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2022-02-17匡纬李莎周慧荻

关键词:城市公园海淀区绿地

匡纬,李莎,周慧荻

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徐州 221116

城市公园绿地是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对居民人类福祉和城市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1]。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建设用地密集开发,城市公园绿地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供给居民休憩娱乐的空间分布难以均衡,带来公平性缺失。公平和效率是公共绿地布局的重要原则,是保证居民享有平等权力的根本。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分布的公平性,尽可能平等地满足居民的休憩需求,是新时期绿地空间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四五”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存量提质的转型阶段,存量优化背景下,“体检”与评估是公园绿地公平性提升的关键环节。空间公平可以理解为“服务”在不同区域提供的均等程度,以及与“需求”的空间分布相匹配的程度[2]。空间公平性评估有利于识别供需不匹配区域,对于评估现有的城市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分配稀缺的公共设施具有重要意义[3-4]。

城市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涉及绿地服务供给能力与需求满足两个方面,反映两者的匹配程度及分布的均衡程度[5]。为表征绿地供需能力差异及均衡性,“可达性”是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较为常用、成熟且证实有效的绿地空间公平性定量评估指标。“可达性”指人们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达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反映人们到达目的地过程所克服的空间阻力大小[6],其反映了服务能力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供需关系。国内外学者关于绿地可达性评价论述丰富[7-9],主要着重于可达性测度模型探讨[10-16],及在具体城市的绿地规划中的应用与分析[17-22]。可达性测度模型的研究,依据对可达性的不同理解,表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比例法、覆盖法(如缓冲区分析法、网络分析法等)、最近距离法、空间相互作用方法、空间机会累积法(如等值线法、两步移动搜索法等)等。研究着重于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各类模型的优化。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将可达性模型应用于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评价及优化,着重研究了人口统计方法、城市物理空间等数据获取的精准化途径。如陈秋晓等[23]研究了利用居住建筑的空间分布来测算可达性评价区域内常住人口空间分布方法;尹海伟等[24]、董仁才等[25]在可达性评价基础上加入需求指数,采用定序变量相关分析和因子空间叠置分析2种方法来定量表征研究区不同尺度水平上城市绿地布局的空间公平性程度。

目前,可达性已成为绿地公平性差异评价的重要指标,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可达性评价研究与公园绿地布局提升优化决策衔接依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为:一是可达性评价模型的选取成为有效的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评价的难点。可达性评价模型众多,且各有优势及局限性。如比例法,运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指标及规划服务半径等指标,这些指标操作便捷、易于理解,便于多区域比较,也是目前政府政策制定及规划指引中最常使用的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了解“平均的”人群享有绿地的数量,不能体现绿地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无法表达不同居民实际使用公园的水平及绿地真正的服务能力,从而无法反映绿地作为公共物品的分布公平性。覆盖法通常以绿地的服务半径作为阈值,通过计算服务范围面积占比[4]或服务范围内人口占比[5]了解绿地分布的空间分异情况。虽然覆盖法中相关指标能便捷清晰的从整体上反映绿地的服务供给能力,但无法反映人群的需求水平。最近距离法、空间相互作用方法、空间机会累积法均能反映供给与需求的双重水平。其中,最近距离法仅假设使用者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绿地,而忽略了使用者对绿地规模等其他因素的考虑[7]。空间相互作用方法将可达性理解为绿地所能提供的服务潜力与居民需求之间相互作用大小。该方法吸引力值分级较主观,且表达绿地与需求点间的衰减关系的摩擦系统较难确定,使用难度较大。空间机会累积法,通过设定服务能力阈值,对阈值内居民可以到达的绿地量进行比较,数值越高,可达性越好。该类方法相较于空间相互作用法,易于理解,操作简便;相较于覆盖法,加入了需求方人口等因素,能清晰地表达供求关系,因此应用较为广泛。空间机会累积法中又以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应用最为广泛。但空间机会累积法的难点在于,阈值选择无统一标准,使得各研究间难以比较,同时忽略了居民到达绿地过程中空间阻力的衰减作用。从上述研究可见,各个评价模型在数据获取、分析过程中,各有利弊,数据获取的偏差或模型的过分理想化均可能高估或低估可达性。由于各个可达性计算方法对绿地空间供需布局结果的解释各有侧重,依据一种计算方法难以体系化地分析绿地空间的供需关系。

