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科学传统文化观的认知与践行
2022-02-17付健行
付健行
(福建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
科学传统文化观是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所秉持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传统文化观的科学与否,关系着一个民族文化的赓续传承,关系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开启新纪元的百年辉煌历程中,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使马克思主义深入民心、开启民智的民族形式和思想资源,形成了思想深邃、意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科学传统文化观,引领中华文化在与时偕行中不断创造新辉煌。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科学传统文化观的认知与践行,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认知:在追根溯源中不断发掘和确认什么是传统文化
明晰“什么是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是树立科学传统文化观的根本理念前提。只有对传统文化所囊括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等进行科学的理性认知,才可以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且全面的认识,进而正确改造、科学创新作为民族精神之魂的传统文化。回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奋进史,其传统文化观不断与时嬗变,在追根溯源中不断廓清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边界,形成了一幅科学改造、传承传统文化的壮丽文明图景,始终丰盈着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凝心聚力成就铸造新世界、开启新纪元的宏图伟业。
1. 以李大钊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不够成熟的,存在某种程度的激进行为,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具有思想启蒙、促进文化大觉醒的功用。一是洞察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李大钊将传统文化视为“精神改造的运动”和“物质改造的运动”,精神的改造直指人心,主张以博爱互助改造堕落的人心。物质的改造则直指制度的变革,主张改造“游惰本位、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1]67他主张从经济的角度去考察以“家族制度”“女子解放”[1]55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问题,说明此时的他已经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考察作为上层建筑的中国传统文化。瞿秋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宗法社会的文化”,剖析出礼教纲常的实质是“束缚人性的利器”,将文章辞赋解释为“贵族淫昏的粉饰”。[2]他激烈地批判以封建纲常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束缚人、禁锢人的特性,以期通过激烈的批判实现人民的觉醒。二是明晰传统文化的结构功能。李大钊认为传统文化是“诸子百家之说,医药卜筮之术”[3],他肯定了传统文化的思想育人功能,主张在大学中自由教授以这些学术流派和传统技艺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期助力国家文化的昌盛与繁荣。陈独秀指出:“文化底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样。”[4]陈独秀之所以特色鲜明地指出文化的内涵意蕴,其根源就在于对那些禁锢人民思想的文化进行一番除旧布新的实践,将人们枯燥无味的生活注入美术、文学、音乐等美育的种子,充盈人们的精神世界。综上可见,他们所批判的传统文化是思想、制度层面的文化,是维护封建纲常秩序、禁锢人民思想的文化。
2.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毛泽东经常使用“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来代指中国传统文化,在毛泽东看来,中国人民要学习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的历史,主张聚集人才去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史”。[5]802在思想文化层面,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古人语言智慧的汲取,典型的就是在《反对党八股》中号召党的干部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5]837以做好党的宣传工作,坚决抵制呆板无味的“瘪三”式的语言风格。在物质文化层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主张保护古物和革命遗迹,1932年5月,《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文化教育工作决议》中规定:“各地方遇有新旧书籍,标本仪器,古物及革命的遗迹,应由当地政府投送省文化部处理与保管。”[6]文物是民族精神的彰显与物化凝结,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负责、对历史敬畏的初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传统手工业,毛泽东亲自在1956年作出批示,“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7]毛泽东还提出要保护民间的老艺人,这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赓续传承的源动力所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迫切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8]这极为明晰地指出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封建制度文化的实质,为科学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理念前提。
由此可见,毛泽东所指的传统文化是以古物、遗迹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以手工技艺、民族语言、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究其实质是封建社会所产生的制度文化。对传统文化科学内涵的明晰是树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的思想前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主张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奠定了纲领性基础。
3.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从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看,邓小平理论彰显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要义。邓小平同志深知权力过分集中的危害,主张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他批判传统文化的封建主义糟粕,提倡民主法制。邓小平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9]332他从制度文化的层面深刻剖析传统文化的糟粕,为正确认知传统文化扫清了障碍。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邓小平非常注重传统的家庭观念,他提倡优秀传统文化中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尤其在谈到家庭养老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中国文化从孔夫子起,就提倡赡养老人。”[10]邓小平提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以中国传统家庭为主体的一种利于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的经济制度,这来源于邓小平对传统家庭观念的深刻洞悉。此外,邓小平非常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1981年,邓小平在认真参观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及彩塑后强调,“敦煌文物天下闻名,是祖国文化的遗产,一定要想方设法保护好。”[11]当年国家财政就拨款300万元解决了敦煌莫高窟保护修缮、科学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在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下,敦煌文物保护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为日后的申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江泽民同志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指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997年,江泽民到哈佛大学演讲,主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外交场合向国外推介中国文化,为外国了解、读懂中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他在演讲中科学地归纳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髓思想,即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的传统、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强不息的传统。[12]这进一步向世界显彰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江泽民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凝心聚力方面的思想价值,典型的就是他重视挖掘族谱资源凝聚民族团结统一的向心力。江泽民指出,“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13]他认为族谱研究有助于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加共识,增加互信,增加团结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
