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三重意蕴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25重要讲话精神

2022-02-17沈江平金星宇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沈江平 金星宇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殷切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这一论断立意高远、意义深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道路的信念、底气和决心,以及对这一目标达成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肯定和期待。深入理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要义,提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担当自觉,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更是夯实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促进中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历史性飞跃的必经之路。

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溯因

纵览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兴起与发展脉络,大体呈现为两条道路:一条是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效仿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道路,以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的建立为标志;另一条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涌现出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学校。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的“新路”显然是指后一条道路。“新路”在标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之“魂”和“世界一流”之“形”赋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道路的独特意蕴与鲜明标识,这有赖于对历史道路经验的深刻把握,对支撑和引领国家发展内外环境的现实考量,更有坚持中国共产党使命型政党的实践使然,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源自对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历史道路经验的深刻把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日益趋向以科学知识和人才资源为核心要素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党和政府将中国大学的发展和建设置于世界范围之内、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考量,据此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1991年3月,《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提出“下大力量重点抓好一批大学,使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努力使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1993年7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简称“211工程”)。[3]1995年10月,《“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正式实施,使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4]1998年5月,江泽民在北京大学考察时首次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5]。同年12月,《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今后十至二十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6]首批入选9所高校,此后陆续入选30所高校,共计39所高校(简称“985”工程)。2001年7月,《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重点建设一批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学科和人才培养基地”。[7]这一系列决策和实践已充分表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越来越明晰,目标越来越明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路基础上格外凸显“中国特色”。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8]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9]。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0]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1]。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进程,贯穿着从以苏为鉴到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倾向,标志着中国在建设高水平重点大学以及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上都达到一个崭新起点,在吸收世界各国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着力解决好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

(二)源于对“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关系的辩证把握

从世界教育史上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早已成为各国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战略,在这一问题上各国又各具特色。如日本的“COE计划”、德国的“卓越计划”、俄罗斯的“5—100计划”、新加坡的“世界顶尖大学计划”、印度的“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既定目标,但同时也是全球“世界一流”发展史的重要构成。然而,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中却出现了明显“重西方标准,轻中国特色”的认识误区,这主要体现在把“西方世界大学排行榜”(较有影响力有泰晤士、QS、U.S.News)作为评价建设成果的唯一标准。上述排行榜无疑存在一定参考价值,但其固有弊端更不容忽视:一方面,重视自然科学、轻视人文社会科学。出于量化排名需要,大多数排行榜都把获有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人数、各学科领域引用率最高的学者人数、与工科相关的研究领域的投入比重、在《科学》和《自然》等学术期刊上所发表论文的引用率等作为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并不“友好”。另一方面,重学术评价,轻思想引领。不少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关系,刻意回避思想引领和政治导向,把部分中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视为“脱离学术的纯粹意识形态”。从更长远来看,将“西方世界大学排行榜”视为评价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果的重要依据,唯“洋指标”论势必会损害学科良序发展,乃至摒弃中国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2]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世界一流大学”不应简化为“排名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固然要有世界眼光,但由此放弃对中国大学和学科建设评价的自主权就得不偿失。教育和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一流大学”传达的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世界主义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从共性上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兼具的核心内涵和特征,如独特的办学理念、强势学科优势、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等方面,注重从个性上把握各国“世界一流大学”优势。对于中国高校来说,何为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3]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显然,我们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理论创新和国际交流等领域尽快打造出“中国特色评价标准”,使高等教育评估更能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直截了当地说,把坚持“中国特色”作为争创“世界一流”的前提和保障,把追求“世界一流”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的目标和动力,不断推进“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的内在融合。

