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温室大棚中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2022-02-17蒋宁侯立娟李辉平曲绍轩马林骆欣宋金俤冯弓蓓林金盛

长江蔬菜 2022年3期
关键词:猴头菇出菇菌丝

蒋宁 侯立娟 李辉平 曲绍轩 马林 骆欣 宋金俤 冯弓蓓 林金盛

导读:利用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开展食用菌生产是一种新型食用菌设施栽培模式,可通过相关温、湿度控制技术应用更能适宜食用菌生长。本研究总结并介绍了光伏温室大棚中珍稀食用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是较有潜力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猴头菇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Bull.)Pers.][1],又称猴头蘑、猴头菌、猴菇等,营养美味,自古以来素有“山珍”之美誉。据古籍记载,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能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近年来,市场上对猴头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猴头菇产品是食用菌品种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又一亮点[2]。

江苏省被称为“中国太阳能光伏第一省”,产值接近全国光伏总产值的2/3,从业人员有12万多人[3]。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将重点在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依托农业设施建设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集中区,市场可达千亿规模。但因光伏组件下面的农作物无法获得正常生长所需光照,极大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4]。本项目组联合常州天合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光伏大棚下光线弱、湿度大的特性,开展了光伏温室大棚猴头菇栽培试验。通过光伏温室大棚类型的选择、高效栽培等技术的应用,猴头菇栽培获得成功。其栽培条件简单,技术方法容易掌握、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适合在光伏温室大棚中推广,市场前景广阔。

1 品种来源

日光温室栽培食用菌与常规大棚栽培对品种要求基本一致,需要从有资质的供种单位或者科教机构引种,并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猴头菇品种类型。

2 菌-光互补大棚搭建要求

猴头菇的子实体适宜温度为16~20℃,可在12~25℃正常出菇[4]。出菇期要避免阳光直晒,仅需要强度为50~400 lx的微弱散射光。选择单体砖瓦结构大棚温室,长70 m,宽9.2 m,单边坡顶,坡顶离地7.5 m,坡底离地1.5 m。采用玻璃光伏板为顶,其透光率约为50%,经测试光伏大棚的光照强度白天平均值约为13 klx,虽光照强度仅为普通大棚的50%,但仍需在棚内搭建一层遮阳网和薄膜进行避光才能满足猴头菇生长要求。为了便于出菇期降温和增氧需要,在温室坡顶处设计了可开关薄膜气窗,同时留空作为上通风口;坡底每隔2 m开50 cm×50 cm的下通风口,并加装防虫网,形成上下通风循环。棚内架设雾化增湿系统,并在棚内挖排水沟,保持大棚排水通畅、操作方便。

菌-光温室大棚设计

3 菌种准备

种性优良的菌种,外观应该具有菌丝整齐均匀、气生菌丝明显、菌丝体较为连续、菌丝较多,基质没有明显积水、不收缩,不存在菌根状的菌丝束、色泽正常等特征。菌龄应小于40天,有适应性强、抗杂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等特点。如需要自主生产,应根据生产安排来制定菌种生产时间,一般出菇前60天进行制种。试管种做到随做随用,如不能及时使用,需在4℃左右冷藏保存。母种培养基一般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袋可采用如下配方:杂木屑78%,麦麸18%,黄豆粉2%,石膏粉1%,蔗糖1%,含水量48%~50%。生产方法可以按照常规技术进行[5]。

4 栽培季节

猴头菇1年可栽培2次,如在冬季播种,则春季出菇;夏季发菌,则秋季出菇,2~3个月最多可以收获3潮。实践表明,光伏发电大棚具有明显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在温度最高时,光伏温室大棚温度可较自然环境降低8~12℃,较普通大棚降低3℃,故在光伏温室大棚中栽培猴头菇可以适当提前5~10天进行。

5 培养料制备

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约为65%,采用17 cm×(32~34)cm×0.04 cm的聚丙烯折角袋,用装袋机装袋,每袋约装350 g培养料(干料)。猴头菇是一种喜酸性菌种,因此进行培养基的配制时,pH值应该控制在5~6,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

菌-光温室大棚外观

6 灭菌

高压灭菌,温度控制在121~130℃,保持2 h,自然冷却至压强为0 MPa,温度降为70℃以下即可出锅。出锅后,菌棒需冷却至25℃以下后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

7 接种

接种室要干净、无死角、无灰尘堆积。接种工具及菌种要提前置于接种室内进行药物熏蒸。也可在超净工作台等局部无菌环境中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接种量控制在10%~15%。

