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

2022-02-17白暴力

关键词:世界市场双循环格局

白暴力 徐 喆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主动求变、着眼长远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1]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而理论的活力在于不断创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它继承、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文将重点研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一、建立国内大循环的必要性: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需求约束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造成经济逆全球化现象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以扩大内需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有效应对全球需求不足的难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逆全球化现象的根源

马克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认为,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起,资本的逐利性促使社会生产迅速扩大,然而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本质是为了掩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社会生产越扩大,工人的实际购买力反而越下降,“工人的贫乏化和上述的丰饶是互相对应,齐头并进的。”[2]结果只能是剩余产品越来越多,需求远远跟不上供给。因此,需求约束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资本无限追逐利润的本性必然导致生产的无限扩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而且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3]因而,资本主义在向全球扩张的进程中,也将需求约束型的经济模式带向了全球,使社会生产力无限扩大与劳动者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扩展到了全世界,资本无限扩张欲望的实现受到了全球有限需求的制约。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世界市场被压缩和经济逆全球化现象的根源。

(二)以建立国内经济大循环应对外部需求不足的难题

在对马克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现实批判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4]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分析问题。不仅如此,面对国际其他主要经济体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内顾”倾向上升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展现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胸怀和担当,早在2020年3月下旬,他在调研了浙江省的抗疫情况和复工复产问题后,就敏锐地发现了国外原材料进不来、海外人员来不了、货物出不去等问题。[5]随后,在4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6]而此时全球其他国家还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的泥潭之中,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处于基本停滞状态。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马克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告诉我们,需求不足将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难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应对这一难题,是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升华和发展。新发展格局的内涵首先强调的是以内为主,深耕国内市场、挖掘内需潜力,这正是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不足的对症良方。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绝对规模世界最大,也是全球最大实物消费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都位居世界前两名。近年来,国内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的转变呈爆发式增长、品质消费追求度不断提高、多层次的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消费驱动增长的新局面正在形成。广阔的市场和庞大的需求,意味着更低的创新成本和更丰富的创新业态,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使我国的经济更具创造力。[7]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8]这就是说,随着需求约束这一堵点的疏通,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组成的国内循环将越来越顺畅,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将继续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总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刻剖析世界市场被压缩的根源,并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长远发展所作出的战略谋划,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现实性:对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证明国内经济独立运转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可以成功。确立国内经济大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主体地位,既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必然要求,也是立足现实的战略选择,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一)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欧洲主要工业国家同时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因此后人把这个论断称为“同时胜利论”。列宁于1915年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9]这是列宁立足苏俄自身发展环境所提出的新的认识和判断,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驳斥联共(布)党内反对派领导人时指出:“因此,在其他国家(即使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比较发达)还保存着资本主义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即使这个国家的资本主义不大发达)内胜利是完全可能的,是可以肯定的。”[10]即苏联可以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值得注意的是,斯大林指明了社会主义“一国建成”和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区别,即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是战胜本国资产阶级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战胜资产阶级,必须依靠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支持。[11]这说明斯大林并没有背离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在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仍然能够独立建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足以证明国内经济独立运转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可以成功,这对我们立足国内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立足现实的战略选择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有些人认为只有完全开放、尽可能融入世界经济、最大程度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将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为基础,指出上述观点没有脱离“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具有很强的片面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讲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12]独立自主既是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一以贯之的理论特质,也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大国经济如果没有独立自主作为保障,在关键领域过多依赖其他国家,那么在国际经济循环中就会“受制于人”,这也是我国很多行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游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只有建立起足够抵御外部风险的强大内部经济循环体系,真正做到“任你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才有资格和底气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因此,确立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贯穿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持独立自主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13]这一论断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为的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被任何势力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受任何迟滞,因此从根本上明确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立足现实的战略选择。20世纪初期,苏联面对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不得不努力实现自给自足;而如今,我国既拥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也具备以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支撑的强大自我供应能力,我们的发展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国家实力会增强,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14]这说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更大更全面的追求,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于我国而言,国内经济大循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持续循环往复;二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各地、各区域协同分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三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四是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当外部风险来袭,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发挥极大作用,强大内需体系也能大幅降低外需萎缩带来的影响,健全完善的国内金融体系更是实体经济的坚强根基。不仅如此,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将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确保我国国内经济循环能够长期通畅。

总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战略与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列宁“一国首先胜利论”在历史和逻辑上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三、实现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认为,只有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同时达到均衡,国民经济才能顺畅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一)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经济循环

马克思对所有企业的生产,也就是国民经济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第一,社会再生产的过程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终而复始的不断循环,这四个环节紧紧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连接紧密都会导致国民经济循环出现停滞;第二,社会再生产的本质是生产资料部类(第Ⅰ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第Ⅱ部类)产品价值不断补偿、物质不断替换的循环过程。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不但总供给要等于总需求,而且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也是决定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不仅原有消费和投资的比例要合理,新增消费和新增投资的比例也要合理;只有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产量等于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量,社会再生产才能实现。[15]因此,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思想,只有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同时达到均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国民经济才能顺畅循环。

(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大循环,不只是单个企业生产、流通的循环,更是国民经济的总循环;不只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循环,更是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国际大循环,不只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大循环,更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循环。[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指出:“我们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扩大内需上下更大功夫,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17]这一论断进一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供给和需求是国民经济中辩证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是满足需求的前提和基础,需求可以为供给创造动力;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扩大内需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消费政策促进短期的消费提升,而是要扭住发掘内需潜力的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的适配性。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要满足各类不断升级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减少无效供给、增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面对结构性失衡问题时,既要从第Ⅰ部类入手,通过降杠杆、清库存、去产能,减少无效和低端生产,又要从第Ⅱ部类入手,通过补短板、降成本、升品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快速扭转两大部类之间失衡的态势,为经济循环中新的动态平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正在逐步增强,而消费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需求侧改革,提高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能力、扩大合理需求,同时减轻医疗、教育、住房等刚性支出,可以进一步释放消费端潜力,达到激活经济循环内生动力的效果。