(三)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担当考量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4]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事业也处在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对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且正在进行中。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决定了当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充分的,仍然存在诸多与既定航向相悖的现象。从外部思想环境来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元、虚拟与现实的竞相更迭下,以利益多元化为基础的价值诉求浸透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层出不穷、竞相激荡,亟待高校为捍卫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不断夯实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共同思想基石。反观“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展情况,我国缔造出了一批规模庞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办学模式趋同化也逐渐加强,资源配置过于分散,难以形成集中力量;与此同时,高校把科研水平视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导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难以实现有机统一。此外,部分高校忽略学科知识产生的历史性和具体性特征,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作为圭臬,不加甄别地推崇和肯定,甚至一度套用西方的理论范式、学术话语、评价标准权衡中国发展道路,以别人鞋子的尺码衡量自己的鞋子合不合脚。可见看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在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的同时,解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同时,各高校要积极投身国际双边多边学术活动中去,借助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机制、各大国际交流平台,建立长期而稳定的中外高端学术对话机制,增强学术交流氛围和质量,深入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展示自我,让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让世界各国更好地知晓中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着眼于中国特色,致力于“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如何有用于中国社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内与国际互动机制,通过“走出去”的学术交流不断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题中之义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性、理论性、系统性认知,其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与实践进步不断丰富与更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5]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之后,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又一重要讲话。两次重要讲话深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自主性”为基本特征的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提出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考量,表明当前我们有着充分的底气与自信。这种底气和自信来自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文化智慧,来自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推陈出新和革故鼎新,来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经验总结,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互动中融合借鉴,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深厚的思想积淀和精神支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6]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重点总结九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17]这些理论成果都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题息息相关,都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中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力量,呈现出继承、发展和超越并存的发展态势,构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骨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聚焦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要求,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比如“文化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两山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全面从严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等。此外,在中华民族五千余年历史长河中孕育而生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这种文化内生动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哲学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建构同样不可或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断走向民族复兴,开辟了一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自信建构之路,由此开辟了一条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新道路。反映中国百年来的奋斗实践、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厚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其它国家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的显著标识。

(二)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以“三大体系”为基本架构

学科体系在中国“三大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如果丢弃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无疑会丧失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二是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19]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长期扎根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提炼的学术思想结晶,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中国化呈现。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对不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现象、关系、规律、特征、经验等方面问题作了系统理论诠释,创造性提出并广泛传播了一系列兼具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概念和理论,不仅表达了自身的独特见解,而且显示了我们党建构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自觉。话语体系是融汇特定时期发展境况和文化传统的总体表达,是集民族传统、时代精神为一体的思想体系的外在呈现方式,是一个国家文化基因、价值旨趣和主导思想的表征。在我国的对外传播中存在的“失语”“失声”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未形成一套既反映中华民族思维特质和言说方式,又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来呈现中国。这实际上为高校实现“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相结合,使学术话语不仅为学术界关注、认同和实践,而且要上升为在国际社会上具有普遍影响力乃至主导性的话语提出了新要求。学术“看似虚悬无薄,实则前进的方向,全是受其指导。中国是一个学术发达的国家。……如欲详述之,将数十百万言而不能尽。”[20]话语的学术性是话语传播广泛性的保障,只有不断创新文化自信建构的学术话语,才能稳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使话语传播取得实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21]可见,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是“三大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学者要塑造出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来向国际社会诠释中国经验、供给中国智慧,凸显中国学者的学术担当和学术造诣。另一方面,我们要用这“三大体系”服务于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要从“三大体系”中汲取营养并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注重自身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体系的平等沟通与有效对话,使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辜负时代嘱托和人民信任。

(三)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立足中华大地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相关,提出构建与有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已经建立。撇开一些难以掌控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内外因素,当下能做也是急需做的,就是从理论层面辩证把握知识体系的特质。这是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之路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须以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梦想和中国经验为中心,秉持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把握正确的评价导向与政治方向。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遭到西方理论的挑战背景之下的现实回应,也是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面向世界解释的必由之路,彰显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关键在于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是我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为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一直夹杂着传统与现代、本土和外来、制度与人文、经济与生态等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践履中难以去除的普遍理论与实践难题,而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正是在有效处理与解决上述难题中显现出来并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传统。在这个层面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社会层面,更反映了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智力保障。“五位一体”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各领域实践的理论阐发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知识体系主要内容的基本视域。同时,基于中国走向世界胸怀天下的全球眼光,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看待和理解世界,中国的理论与思想不仅在解决中国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够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普遍认可与支持,为全人类文明发展和文明新形态建构提供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22]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最重要的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捍卫马克思主义领导权,在面对当今世界治理赤字、后疫情时代的霸权主义干涉、逆全球化等难题,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与价值引领作用,仍需深思和正确对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3]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是基于世界问题,立足民族特色,融合各国文化,坚守人民立场的结果,也是凸显马克思主义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上全球视野体现,由此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视野。

