友企业资源鸡肋,第一时间传递校友企业招聘需求,使毕业生获取到更多专业对口度高的“家常菜”。第二,以往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观测员为有力抓手,挖掘消息互通“新干线”。借助人才质量观测员邀请重点企业以及更多未到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通过学校平台招聘毕业生,借助更多的校友力量不断拓宽就业市场,扩充企业资源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学长学姐亲自推荐的“口碑菜”。第三,充分调动学院专业课教师力量,打造内部推荐“专用道”。借助专业课教师的资源渠道,依托产学研合作,引荐本专业或者本学院的毕业生赴企业就职,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具专业特色的“特色菜”。三方鼎力,为毕业生精准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在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中,孩子上学读书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中国家庭惯有的思想,但是在这种观念氛围下成长的一部分大学生会缺乏服务意识和“螺丝钉精神”,因此对就业择业也是充满了高期待,然而在实际求职过程中他们会发现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待遇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应在学生求职前做好良好的就业观引导,利用“观念驱动型”就业指导模式,让学生树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观,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实际个人情况调整个人就业期望,不要好高骛远,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塑造良好的求职心态,积极就业。[2]同时,鼓励学生选择能实现个人价值、有益社会进步工作岗位,引导毕业生“赴基层入主流”去基层建功立业,参与“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
(三)依托学校办学特色,打造特色就业市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招聘活动双向选择的有力载体,也是市场化条件下高校与用人单位“供需对接”的服务平台。随着就业主体由政府主体演变为毕业生主体,就业行为由政府指令,计划分配演变为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现如今毕业生可以 “自由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这便更加凸显出高校就业市场工作的重要地位。[3]现阶段高校既要“请进来”,组织好各类校园双选会、宣讲会;也要“走出去”,把合作单位、校友企业、招聘机构的“朋友圈”发动起来,对接地方政府、开发区及地方重点企业,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优势,借助地方重点企业及行业重点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片区及校企关系网。
一方面“单点辐射”,重点伙伴带动区域响应。借助政府或地方重点企业,搭建互通关系纽带,以点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形成校企合作片区,后期也可以此为发力点邀请片区企业组团赴学校现场招聘,举办极具地方产业特色的地方专场校园招聘活动,以满足毕业生对求职地域选择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多点聚网”,行业龙头编织地域网络。通过与各地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形成重点行业校企合作关系网,将毕业生输送到祖国各地贡献力量,同时后期也可联络汇聚行业重点企业,邀请赴校参加行业专场校园招聘活动,举办更具专业特色、行业特色的校园招聘活动,以满足毕业生对专业岗位的差异化需求。此外,高校也要下大力气破解“人等岗位,岗位等人”的结构性矛盾,把就业工作从踢好“临门一脚”向前后两端大大延伸,前端要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后端要常态化地建立雇主调查反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销对路”,不断优化供给关系,共同谱写校企资源共享、产学研融合的新篇章,共享机会、共同发展。[4]
(四)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共促“互联网+就业”
近年来,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迅猛发展,线上招聘形式的不断发展强化,为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高校带来了很大便利。对毕业生而言,线上招聘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简历投递门槛也变得相对较低,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网络招聘会拥有快捷、方便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异地求职痛点;对用人单位而言,依托信息化平台用人单位联系学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可随时随地进行面试环节,大大降低了面试成本,与此同时,依托就业信息化平台用人单位可实现“一次注册,多次报名”的“1 to N”招聘报名模式;对高校而言,通过网络招聘的形式可以实现高校间的资源高度整合,可低成本举办校际联合招聘活动,这一点在平时线下是非常难推动的,而现在高校联合专场招聘活动以及行业联合专场招聘活动举办起来十分方便,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整合,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推进校内信息化建设,在保证正常流程的前提下,依托信息化平台精简校企对接手续,尽可能实现平台高效率沟通操作,为校企双方减少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新形势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开展带来了许多未知的挑战,但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就业部门作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中转站和纽带,应始终坚持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并借此机会切实了解学生就业需求,从“雨露均沾”的观念向“精准滴灌”转变,进一步满足毕业生的差异化需求,打造“最难也是最暖就业季”,并应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培养目标培养一支“精干”的就业工作队伍,“精心”进行就业引导工作,“精细”手续办理流程,“精造”独具特色的就业市场,系统地开展“行得通、有效果、真管用”的办法举措,严防“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的发生,[5]做好就业育人工作,扣好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助力毕业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