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及“我们”视角解读《老山界》意蕴

2022-02-17福建黄沼锋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瑶民长征红军

◎福建/黄沼锋

《老山界》一文入选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篇宣扬长征精神的红色经典作品。文章回忆的是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难走的山,与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长征胜利万岁》相呼应。从文体来看,《老山界》是叙事回忆性散文,但与教材中其他的回忆性散文不同,《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的叙述视角是“我”,而《老山界》的叙述视角不仅有“我”,还有“我们”。如果从“我”及“我们”的叙述视角解读文本,是品味这篇文章意蕴的一条路径。

一、从解读“我”的个体视角感受红军战士革命者的品格

《老山界》是叙事回忆性散文,文中“我”的视角即作者陆定一的视角。陆定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时期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遵义会议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课文刻画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以“我”的视角来写,其用笔集中在深夜露宿半山路上的情景。在第二天翻越雷公岩后,“我”渐渐掉队,继续爬二十多里的山、快到山顶以及到达山顶后的所见、所思、所感。文中“我”半夜醒来的描摹是全文精彩之处,是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的地方。作者的人生经验通过精准的言语来表达,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从“我”所处的环境来看,条件艰苦,躺在“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的狭窄、逼仄的山道上,天气是“寒气逼人,刺入肌骨”。作者没有继续写恶劣的环境,而是将目光投向天空,仰望星空,视觉上自下而上看见像“宝石”一样的星星与像巨人般高大的山峰;听觉上写不可捉摸的声响。从视觉到听觉对景物进行描写,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所思所感。接下来,这一段文字描摹声响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推敲: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这句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博喻是比喻中的一种类型,“博喻又称‘多项喻’‘莎士比亚比喻’,是一种以多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事物的几个方面描写的譬喻。”“春蚕在咀嚼桑叶”“山泉在呜咽”与“野马在平原上奔驰”“波涛在澎湃”,连用四个比喻来描摹此时的声响。从四个喻体来看,“春蚕”“野马”是从动物设喻,春天万物勃发,江南一带的春蚕生机勃勃地咀嚼桑叶,野马在广阔平原上纵横奔驰;“泉水”“波涛”,用流水设喻,清澈的泉水缓缓流着,发出切切低吟的声响,汹涌的波涛起伏撞击,声势浩大。“春蚕”“野马”“泉水”“波涛”,四个寻常普通的词语被作者调配出来并配置在特定题旨情境中,不仅以画面写声音,这画面中亦有声音,形、声具备,生机勃发,动态十足。读之,让人想象出喻体所构造的特定形象,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荡。作者对词语、句式的选用独具匠心,此情此景,读之,令人体会到夜半醒来,“我”发现景色时的心情,体现的是奋发、激昂的心怀。

星辰浩渺,高山壮阔,身处其间,彰显着一位革命者真切的生命体验。教师课堂上可设置替换喻体品味句子环节,引导学生在品味语句中体会四个喻体中所隐含的丰富细腻的感觉,品味一个无产阶极革命家内心蓬勃向上的革命豪情,在大的历史事件中激荡的生命体验。

二、从解读“我们”的集体视角感受红军部队的大无畏精神

《老山界》一文有“我”的个人视角,也有“我们”的集体视角。“我们”是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在文中有两种指代:一种指的是“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队;一种指的是整个红军部队。

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我们”作为“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工作在文中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部队内部的宣传工作,给正在翻越的部队以斗志,第30自然段写到“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一人心中”。宣传队的任务是“写标语、分配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讲,帮助病员和运输员。”“我们”不仅要克服困难翻越老山界,还要做宣传工作,把翻越老山界“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灌输到部队每一位战士心中。“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了”红军部队翻越老山界时的乐观态度是红军战士们英雄气慨的一种表达。

第二种宣传工作,不易察觉,是“我们”对瑶民的宣传工作。这部分内容集中在“我们”与瑶民攀谈的叙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疑惑,文章围绕“老山界”来写,其叙述重点应集中在老山界“高、陡、险”的特点上,按照常理,笔墨应集中在红军克服困难翻越老山界,体现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上。实际上,从篇章结构安排上来看,文章详略是根据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一定比例确定的。叙事学有一个术语叫“时距”,“时距”是指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长短定比较。从时间指示语来看,是在“天色晚了”到“天黑了”之间,1935年12月,冬季天色变黑速度快,这两个时间指示语之间间隔一到两个小时,时间短,叙事篇幅长,属于慢速叙事,文章详写了这部分内容。从文章呈现的情景语境来看,对瑶民的宣传工作,一方面,“我们”主动与瑶民大嫂说清楚红军是什么,主动要给她煮粥的钱,“整袋子米送给她”,还贴标语不允许拆篱笆。以上种种,显示出红军部队的纪律严明,就像陈云在报告中表示的“每个红军都知道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另一方面,瑶民大嫂与“我们”交流,瑶民大嫂对红军态度不断转变。从刚开始家里男人“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瑶民大嫂最初的神情“惊惶”,到被询问生活情形时的哭泣,再到主动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来煮粥,到接受“我们”送的一袋米时“非常欢喜”。再看文中瑶民大嫂说:“广西的苛捐杂税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老百姓。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从上下文语境来看,“早些来就好了”表现出瑶民大嫂已经完全认同了红军部队,认为红军部队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文中瑶民大嫂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语句,再联系时代背景,体会红军部队是得到老百姓拥护的部队,红军与百姓之间是军民“鱼水关系”。

三、从解读“我”与“我们”视角的交错、融合来体会红军的长征精神

“我”与“我们”纵队政治部宣传队交错使用,文本融合在“我们”——整个红军部队,来共同记忆这场伟大的长征,使得这篇记叙性散文呈现的是个人视角与集体视角相结合的状态,“我们这个集体视角的使用,使得《老山界》成为红军的集体记忆文本”。

文章开头“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视角为整个红军部队,“大家”在“之字形”山峰攀登时,这个代词使用也是红军部队。文本视角再一次转为“我们”,“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与“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相比,翻越老山界的苦难,“小得很”,作者从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整个征程来关照、审视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时间、地点都发生了转变,视域更为宽广,这么难行的“老山界”对于红军战士来说“小得很”,这正是红军部队大无畏精神品质的体现。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还原《老山界》的创作背景。1936年8月5日,毛泽东与杨尚昆联名给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发出为《长征记》征稿的信。“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老山界》一文是响应中央号召,写出作者经历,让国内、国际社会了解红军,了解长征。其承载的意义之一是完成人际沟通的功能,影响和改变当时读者的情感态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军部队,“我”的视角与“我们”的视角交错使用,既有个人真切的感受又有集体地表达更使读者了解这支具有乐观昂扬精神的部队是正义之师。

总之,《老山界》是红色经典作品中宣传红军长征精神的力作,诠释了永不磨灭的长征精神。读《老山界》,不仅仅是读那段过往的历史,更是在语言文字学习中,获得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成长。通过修辞学、语用学角度,从解读“我”的个体视角,解读“我们”的集体视角,解读“我”与“我们”视角的交错、融合是引导学生与87年前的这场征程进行对话,获得红色经典作品精神食粮滋养的一种方法路径。通过这条方法路径,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中相关文章,比如,杨成武将军的《突破天险的腊子口》,由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从而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瑶民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少寨红军桥
瑶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瑶民为何迁而复返?
——太和新农村系列调研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