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推进两个“中国特色”中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新型高等教育之“新”,就在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塑造为提升大学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和国际声誉和厚植智慧引领、行动指南、精神导向的知识标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强调:“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学术支撑体系。”[24]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贯穿两个“中国特色”建设的金线,是促进两个“中国特色”建设不变质、引领两个“中国特色”建设勇毅前行的保障。只有牢记于此,才能确保两个“中国特色”基础之上“独树一帜”的鲜明样态。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指导思想地位

首先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求解现实问题上的高位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开放的理论,并非一成不变,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开辟的道路不断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历史,其真理性在时代的淬炼中更具锋芒。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总结经验,为时代变革与世界发展提出中国方案和贡献中国智慧,加快形成一批底蕴深厚、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社会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成为变革知识体系的重要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恒久动力。秉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基因,注重与各种错误思潮或倾向的斗争,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照,重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承性和开放性等。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25]的任务,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凝聚意志、团结共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富矿”依然有待挖掘,我们需要站在学术的高度,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特征、功能、价值等诸多问题。显然需要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诸多哲学社会科学的“合力”,才能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本质内涵与演变进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他学科发展依据各自优势从不同层面反哺马克思主义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一元引领兼顾与其他学科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更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呼唤马克思主义革命式的思维风暴,对自身所处国家于世界之中的地位与角色有深刻理性认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解释理想信念、科学技术变革、生态文明等问题上的意义与价值,建构面向时代、面向大众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范式。关键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明确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方向,更强化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性意识,丰富了发展图景与路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6]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百年历程在时空上是内在耦合的,也是我们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

(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亟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超学科性”意味着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令人信服的澄明,其说服人和教育人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才能加强和巩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旨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27]马克思主义如何“引领”高校发展和高校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是亟需关注的核心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早在1941年,毛泽东在书记处工作会议上将“马列研究院改名中央研究院”[28],组织研究党的创建与发展史,总结党的历史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202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对此做了专门指导和具体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亟待加强”[29]。在学科体系建设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关键抓手,在学科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等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迈向深入内涵式发展。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要培育和夯实发展平台,构建平台支撑体系。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要体现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研究成果,注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拓展式诠释,从新实践中提炼有规律性的有学理性的新话语、新概念,将中国鲜活的实践样本与时代元素注入学术话语向传播话语的转变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30]近期,国家正式设置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是对党的建设学科地位的重要确认,实现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融合发展,可谓正当其时。我们党的历史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重要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蓬勃生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也为发展中国家寻求独立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一是在学科建设上,确定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建构本学科统一的概念、理论、方法和话语的结构体系。二是在人才培养上,鼓励在条件成熟的高等院校开办中国共产党历史本科专业,在条件具备的高校和社科院增设中共党史学科点培养硕博研究生,建构中共党史专业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三是在课程设置上,鼓励高校开设党史方面的通识课程,定时开设系列相关学术讲座,邀请党史权威专家在中国大学慕课上推出中共党史慕课,形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机制。四是在制度规范上,加强对党史学科建设的指导力度,从战略高度作出规划,保证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规范化,防止部分教师研究人员“挂羊头卖狗肉”,最终形成一条适合中国高校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道路。

(三)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引领两个“中国特色”上的作用的关键着力点在于内化与融入

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文化的传承,在于文化的创新。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明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31]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广大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教学科研和引领学科建设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精神导向功能,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加深这支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嵌入中国文化历史、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逻辑的理解,使他们更精准把握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方式,从而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为此,大学要将马克思主义继承创新摆在大学文化建设突出位置,着眼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历史方位,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学校的学术传统和精神内涵,引领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塑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与此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完整准确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这要求从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反对“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的教条式阅读,要求文本与文本之间互文的对照式阅读,要求文本与时代课题相结合的问题式阅读,要求文本与读者之间互动的批判性阅读,读者在珍视这些成果的同时,对文本的局限性有清晰的认知,主张从实践中检验文本的正确性。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3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结合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其内化于心,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自己心中的灯塔,凝聚精气神的灵魂。”[3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型高等教育始终融入持之以恒的马克思主义自信,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本质一致,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确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大学本质不动摇的根本保障,极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高位作用。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