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研究
——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

2022-02-17吴世娟

关键词:选派特派员科技

吴世娟

(中共南平市委党校 行政管理学教研室,福建 南平 35300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1]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亲自指导创立、总结提升和推动发展了科技特派员制度。1999年南平市首创科技特派员制度,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总结了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2],并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推行。从2012年开始,科技特派员制度连续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科技特派员制度正式由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一项制度安排。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3]实践证明,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向农村和基层一线派遣科技人才,为广大农村农民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有效推动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省考察时强调:“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4]进入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领域已从“三农”的主战场向特色产业、工业企业、新型业态延伸,全国各地区在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中面临着一些新挑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选派机制创新不足、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供需双方沟通有待增强等,导致科技特派员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服务成效。南平市也面临这样的挑战与问题,但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过程中实施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在选派机制、管理机制、运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或许可以为他地借鉴。

一、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面临的新挑战

虽然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深入推进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受益,但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面临着一些新挑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制约了科技特派员发挥服务“三农”、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1. 选派机制创新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由实行之初的“定向选派”发展到如今的“双向选择”,增加了选派的市场属性,提高了精准度,但同时也存在着选派机制创新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精准选派不到位,资源错配。科技特派员的选派过程中,存在资源错配问题,有限的高质量资源错配到不是最急需的地方,没有将资源的优势效用发挥到最大。有的地方和部门出现“科技特派员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泛化现象,服务范畴和领域出现偏离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的问题,导致科技特派员工作不够聚焦,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需求,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而农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科技特派员个人专业不对应,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科技资源。二是供需不匹配和政治属性弱化。一些偏远落后的贫困农村在“双向选择”中无人问津,对接不到真正需要的科技服务,绝大多数科技特派员愿意到工作生活条件好、工作见效快的城区或近郊村居,愿意到经济实力雄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合作社,而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乡村和偏僻企业、合作社则少人问津。有的科技特派员把工作的关注点放在收益和报酬上,没能充分体现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弱化了科技特派员的政治属性。

2.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组织管理部门人员不足。科技特派员队伍来源广泛,服务方式多样,管理如此庞大的队伍必须要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如福建省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依托于省科技厅,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依托于市科技局,都属于科技部门内设科室,管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人员不多,一般3至5人,各县(市、区)则更少,一般1至2人,且多为外聘人员。因此,管理人员不足,使得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跟不上科技特派员发展需求。二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到位。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向更宽领域推广,科技特派员选派队伍规模急剧扩大,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跟踪管理与绩效考核难度也加大,很难准确全面把握科技特派员服务情况,不同管理部门对绩效考核的标准界定不够准确,科技特派员在职称评聘等方面未能充分体现表彰奖励、评先评优等方面的考核结果,一定程度上制约科技特派员服务的积极性。

3. 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部分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不够快,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够适应,服务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服务成效还不明显。全国所有的县(市、区)都有科技特派员服务,但科技特派员要为基层农村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服务,现代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种植、养殖技术指导,亦需要“互联网+”、项目策划、产品设计、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高新技术人才。在发展数字乡村背景下,广大农村更需要科技特派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会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重点围绕农业科技、农村民生、农村新能源以及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等,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指导,才能有效实现全链条式服务,为实现乡村振兴带来科技效应。

4. 供需双方沟通有待增强

虽然下派科技特派员已经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但在村一级的范围还没有广泛设立服务点,农民有农业技术上的难题也往往是到当地乡镇政府部门和农技站寻求帮助,对科技特派员名称及职能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有些偏远贫困乡村农民仍然用“靠天吃饭”的思想和祖辈传承的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借助农药化肥等手段来提高农产品产量,认为采用科技特派员传授的技术反而未必能达到同等效果;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需要的是科技特派员帮助他们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一些地方的农民对科技特派员的帮扶作用了解甚少,对科技特派员服务情况知晓率也不高,即使有些地方农民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技术帮助,却不知道该如何与掌握有关技术的科技特派员联系,在信息对接上存在沟通不畅问题,制约了双方的交流。

二、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科技特派员与基层和企业缺乏深层互动机制

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方式目前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结对挂钩的选派方式,由于基层和企业对科技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部分科技特派员与基层和企业沟通不到位,供需相脱节,造成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现有的选派机制,很难做到适时按需选派、精准选派,很大程度限制了科技特派员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科技特派员更加重视利益的得失,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愿不强,致使某些最需要科技服务的地方缺少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没能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 科技特派员来源多样化对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特派员来源广泛,省市县级都派遣了科技特派员,有国家级专家,也有乡土人才,有大学教授,也有企业专业人员,有兼职的,也有专职的,再加上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多样性的因素,加大了管理难度,如何科学和规范地对科技特派员队伍进行管理,激发科技特派员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这些对组织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 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的平台不够健全

