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鲜明品质与世界意义

2022-02-17刘伊然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刘伊然

(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西方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既汲取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经验,又以本国现代化的特殊性为基础,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可为其他国家借鉴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明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品质,剖析其蕴含的世界意义,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的现代化建设模式,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进程和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个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根据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东方落后国家可以避免跨越 “卡夫丁峡谷”,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独特发展道路。我国人口规模庞大,现代化起步晚,但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在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既要注重避免西方现代化贫富差距悬殊的弊病,也要考虑到如何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条件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多作为我国的国情,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劳动力红利,也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在现代化发展初期,我国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优势,可以有效集中全国的人力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这充分证明我国可以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有效汇聚民族凝聚力,为推动现代化共同干事创业。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居住密集给城市管理带来压力,社会保障的财政负担加重,人口红利的优势亦随之相对减弱。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我国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是新时期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虽然西方现代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却无法掩盖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带来的诸多问题。西方现代化以资本逻辑为核心,把资本视为社会的最高价值,表现为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尽追求,这就导致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只是惠及了少数人,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频发,社会矛盾尖锐。

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3]阐明了财产公有和全民富裕是共产主义的显著特征,奠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本原。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在批判西方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共同富裕,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过程,就是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新时代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好全民民生保障,着力满足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确保人民更平等地分享发展成果;提出先富帮后富,最后实现全民共富,着力推动共同富裕逐步实现。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增长,这是以往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误区,摆脱物质贫困和缓解精神贫困并重才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物质文明为实现现代化提供经济基础,精神文明为实现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步改善,“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同步提升。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提出在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邓小平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建设。新发展阶段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富口袋”工程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富脑袋”工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4]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是人们放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出于对自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合乎人类美好生活的合理方式来改造自然,从而使人的发展与自然之间形成动态的平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征服和掠夺自然的思维弊端,缓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之一,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之一,污染防治战是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的重要论断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正确指引。

美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为生态保护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环境美丽为生产生活提供生态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同时,也为人民提供了优质生态产品,从而满足人民的美好环境需求,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美,从根本上化解了人与自然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了对传统现代化的超越。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资本主义的发家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对外侵略扩张史,基于资本无限扩张本性的西方现代化,是伴随着对相对落后国家的压迫和掠夺而实现的。 马克思作为一个反殖民主义者,提到“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幅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5]严厉揭露了西方列强所犯下的殖民罪恶。西方列强靠侵略起家,靠武力称霸,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侵略和奴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长期的普遍的贫穷和落后。

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扩张体系,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殖民压迫的苦难以及民族独立后和平发展的可贵,爱好和平的民族情感和传统文化内在于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新时代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大国情怀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品质

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进程中,具有多方面的鲜明品质,包括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 均衡性和文明性。这些鲜明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场景下科学有效应对全新挑战的实践成果。

(一)科学性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突出表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自由主义经济学是西方现代化的核心理论,虽然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但却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中国式现代化的勃勃生机,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科学的路线和政策,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二)人民性

我国现代化建设“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突出表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一方面,人民是现代化的主体。我国现代化是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国共产党凝聚人民的整体力量,带领全体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最终取得了摆脱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为人民服务是现代化的归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人的异化具体表现在劳动产品与人异化,劳动过程与人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异化以及人与人异化,导致了人的贫困状态和畸形发展。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价值维度,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进步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并真正把这一思想贯穿于现代化实践中。

(三)开放性

我国借鉴先发国家现代化的优秀成果发展自身,突出表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交流互鉴,共同铸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近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失去了跟随世界工业革命潮流步入现代化的机会。以古鉴今,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学习和借鉴先发国家现代化的优秀成果。我国现代化发展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借鉴先发国家现代化的优秀成果不是盲目照搬,而是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运用外来经验的现代化。

(四)均衡性

我国致力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突出表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均衡性。一方面,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致力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财富伦理的超越。西方福利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措施,虽然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分配不均问题。发达国家内部贫富悬殊不断扩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从而造成了社会撕裂和人心分离。而我国针对区域间贫富差距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促进了经济分布和发展的相对均衡。另一方面,我国现代化的均衡发展为弥补全球贫富差距提供了中国方案。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和金融霸权等手段,借助经济全球化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国在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党带领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五)文明性

中国在推动本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西方一些媒体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将会使中国取得全球霸主地位。但事实上,西方文明却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中,用所谓普世价值输出有利于资本扩张的价值观,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为本国谋取私利。相对于西方现代化野蛮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从不靠武力,而是靠独立自主的文明性发展。长期以来,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积极倡导靠和平、合作、共赢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主张“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7]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支持各国团结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促使中国梦和世界梦相融通,必将终结西方文明独霸全球的局面。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了我国民族复兴的进程,并且具有丰富的世界意义,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新活力注入了中国力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

(一)为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新活力注入了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为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新活力注入中国力量。自十月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等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社会主义运动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但却在20世纪末纷纷丢失政权,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谷,国际上怀疑、诋毁社会主义的言论甚嚣尘上。最有代表性的是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他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失败,未来也不会卷土重来,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终点。然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总结历史教训与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出在实践中展现勃勃生机的“中国奇迹”。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立足本国实际中不断发展,彰显出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变革和完善的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立足本国实际,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成果,正确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前进,彰显出社会主义具有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被赋予新的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代的任务要求,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力量。

(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冷战结束之后,部分发展中国家奉行西方现代化模式却并未取得成功,甚至适得其反,原因在于西方现代化“不可持续的陷阱”。资本原始积累充斥着暴力与野蛮,西方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侵略和奴役的行径与人类文明的道义背道而驰;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贫富悬殊不断扩大,两极分化严重;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不节制地使用能源,以致于造成了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这些充分说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并不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良,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无法解决其根本矛盾。事实一再证明,实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必须追求西方现代化,找到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才是关键,发展中国家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探索一条适合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原则性区别,为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中国式现代化虽然经历了颇多波折,但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活力。中国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之后,不仅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避免了西方现代化所造成的经济危机频发、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劣等严重社会问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光辉榜样,产生了巨大感召力。

(三)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终结了西方文明的话语垄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支点。从文明进步的角度看,人类文明发展是具有多元性、平等性的。但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具有普适性的唯一发展模式。事实上,宣扬普世价值论的背后是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进行资本主义文化渗透,企图用西方现代化模式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自主发展,干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西方国家为维护和扩大垄断资本利益,有时会直接借维护自由民主的名义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制造战争和混乱。中国始终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实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西方文明的超越。

中国将平等基础上的文明交流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摒弃西方文明的霸权主义和以金钱为本位的逻辑,着眼于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整体幸福,以多元平等的价值观念助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无法真正解决全球治理赤字、发展赤字,而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倡导各国平等参与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反对零和博弈、单边主义的西式思维。中国秉持新发展理念,致力于破解全球治理难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多方面的发展援助,推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独特发展道路,实现了现代化探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对西方现代化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超越,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先行样板,助推了探索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事业。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对不文明说“不”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文明歌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