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2022-02-17王春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科卓越育人

王春阳

(南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承文化、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引领价值、塑造灵魂等诸多重任,教师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长发展,也与教育质量和育人成效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卓越教师,既是师范院校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更是师范院校永恒的内在价值追求。

一、卓越教师的提出背景和内涵

(一)卓越教师的提出背景

教师是立教之本。“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一直支撑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所需师资、平衡国家教育系统、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等方面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1]。进入新时代以后,教师队伍建设被摆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受到高度重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基础性工程的战略地位。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师范院校要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自己第一职责的约束性要求,今后“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推动师范专业特色发展、追求卓越”[2]。

为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提升教师培养质量,解决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从培养目标、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对培养卓越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培养卓越教师提质升级的内在要求。

(二)卓越教师的内涵

卓越教师,顾名思义就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教师。卓越不是静止状态,而是变动发展过程。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与时代、认知和现实条件密切相关。在宏观层面,以历时性审视,卓越教师培养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教师的政治素质、核心素养、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等从量到质的提升,即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培养标准、培养规格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升;以共时性审视,卓越教师培养应在借鉴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之上,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师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师教育的中国方案。在微观层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主观上追求卓越的内在动机更为明显强烈。就师范院校而言,应该按照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和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提升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和保障度,最大限度提升人才培养的达成度。就受教育者而言,以自己为参照,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进取精神更为强烈,理想信念更为坚定、道德情操更为高尚、专业知识更为扎实、创新能力更为突出,入职后具备成为学科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甚至教育家的潜质潜能,推动并引领基础教育发展。

二、新文科建设与卓越教师培养

(一)新文科的提出背景

“新文科”概念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首次提出,其核心是强调文理交叉、学科综合,强调要将新技术与传统文科课程融合。2018 年 8 月,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在天津大学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新文科”从概念走向正式实施。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筹备组织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会议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认为“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进一步明晰了新文科内涵和建设路径,辨析了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之间的关系,新文科的基础性地位得以确立。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即新技术的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国情的要求[3]。

一是对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嵌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面貌。在教育领域,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文科建设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科建设是消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的内在要求。

二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只有教育才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内在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是新阶段文科自身建设的要求。文科教育对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用巨大。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还影响理工农医乃至高等教育全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派,提升文化影响力,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二)新文科建设对卓越教师培养的内在要求

2018年10月,国家“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首次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学科。文科拔尖学生培养与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高度叠加重合,统摄于新文科建设过程之中,新文科建设对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卓越教师的前提是时代新人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新人,其首要觉悟与意识在于保持社会主义底色。”[4]要成为卓越教师,一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时代新人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卓越教师的培养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二是要有教育使命。文科专业教育有着显著的价值导向性,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创新中国理论、开创中国未来”以及“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才能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要有教育情怀。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从事文科专业教育的人更应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仁爱情怀、传道情怀,才能发自内心理解基础教育、热爱基础教育、献身教育事业,成为卓越教师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卓越教师的师德师风必须过硬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考的标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高层次的道德鞭策,教师肩负着维护和弘扬崇高师德标准的职责使命,这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5]没有高尚的师德,没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往往苍白无力。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明确了教师职业行为的“负面清单”,划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因此,必须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3.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贵在创新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已经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使命,把创新作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与企业、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一样,高校已经被国家定位为重要的创新主体,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一些高校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知识本位现象突出,教学偏重于学科知识内容传授,对学生实践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等素养培养多有忽视。因此在文科专业卓越教师培养中应该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新文科与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策略

中文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但是随着新文科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也必然影响并带动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因此,要将新文科建设要求落实到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全过程,提升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在适应、创新等个性特征培养上的达成度,地方师范院校就必须立足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协同创新,努力培养满足地方基础教育需要的卓越教师。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观念自觉