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荒”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富裕和农民幸福。然而,对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要求,许多市、县、乡的科技特派员除了极少技术特点明显的科技特派员,大多存在着年龄老化、专业技术知识落伍、岗位行政化、基层专业人才断档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应用、沟通协调、数字化服务等能力。科技特派员要更好地服务新时代发展,必须加强科技特派员一线科技服务能力方面的培训。目前各地建立的科技特派员教育培训平台不多,相关培训交流机制还不够健全。如南平市虽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在2019年成立了全国首个科技特派员学院,举办多期培训班,但师资库、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精品现场教学基地数量还不多,科技特派员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较少。特别是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科技特派员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特派员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4. 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关政策的推行与农民意愿相脱节

一些县乡级的基层管理部门对科技特派员的服务作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宣传不多,导致部分地区的农民对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内容不大了解;一些工作站、示范点的建设眼界不宽、标准不高,内在的机制也不够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之间的联动;对示范典型的宣传和挖掘力度不够,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模式不多,使农民对科技特派员传播农业科技的认同感不高。

三、新时代南平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

进入新时代,南平市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1. 实行精准选派,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生力军

科技特派员制度,“特”在选派,关键在把人选好派强上。在选派方式上,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实行“双向选择,供需对接”,政府在贫困村、圆梦村、乡村振兴一带N点示范村等关键节点加强选派,实现全覆盖,让政府和市场“两手联动”、相得益彰。选派渠道上,采用高端“引”、机关“派”、社会“聘”、基层“培”并举的方式,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端人才,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才,从社会聘用实用型人才,在基层培养一批乡土人才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选派对象上,从选派个人科技特派员转变为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和法人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以科技特派员为中坚骨干、组织化程度高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2. 创新管理方式,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管理

推进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提高科技特派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规范化管理,从标准上引领,结合南平市发展实际,建立从基础术语与分类、工作站建设、服务规范、管理规范、评价规范等方面科技特派员团体标准,出台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制定科技特派员地方标准,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固化创新成果,完善制度体系。推进信息化管理。南平市充分考虑到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多元性,进行灵活的工作设计,探索实施“科技特派员云平台+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开发完善科技特派员在线管理与数据统计分析、科技特派员政策信息在线推送、专家在线指导、线上培训,以及科技特派员(基地)成果展示等功能,实行积分动态管理,根据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能力和意愿,设计计算积分的指标,将积分作为科技服务子项考评得分依据,依据得分予以奖惩,提高科技特派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科学化管理,成立科技特派员协会,依托科技特派员管理机构、服务单位等力量,组织交流研讨、培训学习、参观考察等活动,丰富管理层次。

3. 创新运作机制,创造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条件

坚持要素集成和服务需求相结合,搭建科技推广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促进平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一系列服务平台,为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提供条件。建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目前南平市累计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00多个,创建了13个重点产业科技特派员院士专家工作站,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办公、科研、服务提供了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武夷学院,以专业园区为载体,组建“南平市资源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资源化学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建立一体运作机制,优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整合科技特派员、挂钩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党群工作者等多支队伍,形成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工作格局,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导入农村一线,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4. 创新保障机制,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

持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强化资金支持,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项目资金,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实施项目;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总额5000万元的“科特贷”业务,为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和服务企业提供增信资金贷款业务,并给予贴息补助;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投资风险基金,破解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中的融资难题。在利益共享上持续创新,支持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跨越了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沟壑,实现了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转化[5]。率先在福建省实行利益共同体备案制,创新推出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备案制、兼职收入备案保护制度和保障利益共同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度。让更多科技特派员在政策支持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四、新时代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中面临的新挑战、存在的新问题,借鉴南平市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性做法,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和巩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建议。

1. 创新选派机制,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积极性

从最初“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科技难题”的目标,到如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政治属性一直没有改变。因此,在坚持双向选择、按需选任、精准对接的前提下,坚持党管人才,将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统一,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积极性。

