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动因、逻辑与路径转向
2022-02-17王建梁
王建梁 杨 阳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比较教育学是一门源起于西方的学科,1817年法国学者朱利安(Marc-Antoine Julien)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揭开了比较教育史的序幕。在中国,比较教育的发端可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倡导的西学主张及其对教育现代化途径的寻求。1929年我国第一部比较教育学专著《各国教育比较论》(庄泽宣著)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比较教育初显学科形态,此后,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在引入、吸收西方比较教育学理论与范式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现实与需求,努力探索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道路。1983年,吴自强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1)参见吴自强:《试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比较教育学》,《抚州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20世纪80年代,朱勃、王承绪、吴文侃、顾明远等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进一步提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理论有所发展,初步形成了“文化研究范式”“国际教育交流论坛说”“和而不同”“辩证实践论分析模式”等理论分析框架。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理论成果更为丰富(2)参见王建梁、杨阳:《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建设路径: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教师教育学报》2022年第1期。。在近四十年中,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为主旋律,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发挥比较教育学服务中国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学科功能,从学理层面对为何以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进行探讨成为应有之义。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动因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需借助一定的动力系统支持,即学科内外部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在学科从初建到发展,再到衰落抑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推动作用(3)参见方泽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78页。。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提出与发展也受到来自学科内外部多种因素的推动,包括比较教育学科自身的文化属性、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的危机心理等。
(一)学科自身的文化属性
文化性是比较教育学的重要属性(4)参见王长纯、王建平:《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研究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14页。,这首先表现为文化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参数。在霍尔斯(W.D.Halls)的比较教育研究体系中,教育和文化是比较研究的两大变量,比较研究既要探讨教育本身的问题,也要分析教育背后的多元文化因素(5)参见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6页。。在霍尔斯之前,康德尔(I.L.Kandel)也早已关注到比较教育研究中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比任何其他有关研究都更能清晰地阐明教育同它所服务的那个社团的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6)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1-42页。。根据康德尔和霍尔斯关于比较教育文化性的观点,比较教育研究可划分为教育和文化两大组块,而教育作为文化的产物,决定了比较教育研究从总体上是一种文化比较研究。比较教育学文化属性的第二个表现是比较教育学以异文化教育为研究对象。当前国内学界普遍认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7)参见顾明远:《中国比较教育的名和实》,《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1期;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页。,这明确了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时间和空间限度。在空间层面,国家、民族和区域文化塑造着不同的教育“典型”,比较教育工作者对不同国家或区域教育进行比较的过程,亦是立足自身文化背景开展跨文化对话的过程。比较教育学文化属性的第三个表现是以理解异文化教育,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为使命任务。从比较教育学诞生到发展的二百多年中,该学科的根本任务始终是为世界及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在此任务导向下,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比较教育工作者需探寻异文化背后的教育本性,以发挥比较教育为区域、国家甚至全球教育发展服务的学科功能。
基于比较教育学自身的文化属性和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对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过程中秉持中华民族文化特性,以及如何淡化比较教育学的西方文化烙印,与他国开展平等的跨文化对话,这些都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此,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即“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运用西方知识”(8)李荣安、苏洋、刘宝存:《制度化与语境化:比较教育研究的辩证法》,《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第9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比较教育学科新的生长点。
(二)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不仅是焕发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内在生命力的现实要求,更是比较教育学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关键举措。1983年,吴自强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要面向四个现代化,且要为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服务(9)参见吴自强:《试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比较教育学》,《抚州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这既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主张,同时也为此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明确了发展目标——为中国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服务。而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重要推动力,其原因可从比较教育学的时代使命、社会价值以及现实困境三个层面加以探讨。首先,比较教育学作为时代产物,其诞生的旨趣在于为特定时代的民族国家教育及社会发展服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其中,教育面向现代化作为核心,决定教育发展必然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据此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以助力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10)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人民教育》2019年第5期。,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其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是比较教育学获取生存空间的基本立足点。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发挥其服务社会现代化建设功能,也是扩展中国比较教育学生存空间,保障该学科持续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路径。