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思考

2022-02-17王君卓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课美育应用型

王君卓,张 颖

(1.北京联合大学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北京 100101;2.北京联合大学 党委组织部,北京 100101)

0 引言

美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的心里和意识之中。从古至今,无数哲学家、理论家及艺术家从不同角度揭示美的特性,探讨美的本质。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 000多年的璀璨文化体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对美的不懈追求,更彰显出华夏儿女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早在《周礼》中就有“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的记载,“礼、乐、射、御、书、数”作为贵族必须掌握的6种基本技能,其中就包含通过音乐、诗歌及舞蹈等形式对学生开展美育。在孔子等先贤们的接续努力下,我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美育传统。

在应用型大学课程体系中,专业艺术课和公共艺术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专业艺术课主要是面向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公共艺术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选修课,是在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被首次明确提出的[1]。长期以来,公共艺术课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校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通过探索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公共艺术课教学改革,将全面提升大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1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背景

1.1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实现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对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不仅停留在衣食住行这些物质层面上,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知识供给层面,而且要从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公共艺术课作为应用型大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提高大学生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认知

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美”字当头,占据重要位置。人们只有在感受美、认识美的基础上,才能把握美、创造美,在“美”中享受“好”的生活所带来的幸福感。“美”具体表现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3种形态。自然美,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源自壮丽的景色、秀美的河山及蓬勃的生机。社会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与事之中,源自人类高尚的道德、伟大的事业。艺术美,是人类在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基础上,由艺术家将智慧和情感融入其中,从而提炼形成的一种美。艺术美的直接表现是精雕细琢、独具匠心的艺术品。人们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产生共鸣,并移情至其他美的形式,进而升华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理解。特别是对正处于人生成长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公共艺术课作为渠道,滋养他们的精神生活,用艺术美帮助他们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增进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显得尤为重要。

1.3 党中央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在这封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美育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明确提出了做好美育工作的3点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3]的要求。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担负着“育新人”的使命任务[4]。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又一次强调了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艺术和学校美育的讲话精神,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手段,在培根铸魂和赓续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开展学校美育工作,推进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不仅要以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更要站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站在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5]作用的高度,站在建立青年一代的民族信仰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场上来思考。

2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要求

2.1 从更高的站位理解公共艺术课改革的重要性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家层面指导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文件明确了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以及学校美育工作的阶段性建设目标。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成为第二个国家层面的美育文件。这个文件的发文单位增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更加彰显了美育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新时代推进美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其从更高站位出发,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再设计、再推进,也为进一步推进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提供了新机遇。

2.2 在改革中落实好新时代美育文件的各项举措

与2015年的文件比较,2020年的《意见》在文件名称上增加了“新时代”一词,也凸显许多“新”的方面。从顶层设计方面来看,《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其站位更高。从发展目标来看,一方面,更加聚焦美育改革的育人成效,凸显了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改革目标的阶段性要求;另一方面,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从改革思路来看,《意见》中问题导向的思路更加清晰,既有整体的布局,又对美育课程、师资、场地及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革举措。总体来看,《意见》的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改革思路与实施举措更有新意。《意见》的出台,对推进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制定及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

2.3 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的育人目标

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的改革得到持续推进。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的重点任务。许多高校更加重视公共艺术课,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中,实行学分制管理。公共艺术课的种类更丰富,课时数也得到适当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加多元化,对艺术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公共艺术课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更加凸显。如何对照《意见》所提出的育人目标和改革思路,将应用型大学的公共艺术课打上新时代的烙印,成为公共艺术课教师们必须迎接的新挑战。

3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思路

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课程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应用型大学的公共艺术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教学的理念还有待更新。教师对于美育的理解主要来自西方的教育教学理念,公共艺术课的教学内容也多以介绍西方经典艺术作品为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融入还不够。二是公共艺术课的教学围绕教师为中心开展。在课堂上,教师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讲授公共艺术课,存在“自己会什么就讲什么”和“就艺术讲艺术”的现象,忽略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对艺术与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交集缺乏深入研究,使学生陷入孤立学习艺术知识的老套路。三是公共艺术课的教学目的侧重对学生艺术知识的补充。一些教师对于公共艺术课的理解倾向于使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或是掌握艺术领域的“一技之长”,忽略了公共艺术课在滋养心灵、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的引导作用。

由此可见,阻碍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综合性、多元化及深层次的需求与公共艺术课较为传统、单一的不对称供给之间的矛盾。应用型大学要解决好这对矛盾,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6]这个关于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在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人、坚持改革创新三项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思路。

3.1 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近年来,高校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公共艺术课在通过优秀艺术作品传递“真善美”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德育元素,可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公共艺术课具有一定的优势。课程通过古今中外优秀文艺作品的感染力,能够搭建起学生从认识到实践的桥梁,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进而聚集成为更加强烈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激情。应用型大学在已经取得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美育精神,在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方面下功夫,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学生,用革命文化感染学生,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有机融合到课程内容中。这既体现了公共艺术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鲜明立场,也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切实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3.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程改革

