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民为何迁而复返?
——太和新农村系列调研

2017-03-02张晓雨曾钰诚费楚君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2期
关键词:瑶山族群移民

文/杨 帆 张晓雨 曾钰诚 费楚君

瑶民为何迁而复返?
——太和新农村系列调研

文/杨 帆 张晓雨 曾钰诚 费楚君

为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恶化和人口贫困问题,生态移民政策应运而生。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积极开展生态移民项目,同时配套实行诸多细化政策,鼓励当地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安置地重新定居。但是,调研组在贵州瑶山瑶族乡生态移民安置点进行考察时发现,当地生态移民并未展现出预期中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甚至已经有不少曾经迁出的瑶民重新返回了迁出地。那么,瑶民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的“返流”问题原因何在?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政府应当如何应对?请看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调研组成员杨帆、张晓雨、曾钰诚、费楚君的调查与分析。

一、迁出来: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

瑶山瑶族乡位于贵州省荔波县西南部,属于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土壤中度石漠化,是贵州深度贫困的“两山”地区(雷公山和月亮山)之一。全乡总面积20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83个瑶民小组,总人口10076人,其中瑶、布依、苗、水等少数民族占97%,瑶族占30%。乡内瑶民大多居住在深山内,这一区域的地表植物遭受了严重破坏,土壤流失、土地退化现象严重,田地稀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人均水田面积不足0.15亩。人畜用水十分困难,仅依靠政府近年来修建的水窖勉强维持日常供给。近年来,政府通过一系列扶贫工作,使当地瑶民的生存、生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且受综合性社会因素影响的环境与贫困问题。

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当地政府集中使用农村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资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展开移民区土地开发和居所修筑,逐步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以及农田水利、教育医疗保险等综合配套措施的配置。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移民住房投资1亿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0.2亿元),是贵州省投资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

目前,该项目已推进到第三期,共建成房屋324套(192套移民住房;132栋安置房)。 前两期,迁居瑶民在山下购买一套简装修的房子需花费7000元。第三期,虽然购买费用增加到3万元,但仍明显低于当地市场均价,因此带有很强的社会福利与公益性质。安置点内新建房屋基本配套设施较为完备,新农村特点显著。从具体鼓励引导工作来看,当地政府根据李克强总理“把生态移民这一‘民心工程’继续做实做好,让更多困难瑶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的要求,深入瑶山瑶族乡遍访贫困瑶民,引导并鼓励他们由小农经济意识向文化资源市场意识转变。同时,当地政府还进一步围绕民俗旅游作文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瑶民自身的生产和生活能力。

截至2016年8月,乡内共有352户、1231名瑶民参与了瑶山瑶族乡生态移民项目。生态移民工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还推动学校、医院、垃圾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瑶山瑶族乡的整体形象。同时,政府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提高了财政收入。由此,瑶山瑶族乡生态移民项目也成为政府惠民的典范,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推进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宝贵经验。

二、返回去:为了生存与心灵的归属

照理说,在这种政策促动下,瑶山瑶族乡安置点理应呈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但调研组走访探寻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瑶山瑶族乡安置点内,那些整齐排列、极具规模的安置房大多门窗紧闭,长期无人居住,形成了典型的“空心”安置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轻瑶民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瑶民重新回到迁出地,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返流”现象——而这绝不是移民工作的正常现象,甚至可能引发更为深层次的严重问题。首先,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浪费及损失,使“返流”后民众的生活更加贫困。其次,瑶民迁出时的土地已经通过流转方式转移给其他留守居民使用。一旦迁出居民“返流”,必将造成土地的配置矛盾。再次,“返流”及准备“返流”者多为中老年人,青年一辈出于生活方便考虑大多仍愿意选择在安置点定居,这客观上造成了瑶民家庭的分散居住。浅层来看,家庭分散使得家庭成员彼此缺位,难以相互照料;深层来看, 长期分散居住容易使年轻一辈逐渐淡忘家庭文化的传承责任,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

“返流”现象不仅从一个侧面说明瑶民对生态移民政策前景的不乐观,更直接反映出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方面的问题。因为搬迁,瑶民失去了长期耕作的土地,原本稳定的牲畜养殖、区域林业等日常生产活动均无法再继续,同时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当前,瑶山瑶族乡旅游开发建设虽已基本完成,但发展尚未成熟,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少之又少,无法满足迁入瑶民的求职需要。这使得一些长期贫困、思想落后、文化水平低的瑶民不得不“返流”回到老家。例如,一位准备返回的中年男子表示,他的兄弟去年在老家养本地山羊,赚的钱已经超过了他在外打工的收入;另一位妇女反映,她因仅会瑶语很难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工作,政府补助又不高,因此只得返回老家再次通过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求得生存。