二是可达性评价过程中,尺度选取对城市公园绿地空间优化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应用同一模型,选取越精细的空间单元尺度,研究范围内公平性差异越大;而选取越宏观的空间单元尺度,则更趋向公平。因此,难以运用同一模型同时对不同尺度进行评价与比较。其次,在居民实际绿地使用过程中,公园绿地的需求满足以出行习惯为基准,因此针对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阈值尺度的评估,更能有效地反映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及需求满足情况。最后,各级实施主体如市级政府、区级政府、街道等,常关注不同尺度的问题,在相应尺度上决策与实施,因此,可达性研究与实施主体的诉求契合度越高,越有利于与实际应用的衔接。

总体而言,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应最大化人均可达面积即可达性以及最小化不同单元空间之间的数量及效率差异。在此过程中应解决两大问题,即识别各空间单元间公园绿地分布差异性和确定优化区域。进入“十四五”时期,北京是城市建成区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的示范城市,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批复》要求北京“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对症下药”成为未来城市更新重要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公平性为发展理念和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分析公园绿地分布短板,以便有效地引导城市公园绿地决策,为北京地区“精准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范围

按照2017年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的绿地分类要求,本文研究对象为公园绿地(G1)分类中的综合公园(G11)和社区公园(G12)。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区域面积430.77 km2,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6%,下辖22个街道、7个镇;截至2019年底,全区常住人口323.7万人,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为5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95 m2。研究从Google遥感影像中提取了29个街镇及555个社区斑块。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数据。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所记录的公园信息名录,比对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绿地系统规划图,结合Google高清遥感影像图、现场调查进行校核和调整,形成 ArcGIS可识别的面状矢量数据。研究需要考虑绿地具有一定的休闲娱乐设施质量,对于面积小于0.1 hm2的绿地,经常出现服务设施配置不足,因此,本研究不予考虑。由于海淀区外的绿地也可以服务到海淀区内的社区居民,故研究区周边半径10 km范围内城市公园绿地也在采集范围内。据此,总共统计出海淀区内城市公园绿地65个,总面积3 786.68 hm2,服务于海淀区的海淀区外城市公园绿地9个,总面积为943.513 3 hm2。其中,海淀区内50 hm2以上公园15个,20~50 hm2公园9个,10~20 hm2公园7个,5~10 hm2公园11个,1~5 hm2公园23个(表1)。服务半径参照2019年新版《城市绿地规划标准》中“公园绿地分级设置要求”,大于50 hm2绿地,结合北京居民公园出行最大可耐受距离10 km计算[29](图1)。

表1 海淀区各级绿地数量、规模及服务半径 Table 1 Quantity,scale and service radius of green spaces in Haidian District

图1 研究范围内的游憩绿地及绿地出入口Fig.1 Urban park green space and green space entrance within the study area

2)海淀区社区人口数据。考虑到人口的聚集误差与计算结果精确度相关[26],采用较小尺度的社区作为人口聚合单元,计算社区总数为1 032个。社区人口包括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总和。数据来源于海淀区政府网站及各街道网站。对于无法直接获取人口数据但可知户数的社区,人口按照户数×户均人数进行计算,城市户均人数按照平均每户3人计算,农村户均人数按照每户4人计算。由于研究区内的城市公园绿地在服务半径内也会辐射到研究区外的社区,故在辐射范围内的社区也均需获取。从OpenStreetMap中获取社区面状矢量数据,在ArcMap10.2中提取每个社区中心点作为人口分布中心,将社区人口数据匹配到中心点以表达该社区的人口数量。

