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从不是穷途末路
2022-02-16何安
何安
(一)
中学时代的我,是个彻头彻尾的书呆子。可能是我太过无趣的原因,那时的我和同学们之间总是没有共同语言,不和同学们打游戏,也没有朋友一起谈论明星八卦。
看着三五成群的同学们,总是孤身一人的我羡慕不已。我努力地想融入人群。但我发现当我努力加入一个热火朝天嬉闹着的团体后,气氛总是会因为我的加入骤然冷淡。参加团体活动时,同学们也经常不会想起我。没有恶劣的校园霸凌,没有夸张的排挤冷落,只是自然而然地想不起。
然而“想不起”才是最让少年的我郁闷难过的。我像个游移在人群里的透明人,没有人看到我。
可那时的我太小,我的世界也太小,学校是它的二分之一。在学校里没有朋友,相当于我的小世界有二分之一是坍陷的,是灰暗的。
我把自己所有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拼命用“没有时间感受孤独”取代“感受孤独”。只是偶尔几个内心脆弱的瞬间,我的脑海里会忽然蹦出一个很萧索的词——穷途末路。
很久之后我笑着自嘲说那时的自己太过中二。可回溯那段时光后,我知道那是中学时代的我最真实的想法。孤独让我感觉走到穷途末路。
(二)
或许是物极必反吧,尝够了被孤立的滋味,升入高中的我努力放低自己的底线来融入人群。舍友问“要不要一起去逛街”,我会马上说“好啊”,即使本来打算去图书馆;别人提议一起买一套衣服,我说“好啊”,即使那件衣服并不适合我……
但每当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又会有些隐隐的后悔和迷茫。这就是我想要的吗?
直到那天同学聚会,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悄悄打开电子书看。当我读到丁立梅的《寂寞是安在人心底的弦》时,我感觉周围突然就静了下来,静到我可以清楚地听到我“扑通扑通”的心跳声音。
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那段让我心头一震的文字。
“我坐在一群人中间,喝茶聊天唱歌,我的心突然游离得很远很远。我像一个旁观者,看着身边的喧闹,觉得莫名其妙得厉害。我不属于那份热闹,我不属于。那一刻,我是那么难过,我听到寂寞在骨头里开了花,随即,又凋零了。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懂得。原来,寂寞是安在人心底的弦,稍一拨动,就响彻心扉。”
如同被窥见了内心最隐秘的角落,我因为这段话红了眼眶。也是这个时候我才发现,靠刻意迎合他人换来的“不孤独”不是我想要的。
这种刻意就像是一把无形的枷锁,不仅不能排解我所谓的“孤独”,反而更加禁锢了我自己。我因为这把枷锁,无法更好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心里隐隐约约有个声音在告诉我:原来走上了别人的路才意味着走上了穷途末路,才是真正永远也不能抵达我要的终点。
可是明白道理是一回事,改变是另一回事。
我没办法像小说里写的一样在某个瞬间豁然省悟,然后马上付诸实践。我能做的只是在一次次孤独的瞬间安慰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孤独。
(三)
渐渐地,我又回归到了每天独自一人的状态。不过这一次,我告诉自己不要再彷徨心酸。我要学着享受那些和自己交流的时刻。
就像山本文绪的《然后,我就一个人了……》里写的,“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做很多事。一个人的日子固然寂寞,但更多时候是因寂寞而快乐。极致的幸福,存在于孤独的深海。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我逐渐与自己达成和解。”
我也逐渐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我发现一个人时是那么自在,用朱自清先生的话便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那天自习课后我照例一个人去操场跑步,毫无缘由想起自己的一个小嗜好。
我一直很喜欢在雨天把伞压得低低的,这样就可以呆在伞下的小世界里,静静听雨打在上面上沙沙的声音,每当那个时候我总会忍不住嘴角上揚。
原来我早就享受过独处带给我的美好瞬间。
而我现在也很享受自己最近的状态。虽然我还是会在某些时候害怕孤单,虽然我还是经常生发出想迎合别人融入人群的念头,但是在那些瞬间过去后,我会自我调侃,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笑着去度过一些孤独的时刻。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不再害怕孤独,反而迷恋上独处的乐趣。
那时的我也一定能明白孤独从不是穷途末路,它只会让我走上自己真正该走且想走的那条路。
心理解析
走自己的路才是最快乐的
倾听/俞和军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心理教师)
忽然听见了你拔节成长的声音,中学时你说自己是“书呆子”,没有朋友,你也很想努力地融入人群,和他们谈论游戏的精彩,八卦娱乐新闻。你做过努力,依然觉得自己和他们是那么地格格不入,热火朝天嬉闹着的团体似乎总是离你很远。还好你依然懂得学习上去努力,把自己所有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拼命用“没有时间感受孤独”取代“感受孤独”。你依然在渴望成长、渴望融入集体中一步步前行。
升入高中后,其实你依然是想和周围人“无缝对接”,你甚至努力放低自己的底线来融入人群。可是你依然不快乐,因为过分迎合别人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压抑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去迎合别人怎么会快乐呢?
直到那一天,你看到了电子书《寂寞是安在人心底的弦》时,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走上了别人的路才意味着走上了穷途末路,才是真正永远也不能抵达我要的终点。”从心理学中来看,青少年时代的我们在不断追寻“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我们总是想融入集体,表明想在团体中获得尊重,找到自我价值。但是如果总是羡慕别人会让我们不开心。正如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观,那注定是“不会让别人去说”的,总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真正自立了,便不会如此了。正如歌曲《孤勇者》所唱的那样:“你一样骄傲着那种孤勇,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
任何时候请记住:走自己的路才是最快乐的,享受前行中的孤独和乐趣。
编辑/苗嘉琳