第二,文化方面的问题。瑶族分支众多,每个分支均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目前迁入安置点的瑶民均为白裤瑶民(因男子穿及膝白裤而得名),他们在常年的生产生活中早已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传统与习俗。搬迁到安置点后,其生活方式必然要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使得许多瑶民难以适应。例如,在白裤瑶民传统丧葬礼俗中,人死后暂不报丧,由家人将其装殓入棺,埋于家中堂屋土坑中。直至秋冬农闲时节,再请法师正式举行砍牛、打木鼓、打铜鼓、点火鸣枪及“暖井”等一系列送葬仪式。而在生态移民区内,这一重要礼俗却不得不大为简化——砍牛、“暖井”等略显血腥的重要环节因不符合现代文明被删减;房屋内统一铺满水泥,迁入的瑶民不能擅自挖土,因此死者在自家堂屋内临时入土的风俗也无法延续。此外,新修建筑并未充分考虑白裤瑶民的餐饮习俗,许多瑶民不会使用新的厨房设施,无法适应新的烹饪方式,只得在房屋前坪搭架生火做饭。这些情况均说明,迁居瑶民一时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难以获得归属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文化氛围。

第三,管理方面的问题。白裤瑶民自古以来就有一套成熟的族群组织与管理制度。族群组织以族长为首,以家庭为单位,多则十几户,少则几户。成员在族长带领下遵守共同的组织纪律,和睦相处。时至今日, 族群制度依然是一些深山瑶民的重要社会组织管理形式,对于解决族群内部矛盾、决议族群重大事宜具有重要作用。移民搬迁后,族群组织被瓦解,原来的组织制度不复存在,原有的邻里关系被中断,人脉资源逐渐丧失,族长对族群的作用与影响也消失殆尽。再加上迁居的瑶民对政府的部门与职能没有充分的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系统学习,缺乏“有问题找政府”的习惯意识。因此,当出现族群内部矛盾或需要共同决议重大事项时,迁居瑶民往往无所适从。新的村落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缺乏组织纪律等问题。这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瑶民希望重返故土,寻求族群带来的安全感。

三、留得住:关于解决“返流”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实施生态移民,鼓励与支持瑶民从深山中迁出来,是提高瑶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然而,要确保瑶民能够在安置地留得住,逐步适应新的生活,融入当地文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其一,广泛征询意见,切实保障迁居瑶民基本权益。移民前期,政府要充分听取和采纳瑶民意见,完善生态移民点规划建设方案。这既是对移民主体的尊重,也是确保生态移民政策有效落实的需要。移民中后期,要根据迁居瑶民的合理需求制定修订公共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消除迁居可能为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二,加强基层调研,有效掌控移民“返流”动向。政府要安排专人,及时掌握“返流”及预“返流”移民数量,定期对移民心理状态进行摸底、评估。同时,建立“返流”信息数据库,加强对相关数据资料的集成利用与跟踪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迁居瑶民的思想动向,并对其实施有效引导。

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丰富瑶民业余生活,增强其幸福感、归属感以及传承族群文化使命感的有效方式。政府和村落要牵头组织有益于瑶民交流参与的各类活动、比赛,在民族重大节日举办符合民族习惯、体现民族风情的仪式,让迁居瑶民的文化生活不再单调、精神不再空虚。

其四,广辟渠道途径,加快发展新型产业。目前来看,仅仅依靠在移民区发展旅游业并不足以有效缓解持续增长的就业压力。政府与村落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充分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新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数量,并配套开展从业指导培训。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并带领瑶民劳动致富、创业致富。“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政府来说,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留住瑶民的“人”,而是要使其安居乐业,从根本上拴住他们的“心”。

结语

生态移民是国家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惠民、安民、利民。在落实这一政策过程中,各地政府一定要前瞻预置、合理规划、稳妥推进,在充分体察民意、尊重民俗的基础上,加强科学设计,注重宣传引导,强化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平稳搬迁、有效安置,让移民“迁得出”,“留得住”。

(作者系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调研组成员)

猜你喜欢

瑶山族群移民
瑶山速写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瑶山党支部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瑶王府(组诗)
内陆移民(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