3)海淀区道路路网数据。海淀区道路网络矢量数据来自OpenStreetMap,通过高清Google 影像图和现场调研进行数据核查和补充,并根据实际定义城市道路属性数据。采用OD成本矩阵计算居民到达公园入口的最短时间。

1.3 评价方法

1)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评价。①分级城市公园绿地服务面积覆盖率。根据2019年新版《城市绿地规划标准》服务半径划定标准,结合居民出行阈值,将服务范围分级划分为500、1 000、3 000、10 000 m,采用网络分析法,计算各服务半径范围内服务覆盖面积占比,从整体上分析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对于研究范围外的公园,如果部分有效服务范围位于研究区内,也应将此部分纳入计算范围中。

②有效绿地服务水平。借鉴唐子来等[27]研究方法,计算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即一个空间单元内城市公园绿地有效服务面积之和与所在空间单元面积的比值[27],公式为:LDj=Mj/Aj。其中,LDj为j空间单元中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Mj为j空间单元中绿地的有效服务面积之和,即城市公园绿地资源总量,Aj为j空间单元面积。

2)可达性测度——优化的两步移动搜索法。①两步移动搜索法。两步移动搜索法是指根据居民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步行、公交车或驾车),设定极限阈值,研究搜索阈范围内绿地服务能力与人口的关系,从而衡量居民获得绿地服务的机会。两步移动搜索模型输出结果易于解释,可以使用GIS直接计算并可视化,因此,在可达性评价中广泛应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分为2个步骤。步骤1,设定距离阈值(d),为每个公园创建空间作用域,计算服务能力。在服务范围内,将落在距离阈值(dij≤d)内的位置i的人口需求(P)相加,计算供需比(Rj)。

(1)

式(1)中,Sj指公园j的服务能力,用公园面积表示;Pi指落在距离阈值内的某居民点i的人口数;dij指从公园供给点j到居民需求点i之间的距离。

步骤2,在与步骤1相同的距离阈值内,为每个人口需求点(i)创建服务区。对每个人口需求点,对在服务能力范围内的公园供需比(Rj)进行求和,得到可达性评分(Aj)。

Aj=∑j∈[dij

(2)

②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优化。两步移动搜索法在空间可达性研究方面是一大突破,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位于同一服务区内的人口具有相同的可达能力,而在服务区外则不可达;二是对于研究范围内的所有绿地采用同一阈值,评价服务能力,忽略了绿地本身服务能力的差别;三是难以反映多种出行方式并存下的可达水平。针对以上不足,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优化模型[28]。基于现有研究,本研究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优化。

一是城市公园绿地空间位置数据设定优化。在利用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可达性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是以绿地几何中心来代表空间供给点,忽略了绿地的面积和形状的影响,容易低估公园的可达性。采用绿地出入口作为空间点,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判定人们到达公园,指人们到达该公园的入口。因此,本研究将以公园出入口作为目的地点。

二是考虑OD成本矩阵的优化。OD成本矩阵基于道路网络的从起始点群到目的地点群的最小可达距离矩阵。传统 2SFCA 方法对公园交通成本的测定主要基于两点之间的欧式直线距离,为提高测算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路网距离取代欧式距离,借助ArcGIS中的网络分析功能,利用OD成本矩阵计算出各个公园供给点到居住小区需求点之间的距离。

三是考虑距离衰减的优化。在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搜索半径内加入额外的距离衰减权重,本研究采用高斯函数衰减。第一步:在原距离阈值内加入高斯函数,得到优化后的供需比:

(3)

其中高斯函数

(4)

第二步:在供需比求和过程中,也加入权重系数:

Ai=∑j∈[dij

(5)

