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新时代构建
2022-02-17张琦悦李俊奎
张琦悦, 李俊奎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作为一个日益成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实践中不断熔铸锻造,体现百年来浴血奋斗的时代精神与理想内核。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演变及其规律,有助于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化时代,政党形象建设能够促成世界各国间、政党间的政治交流和友好互信,推进良性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实现战略共识和互信,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最早提出“政党形象”概念的是西方政治学者格雷厄姆·沃拉斯,他认为政党“需要一样更简单和更永久性的东西,这样东西要能够被爱和被信任”[1]。从概念来看,形象所指涉的内容是经过个体理解后的抽象概念,是基于个人现实的生活经验,是在简化个人所获取感官信息后对某些特定事物内化后的综合性的表达。政党形象是公众基于客观现实对政党固有的、综合性的印象,这种印象主要来自公众对该政党的记忆内容,这些内容中包含肯定性和否定性等多种类型的记忆,要看在某一历史阶段,哪种类型的记忆信息占据主导或者主流。也就是说,政党形象是从公众对政党所认知的主要记忆信息内容和特征进行描述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内涵以事实为基础,在解答不同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角色,坚持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基本底色的先进政党形象,始终将与时俱进作为形象建设的方向标。
一、 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构成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将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立为历史使命,树立坚持理想信念的革命型政党形象。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所指出的“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2],体现出“革命”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显著标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主要任务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也从革命形象转变为建设型政党形象。“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3]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正确分析及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中国所处历史方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火热开展,完成此阶段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是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成果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民情、国情的具有实践理性的成功之路,树立“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领导集体”[4]。改革开放后党迅速确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并妥善处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党坚持实践理性的改革型政党形象深入人心。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5]。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取得历史性的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过程中,除党自身因素外国际因素也始终伴随左右。当前中国共产党已是世界上党员数量最多的执政党,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负国际义务,充分展现世界第一大党的责任与担当,彰显合作共赢谋发展的大党形象,塑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6]的大国形象。
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形成与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我党政治形象建设的起点。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探索社会主义制度更要迅速调整战后状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并实行一场深刻社会主义改革,开启稳健式改革模式,并逐步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发展模式。随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党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推进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也逐步丰满并且深入人心。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发展演变
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物质决定意识且意识依赖于物质,政党形象作为反映在人民头脑中的主观意识离不开政党事业成就的现实支撑。“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7]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形象逐步构建,同时党的各届领导人历来重视其形象建设,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进程,呈现出其“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形象的历史脉络,树立不同时期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中国特色政党形象。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救国”形象建设阶段(1921—1949年)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有列强的压榨,内有封建地主的盘剥,民族及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危局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我国存在二百余个政治党派,中国共产党不过是其中一支五十多人且秘密成立的政党,却肩负“革命—救国”的时代重任。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历史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宗明义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8],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理想和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正如《荀子·天论》所述:“形具而神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党成立初期便十分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关于《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保留“共产主义”提法时,毛泽东指出:“关于党名,党内外许多人主张我们改,但改了一定不好,把自己的形象搞坏了。”[9]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关于政党形象的问题。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救国”形象,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锻造出来的,可以说坚持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基石。
自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明确的革命目标,但置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仅靠中国共产党一份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明确规定:“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10]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既要完成革命斗争又要在国共合作中保持独立性以完成“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11]目标,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在诸多纠缠于内斗的其他党派中脱颖而出, 逐渐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具感染力的革命型政党。 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指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明确党在革命斗争中要注重军事和革命领导权, 以及强调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同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党内出现“山沟沟里出不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等疑惑和分歧。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革命真理, 先后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和红色政权存在的必然性,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信心与决心。 正因如此“广大群众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12]。 “党没有人民, 便没有存在的必要”[13],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大旗, 树立解放全中国的先锋形象, 使党更加赢得人民拥护, 塑造维护人民大众利益的“革命—救国”的政党形象。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兴国”形象建设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建设,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如邓小平所讲,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党首次“改变了中国的形象”[14]。
