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在太原市规模牧场的应用

2022-02-17孔慧芳魏江斌李晓姣吴琳陈新慧郝少雄

中国奶牛 2022年1期
关键词:牛场体细胞牛群

孔慧芳,魏江斌,李晓姣,吴琳,陈新慧,郝少雄

(1.太原市畜牧发展中心,太原 030027;2.山西省畜牧遗传育种中心,太原 030027)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技术源自欧洲,又称为奶牛群体改良计划。它是指通过测定牧场奶牛泌乳性能、乳成分,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及信息反馈,进而科学指导奶牛场饲养管理,最终达到提高全群生产水平的目的。这项技术在西欧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且覆盖率达到85%以上,通过应用DHI技术,使该地区的奶牛生产水平大幅提高[1,2]。相较而言,我国起步晚,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DHI技术,并用20多年的时间,逐渐在全国普及[3]。目前,山西省太原市有8家规模牧场加入DHI体系。为了解当前太原市规模牧场奶牛养殖现状,本研究对参测的8家规模牧场的DHI数据进行了解读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测定牛场

太原市8个规模奶牛场。

1.2 奶样的采集与测定

按照日常生产挤奶程序,采样前对挤奶厅清扫,对奶牛乳房进行清洗、按摩、消毒乳头,避免所采奶样中混入杂质。采样时,舍弃前三把奶,再根据每天的挤乳次数,准确按照相应的比例采集奶样,且采样量不少于40mL(三班次挤乳按早、中、晚4:3:3比例采样;两班次挤乳按早、晚6:4比例采样)。每次采样确保采样瓶中专用防腐剂完全溶解,并与乳样混匀,冷冻保存,并在3d内送达DHI中心[4]。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原市奶牛DHI参测概况

从图1可以看出,太原市8家规模牧场共存栏8 346头奶牛,DHI参测奶牛数为3 188头,占奶牛总存栏数的38.2%。其中1号牛场奶牛总存栏数、DHI参测奶牛数均最多,分别为3 155头、1 338头,DHI参测比例为42.41%。其余牛场奶牛存栏数及DHI参测奶牛数相较1号牛场而言,规模不具优势,其存栏数分别为652、695、223、1 082、652、911、976头;参测奶牛数分别为275、181、124、400、105、403、362头;参测比例分别为42.18%、26.04%、55.61%、36.97%、16.10%、44.24%、37.09%。

图1 太原市牛场DHI参测情况

2.2 太原市奶牛DHI数据及分析

2.2.1 DHI综合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3 188头泌乳牛平均日单产27.39kg、乳脂率3.67%、乳蛋白率3.59%、脂蛋比1.03、体细胞数22.53万/mL、尿素氮12.55mg/dL、泌乳天数202d、泌乳到达高峰日91d。其中,明显可以看出8个牛场的共性问题是脂蛋比低于参考值,平均泌乳天数较长,比正常泌乳天数多32~52d,泌乳达高峰日略晚(比正常泌乳高峰日晚1~31d)。

表1 太原市规模牧场2020年11月份DHI综合数据

2.2.2 泌乳持续力情况

由表2可知,8个牛场奶牛的泌乳持续力实测数据均值均高于标准数据,产后1~99d高出27.7个百分点、100~200d高出3.1个百分点、200d以上高出3.4个百分点。

表2 泌乳持续力情况

2.2.3 牛群分布情况

对8个规模牧场的牛群结构按各胎次比例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图2),发现1~8号牛场的一胎牛比例分别为24.7%、31.6%、29.3%、32.3%、42.5%、40%、34.5%及43.4%;二胎牛比例分别为40.4%、21.1%、29.8%、38.7%、21.0%、23.8%、30.8%、26.5%;三胎及以上牛比例分别为34.9%、47.3%、40.9%、29%、36.5%、36.2%、34.7%、30.1%。

图2 不同牛场牛群胎次分布情况

2.2.4 体细胞数异常的DHI数据分析

对8家规模牧场平均体细胞数大于40万/mL的牛只数量及比例进行统计,发现各牛场平均体细胞数大于40万/mL的牛只比例均小于30%。同时,对体细胞数引起的牛只奶损失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奶价2.2元/kg计算由此造成的奶损失及经济损失(奶损失占经济损失的64%)[5],各牛场的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体细胞数大于40万/mL的DHI数据分析

3 讨论

3.1 太原市DHI体系还有发展空间

DHI技术可通过定期测定记录奶牛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等数据来分析和评估奶牛生产性能,为牛群改良、牧场管理提供支撑。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该技术以来,逐步在各省市推广实施。截至2018年底,我国泌乳牛总数为720万头,DHI参测数已达到123.7万头,参测比例为17.7%。而太原市参加DHI测定的牧场为8个,其参测奶牛数为3 188头,占到太原市奶牛总存栏数的38.4%。虽参测比例高于我国平均水平,但与国内其他城市(如上海市、石河子市)及DHI体系健全的国家,如德国(参测比例100%)、以色列(参测比例100%)、丹麦(参测比例92%)、美国(参测比例50%)等相比,仍显得较低[1~3]。因此,太原市的DHI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应进一步增加对DHI的技术及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牛场负责人对DHI参测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参测比例。