四是考虑服务半径差异化的优化。由于公园类型、面积、服务能力差异,如果采用相同的搜索阈值半径,单一且片面,会影响可达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两步移动搜索法第一步计算中,本研究参考2019新版《城市绿地规划标准》中依据公园类型、服务人口规模、面积提出的不同服务半径的规定,对不同规模的公园服务阈值进行设定(表1)。

在第二步计算中,根据居民可耐受的距离进行分级设定与评价。本研究根据步行时速1 m/s,最大耐受时间为30 min计算,步行阈值为2 km;根据Tu等[29]及雷芸等[30]研究成果,设定公交车出行阈值为5 km;驾车出行阈值为10 km。

3)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差异评价。①以街道为空间单元的人均城市公园绿地资源区位熵分析。各个街道的区位熵为该街道内人口人均享有的城市公园绿地有效服务面积与整个海淀区内人口人均享有的公共绿地资源的比值,公式为LQj=(Tj/Pj)/(T/P)[27]。其中,LQj为j街道区位熵,Tj为j街道城市公园绿地资源数量,Pj为j街道人口数量(包括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T为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资源总量,P为海淀区内人口总量。如果街道区位熵大于1,表明街道城市公园绿地资源人均享有水平高于海淀区总体水平,如果街道区位熵小于1,表明街道城市公园绿地资源人均享有水平低于海淀区总体水平。

②以社区为空间单元的可达性分布差异。对社区尺度通过两步移动搜索法得到的可达性值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可达性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平均值、平均差,分析可达性值在各社区间的集中或离散程度及分布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状况

海淀区50 hm2以上城市公园绿地占研究绿地总数的25.7%,而面积则占总量的85.6%,主要集中于海淀区中部地区的青龙桥街道、万柳地区办事处、香山街道、四季青地区。10~50 hm2综合公园占绿地总数的24.6%,面积占总量的10.7%,四季青地区数量占比最高。1~10 hm2社区公园占绿地总数的52.3%,面积偏少,仅占总量的4%,主要分散地分布于上地街道、清河街道、东升地区、学院路街道等。

比较城市公园绿地500、1 000、3 000、10 000 m服务半径覆盖面积占各街道面积比值,了解各街道绿地服务覆盖差异(图2)。500 m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占海淀区总面积5.5%,其中曙光街道、万柳地区占比最高,占街道面积的30%以上,北太平庄街道及北下关街道占比较低,占街道面积不到1%。城市公园绿地大于5 hm2可满足1 000 m服务半径,1 000 m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占海淀区总面积11.2%;其中曙光街道占比最高,1 000 m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占街道面积达到63.1%;其次为万柳地区、燕园街道及紫竹院街道,占街道面积30%以上;但西三旗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及清河街道占比不足1%。城市公园绿地大于20 hm2可满足3 000 m服务半径,3 000 m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占海淀区总面积41.3%,总体上街道覆盖占比均较高,其中曙光街道、万柳地区、燕园街道100%覆盖,3 000 m服务范围覆盖面积达到50%以上的街道13个,占所有街道的52%,中关村地区覆盖低于10%。50 hm2以上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为10 km,有效服务范围覆盖海淀区总面积87.2%,山前区域街道基本达到100%覆盖。

图2 城市公园绿地分级服务覆盖范围Fig.2 Urban park green space service coveragebased on different service radius

将所有城市公园绿地有效服务范围加以叠加,得到地均有效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图3)。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曙光街道、万柳地区地均绿地有效服务面积最高,马连洼街道、上地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青龙桥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四季青地区及紫竹院街道地均绿地有效服务面积较高,羊坊路街道最低。分析结果显示,街道面积和地均有效服务面积皮尔森相关性为-0.563,呈现中等强度负相关,表明街道面积较大的空间单元,拥有较低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街道人口和人均绿地服务水平皮尔森相关性为-0.49,呈中等强度负相关,表明街道人口较多的空间单元,绿地服务水平较低。可见,海淀区总体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不足。

图3 有效绿地服务水平空间分布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green space service level

