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价值
2022-02-17李斌雄袁聪聪
李斌雄 袁聪聪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一贯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并将其运用于指导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工作,推动了党的发展、成熟与提高。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总结党的历史的重要政治决议。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历史关头、改革开放开启之初的历史关头,党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历史决议分别形成,对党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党的百年华诞历史时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诞生。作为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决议》对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了科学回答。全党普遍认为,《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1],对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征程,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科学研读和深入领悟《决议》精神,准确把握其对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价值。
一、《决议》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定位
《决议》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多方面内容。从党的建设角度解读,《决议》从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三个维度揭示了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意义。
(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保障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保障。《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2]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经过不懈奋斗,改变了中国人民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使得我国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3]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充裕的物质条件、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丰富的精神食粮、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方面。[4]《决议》全面概括了新时代党在上述方面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不懈努力。在新时代,党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的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的幸福生活有坚定的物质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畅通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的政治权利有充实的制度保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有充分的文化保障;坚持增进民生福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有良好的生态保障。因此,在新时代加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就是为推进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5]一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推翻“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由一盘散沙、积贫积弱变为高度统一、繁荣富强;由饱受侵略、丧失主权变为独立自主、国泰民安。当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表征,要想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继续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正如《决议》中所指出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6]。从唯物辩证法以及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中国的事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有着诸多要素、层次、关系和维度,在这些要素、层次、关系和维度之中,党领导人民提供着系统运行的动力、指引着系统前进的方向,为系统的稳步运行提供保障。从“四个伟大”的关系来看,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伟大工程是起决定作用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离不开伟大工程,离不开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方面,伟大工程为伟大事业服务,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伟大事业巩固和检验伟大工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二)为展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奠定基础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展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奠定重要基础。《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7]同时,党的百年奋斗也使得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较量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生转变。从历史的角度看,一百年来,党始终牢牢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奋斗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为继续从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三个维度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奠定基础。首先,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从理论上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其次,党坚持人民立场、立足中国实践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从现实层面展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最后,党加强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政党交流,把握时代潮流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从时空层面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同时,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为展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奠定了基础。新时代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道路借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为世界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借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制度借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基础。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奠定基础。《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8]建党伊始,党仅有五十多名党员,时至今日,党已经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在这百年历程中,党筚路蓝缕、百折不挠,在进行各项伟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创立了各种与时俱进、科学有效的先进制度,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确保党走在时代前列。在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继续为党走在时代前列奠定基础。从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各方面建设来看,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系,站稳党的人民立场,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加强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推动理论创新和制度完善,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紧跟时代潮流,推进理论和制度革新奠定基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改进党的作风,完善党的组织和推进反腐败工作的展开,为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奠定基础。党在新时代长期坚持这些举措来建设党,全面提升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牢牢确保了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指明道路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前进道路。人类社会有多种多样的文明形态,从横向空间看,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明形态;从纵向时间看,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社会有不同的文明形态。每种空间下的文明形态和每种时间下的文明形态进行组合,便会形成新的独具特色的文明形态。[9]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纷纷踏入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资本主义取得快速发展,形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但这种文明形态存在“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等诸多缺陷。《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0]。这个“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它是“文明形态的一般要素与中国现实国情的辩证统一”[11],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拓展了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那些渴望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制度、中国方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作为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随着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在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将继续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指明道路。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由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也就是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打好核心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方向是由党的正确领导决定的,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就是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道路。《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2]要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找到朝着共产主义方向不断迈进的正确道路,并且不断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什么是人类进步事业呢?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视角来看,诸如世界正义政治力量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都是人类的进步事业。那么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什么样的正确道路,并且推进了哪些人类进步事业发展呢?《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3],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推动中国的发展和全体人类的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道路,为促进世界正义政治力量的发展、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道路借鉴和更好的社会制度借鉴、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中国智慧力量。同时,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必须团结起来共谋发展,为建设一个政治上安全和平、经济上繁荣进步、文化上开放包容、生态上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了属于中国的贡献。在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将继续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指明道路。一方面,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就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从而继续为人类发展进步指明前进道路。另一方面,党领导下的中国是世界正义政治力量的坚定支持者,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学习对象,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的重要借鉴国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推动者。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在推动中国为人类进步事业继续贡献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决议》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定位