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是模仿先进与学习内化并行的过程,这一时期发展生产和恢复经济是首要任务。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5]1959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6]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在这个目标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公路、铁路等初级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领导人民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7],达到有史以来工农业生产的最高水平并成功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正如陈云所说:“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发展工业,这就需要技术。”[18]国家工业化道路和对科学技术的推崇是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形成的党内共识。同时从1953年周恩来和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截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战略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五年计划/规划”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咬定目标不放松,善于将发展目标细化为五年发展规划,将长期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小的阶段,这种“五年规划”的发展方式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就,树立了党既能搞经济又可稳定社会治理的“建设—兴国”政党形象。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有经验也有教训,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失误, 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形成破坏, 严重损害了党的政党形象。 然而,“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 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 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17,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建设—兴国”政党形象, 在艰难中谋发展, 在困境中建家园。
3. 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富国”形象建设阶段(1978—2012年)
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新社会的建设者,在改革开放期间更是打开国门、拥抱世界,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1978年春夏之交,从《理论动态》《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打破了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为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政党形象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充分考量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20],将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并科学回答、完美解决改革开放时期的基本问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又一过渡性转变。党的历史上第二个历史决议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一定要继续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把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到底。”[19]60这极大鼓舞全党坚定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与信心,树立起明确的“改革—富国”政党形象。邓小平同志重视政党形象,仅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直接讨论到关于国家、民族和其领导者形象等方面问题就有10余处之多。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希望你们给国际国内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以及“新的领导机构应该做几件改革开放的事情给大家看。三个月内,半年内,形象就可以树立起来了”[21]。
邓小平同志不但强调政党形象的意义和重要性,还明确了要通过法制化来推进现代国家和现代政党建设。 改革开放首先要改革的是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 这种经济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恢复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蓄势待发之际,党从计划经济制度较为薄弱、市场经济制度较易建立的地方开始谋划,于是经济特区便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倡导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同时我国日益融入世界, 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各政党的认同, 典型标志就是2001年我国加入西方国家主导的WTO,为中国产品开辟广阔市场。 2010年中国制造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 党的政治形象建设重要性更加凸显。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政党形象。 对此,江泽民认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 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22],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抓手, 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胡锦涛着眼于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提出科学发展观, 并且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 重点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和县一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使中国抓住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也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极大提高。中国日益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开创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奇迹。自此,我国从缓慢发展走向飞跃式发展、从一穷二白走向了富强、从经济落后走向了经济强国。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推进改革和建设,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党的“改革—富国”形象深入人心。
4. 新时代“复兴—强国”形象建设阶段(2012年以来)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及执政基础的不断稳固,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从各条战线推进深化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坚持全面扩大开放引领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经济社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开启“双循环”发展模式。这里的国内大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更不是国内省域市域内自我循环,它强调国内市场的充分开放,要以建立国内统一市场为目标,国内市场各资源、资金等要素充分流通,建立具有更加开放度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做好国内大循环,将为促进国际大循环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意味着不仅要坚持深化改革,更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3]在政党形象展现中,习近平将重点放在领导干部身上,认为“领导干部普遍受人关注,言行无小事”[24]。为此,党中央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从严治党,中央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近年来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等制度,勾勒出阳光、公开的政党形象。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25],以刮骨疗毒式的壮举坚决打击不良风气,凸显新时代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政党形象。2021年11月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明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26]“两个确立”的提出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保障依靠,同时也增进党员与群众对党的领导的信任,更坚定了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党的“复兴—强国”形象深入人心。