8 发菌

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需要避光发菌,一般采用室内发菌。发菌时初期温度可略高,控制在26℃加快菌种萌发定植;4~9天后待菌丝进入生长旺盛期,则将发菌温度降至20~23℃,防止因呼吸热导致温度升高而影响菌丝生长。当料温超过26℃要倒袋和通风降温,期间应保持室内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以下,及时调整袋间温度和料温,防止高温烧菌和减产,一般30~40天后菌丝就可长满袋。发菌过程中,如出现菌丝未长满菌袋就出现子实体现象时,可以及时进行出菇管理[6]。

9 出菇管理

9.1 出菇准备

出菇前应该提前做好光伏温室大棚的清洁处理,清除杂物,并进行空间和地表消毒、杀虫处理,安装雾化喷灌设备。

9.2 排袋

当菌丝长满菌袋,菌袋表面出现原基,表明已经发菌成熟,应适时将菌袋搬出,放入光伏温室大棚内进行出菇管理。棚内湿度随着棚内高度而变化,接近地面则温度相对较低。故菌棒应地面摆放为主,既可达到降温目的,又有保持湿度的效果,出菇时去掉袋口棉塞或套环。

9.3 温度管理

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6~20℃,最低不低于12℃,最高建议不超过24℃。如果温度低于12℃则导致子实体呈淡粉色和橘粉色,影响其商品性;温度偏高则子实体菌刺长,容易形成分枝状畸形菇和不结实。光伏温室大棚每日高温出现的时间比正常大棚晚1~2 h,一般15:00~16:00出现,因此,日常管理中可选择在此时进行空间增喷雾化水和灌沟增湿,或者开启温室大棚通风口通风,达到降温目的,确保猴头菇正常生长。

9.4 湿度管理

猴头菇生产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本次栽培试验中,光伏温室大棚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在89.3%,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较小,平均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故较适宜猴头菇生长,日常管理可采取每天雾化增湿3~4次,每次10~20 min,下雨天可以不喷水。

9.5 通风管理

为了促使菇蕾形成,前期可闭棚减少通风来促进原基形成,待原基长到直径2~3 cm时,加大通风量,促进子实体生长。猴头菇生长期间每天通风30 min,温度较低时,应选择中午通风,保证栽培室内空气新鲜。

9.6 光照管理

猴头菇子实体处于原基分化阶段时,需要适当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保持在200~600 lx,光照过强时子实体难以形成,颜色变红;光照太弱时容易出现畸形菇,因此需要对光照强度进行严格控制[5]。玻璃光伏板下日间光线强度仍可达到1.3 klx以上,因此需要在现有光伏大棚内加装遮阳率70%以上的遮阳网来降低光照强度,满足猴头菇生长需求。

10 采收

当猴头菇子实体菌肉组织圆润坚实,外形饱满,菌刺长1.0~1.5 cm,且粗细均匀,孢子尚未弹射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及时清理出菇料面,停水3~4天,按正常管理15~20天可出下一批菇,一般采收4~5次,猴头菇生物学转化率70%以上。

11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测算,该光伏温室大棚单位面积供电量产生的经济效益达每年30 000元/667 m2。配合棚下猴头菇生产,光伏温室大棚栽培每667 m2平均可生产猴头菇约2 500 kg,鲜菇价格按照10元/kg计算,每667 m2产值25 000元,扣除成本,667 m2利润可达20 000元,整体效益是普通农业大棚效益的2~3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讨论

受国家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及光伏企业产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光伏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发展迅速,相关研究和生产实际表明,菌光互补模式因避免了光伏大棚不适应绿叶作物生长的弊端,实现了单位土地面积上2个产业的效益叠加,在光伏农业产业模式中较具发展潜力,发展迅速。

但该模式仍然存在技术不成熟、栽培品种较少的弊端,本文介绍了珍稀品种猴头菇在光伏温室大棚下的生产技术,但实际生产中需要依据地区情况和企业需求,选择适合品种,精准调节光伏温室大棚中的“温、光、湿、气”参数,降低与严控各环节生产成本,向管理要效益,促进光伏企业以食用菌设施栽培为手段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以有机安全农业生产为基础,开展品牌营销,创建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综合效益[7]。

猜你喜欢

猴头菇出菇菌丝
秀珍菇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蕈菌佳品猴头菇
美味不过猴头菇
菌丝发菌差咋回事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提高双孢菇成菇率三技巧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猴年吃点猴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