最后,中国比较教育学正面临着现实存在方式的困境,即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及理论建设滞后于社会及国家战略需求(11)参见姚琳、彭泽平:《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路径与比较教育学者的职业选择》,《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而要突破这一困境,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既要坚持以“中国特色”为基本原则,构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同时也要加强比较教育研究者的社会关切能力,避免出现脱离现实社会的比较教育研究。总而言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提出与发展回应了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首要前提,也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关键动力。具体来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为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提出奠定了话语前提和社会制度背景,另一方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提供了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的方法论基础。回顾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遵循,且其内涵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以及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同时,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提供了指导思想。自此,各学科纷纷开启了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征程,包括政治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类学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主张也随之产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内涵发生了重点转移——从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转向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构建本土理论分析框架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并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更加突出比较教育学科服务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使命。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持续发展在为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赋予新的使命任务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不竭的生命力。
(四)中国比较教育学者的危机心理
1993年,王英杰首次提出比较教育学科出现“身份危机”,他认为,“比较教育学界尚未对比较教育的定义取得一致的意见,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出现了所谓身份危机”(12)王英杰:《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在此之后,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围绕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危机问题展开了众多讨论,并试图将建立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理论作为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危机的消解之道(13)参见周世厚:《批判性视角下中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危机与出路》,《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
“危机”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亦可延伸至学科领域,学者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危机心理可转变成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产生危机心理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两类:一个是由比较教育学者自身对学科的反思与批判意识所诱发的危机心理,另一个是由比较教育学者外部的学科和社会因素所诱发的危机心理。就前者而言,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进程中,比较教育学者对于学科的反思与批判意识不断觉醒,从学科发展初期对西方比较教育理论的追随,到后期探索建立中国比较教育理论的这一进程中,中国比较教育学者所预设的比较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科实然的发展逻辑之间产生了矛盾与张力,致使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对自身所归属的学科群体产生质疑,由此所引发的学科认同偏差则进一步加重了中国比较教育学者的学科认同危机。就后者而言,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诞生于西方的学科,无论是在本体论、认识论还是在方法论层面,都带有西方文化烙印,这导致比较教育领域长期存在西方话语霸权问题,也致使比较教育学科在中国土壤上扎根生长面临诸多难题,故而阻碍了中国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服务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学科功能的发挥。同时,前文提及的中国比较教育学面临的“现实存在方式的困境”,也导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的社会价值及地位产生了危机感。因此,中国比较教育学者提出“学科危机”命题,开始急切探索学科出路,以破解中国比较教育学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但无论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内部存在的危机,还是由外部因素所引发的危机,都成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持续发展。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逻辑理路
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与发展均离不开对学科生成逻辑的遵循,这也是学科实现自觉的必要条件(14)参见肖凤翔、唐锡海:《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梳理并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可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另一方面则可进一步激发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的自觉意识,从而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走向自觉自信,实现学科本体价值。
(一)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融合中西哲学传统
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它既构成了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论题,同时也是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所要遵循的哲学逻辑,其原因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仅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特色所在,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哲学基础统筹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体系建设。从中国特色的哲学范畴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普遍真理,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赋予了理论自身以中国个性,继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根基。具体到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在为具体学科发展奠定科学方法论基础的同时,也为“外来”学科实现中国化、具备中国特色提供了理念指导。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诞生于西方的学科,在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进程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提供合理性与合法性基础。此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也是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具备科学性的重要保障,它一方面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则为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哲学视角。就方法论而言,“任何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不能代替作为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15)梁忠义:《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走向》,《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首先应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教育以及其他各国、各区域教育现实,进而遵循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规律,针对中国本土实际选择并建构具体的方法论体系。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为其奠定了辩证统一的思维基础,这意味着理论体系建设既要联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也要形成“和而不同”的哲学视野,使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在吸收西方哲学智慧的同时,融合中国哲学传统,彰显中国特色,以此与比较教育研究蕴含的比较思维相契合。