2.2 海淀区人均城市公园绿地资源区位熵分析

为了评价城市公园绿地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借鉴区位熵方法,如果街道空间单元区位熵大于1,表明该街道城市公园绿地资源人均享有水平高于海淀区总体水体;反之,表明低于海淀区总体水平。依据区位熵值,将街道分为5个等级分析基于区位熵分级的人均城市公园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图4)。区位熵小于1的街道15个,即51.7%的街道人均绿地面积低于海淀区平均水平。其中,北太平庄街道、羊坊路街道、万寿路街道、永定路、燕园街道区位熵较低,香山街道、四季青地区区位熵极高(表2)。

图4 人均城市公园绿地资源区位熵空间分布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ark green space resource’s location entropy of per capita

表2 区位熵值分级的街道空间单元数量和比例 Table 2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street units classified by location entropy

2.3 海淀区社区可达性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由表3和图5A可知, 2 km出行范围内,可达性高的社区主要集中在“三山五园”建设区域内。四季青镇中坞新村及北坞嘉园社区可达性最高,临近颐和园园外园公园群。其次为四季青镇香山脚下京香花园、香山清琴、双新园等社区片区,临近香山公园、西山森林公园及北京植物园,以及颐东苑社区,临近海淀公园、六郎庄公园、颐和园及圆明园;马连洼街道柳浪家园附近,临近树村郊野公园,可达性也较高。但所有社区中,60.9%社区无2 km可达公园,主要集中在海淀南部中关村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北下关街道、羊坊店街道、万寿路街道、田村路街道等。

由表3和图5B 可知,5 km出行范围,可达性高的社区同样集中于海淀区中部“三山五园”建设区域。可达性最高的社区集中于香山街道、四季青街道、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及西山森林公园附近。相较于2 km出行范围,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花园路街道东部、学院路街道、西二旗街道内社区5 km可达性均有提升。但海淀区南部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甘家口街道等可达性仍较低。10 km出行范围,研究范围内除羊坊路街道、万寿路街道外,其他街道社区可达性均较高。

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结果相当于加权的人均绿地面积,以2019年末北京市海淀区人均绿地面积13.95 m2为标准,2 km出行范围海淀区各社区可达性值标准差为7.3,中位数1.13 m2/人,大于13.95 m2/人的社区占所有社区的1.8%;5 km出行范围各社区可达性值标准差4.3,中位数1.17 m2/人,大于13.95 m2/人的社区占所有社区的2.3%;10 km出行范围各社区可达性值标准差27.4,中位数8.43 m2/人,大于13.95 m2/人的社区占所有社区的19.3%。比较各出行范围可达性值标准差,可见,10 km出行范围各社区间可达性值差异较大,5 km出行范围各社区间可达性值较为均衡。2 km和5 km出行范围中位数低于10 km出行范围,总体来看,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较低,绿地供给不足,达到13.95 m2/人的社区占比较小(表3,图5C)。

表3 海淀区各社区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级 Table 3 Accessibility grading ofurban park green space in communities of Haidian District

A:2 km; B:5 km; C:10 km.图5 社区出行范围绿地可达性Fig.5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for community within 2-10 km travel distance