胸怀“国之大者”,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把“一切为了人民”扎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曾经说过,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是艺术家。这里的艺术家,并非特指那些具有专业艺术技能的艺术家,而强调的是把审美作为一种必备的人生态度。公共艺术课关于“培养什么人”的答案,就是使每一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欣赏美与创作美的能力,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艺术家”。近年来,家长、学校、社会及政府都十分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在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艺术类课程贯穿九年义务教育之中,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9%~11%,已经高于英语学科。此外,新的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每名学生要掌握1~2项艺术特长。由此可见,随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的逐年提高,以赏析为主的公共艺术课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需要的是能够培养审美和人文素养从而培育创新能力的新型公共艺术课。这就要求公共艺术课教师:一方面,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中小学相衔接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坚持“面向人人、普及惠及”的原则,加大课程的供给,以赏析、实践、创新等形式分层分类地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曲、戏剧及影视等多门类的公共艺术课,尽量满足大学生在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审美体验及艺术专项特长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3.3 将学科融合作为改革的着力点

改革创新是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回答好“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的重要环节。美育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介于美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7]。在高校,学生按照学科专业分属不同的院系,而公共艺术课作为一门通识课,面向各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应用型大学在公共艺术课改革过程中,不能将公共艺术课与其他专业割裂开,要充分发挥应用型大学“学以致用”的优势,尝试将学科融合的理念融入公共艺术课的改革之中,将艺术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打造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融合的新型公共艺术课程,使学生在提升审美素养的同时,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学科之美。

以音乐类公共艺术课为例,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将音乐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学科融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挖掘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题材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对于理工类的学生,可以适量增加音律学和乐器制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感悟音乐中的机械之美;对于管理类的学生,可以注重讲解乐队配器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庞大的交响乐队中所蕴含的管理之美;对于文史类的学生,既可以将历史作为线索,让学生感受音乐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也可以将地理作为线索,通过赏析不同国家、地区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领略到音乐在世界各地风土人情中的变化。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讲授、实践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针对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艺术之美与所学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

4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途径

4.1 教育管理者要完善公共艺术课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管理者作为推进改革的顶层设计者,要根据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从宏观上对学校的美育工作进行整体谋划。

一方面,要把美育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应用型大学既要利用好公共艺术课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所具有的美育功能,也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课既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和必要手段,也是智育过程中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与体育课程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可以在劳动教育中提升学生对生活之美的认知。因此,教育管理者要加强整体布局,利用好公共艺术课的中介性,建立其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一座从情感认知到实践行动的桥梁,形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之间融通互育的局面,培养出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要为公共艺术课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应用型大学应进一步统筹协调教育教学资源,确保公共艺术课能够开齐开足,场地和设备设施能够满足公共艺术课的教学需求;进一步加强公共艺术课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对公共艺术课改革的力度,在政策上引导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鼓励公共艺术课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公共艺术课教学改革试点项目,通过公共艺术课与学校的特色学科专业相交叉,打造出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而形成学校美育工作的新亮点。

4.2 教师要切实肩负起推动公共艺术课改革的重任

教师是推进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关键环节。推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全面总结以往教育教学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新时代的新要求融入教育教学中,在推进的过程中持续改进。

首先,要树立培根铸魂的责任感。应用型大学要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从思想上重新审视公共艺术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意义,把推进高校公共艺术课改革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统一起来,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用旗帜鲜明的艺术教育来滋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其次,要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的改革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推进。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有很多落脚点,例如: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课;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赏析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公共艺术课。要实现这些改革离不开公共艺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强的执教能力。将学科融合的理念融入公共艺术课中,不是用公共艺术课来讲授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是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来对公共艺术课的授课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壁垒,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在公共艺术课上感受到所学专业蕴含的学科之美。这对于艺术专业的许多教师来讲,将是非常大的挑战。

最后,在改革过程中要尊重美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通过课后交流、问卷及座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公共艺术课的需求,认真分析学情。此外,教师还要主动了解其他学段的美育动态,构建与中小学相衔接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在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性更强的艺术史及理论等方面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高校公共艺术课所特有的魅力。例如,对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经典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个维度,着重讲解作品创作的意义、艺术流派的变化及社会变迁对作品认知带来的影响,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4.3 学生要在公共艺术课的滋养下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学生是公共艺术课教学的主体,其学习成效是检验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重新认识公共艺术课的教学目的,产生学习的内生动力。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公共艺术课不够重视,没有用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公共艺术课。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认识将不仅停留在艺术层面,而是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产品包装、消费环境,还是城市设计、企业管理,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审美的视角。学生不仅要在公共艺术课上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美的享受,更要增加理性的思考,用艺术启迪智慧和心灵。

应用型大学应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的重视。公共艺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其评价机制就不能简单地以知识测试为主,通过定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而是要根据公共艺术课“寓教于乐”的教学特点,将知识性和情感性有机统一,采用个性化、开放式、过程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在考核中,不仅要注重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成效,可以采用以平时考察为主、定期考核为辅的动态考核方式,鼓励以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以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审美力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其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情感动力。让青年学生了解生活的美,他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认识祖国的美,他们会更加深爱自己的祖国。公共艺术课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青年学生的情感陶冶和审美塑造,其改革创新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教师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新时代的新要求,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改革的矛盾点,充分把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索五育并举、学科融合的改革路径,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改革进程,为新时代高校的美育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艺术课美育应用型
论公民美育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多角度思考,发散性思维
——对一道高考概率题的探究
高中艺术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初探
中学艺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体验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