(二)关注多向度文化整合,回归本土研究视野
破除西方中心壁垒,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这是中国比较教育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必要条件在于汲取并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辩证的、整合性的文化逻辑为指导,而对为何以及如何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科建设问题的回答,则是进一步理解并遵循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文化逻辑的实然要求。首先,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合理性可从教育的“自为”功能以及文化的内在属性进行论证。从教育的功能来看,各国抑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皆发挥着“自为”功能,即各国教育以其自身历史文化为背景,服务于本国社会发展。故而,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以异文化教育为研究对象,旨在借鉴“他者”教育有益经验以改进“我者”教育的学科,也理应观照“我者”社会及文化结构,促使学科具备关照本土文化的学术品质。此外,虽然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异质性,但依照诠释学的观点,“不同的文化之间有其共同的事实真理、普遍的理性规则以及普遍化的概念”,这意味着人类可通过解释来理解他者文化的架构及意义(16)参见贾馥茗、杨深坑:《教育学方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84页。。因此,基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不仅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身的特色源泉,更要以融合视野看待异文化,发挥比较教育的“国际文化理解功能”(17)张德伟:《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演进与新时代比较教育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外国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以使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呈现开放性特征。其次,如何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实质上蕴含着对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文化逻辑的现实遵循。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功能逐步从仅服务中国教育发展的“自为”功能向服务人类教育共同发展的“为他”功能转变,这也是比较教育学在新时代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所作出的新转向,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承担起助力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时代使命。为此,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的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应破除自我中心论和文化狭隘性,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寻求共同的教育本质,从而使中国比较教育学在国际比较教育舞台上获得应有的地位,继而为全球教育的多元发展与和谐共存提供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综上,无论是实然提倡还是应然走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都应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母体,并以辩证的、融合的视野观照和整合多元文化,从而不断寻求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新的生长点。
(三)坚持实践性思维模式,诠释学科存在意义
实践性既是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生成逻辑,同时也是提高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理性水平的基本要素。就比较教育学而言,它是一门蕴含实践品质与实践智慧的学科,作用于实践,且又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其根本特征在于依据实践、参与实践并推动教育实践(18)参见马早明、冯增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与转型》,《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基于此,以实践性思维模式建设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应遵循三大实践原则:基于中国教育实践、参与中国教育实践、发展中国教育实践,且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应以中国教育实践为基点,这要求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实践性思维,明晰中国教育实践问题及需求,既要立足中国教育现实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为描绘中国未来教育发展蓝图提供专业依据,同时也要基于现实教育问题探寻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向,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品质与实践能力,为比较教育学在中国教育实践中发挥学科功能提供可能性。其次,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应全面参与中国教育实践和中国教育改革活动,关切、了解中国教育问题,这从根本上要求中国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制度和研究框架等均符合中国教育的发展需求,使比较教育研究能够遵循问题与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借鉴异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从而使其研究成果在反映时代及社会现实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被运用于中国教育改革。最后,发展中国教育实践意味着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研究要将扎根中国本土,为中国教育实践服务作为旨归,并“把能否推动和服务实践作为衡量研究正确与否的关键性依据和关系学科发展和存亡的原则性问题”(19)冯增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2期。,使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在“从实践中来”的基础上,更能够“到实践中去”,在服务和推动中国教育实践中诠释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存在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四)依循现实性价值引领,关照时代发展趋势
