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次
2022-02-17
●专题研究
现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态度学习内涵与思政策略
楚国清,王 勇(1-1)
课程思政的思想源泉、理论遵循与方法依据
孔 军,许明月,赵 珏(1-7)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研究——课堂话语分析的视角
张奂奂,张殿恩,张增田,张志斌,孙晓琨(1-13)
体育之于高校“三全育人”的思考
毛永强,杨洪志,魏志珍(1-20)
教育硕士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张 莉,谷春雨,周华丽(1-79)
“互联网+”时代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范式研究
张玉洁(1-86)
从现代学徒制实践到工匠精神养成
薛剑符,王 振(2-19)
课程思政的行动逻辑:价值、场域、对话
俞继凤(2-2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段辉琴,冯丽霞,李 昕,许明月(2-30)
课程思政背景下移动Web 综合开发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倪红军,周俊雯,叶 苗(2-35)
应用型高校善用“大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孙 昭,张泽一(3-15)
BOPPPS 教学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中的设计与应用——以北京旅游课程为例
岳晓燕,吴 宁(3-21)
药物发酵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内容设计
于 然,沈 荣,冯 晖,金丽华,兰 蓉,张晓辉(3-26)
基于课程观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理论前提、核心要素与实施途径
张树焕,冯维刚(4-25)
课程思政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素质提升
吴智泉,齐再前(4-32)
课程思政视域下跨学科课程互动共创模式研究
孙秀芳,许翰锐,刘 鹏(4-40)
食品学科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郭俊霞,米生权,张 静(4-46)
●应用型大学研究
城教融合视野下东京公立高校功能定位与实践探索——以东京都立大学为例
韩宪洲,李润华(2-1)
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 洁,郑 丽(2-7)
北京市专本硕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
饶志强,丁 璐,李益晨,李子仡(2-13)
北京联合大学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历史必然性探析
周 彤,王 岩,姜素兰(3-1)
应用型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姚 仟,张 波,肖庆洲,孙淑华(3-7)
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产学创研融合的应用型大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立威,盛晓娟,裴一蕾(4-1)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课改革的思考
王君卓,张 颖(4-7)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理工俄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牛安娜,杨 鹏(4-13)
在高校校园建筑管理中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黎松炎(4-20)
●地理科学与3S技术
韧性城市框架下的人口健康脆弱性概念及评价方法
黄建毅,童 磊,苏 飞,郑 珂,汤 青(1-26)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北京城市家庭小汽车出行的活动情境变化研究
刘晓琳,姚欣悦,张 艳(1-33)
北京市儿童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为例
何 丹,樊烁烁,杜方叶(3-44)
●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驾驶控制中的应用
潘 峰,潘振华,熊 亮,潘卫国(3-30)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前方道路场景识别算法
温 爽,李学伟,张同宇,乐海丰(3-38)
基于三维旋转卷积核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研究
龙 浩,徐 聪,姚 浩(4-51)
基于PP-YOLO改进算法的脐橙果实实时检测
章倩丽,李秋生,胡俊勇,谢湘慧(4-58)
●特殊教育
自主学习视角下基于 SPOC 的听障大学生混合学习效果实证研究
刘志丽,姚登峰,李 妍,李晗静(1-64)
美国手语语言规划历时演变考察
盛 焕,林 皓(1-72)
听障儿童多元语言能力的评估与发展
倪 兰,和子晴(2-64)
触觉凸图促进针灸推拿学视障大学生思维可视化的实践研究
张 琳,龚小钢,阎 嘉,张 显,徐 娟(2-71)
常态化防疫背景下残疾大学生心理扭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于 游(2-77)
“双减”政策背景下普校教师对融合教育专业支持的需求情况调查——以某公办小学为例
任晶晶,毛颖梅,石盛楠,张海燕,毛荣建(2-86)
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扩散研究:时间特征、空间布局与扩散机理
汤夺先,杨秀飞(3-65)
我国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刘全礼(3-73)
听障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需求满足研究
孙 岩,李 妍,刘志丽(3-80)
ICT 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现况
穆艳玲,郭 楠,张俊玲(3-88)
关于我国手语语言地位规划问题的思考
魏 丹(4-67)
阅读障碍儿童图画与文本阅读的眼动研究
毛荣建,张 琪,王爱华,刘晓明(4-73)
聋生书面语的动词偏误类型分析
陈 珂,陈夕娥(4-80)
新西兰全纳教育支持政策的演变历程、最新动向及发展趋势研究
苟斐斐,张雯婷(4-85)
●应用技术
一种改进的 SIR 网络谣言传播预警模型研究
侯学慧,冯玉花(2-40)
快速检测数据中心机械硬盘异常的方法
魏 坤,沈记全(2-47)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基于高通量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干预 COVID-19 的潜在活性分子及中药
祁建宏,董芳旭,王 轲,刘子铭,朱锦璐(1-44)
安徽升金湖湿地鞘翅目昆虫区系分析及多样性研究
王占然(1-54)
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王 琪,李坤伟,周长征(1-59)
灰树花子实体多糖硫酸酯化及抗凝血活性研究
杨庆伟,王 芃,全迎萍(2-52)
网络药理学研究玉泉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
徐昶儒,朱志帆,李思虹,赖文泽,武晓龙,郎 朗(2-57)
姜黄素对PM2.5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劳文艳,杨秦亮,范子轩,任 超(3-53)
远志皂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高丽娜,周长征,刘青芝,万新焕(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