因此,供给与需求“双侧发力”深化改革的理念,为推动经济循环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丰富和发展了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指导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新理论。

四、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也是它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勇于直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批判的世界市场的不平等问题,积极推动世界市场朝着普惠的方向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

(一)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18]恩格斯还指出:“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19]即运输和通讯的快速发展也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重要条件。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刻揭示了资本扩张是推动世界市场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即资产阶级寻求工业品新的市场的迫切性,使商品交换越出国家的界限,市场从地方区域扩展到世界性领域。所以说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也是它的结果,因而完全在为资本主义服务。资本主义制度本就造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阶级分化与对立,而资产阶级在拓展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又将这种不平等关系扩大到了全世界。

(二)依托国内大市场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将经济全球化总结为三个阶段:一是马克思指出的世界各国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体系的世界市场形成阶段,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阶段,三是如今的经济全球化阶段。[20]中国自改革开放开始,就打破了“姓资”还是“姓社”的禁锢,勇敢地迈向了世界市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但是,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21]习近平总书记勇于直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批判的世界市场的不平等问题,倡导互利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世界市场朝着普惠的方向发展,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也已成为全球最大实物消费市场,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在“双循环”开放型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丰富的发展机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供给看,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22]依托大市场优势促进全球资源整合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需求潜力来看,我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一万美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对来自全球的更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产生源源不断的需求;从供给能力来看,我国不但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配套能力,还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具备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3]因此,从供求双方来看,我们已具备依托经济纵深广阔优势,使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的诸多条件。于我国而言,依托集聚和创新效应,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促进国内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进而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升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于世界而言,中国的内循环越顺畅,消费潜力越能充分释放,就越能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以中国的经济循环推动世界经济大循环更加通畅的发展。

总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世界市场的普惠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五、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认为,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国际分工是资本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现阶段国际分工体系仍然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改变“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

(一)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分工体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最先出现的是偶然或自然形成的分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出现社会分工。后来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一国的社会分工超出了国界,国际分工开始形成。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地区的投入产出也大不相同,资本主义国家便开始向殖民地和其他落后国家单向输出资本,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不平等现象开始出现。因此,国际分工是资本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国际分工格局主要以比较优势和劳动生产率为基础,以资本的强权性为推动力。而如今,尽管参与国际分工的主体日益多元化,但国家之间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天差地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逐利益,快速推动国际分工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使分工体系越来越不公平,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二)通过自主创新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以“两头在外”的模式参与国际分工,虽然享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快速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但也应认识到,大部分利润其实集中在“前头”的研发和“后头”的销售,这样的参与模式绝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如今,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4]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的升华和发展,也是基于国内外形势动态调整发展政策的一大飞跃。深入剖析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继续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二是以新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宏观方面指的是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稳步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姿态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微观方面指的是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改变中国企业充当“打工者”的旧状,实质就是通过更有效参与国际循环,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这是因为,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期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提高的贡献愈加凸显,而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的一个突出矛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型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提供可靠支撑。这些目标的确立,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又是新发展格局下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只有基于科技创新促使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尽快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才能与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等价交换。并且,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所面对的强大竞争压力,将倒逼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良性调整,对国内大循环起到正向助推作用。总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各国经济融合不断加深才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则事半而功倍,中国大力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共同发展,力求更高质量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不但能成就自己,也必将造福于世界。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马克思揭示的国际分工本质的基础上,立足当今世界形势与中国要素禀赋的变化,提出通过自主创新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科学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

六、结论与启示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中国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在危机中育先机指明了方向。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25]择要而论,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因而势必要直面各种内外矛盾和风险挑战。但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可以说,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实践方向。一方面,对内要强化国内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不断降低外贸依存度,提升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对外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增强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另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这就对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研判大势、着眼长远,深刻指出的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近两年,当世界各国在疫情冲击下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公开宣布:“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26]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中国有14.1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2020年全球唯一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既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又具备大国担当的品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极大地助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此外,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2021年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减少至31条①,与2019年的40条相比,减少了22.5%②,截至2022年4月,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增加至21个③,并且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因此,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机遇和红利。

(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走上了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道路,但并未真正摆脱贫穷落后的地位,说明国家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复制和模仿。事实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不高、国内产业链不完整等现实短板,同时,每个国家也拥有特定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因而准确把握国情,不断趋利避害尤为重要。中国始终立足自身国情,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与时俱进地调整发展策略,不断破解发展中的困难与矛盾,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发展条件、环境变化,特别是比较优势的变化,审时度势地作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新发展格局既倡导加大对外开放,又要求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新方向的同时,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方面,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才能扩展发展空间,获取发展红利,实现经济腾飞。另一方面,自立自强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强调要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例如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内产业链、要集中力量解决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等。这也警示其他发展中国家要在保证国家政治经济大局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保持经济发展的独立自主性,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发展阶段变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继承、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新方向,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腾飞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注释

①参见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fzggwl/202112/t20211227_1310020.html?code=&state=123.

②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fzggwl/201906/t20190628_960873.html?code=&state=123.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近十年来,全国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开放新高地“多点开花”.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0/content_5686196.htm.

猜你喜欢

世界市场双循环格局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新实践
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用现代化史观浅析世界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