5.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胡锦涛同志结合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探索。他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鼓励青年学子勤奋学习,鼓励他们“不仅要注重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14]。胡锦涛还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胡锦涛认为,少数民族不仅要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还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以及英语等其他语言,这虽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但对这些民族地区长远发展有好处。”[15]胡锦涛主张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一方面,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克服传统文化中阻碍创新的消极因素。胡锦涛提出要“克服传统文化中阻碍自主创新的消极因素,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16]胡锦涛主张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时代发展才可以激发前进的活力。面对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胡锦涛提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
6.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为全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从其讲话中、各地考察中可以看出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每到一地考察,他极为关注当地传承传统文化的情况,并做出指示批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成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推进民族振兴的磅礴伟力。第一,在新时代,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汲取传统优秀道德资源滋养人民群众的心灵,培育具有中华优秀美德的好青年。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体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主张“每一个人都成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主体”,还突出强调了青少年、党员干部以及教师等重点群体。第二,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以苗绣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他看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关系到民族的团结进步,更关系到民族的经济发展。他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产业”的重要思想,极大拓展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外延,深化了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丰厚经济价值的认知。第三,更为重视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物质文化包含以古建筑、古物、乡村、城市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物质文化的保护,提出了“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文物是一种传统精神、智慧的凝结,是我们必须守护的文化资源,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第四,习近平总书记更为重视传统文化中的制度资源,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制度遗产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秀资源,诸如蕴藏于传统文化中的治吏选人、以民为本、反腐倡廉等优秀思想资源,这些都在新时代得到了创造性发展,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宝贵思想资源。
概言之,传统文化是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广义的文化。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化的历史是在追根溯源中不断确认传统文化内涵的历史,即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的认知史。历史证明,只有更加全面地认识什么是传统文化,对其本质内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以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更加顺畅。反之,片面地认知传统文化的本体意涵,则会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阻碍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二、实践原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如何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
科学传统文化观的实践原则是要阐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如何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然而,在对待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中,科学认知是基本前提,实践原则的明晰是对科学认知的进一步诠释,二者是互融互补、相互提升的关系。
1. 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要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纵观中国共产党弘扬发展传统文化的历史,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自始至终在探求二者的融通之道,以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促进中华儿女的文化觉醒与文化自强。
首先,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可以正确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发展关乎经济基础的巩固,关乎国家发展的现实根基。“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17]35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相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方向。马克思的文化发展观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的准则和纲领。马克思主义是方向,是旗帜,传统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发展轨道,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对待传统文化是辩证扬弃的科学态度,他并不主张与资本主义文化进行彻底的决裂,而是主张在吸收资产阶级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打造属于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化。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原则以及立场,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共通性。这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高度,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要求,使得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例如,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改造与创新,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工作生命线。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克服了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式传承。要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18]16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7]139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将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联系起来,构筑了一个联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内心的文化桥梁,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与世界人民的价值依归,如瞿秋白就曾经用“共产大同”[19]一词来描绘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