《决议》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也有重要指导价值,《决议》分别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任务和使命、党的崇高政治追求三个维度揭示了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直接目标、根本目标和长远目标,为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建设目标、提出建设要求。
(一)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直接目标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直接目标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历史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直接目标有不同内容,《决议》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的目标要素是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4]。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提升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整体质量水平。在唯物辩证法中,“质”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指的是事物数量的规定性,“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的质量”,要求我们既要在质上提升党的建设水准,也要在量上不断扩大党的建设的规模,努力使党的建设得到整体的提升,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自身建设能力、党的各项工作开展水平都有显著的增强。二是要求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政治建设上,要做到坚决维护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努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是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直接的具体要求;在思想和制度建设上,要做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把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关,扎紧制度的笼子;在组织建设上,要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党的组织全覆盖;在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上,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和严重伤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严肃查处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行为,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则是从党的先进性、人民性、自我革命性、抗压性和精神状态五个维度对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提出的要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涉及党在时代大势中的发展定位,要求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自觉适应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变化的要求,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制度法规的创新,始终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人民衷心拥护”涉及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定位,要求党在新时代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纠正存在于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之中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领导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进。“勇于自我革命”涉及党的自身发展定位,党的建设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着的,必须不断清除党身上腐化变质的细胞肌体,保障充满生机活力的细胞肌体在党内健康生长,增强党的自我革命性。“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涉及党在现实政治中的坚强意志和抗拒压力能力的定位,党作为中国执政党,治理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国家,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提升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能力,增强党的成熟度和抗压性。“朝气蓬勃”涉及党在自身运行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生机活力,党必须坚持开放的视野、胸怀天下的气魄,不故步自封、不闭门造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国际国内政治,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政党的先进经验来加强自身的建设,同时抓好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爱护和关心青年,培育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使党永远朝气蓬勃、风华正茂。
(二)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自诞生之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作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革命战争年代,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各种严峻考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决议》明确指出,在新时代,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宏伟目标是“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15]。也就是说,在新时代,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最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坚守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初心汇聚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使命指明着向未来前进的旗帜和方向。一个党的初心使命是否伟大,决定着这个党站位的高低。党的初心使命,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广泛的利益,是党能否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关键所在,是党区别于中国历史上其他政治力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16]。在新时代,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坚守初心使命。一要加强党章教育、增强党员党性锻炼、丰富党员党史知识,用党的章程塑造人、用党的精神培育人、用党的历史鼓舞人,用党的文化涵养人;二要坚守党的人民立场,加强党员的政治修养,明确党的工作是围绕人民展开,把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深刻扎根在思想中、践行在行动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三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坚决整治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断检视反思,发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清除一切不利于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因素,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把党建设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决议》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7]。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发挥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必须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充分保障党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有企业、公共事业单位等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二是必须坚持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确保在国家重大事务、政府重大决策中充分体现党的领导、落实党的政策方针,防止重大方针政策偏离党和人民的意志;三是必须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修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对党忠诚;四是必须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强化党的政治监督和巡视,严肃查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五是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防止和反对党内出现利益集团,搞团团伙伙;六是必须坚定落实“两个维护”,把党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可以牢牢信赖的主心骨,提升全国人民的自信心、调动全国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领导全国人民投身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
(三)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党的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也是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远目标。《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18]加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既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也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要求党必须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党的政治方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和努力建设才能达到,从这个过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最终方向就是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通往共产主义事业的必经之路。我们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党的政治方向。第一层含义是,党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现状的实际,着眼于新时代中国具体国情,推进中国的各方面建设,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朝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进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战略、杜绝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防止为眼前利益而放弃党的初心和崇高追求,抛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做法。第二层含义是,党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目光长远,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代政治、坚持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崇高政治追求,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明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定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适应当代中国国情的战略,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总的来说,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政治方向,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政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经验,在21世纪的全球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