(1)坚持党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科技特派员工作是党管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党管科技人才优势,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让科技特派员的政治属性更加明晰,职责更加明确,回归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初衷。最初下派科技特派员,是为了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矛盾,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践探索,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供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让广大科技特派员紧跟时代脚步,在充分释放农村科技生产力的同时,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2)优化选派方式。坚持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供需精准对接原则,将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纳入党管人才工作大局统筹谋划,采用政府派、市场派、社会派多管齐下的手段,适当强化行政手段效用,改变部分地区将科技特派员内涵过度扩大的混乱局面[7]。一是通过行政手段指定选派。在农村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村一品重点村,通过行政手段脱产下派一批科技特派员,或者让下派书记兼任科技特派员;二是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在战略层面注重通过从政府顾问、科技大市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虚拟研究院这些平台,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尤其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尖端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团队科技特派员和法人科技特派员,以高端专家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吸纳相关专业领域科研人才、社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乡土人才、非遗传承人等各种人才,加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组建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团,从更高层面联合开展项目开发、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提高科技服务的规模化、社会化程度,为推动构建创新链、成果链、服务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加强重点突破。从追求制度的覆盖面转向重点突破,在每个县(市、区)择优选取一两个行政村作为试点村,整合力量、集中优势资源,通过导入科技人才和资源的方式,以打造每个县(市、区)有潜力的行政村为抓手,使其改头换面、脱胎换骨,突出科技特派员的“明星示范”作用;同时,完善科技特派员引进退出机制,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间,可由科技特派员本人或服务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提出调换申请,确保科技特派员到能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的领域去。

(3)成立专项科技服务基金。针对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创新科技管理基金的服务方式[8],建议在省级层面设立“欠发达地区科技扶持(服务)产业专项基金”,引导鼓励掌握先进技术的主体到落后地区开展科技服务。专项科技扶持基金以政府为主导,以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服务为导向,可以采用选派或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服务主体到欠发达地区开展科技服务,进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2. 构建科学管理体系,促进科技特派员良性竞争

(1)加强管理机构与职能建设。可设立省市县乡四级科技特派员独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增加编制,加强人员配置,做好科技特派员的组织协调工作与服务管理,确保科技特派员政策得到落实,打通科技特派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对于一些科技特派员常态管理内容,如网站建设、培训交流等业务,可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业务外包,由第三方承担,减轻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的负担,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入到核心管理工作中。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一是注重发挥考核结果的作用。建立工作年报制度,由科技特派员个人对全年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按规定格式形成总结报告,并由服务单位和基层管理单位签署意见上报,作为评先评优参考依据;二是依托积分管理系统科学管理。依托“科技特派员服务云平台”,建设集管理服务、成果展示、绩效考评等功能的一体化运作云平台,由系统定期进行专家服务积分的排名,按积分名列前茅的给予奖励,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群众满意度不高的科技特派员予以召回,同时将服务积分排名情况作为考评省市县乡的指标之一,以促进各级管理部门跟进抓好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

3. 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

新时代的科技特派员不仅要懂农业科技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具有更高的政策应用、沟通协调、科技创新、数字化服务等能力。

(1)建立培训需求生成机制。发挥科技特派员教育培训平台作用,在培训前、中、后等各个环节以问卷、座谈、 走访等方式,准确把握科技特派员实际需求和岗位需求,以此作为设计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的依据,实施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工程[9]。在开展科技特派员素质培训活动方面,可以结合线上线下学习,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提供科技特派员理论研究和科技特派员深造平台。线下依托科技特派员学院,开展以理想信念、政策解读为主的岗前培训和集中教学培训;线上依托互联网媒体平台,开展以专业技能和特色主题为主的业务培训。组织广大科技特派员参加轮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实践服务能力,让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延伸到全产业链,为延链、补链、强链注入科技动能。

(2)建设数字赋能平台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在发展数字乡村背景下,通过建设数字赋能平台,选派科技特派员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一方面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在科技特派员服务点构建互联网服务平台,让科技特派员运用“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加大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自动终端功能的运用范围。在网络安全充分保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放置自助终端一体机,将“一网”建设延伸至村级服务点和企业园区,提供24小时不打烊自助式科技指导服务,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实现科技特派员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生产智能化[10]。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员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服务范围,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关键环节加快数字化改造,推动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因劳动力资源减少而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让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始终紧跟时代脉搏。

4. 加大宣传示范力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认同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科技特派员的工作重点已由原来的扶贫脱困转变到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工作当中来。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宣传也应该由主流媒体宣传扩大到广大田间地头,让真正需要科技特派员帮助的人民群众认可、支持并信任科技特派员。

(1)发挥榜样的宣传作用。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宣传力度,借力各级融媒体平台,如学习强国、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通过制作系列微视频、纪录片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服务三农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成效的科技特派员典型案例,讲述精彩生动的科技特派员故事,树立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榜样和标杆,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2)发挥好工作载体示范作用。“服务”“创业”“引领”“示范”才是最好的宣传,一是要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作用,通过各工作站之间交流互动,组建团队服务,提高科技特派员为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服务的效率,扩大服务范围;增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工作站聚集人才,探索推进“揭榜挂帅”项目攻关机制,以此为基础构筑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发挥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的作用,完善示范基地的配套设施,突出基地示范功效,让科技特派员可以利用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现场培训,让更多农民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推动作用,认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进而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11]。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应该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生力军的作用,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选派特派员科技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划分六类重点乡村 因村选派第一书记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