第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可以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当今世界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要确保本民族在世界文化交锋大势下的精神独立性,必须依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于国情的正确选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与转化。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创造性延续,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
2. 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要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18]161这就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指明了方向。立足国内,必须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立足国外,要充分重视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在坚守自身文化精粹的基础之上,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增强自身文化的时代之魅。
坚持科学的传统文化观,必须尊重本国文化。毛泽东指出,“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21]尊重自己的历史不等同于尊重封建糟粕,要科学地对待本国文化,反对颂古非今的错误文化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国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他多次考察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族的苗绣、内蒙古的格萨(斯)尔等,号召要确保有人传承。这是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极为珍贵的文化保护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精华的结晶,只有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才能促进中华文化的辉煌。
坚持科学的传统文化观,必须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重视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趋势是创造“世界文学”。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22]的方针,主张吸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所用,不应该囿于局限的文化态度,应该用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促进本国的文化发展。在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邓小平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极力反对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文化发展观,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技术等,不仅如此,他还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外语,以增强对国外社会科学动态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力戒空谈。他指出,“我们绝大多数思想理论工作者……要学到能毫无困难地阅读外国的重要社会科学著作。”[9]18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7]148当今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摒弃故步自封的窠臼,必须以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去拥抱世界,在求同存异的文化前提下,创造兼具中国风格与气派的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3. 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融入生产生活
培养国民树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要重视实践养成,培育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融入生产生活实践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首先,融入生产实践。马克思极为重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也是一样,只有融入生产劳动中才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以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方可实现传统文化精神与生产技艺的融合,不断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当前中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人文精神,它们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等。将这些优秀的思想理念融入生产实践,必定能积聚促进中国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其次,融入生活实践。传统文化只有充分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形成日用不觉的深层智慧,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要义。要重视弘扬那些与人民生活结合紧密的传统文化,阐发其中深蕴的科学价值、人文智慧,让人民对传统文化具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在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让人民了解物质文化背后的人文精髓以及历史借鉴,了解中华民族厚重的精彩绝伦的历史,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文化遗产中汲取继往开来的深厚的精神力量。在传承民风民俗的实践中,重点汲取中华医药文化、中华饮食文化等这些老祖宗的智慧,让人民在息息相关的生活中传承保护,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通发展。
4. 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扬弃的工作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待传统文化,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工作。这就涉及到扬弃的标准,即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界定取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同时主张扬弃地对待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检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弱点与缺陷,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这个取舍标准可以规约为,是否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否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否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才可以成功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大局。根据如上标准,我们要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其中核心思想理念如天人合一等优秀精神可以为改造世界、治国理政实践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其中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对个人修养的君子式理想追求、以爱国主义为表征的担当精神、以尊老孝亲为表征的爱家德操,这些稳定的思想品德是浸润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精神基因,是我们必须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华人文精神蕴含着和谐社会的宝藏理念,诸如和而不同和谐了人际关系,可以作为和谐世界的准则。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风貌,是中华民俗、生活方式的集中彰显。
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一是要摒弃那些钳制人民思想的愚民文化糟粕,典型的就是君权神授等错误的思想;二是要摒弃那些在封建时代虽有进步意义,在当代失去文化土壤的错误思想,典型的如男尊女卑思想,此观念早已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三是要摒弃以追求富贵、权势、声色等庸俗的价值观。