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要求党必须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党的崇高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至今,无数仁人志士、工人组织或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各国为践行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推动了一波又一波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伴随苏联解体以及东欧剧变,在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中,出现了不利于社会主义的趋势,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力量再次发展壮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依然有现实实践的推动。邓小平强调:“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9]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当代全球规模最大、意义最深、影响最远的社会主义实践,它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建设等方面有深入的探索,在各方面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具有宏大的全球影响力和代表性。在当代世界探索实现共产主义的路径,无法脱离中国这个大舞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必须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资源的丰富,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创造物质条件;改革和创新经济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机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创造制度条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中国化进程,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创造思想条件。
三、《决议》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路径定位
《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和经验的总结深刻指明了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路径。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必须坚定担当责任,提升进行伟大斗争的能力;必须坚持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坚定历史自信,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以及中国人民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深刻影响了世界进程。同时,党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0]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党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关头,坚定历史自信,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对推动全党团结统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助于增强党朝着既定目标、意气风发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坚定历史自信,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一是要坚持对党的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回首党的百年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三大改造”、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累累硕果,同时形成了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我们要对党的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充满自信,从党的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坚守初心和理想信念,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二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党的百年历史雄辩地证明,党领导人民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坚决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三是要坚持胸怀天下。认识党的历史,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充分认识到党的百年奋斗对于世界的重要影响。我们必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世界大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党在21世纪继续在中国创造辉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二)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研究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必须“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21]。一百年来,党一贯重视自身的政治建设,通过制定和执行正确政治路线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在革命斗争时期,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并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奠定政治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先后制定各个阶段的政治路线,并根据时代特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实现奋斗目标提供保障。新时代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新的辉煌的关键所在,必须牢固重视。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要通过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强化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全面领导;要通过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发挥党对各种组织的领导作用,强化党的领导;要坚决查处破坏党集中统一领导的问题,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二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特权阶层、权势群体的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2]。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党的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中国的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14亿中国人民,保障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提升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坚定担当责任,不断提升进行伟大斗争的能力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定担当责任,不断提升进行伟大斗争的能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一部坚定担当责任的历史、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使命和责任,要进行不同的斗争。在革命战争年代,党担当推翻“三座大山”的责任,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面对国内国外、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诸多困难、风险和挑战,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毅力进行了坚决斗争,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在新时代坚定担当责任,不断提升进行伟大斗争的能力,是党保持战斗力,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提升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党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把握历史规律,坚定担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责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之一,是我们党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各种困难艰苦的环境中顽强生存,靠的就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和精神。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要明确认识到在党的建设中,党内的事情需要自己来处理,自己来做决定,不能依赖外部力量,更不能受外部力量的掌控,否则必将导致失败。二是要坚持敢于斗争。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会面对国内国外错综复杂的局势,必须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做好超前部署,占据主动地位,坚决同各种已经显现和未显现的风险挑战进行斗争。三是要坚持统一战线。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处理好同各种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同敌对势力做坚决斗争,这就需要坚持统一战线。党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党外人士、爱国宗教人士、海内外同胞,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促进党的建设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四)坚持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过一些失误和曲折,但党从不讳疾忌医,而是能坚持真理,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从而使得党永葆青春活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始终坚持自我革命,清除一切损害党的肌体的病毒。坚持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发现并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方法,能及时并有效制止党员或党组织内部的错误继续发展。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培养良好的党风,使党员有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觉悟与空间,充分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用,必须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常态化,推动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制度化展开。二是要坚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而非教条,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党的历史来看,党内个别领导人之所以会产生一些错误,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缺乏理论创新,而党又没有及时纠正。因此在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理论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坚持从实践中形成新的理论、检验理论;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茁壮成长。三是要坚持开拓创新。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要想把党的事业成功推进,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开拓创新,为做好党的工作寻找出科学、有效、符合时代的方法。坚持开拓创新,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必须从理论、实践、制度、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必须在党的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中,根据时代特点,把握科学规律,不断开拓前行。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决定着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决议》立足于历史与现实,为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探索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目标和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新时代,我们要正确把握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中国、对世界的重要价值,坚定完成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直接目标、根本目标和长远目标,从各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决议》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价值,抓住时代机遇、迎接时代挑战,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把党建设成一个能坚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