“人们对高等教育所持的观念不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人才培养过程产生重大影响。”[6]89基于此,教育改革的核心应该是教育观念的改变,而观念的主体是人,包括高校、院系和教师。其中,学校和院系是组织者,而教师是执行者和落实者。在各主体中,虽然教师居于核心地位,但是教师的变革愿望最不强烈。因为新文科建设作为一场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依靠政策驱动的改革,教师在改革中属于被动承受者,如果不能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在面对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式变革等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成本时就会出现畏难情绪,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结果,从而使改革流于形式。但是“新文科的目标向上要支撑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国家战略,向下涉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中间则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7]。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中文专业卓越教师的培养如何实现观念转型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这一问题,不是愿不愿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改、怎么改的问题。在改革不断深化的历史境遇下,要贯彻新文科教育理念,必须让承担中文专业卓越教师的培养者对新文科建设有正确的认识并形成观念自觉,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转化成育人的实际成效。而高校和院系作为组织者,必须针对教师组织系统有效的培训,并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有效激励等多种途径推动新文科建设在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贯彻落实。

(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育人质量

课程体系是按照人才培养规格所应达到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所设置的所有课程的总和。“课程居于高等学校的核心地位”[6]100,“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一向是改革的主战场”[6]107,因此,优化课程体系是提高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当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已经初步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和“十大育人”的长效机制。根据不同的育人目标,对课堂也愈加细分。从人才成长侧重点的不同划分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其中,第一课堂侧重大学生专业成长,第二课堂关注大学生社会成长,第三课堂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政治成长[8]。从育人空间不同则划分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网络课堂等,而不同的课堂及其相关课程形式,共同构成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中文卓越教师培养必然要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一方面,无论课堂如何细分、学科如何融合、技术如何发展,中文专业与其他专业仍然有着明显的学科专业边界,有着自己特定的学科专业内涵和外延。因此,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应立足学生专业成长,严格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来优化课程体系。对具有明确规定的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按照要求应开全开,开全开好。对于具有弹性的教师教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设置。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优化课程体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为引领,正确处理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关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辩证统一,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融汇共生发展,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的相互影响和转换,使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相互配合,促进学生思想与专业同步成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同步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专业能力

实践教学指通过专业实践、实习、社会调查以及创新实践项目等一系列有组织、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的静态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的活动。实践教学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至关重要。就中文专业师范生培养而言,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前教育实践环节,涵盖教育实习试讲、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二是师范技能培养环节,涵盖普通话训练、三笔字训练、教学技能培养、信息技术提升等;三是课程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四是以中文专业师范生素养提升而开设的其他实践课程;等等。《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中文专业实践教学没有硬性指标约束,只有弹性要求,即“学生的教学实习及实践活动应当围绕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自身条件,灵活多样,妥善安排,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一些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多流于形式。这既有认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例如实践教学没有可量化的约束性要求,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考核和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特色专业的定位,积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新要求,以提升中文专业卓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统摄,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教学实践环节实施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通过治理能力的提升,确保实践教学目标最大程度地达成。

(四)深化协同融合,形成育人合力

协同育人是指师范院校与政府、中小学校、实践实习基地等深度对接融合,共同形成育人网络体系。地方师范院校要实现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就必须实现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不断加强与地方教育部门和基础教育的合作,“使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有机融合起来,在师范生培养、基础教育研究、在职中学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长期的协同创新”[9]。当今,国家已经出台各种政策明确提出要支持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等组建协同育人中心,“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为地方和师范院校的协同育人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在高校、政府、中小学等主体中,因利益不同而对协同育人的认识、态度、主动性也存在不同。首先高校作为育人主体,承担着师范生的培养任务,因此积极性、主动性最强,主观愿望也最强烈;其次是中小学校;再次是政府管理部门。中小学校因为教研提升、成果产出、学科平台建设等需要高校支持,具有一定的利益相关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意愿。政府作为教育管理机构,在协同中需要承担大量的协调管理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付出时间和资源成本,而又不能从高校直接获取利益,因此主观意愿和积极性都不高。如果没有国家强有力的约束性规定,高校与政府的协同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强化协同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就必须在政策制定中对各级政府在协同中的任务做出约束性规定,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推动协同育人机制落到实处,提升卓越教师培养的达成度。

猜你喜欢

文科卓越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