5. 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要以经济发展为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繁荣富强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基石。”[23]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比如主张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主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又是产业”,这些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论断,推动了当代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文旅融合传承方式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具有文化宝库和旅游资源的双重属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文旅融合即将旅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人们直接接触、感悟、互动传统文化创设环境,是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主张“要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之中,使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24]在文旅资源开发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遗产不能过度商业化,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要让人们在旅游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旅游内涵”[25]。过度商业化会破坏文化遗产的原有风貌,不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是未来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6]必须明确的是,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此确保文化产业始终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三、现实坚守:在正本清源中彰显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和核心价值
中国共产党主张通过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促进对真理的坚守,通过批判使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始终沿着科学的文化发展轨道。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壮美诗篇中,无数的先贤以深邃的思想理念、高尚的道德操守、究天人之际的文化情怀,铸就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和砥砺前行的动力引擎。然而,由于时代变迁的规约与限制,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的精华,而是有一些思想杂质,需要今人进行仔细甄别,在激活其生命力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27]所谓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摒弃传统文化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秉承辩证扬弃的科学态度,批判地继承。
1. 坚决反对复古主义,深挖传统精粹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历经五千多年赓续不绝,是滋养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诸多思想精华,其中有致力于人的道德素养提升的格物致知、慎独慎行、自强不息的文化,有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大同小康、富民教民文化,有致力于人民健康的中医药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不能抱守传统,必须紧随时代的变化,看到传统文化中一些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因素,科学判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传承下来,对于其中的糟粕加以剥离,实现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国内有一种声音,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的政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然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要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相反,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警惕那些披着爱国爱传统外衣的主张返古归祖的文化复古主义,必须以文化革新代替文化守旧,以自我反省为基础的文化进步代替漫无边际的文化自负。
2. 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笃定文化自信
文化虚无主义究其实质就是要斩断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文化根脉,是一种诋毁本国思想资产的文化毒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27]文化虚无主义者主张全盘西化,认为西方的文化都是好的,彻底贬低本国的文化,这是一种民族文化自卑的体现。事实证明,只有对自己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够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而丧失民族的文化,这个国家则一定会走向灭亡。俄国学者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机械地移植西方文化所带来的本民族文化的极大破坏。[28]其一,文化虚无主义隔阻了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大众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的丰厚思想资源,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二,文化虚无主义使文化自卑的习气在社会蔓延。文化自信突显一个民族得以繁衍、赓续不断的精神风貌,文化虚无主义则会导致文化糟粕沉渣泛起,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留下了浩瀚的典籍、珍贵的文物、陈列在祖国大地的诸多优秀而神秘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涵育我们精神品格的宝贵财富,只有采取珍视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才可以不断地加强中国的文化安全,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3. 驳斥诋毁中国文化的错误思潮,增强文化软实力
恩格斯认为,经济力量是归根结底起决定性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即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当今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极少数的西方强国推行所谓文化霸权主义,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大行其道,严重危害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
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些西方国家诋毁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有人认为孔子学院是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29],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30]西方的这种文化偏见来自其长期主导世界文化发展的文化霸权主义,秉持文明优越论调,对其他文明一概采取打压、污蔑的方式,妄图维持其文化霸权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场合一直宣传中国文化的和合理念,并对世界文明提出了“文明平等观”的看法,认为各个民族的文明都是平等的,都有其发展的自由,任何国家不得贬损其他文明。这些重要的论述是对采取有色眼镜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者的有力驳斥,文明平等观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包容胸襟与亮洁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将古丝绸之路称为“贸易之路”“友谊之路”,并精准地概括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31]在这种开放包容的伟大历史精神见证下,意识形态输出的谣言不攻自破。在改变国家形象方面,习近平主张要保持文化交流的自信、耐力与定力。他深刻认识到消除西方的偏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只要我们加强交流,持之以恒,偏见和误解就会消于无形。”[32]有人认为中国正采取一系列行动“使美国的公众舆论和公共政策偏离特朗普总统提出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领导力。”[33]这种偏见来源于美国一贯推行的霸权主义,它否定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否定文明的平等,奉行单向传播的文化霸权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秉承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和合文明理念,倡导平等互鉴的文明交往观,强调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强调“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34],强调“文明是包容的”[34],这些优秀的文化交往理念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繁荣与大发展,有力驳斥了西方的质疑与污蔑。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科学传统文化观指引下,形成了文明多样、文明平等、文明包容、文明大同的全球文化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全球文明发展的重要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