当前中国逐步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古代中国的世界领先到近代中国的落伍再到新时代的赶超甚至领跑,中国共产党真正实现了带领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承诺。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新中国的快速发展过程处处体现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和平崛起。习近平指出:“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27]新时代党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度推进全面扩大开放,同时统筹开放与安全的关系,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深度合作。帮助马尔代夫恶魔之海建造第一座跨海大桥、共建“一带一路”为哈萨克斯坦打开海上运输通道、共建“蒙内铁路”助力肯尼亚GDP增长1.5%、整合中欧班列创造世界最长合作纽带等一系列合作项目皆对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质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政治秩序造成的空前挑战,在逆全球化有所抬升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8]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展现世界第一大党勇于担当、务实奋进的大党担当与国际视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5],树立明确的国际形象,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视野,也从国际维度丰富政党形象的内涵。
三、新时代构建政党形象要把握的四个统一
党的政党形象从最初的“革命—救国”“建设—兴国”“改革—富国”,到如今的“复兴—强国”,体现不同阶段内中国社会及人民大众面临的主要问题,其背后永恒不变的逻辑即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历史任务的变化转变执政方式与手段。新时代在构建政党形象中更要把握以下四个统一。
1.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政党形象的形成是历史的过程,也是基于现实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历史的维度看,根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使命、国家资源动员能力以及外部发展环境的不同,党采取策略也随之不同。 在政党形象构建的过程中, 历史给予我们的重大经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 历史反复证明, 脱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带来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失误, 同时也给党的形象带来损害。 党全面执政后,实施百年现代化强国战略, 循序渐进地实施“五年规划”, 带领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道路上不断前进。 经过“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且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后党通过实施“六五”至“九五”四个五年计划,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并基本上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规划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创造性成就。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传承政党形象建设的优秀经验, 推进党和国家协同发展的高效目标, 在持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政党形象。
2. 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起独立性就牢牢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在政党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党也始终坚持独立性的原则。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9]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政党独立性和开放性统一的原则且不接受内在干扰更不屈服于外在压力。在坚持独立性基本原则的同时,通过对话加强沟通协作,积极坚持开放性发展。各个国家的政党体系在运作体制、构成框架、交流方式上均有庞杂的差别,究其源头均来自于各个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的“生长”氛围造就不同国家政党特定的“生长”规律和跨国交流经验。当前,积极的政党形象使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上形成“品牌效应”,坚定展现出独立自主、平等敦睦、开放包容、互利互惠的大党形象。
3. 内涵性与外延性的统一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政党形象构建的内涵性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节点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终将汇聚为伟大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外在展示,更体现政党特色与时代特点结合下的政党形象。在坚持内涵性发展的同时,也坚持政党形象构建的外延性。新时代党将纪念日活动视为宣传、构建政党形象的有效途径,在建党纪念活动以及重要报告中都包含各个阶段内党的发展成就,同时纪念日活动独具的感染性与聚焦性等特点为政党形象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彰显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良好形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建立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这是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制度创新,党进一步推进主动宣传和对外宣传。新闻发布制度为我国政党形象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好地塑造透明、诚信、为民、法治、民主的政党形象,同时在国际上“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30]。
4. 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1951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这是主要方面,必须加以肯定。”[31]用伟大、光荣和正确清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良好的政党形象,是对党的政党形象的深刻揭示。政党的形象凸显党性毋庸置疑,但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底色。人民与政党形象的本源关系,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政党形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直观感知的,也是社会关系的普遍概括,具有整体性的属性。只有发展生产,让老百姓享受发展的红利,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局部执政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面执政,党正确处理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构建了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政党形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敢为担当、立场坚定地坚持党性原则,最大限度地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将履职尽责与容错精神结合才可增强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做到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统一。无论在什么时期,党始终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始终把形象建设看成号召群众、凝聚民心,实现自己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手段。
一部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实践中的形象构建史。党的执政价值取向、执政能力、党员干部的清廉程度,直接关系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党员规模仅有50余人的“地下党”发展到如今拥有9 600多万名党员的全球最大执政党,初心和使命一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奋斗的精神驱动力。要坚持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善于把握政党形象构建的规律,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独立性与开放性、内涵性与外延性、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更好地传承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在不断推进“两个一百年”历史新征程中书写更好的政党建设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