3 讨 论

本研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取偏重整体分析的网络分析法,以实施主体之一的街道为中观尺度,采用以人群出行距离为依据的城市公园绿地分级服务覆盖率、街道地均绿地服务水平及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为指标,识别各街道间公园绿地分布差异性,寻找海淀区街道间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短板;以社区为微观尺度,选取较为精准的优化后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作为可达性评价模型,按照出行距离进行社区分级可达性评价,探讨社区间可达性差异;以社区为起始点,寻找公园绿地提升优化区域。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1)海淀区大尺度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充足。海淀区50 hm2以上城市公园绿地主要为 “一道绿隔郊野公园”,如东升八家郊野公园、玉东郊野公园等;历史名园如圆明园、颐和园、香山公园等,以及建设于1950和1960年代的紫竹院公园及玉渊潭公园等,面积均超过50 hm2。大型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在3 km以上,在海淀区山前区域有效覆盖范围达到100%,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成区的绿地服务供给水平;从可达性角度,10 km出行范围内,海淀区各社区总体可达性较高,说明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可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2)海淀区社区型城市公园绿地供给有待提高。2020年末,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3%,但小型城市公园绿色空间总体资源不足,500 m服务半径如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西三旗街道存在盲区。海淀区山前区域整体人口密度大,以老旧小区为主,且高校、军区大院集中,用地块状分割严重,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绿地资源缺乏,居住区到达绿地的便捷度不高,研究范围内各社区到各公园入口点距离小于2 km的社区占比仅2%,总体上各社区步行可达性均较不理想。(3)海淀区“三山五园”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绿地可达性。为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脉,海淀区从2016年开始进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构建“三山五园”重点地区大尺度绿色空间。其中,园外园规划片区面积14.02 km2,以“三山五园”绿道串联园外园区域新建(改建)的13个公园,分别是畅春新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公园、船营公园、中坞公园、北坞公园、两山公园、功德寺公园、石渠公园、妙云寺公园、影湖楼公园、茶棚公园、南旱河公园,连接香山、西山等绿色空间,同时整合沿线西山森林公园、北坞公园等城市公园。截至2019年,13个公园中10个已完成片区建设。研究发现,“三山五园”公园群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海淀区中部地区各社区可达性。2 km及5 km可达性最佳的社区均分布于“三山五园”公园群周围。

综上所述,北京市海淀区各社区可达性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和四季青地区各社区可达性最佳,北太平庄街道、羊坊路街道、万寿路街道及永定路街道各社区总体可达性不理想,为需要重点提升区域。总体上,海淀区各社区10 km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均较高,5 km可达性良好,但 2 km可达性明显不足。因此,增加2 km步行范围内城市公园绿地供给是海淀区城市空间优化重要方向。

鉴于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增加社区级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从街道层面出发,立足居民实际需求,疏解腾退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利用居住区现有用地,对居住区开放空间进行微更新,增加居民户外活动空间。利用现有的滨水空间、道路空间,增加带状绿地空间等。

2)完善社区级城市公园绿地活动设施。小微绿地空间虽然能增加绿地面积,但是由于面积过小,通常提供居民游憩活动的设施有限,且空间较为单一,绿地率不足,由此使用者满意度和使用效率不高。因此,仅仅依赖小微空间面积的增加,仍难以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提升小微绿地设施的可用性及丰富度是空间更新的关键,如可利用现有居住区的道路,增加健身步道;更新居住区内儿童活动空间的丰富度;增加老年人活动空间的互动性等。

3)增加社区到达绿地空间的便捷性。研究发现诸多小区毗邻公园,由于公园出入口的设置或道路便捷性欠佳,步行距离仍在2 km之外。或者公园本身过于封闭,居民对于附近公园的获得感不强。因此,注重公园的开放性以及入口的设置与引导,增加社区至公园的步行性,能有效增强公园的使用效率。

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的精准化公平性评价方法,采用的分级绿地服务覆盖水平、有效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可达性指标能全面有效地从海淀区、街道及社区各个尺度分析城市公园绿地分布的空间公平性差异。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能从供需两个方面出发,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及规划决策提供依据,且简单易懂、易于推广。但在研究过程仍存在部分局限性:(1)研究中人口数据基于街道网站的官方发布数据,对于部分缺少人口数据的社区,采用根据户数估测的方法,与实际人口间存在一定的误差。(2)研究中仅提取了1 hm2以上的城市公园绿地,对于1 hm2以下以及没有活动设施的带状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均未在研究范围之内,对于用地资源缺乏的老旧社区,这些小微空间对于居民尤其重要,因此,未将这些空间计算在内,有可能低估了部分社区的可达性。未来将对海淀区绿地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精准化提取。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海淀区绿地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走进绿地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