比较教育是一门最贴近现实,且最能体现时代气息的学科(20)参见王长纯:《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的跨文化对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前言”,第1页。,具有现实性与时代性特征。故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也应遵循现实性价值逻辑,形成现实主义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挥社会职能、承担时代使命的应然要求,更是打破比较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分离状态的现实需要。具体而言,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亟须教育现代化的支持,而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则从实践和学理层面分别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其一,要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从学理层面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提供可行依据与合理性对策;其二,现代教育相较于传统教育而言,其最大特征在于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为促进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需兼顾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规律与实际问题,将解决正在面临的和即将出现的中国教育问题作为学科研究重点,在遵循实践性学科逻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教育学科的现实价值。从时代层面出发,随着全球教育治理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也担负起了新的使命任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下,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要拓展比较教育研究的区域“宽度”与主题“深度”,一方面要关注全球各国教育治理举措,为加快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则要助力中国教育走上国际舞台,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提供中国对策与中国方案。由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要回归中国教育场域,以明确中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和需求为前提,使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教育领域的有效决策和改革实践提供合理的现实性证据。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路径转向
要把握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理清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主张及其发展进程,将其在“过去”和“现在”时间维度上的实然形态作为起点,另一方面则要基于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建设动因与逻辑,明确其发展的应然趋势,以此勾勒中国比较教育学的未来图景。
(一)从外源到内生:转向本土发展需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比较教育学开始迈向理论建设新阶段,意味着中国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知识框架等逐步摆脱西方中心桎梏,呈现出从外源型发展向内生型发展转化的趋势。外源型发展是中国比较教育初具学科形态时期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机械照搬、摹写西方比较教育理论,依附于以西方文化为母体的比较教育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自身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同时,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制尚不完善,学术研究以介绍、移植、借鉴为主要目的,未能脱离西方比较教育研究框架之藩篱。在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的依附属性致使其长期处于世界比较教育知识体系的边缘,难以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形成中国立场以及相应的学术话语权。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比较教育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时代任务,其发展特征逐步从外源型转向了内生型。“三个面向”的提出不仅为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更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在此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开始提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即立足中国教育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构筑契合中国教育发展需求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由外源型发展到内生型发展,意味着中国比较教育学开始面向本土需求,将本土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
内生型发展作为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既要求中国比较教育学要转向本土教育发展需求,同时也要求其重视本土视域与国际视域的融合。一方面,比较教育学所具有的现实主义价值取向与应用性学科功能从根本上规定了该学科发展应植根于本土文化及教育实践,并以服务现实教育需求为宗旨。另一方面,中国比较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具备本土意识,也要坚持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使中国比较教育学能够在不同文化交集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打破中国比较教育学“理论失语”的现实困局,以此在全球比较教育之林中树立中国比较教育的独特地位。
(二)从单向到多向:拓展学科价值定位
在学科领域,对于学科的价值认识与价值定位是引领、推动学科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西方哲学史上,英国哲学家休谟通过对“是”和“应该”的判断,将关于世界的认识划分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以此对“事实”与“价值”进行了区分,这在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二重维度的基础上,也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奠定了“价值”的作用(21)参见周晓亮:《休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09页。。其中,关于事实的认识是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而关于价值的认识则是对“为什么”的揭示。因此,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价值认识意味着对为何以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它既受学科上层理念和学科发展目标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它反过来也为比较教育工作者认识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提供总体向导和定位,并为建构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解释框架奠定基石(22)参见褚远辉、陈时见:《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教育评论》2010年第1期。。
回溯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价值认识与价值定位呈现出从单向度的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结合的多向度转型趋势。工具价值指外在于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强调发展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意在服务中国教育实践与改革。而内在价值则是指内在于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强调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在于发展自身。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主张提出之初,其旨趣主要在于建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比较教育学,以助力中国教育改革,推动中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为目标。依据学科建设目标,这一时期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定位主要在工具层面,也就是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视为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手段。1992年,薛理银提出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说”标志着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定位开始向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共存转向。其中,内在价值主要体现为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开始着眼学科自身,关注如何建设并发展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问题,而其工具价值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新时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版图”需全面延展,即在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应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中国比较教育的工具价值也应扩展为“服务人类共同发展、助推中国教育走出去”。