3.2 对太原市规模牧场DHI数据的解读

3.2.1 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实际生产中饲草料的质量及饲喂管理中的不足,进而正确指导牛场快速解决问题,确保牛群快速发展。结合表1,发现8家规模牧场的共性问题是脂蛋比较低,说明牛群可能瘤胃功能不佳,代谢紊乱,饲料组成不合理,应检查精粗料比例,使精料比例不超过70%。要利用测定所得的脂蛋比,指导日粮配方进行科学饲养。高脂低蛋白说明饲料中脂肪含量高或是可消化蛋白不足,低脂高蛋白则可能是日粮中缺乏维生素的原因。若乳脂率比平均值低1%以上,则要考虑慢性酸中毒问题[6]。当然,乳脂率、乳蛋白率这两项指标除受饲养管理的影响,还主要受遗传的影响[7],因此,也可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和技术,加快遗传改良。

3.2.2 平均泌乳天数可以反映牛群的繁殖情况,全年均衡配种的情况下,正常值应该是150~170d。如果平均泌乳天数大于170d,那么产犊间隔就已经大于400d,意味着是用本胎次泌乳后期的产量换取下一胎次泌乳早期的产量,会导致较高的奶损失,且影响繁殖进程[8]。本研究中,发现太原市8家规模牧场的泌乳天数平均为202d,表明该牛群繁殖管理和产后护理存在较大问题。牧场管理人员应改善日粮配方,提高牛群发情检出率,提高繁殖效率。

3.2.3 通过分析牛群各胎次比例可知牛群分布情况。理想的牛群结构,各胎次比例是一胎牛30%,二胎牛20%,三胎及以上牛50%[6]。经统计各参测牛场牛群胎次比例,发现二胎牛比例均高于20%,而三胎及以上牛比例低于50%。一般情况下,牛只生产须达到2.5胎以上才能为牛场带来经济效益。太原市8个参测牧场三胎及以上牛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因此进一步说明了牛场的繁殖管理存在问题。牧场管理人员应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逐步调整牛群结构,使其达到合理比例。

3.2.4 泌乳高峰和泌乳持续力可以反映一个胎次的产奶量。正常的泌乳高峰和低泌乳持续力会限制产奶量;同样,如果泌乳持续力正常,但泌乳高峰较低,也会限制产奶量。当然,泌乳高峰日的提前与滞后也会造成潜在的奶损失,一般高峰日平均值是70d,产后60~90d会达到泌乳高峰[4,8]。且同一胎次牛,在泌乳期不同阶段,其泌乳持续力不同。泌乳持续力高,可能预示着前期的生产性能表现不充分,应改善该群体牛只前期的营养状况。反之,则表明高峰后饲养配方可能不能满足奶牛产奶需要,或者乳房受感染、挤奶程序或挤奶设备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太原市8个规模牧场奶牛泌乳达高峰日比正常泌乳高峰日晚1~31d,且当泌乳天数>200d时,1号、2号、5号牛场泌乳后期持续力低于标准值。这进一步表明这些牧场目前饲养配方可能没有满足奶牛产奶需要,或者乳房受感染、挤奶程序或挤奶设备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3.2.5 体细胞数已成为衡量奶牛乳房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是牧场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导数据[7,9]。由表3可知,体细胞数过高会造成一定的奶及经济损失,此外,乳腺炎还会造成其他损失,如乳房永久性破坏、头胎牛过早干奶与淘汰、兽药费、抗生素残留奶、原料奶质量下降等(其损失费用约占总费用的36%)[5]。因此,测量体细胞数的变化有助于预防乳腺炎,提示管理人员对患牛尽早干预治疗,减少牛只淘汰,增加产奶量,进而达到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但在实际生产中不能仅依据体细胞数的高低来判断奶牛是否患有乳腺炎,因为体细胞数的变化也会受胎次、季节等因素的影响[10,11]。

除此之外,本研究也发现1号牛场体细胞数>40万/mL的牛只数量及比例远低于其他牧场,这种差异可能与该牛场规模较大有关。大规模牛场的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力量强,牛场管理措施成熟,可最大限度关注乳房健康,降低体细胞数提高产奶量。

4 结论

通过对太原市8个规模牧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的解读,可以得出,一是把握现阶段奶牛生产水平的变化及乳成分变化,准确把握奶牛健康情况;二是分析牛群结构,关注牛群繁殖状况;三是通过监测体细胞数的变化,及早发现并干预乳腺炎及其他炎症,降低奶损失,提高经济收益。科学的数据分析不仅能正确指导牛场管理者解决现阶段问题,也能为奶牛场今后的健康良性发展指明方向。

猜你喜欢

牛场体细胞牛群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DHI报告部分名词释义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与牛共眠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理论的回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