总体来说,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定位和立场将进一步呈现多元趋势,这要求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既要保持敏锐的学科意识、全面的学科视域以及自信的学科价值态度,同时也要始终对建设、发展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根本目的保持理性且精进的思考与回应(23)参见刘亚敏、夏施思:《文化转型与学科发展取向》,《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三)从承袭到原创:发展研究方法体系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既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范式转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比较教育方法论上进步的首要条件是避免方法论的垄断”(24)王长纯:《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的跨文化对话》,第10页。。依据比较教育学内在的实践性与现实性学科特点,其研究方法的创新需以特定的研究目的为依据,要能够从实际需求出发,契合于本土比较教育学建设遵循的哲学观点与理论指导,使多元研究方法能够在本土框架中彰显其自身特色和价值。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要以建设本土的、能够服务于中国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方法论体系为立足点,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学消除“舶来”的学科品性。
在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进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倡议的提出既意味着中国比较教育迈向了理论体系建设阶段(25)参见陈时见、王远:《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演进及未来走向》,《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开始从单一的承袭性转向多元化与原创性,即从最初的完全借鉴、沿袭西方比较教育研究框架与方法论,转向了寻求建立契合中国本土的、特色的方法体系,以此破除西方比较教育方法论在中国比较教育学领域的垄断,这不仅是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开始提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至今,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赋予了方法论建设以重要意义,认为方法论建设是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一环,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哲学视为方法论建设的根基,提倡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但当前中国比较教育领域关于方法论体系建设的研究仍停滞于学理层面,尚未形成独立的研究分析框架,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发展需求与中国比较教育学方法论体系的缺位导致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面临危机。基于此,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应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视为消解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张力与危机的必要手段,通过坚持实践性、多元化及针对性原则,在本土场域内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焦点和研究工具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与中国教育实践需求相适应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
(四)从自发到自觉:彰显学者主体意识
“自发”与“自觉”作为相对的哲学概念,是标志主体是否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以及能否彰显自身意识的一对范畴,也表征着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参与实践的不同状态(26)参见《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2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第383页。。其中,“自发”意味着人的活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且在时间序列层面为“过去”的实然存在所支配,无法预见事物的未来趋向;“自觉”则是指主体能够融入自我意识,对客观对象的本质与规律进行理性认识和掌握,内含主动性与理性化特征,并且能够基于历史理性与现实规律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进行预测(27)参见刘延勃:《哲学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6页。。
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的倡议进行审视,可将其视为中国比较教育学者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比较教育学从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关键标志。在提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至今的近四十年中,中国比较教育学者不断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构建原创理论体系、创立中国本土比较教育学派等为核心论题展开研究,旨在从学理层面推动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理论及学科建设,这意味着中国比较教育学者主体意识的不断提升与彰显。但当前中国本土比较教育理论体系仍未成熟,且理论探索与建设进程也较为缓慢,为此,中国比较教育学者要将实现中国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以及学术自觉作为现实使命。首先,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应具备反思与批判意识。“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28)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在学科层面,学科反思可催生学科自觉,中国比较教育学者要能够基于学科发展的历史理性对中国比较教育学进行现实审思,从而明确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定位,提高学科理性水平。其次,中国比较教育学者要形成理论品格与实践意志,即在具备实践智慧的同时形成关于理论的纯粹理性思辨能力,能通过理论探索来更好地感知实践世界,反之也通过实践智慧的形成来增强自身理论意识,以内生性自觉意识对比较教育学科进行再认识。最后,中国比较教育学者要树立大局意识与未来意识,既要通过发挥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功能来推动中国教育具备比较优势,为形成中国比较教育格局培植根基;同时也应基于现实实践与历史依据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向进行科学预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引领与持续动力支持。
四、结语
纵观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历程,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话语的提出开创了中国比较教育学自觉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赋予了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新的任务与使命。近年来,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开始面向本土需求,并且在比较教育理论建设层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提出文化研究范式,将比较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到构建“和而不同”的比较教育理论,再到形成辩证实践论分析模式,这些均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学朝着自觉和内生的方向发展。但直至当前,中国比较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方法论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既要避免形成“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的理念,同时也要规避理想化的西方教育中心论,要在遵循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逻辑的基础上,真正拓展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坚定自身学术立场,并在国际比较教育领域不断提升学科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